语文教育心得14篇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育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育心得 篇1
作为普通人,我们的生活没有惊天动地,找不到滔天海浪,但若是留心记下来还是有很多意义和价值,让我们的人生拥有了文化的气息,有了历史留痕的机会。也许每一天,也会像《安妮日记》震惊世界,也会像《雷锋日记》让人感动中见到一种精神,也许后来人看到了,也像《小屁孩日记》一样让人开心大笑。
这也许也许没有那一天,像它们一样这样的如此的风光。可我们还是要记下自己的日记。因为这不是为别人立传,而是为了我们自己生活的记忆。三个多月的日记坚持,很多孩子的日记改变了以往单调内容,换至于每天丰富多彩的生活。
昨天又一个孩子对我说,老师明天我给你三千字的日记,今天想记的内容太多了。我给他一个大大的鼓励,内心有了一种冲动,他怎么变化这样快?让我不禁陷入思考,原先可不是一个爱写的孩子,竟然开始主动挑战自己,要写长长的日记!我用心回忆一天的教学生活,原来我们的课堂有了新的变化。孩子们大胆走上讲台,挑战自己的胆量。他们不是做老师的作业,而是展示自己的背诵成果。其中的几个孩子,让我也不得不为他们精彩的表现鼓掌,我已情不自禁几下孩子们精彩的瞬间。孩子们的日记,更是丰富多彩,告别了原来的一句话日记,告别了只写吃喝拉撒睡,到现在不仅关注学校生活,家庭社会都是我们的内容;不仅写自己,还写自己的同学朋友;不仅写自己读的课外书,也写课堂讲的书。你和我有矛盾了,写;你和他打架了,写;老师批评了,写;受了委屈,写。现在孩子们写出了精彩,也发现了自己生活的精彩。
下午我们进行了元旦节目的表演,孩子们参与性很高,他也是激励参与者之一。他的感受,他的'表现,让他有更多的话想说。也或许每天听着孩子们的生活日记,读来感觉有趣,也激发了他的好胜心,让他也有了记录生活的欲望。
让孩子们记日记有动力,那就要让孩子们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生活的丰富多彩,同伴的带动,都是孩子们日记力量!写日记不难,一个语文考试个位数的孩子,也能写出自己的日记。在日记得带动下,我相信他会因此改变自己!
语文教育心得 篇2
教师的专业成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教师的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劳动,教师的专业实际上包含两个专业:一个是学科专业,一个是教育专业。教师的工作要求教育工作者既是学科知识的专家,又是学科教学和教育知识方面的专家。优秀的教师既需要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懂得教什么和怎样教,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发展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何使教师能更好的发展自己,使自己更符合新课程对教师专业知识层次的需求,《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已指出教师是“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终身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保证。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现在越来越提倡学习化社会。学习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学习尤为重要。要有竞争力、应变力,首先要有学习力。我认为教师的责任是使学生由学会知识转向学会学习。“学校”就是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和作为学习者的教师同时存在的'场所。21世纪的教师已不是就时间意义而言,更多的是就教师身上所体现的新世纪人的素质而言,教师应当首先改变心智模式,意识到教育者再也不可能居于对教育的垄断性地位,他本身需要终身学习,才能够以引导者的身份进行教育,也才能够实现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平等性合作地位。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当前,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国实施素质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初步建立、加入WTO以及人才市场竞争局面的出现。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的创新能力需要终生培养,教师的创新动机需要终生激励,而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创新动机都来源于教师的终身学习。
从教师职业特点的角度看也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学会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我们会发现——尽管每种人生千差万别,但从逻辑上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发展模式,即:“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所说:“没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诚然,人生修养是一项极为复杂、艰难的工程,而一个乐于高度自我超越的教师是永不停止学习的人,我愿意进行终身的学习,形成完整的人格,实现自我超越,影响我的学生。
总之,教师的继续学习是教师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加强教师专业化学习是新课程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育心得 篇3
一、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
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则能更好的帮助教师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好奇心,集中、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或激昂慷慨、或壮美热烈、或幽默讽刺、或宁静雅致、或凄婉哀怨的氛围中多熏染、多涵咏,使学生能更好地领悟真、善、美的内涵。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先用课件显示小女孩凄惨、孤独的图片,再配以忧伤的音乐,这样容易引领学生进入当时的情景,学生的情绪容易被调动起来,对小女孩接下来会怎样产生关注,这样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也就高涨了起来。
(一)形象直观,加深理解
其实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实现的。教师如能通过多媒体技术做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再现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纷繁世界,让学生产生一种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构成一种心理图像,从而使情境感染和语言感知融为一体。比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在讲课开始向学生展示电子地图,并指出桂林山水在世界游览胜地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激起学生一游为快的欲望,随即由教师范读课文同时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乐,使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深切的体会桂林的美景。
(二)利于合理安排时间,达到教学目标
传统的课堂,使教师光书写板书就占去很多时间,这种方式太过的浪费时间。这是教师感到教学的难点问题,也是学生经常抱怨的客观要求。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把以前繁琐的事情,化为只需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完成的事情,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时间,并且由于直观、生动,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更重要的是留给学生丰富的想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同时给学生留有题问的时间和空间,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内容。
二、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对教材的钻研,全力制作课件
因为制作一个精美的课件,要搜集大量的原始资料,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各种文件,或在网上浏览诸多同仁的课件,然后根据教材内容,对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筛选、剪辑和合成,设置许多命令操作,这都需要一定的电脑操作技术,为确保课堂上万无一失,还要进行反复试验等等。完成这一工作会花费教师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而往往会忽视教材内容的整体性、连贯性,尤其在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上会或多或少的被削弱,即使预设全面,也很难用课件上的固定模式来应对几十个学生参差不齐的认知水平。一旦有几个学生的思维出乎预设,整个课件可能会松驰失度。如果每节课都尽全力制作精良课件,作为教师就很难去钻研教材,去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难真实而及时地了解学情,进而有针对性地准备下一节课。
(二)教学“主体”颠倒,本末倒置
现代教学中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面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加重要。过分的依靠多媒体教学形式,过多的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致使教师成了声音、图片等视听资料的播放者,学生成了倾听和观看者,课堂主角成了多媒体设备和现成下载的课件。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架空。
(三)传统教学优势完全丧失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强化和盛行,使许多教师纷纷淡化或放弃了许多传统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众所周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黑板与粉笔仍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黑板。随写随看,可以重现,即时性强,更重要的是教师规范、工整、漂亮的书写对写生的书写起着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有很大的帮助,这种优势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
三、改进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一)全面系统的理解新“课改”的理念
多媒体是物,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人,是使用它的人和评价它的人。只有全面系统的理解新“课改”的思想和理念,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正确掌握和运用恰当有效的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手段才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作为教学的实施者,教师要围绕学生学做文章,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恰当的创设符合学生实际,促进学生更好的思考和学习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的信息量大,而且形象直观的特点,最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并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以现代的教育理念指导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利用板书补充和强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才能将多媒体较好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从视、听、感、悟等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全面感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有益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落实语文多媒体技术教学势在必行,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教师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怀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责任心,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使用相应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尝试,不断总结经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语文课堂现代教育技术心得体会5
当今信息时代,知识迅速更新,社会知识的总量又在以爆炸式的速度增加,知识爆炸使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难以与之相适应,迫切要求对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在此形势下,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一种崭新的教育体系--多媒体教育网络便顺应时代的需求而诞生了。
多媒体教育网络具有直观、生动、理想的模拟性,丰富的资源共享性和方便快捷的交互性。它综合了课堂讲授、书本教学与电化教学的长处,把各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懂、理解快、记得住,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和生动活泼的教育效果。其特点是:
1、学生可以在他们认为最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接受教育和培训,而且不一定要有指导教师在场。在一个教室或一个系统中可允许有几十或几百个学生同时上机学习相同的或完全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随时中断学习,然后再从中断的地方重新开始。
2、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大地增强了教学魅力,能使学习的内容图文声像并茂,栩栩如生。特别是在演示和实验方面的仿真功能(例如,用计算机模拟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微观结构及其变化过程),能使许多抽象的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生动有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由于网络上的教学工作是按最有效的、个人化的教学原则来进行的,并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因此能明显地提高学生的记忆和学习效率。研究表明,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时间缩短了50%,记忆力提高了80%,教学费用减少了一半。
4、通用的教育软件和激光视盘能支持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案和大部分的课程。
5、可以有效地测量与跟踪教育培训的结果。
在多媒体教育网络上,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将实物、教案、图表、幻灯、软件程序、动画、声像资料、课堂讲授以及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提供到学生的面前;可以在瞬间完成各种媒体的转换;可以利用现成的软件将一些难以计算和描绘的结果形象地显示出来;可以立即组成一个系统,并随时修正参数,重新演示系统的功能和运行情况,从而提供了一个极其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环境,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开辟了一个空前广阔的舞台。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既可进行个别化的教学,也可以进行协作化教学(即开展集体讨论与分工协作),还可以将这两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还能利用智能化的教学软件与计算机对话交流。计算机按学生的要求提供知识与信息,并同时根据学生的反映调整与修改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与教学进度,甚至指导教师也可以由学生来选择。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可以进行如下的运作:
(1)快速查询和调用网上遍于全球的大量的教学信息、教学资源和课件。
(2)对选择出的教材重新进行排序、包装和组构。
(3)把加工处理好的或利用过的教学资料存入某个文件,备以后随时使用。
(4)与教师或同学共同操作某个软件或课件,共同讨论某个教学资料的内容。
(5)学生既可以向学校里的教师学习知识,也可以向知识数据库与专家系统学习。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更加扩大,学生彼此是互教互学的对象。因此,从根本上结束了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方式。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具有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向多方式、多途径方向发展、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促进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使用时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语文教育心得 篇4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一、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让教师上出语文味?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宋-陆九渊)。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如听了《秋天的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有关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创《秋天在哪里》之歌。这样的课学生学的能没有滋味吗?
二、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
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如教学《王冕学画》,在学习大雨过后,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荷叶是碧绿的,花瓣是粉红的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叶清水滴滴,水珠在花瓣上滚来滚去,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去想那幅美丽的荷花图。一位学生冲出一句:“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真实的。此时,我并没有训斥那位学生,而是调整了一下教学,跟学生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播放有配乐的语文朗读,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还是那位学生,他说:“老师,现在我看到了,雨后的荷花真的很美,在阳光照耀下,碧绿的荷叶上水珠不但滚来滚去,还闪闪发亮!”。是啊,儿童自有儿童的 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不研究学生怎么能教好他们呢?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身为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不乏个人味的语文课,就要努力体现“书要滚瓜烂熟,上课不看教材,都在肚子里”。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那么,在教学中就应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总之,为了语文课的个人味,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善画的要运用插画的优势;善读的要运用范读的优势;善唱的要运用吟唱的优势如此等等,让教语文课是很有趣、很有味道的,让学生两节课下来说“呀,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这样的语文课哪能没有个人味?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语文教育心得 篇5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有十几年的时间,我深深的感受到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我认为语文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有赖于学识的储备、生活的积累、阅历的增长,它的合适学龄段起马要到高中阶段。真正有效的教学既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也不是学习者瞎子摸象,原地打转,而是要在教师桥梁作用的引导下建构学习者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学习者自己的见解和真正意义上的相得益彰。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了,这时每位语文老师都需要仔细思索的,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
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
米开朗基罗在被视为平常的大理石中发现“大卫”,牛顿在苹果落地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卞和在执著信念中发现和氏璧。要想让学生能发现美,除非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眼睛。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运用自己眼睛感知生活中真善美。这里有母亲的呵护,朋友的问候,老师的关心,一丝一缕中都寓含浓浓深情。
朱自清在《背影》中发现浓浓的父爱,冰心在《繁星》《春水》中感受到爱的温馨。
培养学生深刻思考意识
感觉于世界丰富多彩,体会生活绚丽缤纷,要能学会思考。创造人的是自然,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要能感动于社会中事、物、人,并且能激荡内心的扬善溢美的思想情感。
学会因事悟理、由情至理,上升到对生命意义感悟,对生活哲理思考,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探究生活的真谛。
四、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愈来愈恶化,矛盾愈来愈尖锐,竞争愈来愈激烈,节奏愈来愈紧张,人际关系愈来愈复杂。这一切,都给人,也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极为重要。
要宽容,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更不能和自己的学生斗气,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
要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学生的表率。我们不能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顺利时,就对学生和蔼可亲;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绪低落时,就把不愉快的情绪发泄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己的出气筒。这种对学生忽冷忽热的态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把情绪带进课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
语文教育心得 篇6
作文课,做为学生时,没有感觉到作文课就是我的梦魇。我写不好作文,但并不讨厌作文。做为教师,我虽然已有二十年从教经历,但因为大部分时间不是语文教师,教作文也不过是这两三年的事,摸爬滚打,也感觉到其中乐趣。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作文课要是能让我自由表达,天马行空,多好。老师不再给我们命题,只是提出新作要求,比如用上新学的哪些修辞手法,或者哪些活动描写,主题不要过于狭窄。让我们在大题框架下自由命题,让写作课成为我们思维自由驰骋的疆场。老师批改作文,不要过于拘泥文章形式。什么结构完整啦,主题突出啦,语言优美啦。不如关注每篇作文,是不是我们真情释放,是不是自我思维方式的创造,是不是表达清楚了我们的想法。老师的引导,范文的学习,只是一种写法借鉴,具体如何写,还是我的文章我做主。我希望我的`作文,只要是我自己的内心独白,老师都能够给与欣赏。鼓励我表达自我,不要以教育的要求,非要文章思想要高尚,实际生活中没做的,也要编上某天我去做了志愿者,做了什么什么好事。假话套话连篇,得绞尽脑汁去编,这样的作文课谁喜欢,将来不上学了,这样的作文能力没有市场。
从教师的角度考虑,作文课就是师生交流各自生活的课,也是教师通过作文课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的课。师生能够在作文课上心灵碰撞,而不是独角戏。做为语文教师,更应该生活在学生中间,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他们的生活,而不是高高在上,只有课堂才与他们接触。提出的话题,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与他们而言,陌生还是陌生。从学生生活中搜集作文主题,和孩子们一起表达生活,让孩子们将教师做为交流的朋友。我喜欢这样的课堂,一起走过,大家交流中互相成长。 师生喜欢,是心灵相通;师生喜欢,是朋友交流;师生喜欢,需是互相倾听。我在努力,相信这样的作文课堂,不久的将来就会登上我的作文课!
语文教育心得 篇7
今天看到了我班的日记四本,两本写得不错,还有两本就不敢恭维了,是孩子自己用拼音写的,没有写日期,没有爸爸妈妈的话,心中不禁有些叹息,唉,我的'家长们怎么就不能配合好呢?我要不要在上面写上老师的话呢?
这样思考着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读着孩子们的日记,发现那两本没有爸爸妈妈的话的、格式也不对的日记,孩子用拼音写得还好,我能读懂,于是决定要给他们写上老师的话,而且要认真写。
晨会课上,我给孩子们读着他们的日记,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无论是爸爸妈妈的话,还是老师的话,最后一位孩子只写了半句,读完后有几个孩子笑了。也许是笑他写得短吧。
中午放学时,那位只写一句的家长来接孩子,刚好遇到我,问起日记是不是要自己买一本本子,我听了笑了,怪不得孩子只写一句,也没有爸爸妈妈的话呢,原来是没有读懂我的要求,于是再跟她说一遍,明白了。另一个家长没写的孩子在放学时才发现他昨天根本没有把我的告家长书带回去。呵呵无怪乎!
看来我们不仅不能对孩子要求太高,对家长要求也不能太高。
语文教育心得 篇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在“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可以看出,这是从整体上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出了目标。
细看一下“学习内容”可以发现,“整本书阅读”在每个学段中又有自己的阶段目标,而且对每个阶段的读物都给出了一些代表性作品,便于教师推荐指导。比如说,第二学段中“阅读儿童文学名著”列举出了《稻草人》《爱的教育》等;第三学段中“阅读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列举出了《可爱的中国》《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从中我们能够发现,四个学段的目标是循序渐进的,另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让学生从小树立爱国思想。学生爱国思想的教育和培养不仅要通过班队会、升旗等德育活动去培养,还要让他们通过阅读去深刻地感知,把爱国和阅读的种子一起植入心田,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也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提示,为我们教学提供抓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落实。相信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去做,学生扎扎实实去读,书香一定会浸润每个孩子。
语文教育心得 篇9
现在是信息时代,教研活动可以通过录像进行。前几天,我观看了青山镇八河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的教学录像,王蕾蕾老师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导入自然流畅。王老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课题。整个过程王老师是围绕着巴金爷爷为什么给家乡的孩子写信来贯穿,从而引导学生要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整堂课王老师的教态自然、语言流畅,肯定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其次,课堂组织能力好。整堂课王老师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路都能跟着老师走完整堂课,师生互动很好,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纪律性强。
再次,中心思想突出。在教学的思路上,王老师让学生通过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热爱,抒发了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的`情感,同时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语文课程的魅力所在,特别对于我这个刚踏入语文门槛的曾经的数学老师来说。刚接触这门课程,脑子里还有太多未知数,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慢慢去摸索,去实践,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工作中能有新的突破。
语文教育心得 篇10
20xx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这部凝聚着无数专家学者和一线广大教师心血和智慧的厚重文本,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这十多年来课改的经验,同时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标准。主要立足于“为学生打好三个基础:1、那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2、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3、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我在寒假期间对该标准进行了仔细的研读,通过与实验稿比较、分析,我收获良多。
总体感觉上新课标有以下几个变化:一是内容更加充实。新课标变厚了,由原来的29页变为80页,内容有了大篇幅增加,显得更加厚实。特别是在附录中增加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使得课标文本结构显得更加完善,化随意为规范,增强了课标的科学感。二是同中有异。虽然总体结构没有变化,仍由“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附录”四个部分组成,但在每部分中内容都有变化,或是增删,或是修改,或是顺序调整,全篇修改点多达200余处。虽然课程标准体现的基本理念基本没有变化,但是在对具体问题的认识与处理上,在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与操作上都有明显调整,从内容到形式变得更加合理、科学。三是文字表述更加简明准确。文本中对概念的阐释更加准确全面具体,减少了模糊性,提高了可操作性。总之,通过吸收十余年来课改和教材实验的成果经验,吸取方方面面好的意见建议,修订后的课标更加逼近语文课程的本真、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更加贴近教学实际,因而更加有利于指导语文课程深度改革和教材教法深入实验,更好地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与实验稿相比较,我认为新课标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
一、课程性质明确定位——“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长期以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这一概念,没有科学、明晰、统一的阐释,从而衍生出许多自说自话的`、无谓的争论,最终导致语文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陷入了混乱。现在,理论研究者普遍认同将“言语性”作为语文课程教学最核心、最本质的属性。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言语习得”,因为语文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包括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两个方面)。新课标以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并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文字运用”仅在前言中就出现了四次,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新课标从“语言文字运用”的领域、规范、能力等角度进行了全面论述,这是实验稿中所没有的。这些论述,表明了语文课程应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加贴近了语文的本质,学科特点更加凸显,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和明晰。
二、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
在前言部分,新课标将原来的“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改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并在课程设计思路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究竟有哪些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呢?具体言之,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语言的积累;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学会观察、思考、表达。此外,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是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以教师的讲解取代学生的感悟、以统一的解读取代多元的思考以及集体讨论多、个人阅读少的现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三、高度重视识字写字——识字减数量、写字提质量
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人们日常大量使用键盘输入文字,使人们对汉字的读写和识记长期处在模糊化和替代化的状态中,久而久之,错别字随处可见、全社会汉字书写水平每况愈下也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语文教学而言,有的教师认为指导学生写字是软任务,不但每周上一节写字课形同虚设,就是识字课中的写字指导环节也常常是指导多、练写少,学生真正写字的时间少得可怜!有的教师教学中习惯用播放课件指导写字,即使有教师板书范写,其书写水平也难如人意。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识字、写字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为了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的需要而掌握字形的过程,同时也是体认民族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理解的过程。写字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此相应,在世界各民族文字之林中,惟有汉字的书写才能形成人类最伟大的艺术门类之一——书法。”
新课标,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予了我许多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把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3、夸大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着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的老师细心、耐心地教导、引领。但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会出现了更多让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真正地发出金子一般的光彩,语文教学才会真正的姓“语”。
语文教育心得 篇11
《新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教学改革要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教学”。
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就必须改革、课程改革正顺应了时代的召唤,他为中国的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现在的新课标强调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物体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从现实中发现图形、发现规律。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大量的活动中,积累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建立科学学习新模式。达到让学生先想象后动手、现在也不限制每节课必须讲完某节内容、只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想象操作达到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未完成的可在课余时间继续、在教学上灵活机动,不必教死书,也不必死读书、对学生成绩及教学的评价也不必单一评价,不只限于笔试。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我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的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形式和手段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同时,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的相法或结论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提高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自主合作探究
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
三、创新型教学
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当今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语文学习工具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让学生享受“快乐学习”。
语文教育心得 篇12
特殊时期,师生不得不进行线上教与学。12月6日,泾川县第三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组织了线上教学观摩活动,全校所有语文老师和部分班级学生通过线上先后观摩了鲁文静老师教授的五年级上册24课《月迹》和王海燕老师教授的二年级上册20课《雾在哪里》。这两堂课设计都很精炼,课堂紧凑又精彩,又各有特色,观后给我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下面逐一述述。
一、课例分析
《月迹》是贾平凹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篇幅较长,语言含蓄凝练,意蕴深远,学生比较难懂。鲁老师首先以古人赏月、赞月、怀月的优美诗句导入课堂,让课堂有个一个诗意般的开头;其次抓住本文本语言的特点——大量的儿化音和叠词,进行指导朗读理解,为学生朗读文本搭好基石;再次,以任务群形式鼓励学生理清文本主题脉络:任务一:月亮最初出现在哪里?按地点的变化,月亮的足迹概括为中堂月-庭中月-河边月;任务二:学生自由找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读,体会作者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这些为研读赏析文本内容做好铺垫;接着带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赏析文本,并大胆奇妙的联想和想象;随后抛出两个问题阅读升华: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为什么以“月迹”为题?在讨论的过程中感悟本文的意韵:月迹是月亮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追寻月亮的轨迹也是追寻美的轨迹,每个人都有追寻美的权利,同时总结写法,拓展延伸,让学生阅读巴金先生笔下的月亮片段和贾平凹《月鉴》中的片段;最后写法迁移,学生书写自己心中的月亮。教者语言干净凝练,课堂层层递进,带学生尝试了一段完美的探月旅行。
《雾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王老师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课堂学习目标清晰,任务适合,容量恰当,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首先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关注识字、写字目标的达成,这是第一学段的重点,王老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写字教学,通过游戏“采云朵”检测识字效果,强化记忆;第三,注重引导孩子阅读文本,积累语言,以“雾”把什么都藏起来统领全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感悟、思考,同时进行朗读指导;最后,重视课堂学习效果,及时练习检测,巩固学习成果。
二、观课感受
在这两堂课中,老师积极克服困难和学生连线互动,整个课堂师生配合密切,没有出现老师唱独角戏、自说自话或者瞎子摸象的现象。两位老师整个课堂节奏把控恰当,每个问题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包括字词的教学,学生都充分的领读、朗读,重要的知识点老师也会提醒并留适当的时间学生做笔记。然后老师是随机连麦,连麦互动的学生在视频中落落大方,回答流利,这说明孩子们在屏幕前认真的听讲,思考,跟着老师的思维转动。看得出学生依然是课堂的主人。这是线上教学最难得的'地方,也是这两堂线上课最成功的地方。
线上教学是学生无法聚集上课时唯一途径。通过这两堂课,我个人感受科任老师亲自出境上课和学生通过观看网络资源的学习效果差别还是挺大的。首先科任老师授课,学生在心里、习惯上更容易接受,排斥感小,而且对老师的认同感更强烈;其次自己的老师线上上课,学生更能主动接受老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第三,科任老师对学生更为熟悉和了解,准确地摸准每个学生的脉搏,对教与学活动中的分寸更恰当掌握、调控。
三、课后反思
线上教学对老师和学生都是挑战,师生需要克服种种问题,做好一切准备,才能使线上教学有效。
1.首先老师需要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家长和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线上教学。同时积极与家长沟通,尽量保证学生要有一个安静的场所学习,能实时监管学生,配合老师引导学生向自律、上进的方向发展。
2.老师要做好大量的课前准备,准备便利的设备,保证网络流畅,和学生有效的交流,明确好上课时间,每节课前调试好师生设备。
3.老师要充分备课,整合有效的资源,把以往的课程分成若干个知识点,内容不宜多,使课堂精准、凝练,有效,时长控制25分左右,前15分左右应将要讲的核心内容完成,后面以练习为主。
4.线上教学师生间的互动尤为重要,要尽量消除师生的距离感,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随时会连线他,这样学生注意力在课堂上,才能保证学习有效果。
4.作业布置要“精、实”,作业量不能大,否则学生长时间盯着屏幕,影响视力,而且作业也会完任务,没有质。所以,作业结合当天内容,精挑细选,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作业反馈和统计及时,多鼓励,多赞美,激发孩子优越感,调动学习积极性。
总之,线上教学确实困难重重,但通过我们共同努力,即使网课,师生间也能保持“天涯若比邻”的亲密和默契。
语文教育心得 篇13
二是坚持在继承中变革,在实践中崇新,准确落实语文课程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颁布后,很多人都在解读,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些老师甚至片面的认为,新课标颁布后,一切都要变革,以前的方式方法、理念等都要重新梳理。其实,产生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不全面的。当我们认真研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后,就会发现,新课标并不是全部否定过去,而是在以往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一些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变革,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正如温儒敏在《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中所讲的,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过去,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论是20xx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还是20xx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课程标准,都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因此,作为课程的承担者、实施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继承中变革,在实践中崇新,准确落实语文课程理念。
新课标要求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其实就是以前的学习目标,现在强调学习任务群,则是更注重了学习目标的有效整合,凸显减负提质。因此,学习任务群就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学习任务群的安排还要注重整体规划,要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
部编教材紧扣新课标要求,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充分吸收语言、文学研究新成果,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特别是在教材内容的选编上,加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凸显了学科整合,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要适应这些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相关的课内外内容,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跨学科整合,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文新课标及部编教材,还很好的体现了双减精神,增强了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了学习方式变革。语文课程理念中强调:语文课程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多读书,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准确领会课标的要旨,结合校情、学情,以及自身的优势,认真研读教材,改变课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好的体现语文课程理念。
语文教育心得 篇14
这段时间,心情莫名飞扬,许是那空气中氤氲的醇厚的桂花香带来了这份美丽的欢欣。桂花何其有幸,没有玫瑰的明艳,没有牡丹的雍容,却依旧可以用一份甜香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正自为桂花陶然,耳畔传来一声轻微的“报告”声,抬头看时,岳婷怯怯地立在办公室门口,默然望着我。
我点头应了一声,她蹑手蹑脚地将手中的作业本放在数学老师的桌上,然后像只小猫一般无声地走出了办公室。我的心底掠过一丝遗憾,多纯真的孩子,可惜学习成绩实在是不理想,听说数学只能考个位数的,语文成绩也是我的两个班里最低的。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是明媚的花朵,那么她又拿什么来张扬属于她的那份美丽、证明她的存在呢?
手捧的书页翻到了陌生的一页,文章的标题赫然入目:《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是啊,她也该有怒放的生命,而不是黯然蜷缩在教室的某个角落里,无人喝彩。可是,冠冕的说教能够激发她的自信和斗志吗?况且开学数十日,她素来对我敬而远之,只这一份疏离,就得要经历多少跋涉,才能走进她的心灵啊。我凝神思量。
首先,我得让她消除对我的畏惧。我试着在课间和她闲聊,并且抽背古诗。岳婷的身体绷得紧紧的,嘴巴张了半天,才缓缓吐出一句。这番没有效率的努力让我转变了策略,还是利用周记先交流情感吧。一次,我看到她的周记居然写得非常动情,她甚至伤感地说“进入初中以后,我竟然考出了这么让人寒心的成绩……不过我会努力的……”“让人寒心的成绩”,写得多好啊,她的伤心和沮丧跃然纸上。我如获至宝,热情洋溢地写了一堆评语,并且在班级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她的周记写出了真情实感。岳婷不知有多久没有被老师表扬了,面对这份久违的赞美,她像领受一份礼物一般羞涩而欢愉。我站在讲台上,望着她的表情,我知道,我已经可以走近她了。
在她悄然褪去了戒备和紧张之后,她在我面前真的不再如当初那么战战兢兢了。我在课间请她被古诗,她可以流畅地背出。看到她有时悄悄吐了一下舌头的小动作,我心底弥漫着温情,她终于可以在我面前舒展孩子一般的童稚和天真了。
当然,我不仅仅需要和她熟稔起来,真正意义上的搀扶还是要引导她树立信心,量力而行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成绩。如若不然,至少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于是,趁着抽背文言文加点词解释,我问她能够全部理解吗,她尴尬地摇摇头。我顺势递给她我的《初中文言文全解》,说我可以借给她看的,她的.笔记有遗漏的话,可以参考书上的内容加以补充。她高兴地点点头。第二天,她捧着书恭敬地交还给我。这次借书真的很有价值,因为我借出的是书,她一并还给我的,还有一份诚意,那就是她把第一篇文言文的每个词都解释出来了——她昨晚不知捧着书背了多久。她临走时,我忍不住说道:“你能背得这么熟练,是因为多背了几遍吧。”她认真地点点头。
“那你以后再有背不出的内容,也像昨晚那样多背几遍,好吗?”我继续絮叨。
她很用力地点点头。这么简单的道理,平日里我说了无数遍,不知有几人会去践行,但此情此景之下,岳婷深有感触,所以才会应得如此虔诚。
这几天,我依然借书给她,依然领受着她默默付出的一份诚意。我知道,我真的不能改变她的智力状况,但是至少我可以善意地搀扶,让她也能够在教室里绽放明媚的笑容,在深夜的灯下潜心地背书。学习习惯的改变也许依然不能迅速提高她的学习成绩,但至少可以让她昂起头,自信地行走在校园里。要知道,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善良纯真如她,不该被尘封在生活的角落里的。如果她能够明白用勤奋换取尊严,能够一路跟着同学们一起走,走得昂扬,走得自信满满,不给自己留下任何懈怠和退缩的托辞,那么,即便是她最终不能成为领跑者,我依然会倍感欣慰。因为,她努力过!
桂花依旧甜香,在我们的校园里,同样有一个女孩,在默默地用她的努力证明她的存在。而这样的存在多么美好。
【语文教育心得】相关文章:
语文教育心得12-23
语文作文教育心得11-08
小学语文教育心得09-16
语文教育实习心得04-18
语文继续教育心得08-25
语文教育心得3篇01-13
语文教育心得15篇02-16
初中语文教育心得11-14
小学语文继续教育心得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