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课改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课改心得体会1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拥有了一片畅想的天空。
过去,学生课堂朗读少,往往课堂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有些老师确实读的无可挑剔,可是长此以往,老师的朗读水平是提高了,可学生呢?新课改在朗读课文时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新课改注重学生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读畅、读情、读境,
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
新课改在质疑解惑中留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过去教育没有给学生留下质疑的余地,往往是老师精心设计好的问题,制定好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陷阱里跳。新课改“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惑”,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老师轻松了、学生活跃了、课堂效率提高了。
新课改如一缕清风,注入学生的心田。愿新课改永葆青春活力。
新课改心得体会2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氛围中学习。因为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经过一个阶段的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部分大学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运算,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对于一个高中数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数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3.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谓“能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通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新颖、陌生感。“重视基础,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需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通过此次学习,不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使自己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新课改心得体会3
对于新课改的教学模式,经过一个月以来的实践,老师们已经都耳濡目染,教法也各有千秋。
课改将近两个月了,各班的课堂展示已逐渐成型,,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摸着石头过河,一路这样走来。下面我就简要谈谈自开学以来我对这个模式的所感、所为、所获、所思与所虑,希望大家能给予我批评与指正。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初始阶段。
初期,学生对于“杜郞口”教学模式很陌生,这时,老师就是学生的拐杖,领着他们强行进入角色。首先从观念上突破,教师要改变观念,学生同样也要改变观念,在军训期间,向学生介绍“杜郎口”教学模式,观看杜郎口教学光盘,实地课堂观摩,让学生充分感受杜郎口的课堂和我们以往课堂的区别,初步认识它的课堂模式;接着从形式上突破,按成绩相当的原则划分小组,以互帮互组的要求编排各小组成员的座位,均衡成绩和组织表达能力选拔小组长。小组建设初步完成,在展示中我让小组内每个成员融入这个小团体中,让组长明白自己是本组的核心人物;要清楚认识到组员的光荣,实际上是他本人的光荣。一个组的成败,关键在组长,帮助组长提高地位和威信。此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示范者。初期,我手把手教学生如何预习,怎样做导学案,如何板书,如何讲题,怎样处理小组中的日常事务。在展示时,我面对全班学生,纠正不足之处,以免以后再犯,让学生对课堂展示有一个比较规范全面的`认识,为第二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战阶段
因为学生对课堂展示有了比较欧全面的认识,有些展示的比较好的学生给他们树立了的榜样,学生基本能进入角色。我在教学组织上尽量放开,让学生自己单飞,课堂上显得“轻松”不少。分配好各组的展示任务,观看各组的表现,随时关注展示进程。如果遇到展示时的瓶颈-----课文的重难点或比较难以理解的题目时,及时引导,及时补救,给学生鼓劲,让他们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展示任务。每节课,对展示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让其他同学来说出他展示的优缺点。既让学生自我对照查找原因,又可以激励展示得好的学生。进过一个月的训练,到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大胆展示,还有个别学生展示时不够自信,音量太小,姿态不够规范。
三 、课堂展示的提高阶段
经过以上两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在展示面和展示度上都初具规模,但在展示效果上还有很大欠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组间的合作探究能力欠缺,成绩好的同学对成绩差得同学不能很好的帮扶,导致展示时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缺乏自信,不能很好地完成展示任务。其次,就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够,展示时不够积极,走过场,课堂气氛有点沉闷,展示效果不好,效率不高。此阶段要针对这些问题重点解决。
首先,进一步规范展示。让每个学生明确展示要求,特别是帮助展示较差的学生,及时纠正他们在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帮他们分析原因,找感觉,尽快让他们体验到积极展示带来的胜利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加大小组合作力度。小组合作是展示课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各组员之间在预习时相互监督,在展示前合力解决疑难问题,展示时合理分配任务,团结一致,同心合力完成本组的展示任务,那么这堂展示课必定能成功。
最后,重视评价。做到节节评,课堂上的随机评价给学生增强信心,会掀起生与生、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感觉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日日评,这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让他们明白今天的收获是多少,不足的有那些。周周评,对各个小组进行评价,评出一周之星,进步之星等,给全班同学树立榜样。月月评,这是集体评价,主要是评出小组的优秀组,各小组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同时还要设置相应的奖励措施。
以上就是我自开学以来对实践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总结。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对于做得不是很好的地方我会努力地去改进完善。同时,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集思广益是上上策。希望老师们共同探讨实践,把杜郎口教学模式很好地演绎出来。既有形的精彩,也有质的保证!
新课改心得体会4
根据课改的要求,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教师和学生逐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教学方法,对新课程有了一些具体的感性认识。下面谈谈自己在学校一个学期课改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1、新的课程标准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体育教育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
2、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
3、教法要求创新,开放和放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
4、课程是经验。课程不仅仅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互动产生的经验。课程不仅仅包括了知识,而且包括了学习者占有和获得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课程知识是在充满生机的社会交往中建构生成的。
二、实践过程。
1、了解学生。初一新生入学后,从介绍教师希望达到的目标入手,与学生 共同制定课堂常规,然后进行教学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基础,最后确定学习目标。
2、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对照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的标准,确定学年、学期教学目标。例如:球类教学,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学生的兴趣等因素,篮球、排球教学计划在初二第一个学期就完成基本技术教 学,达到水平四的要求:基本掌握一两项球 类运动的技战术。以后的教学以巩固提高为主。
3、初步确定评价方案。根据课改要求,考虑可操作性,初步确定的体育与健康评价方案。例如体育理论考察:学生自己命题,写好答案,填上自评分,教师进行评分。
三、对新课程实践后的一点体会。
(1)、“课堂”的观念变了。
1、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在过去,我们常常把教师的课堂行为类比成舞台表演艺术,把课堂当作教师表演的 舞台,认为教师只要表演到位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表演可以是无互动、无交往的,而教学必须要借助交往来进行。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不只是在于教 师的行为举止是否大方,时间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的在于学生交往、互动的程度、水平;交往、互动的方式与成就。
2、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把训练等同于教学,把训练当成课堂中的主要行为,是我们课堂中常有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个体差异,体育教学需要练习,但更需要兴趣。获得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知识走向学生,一种是学生走向学生。前者是在仔细的“加工”知识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再现知识,以单位时间传授知识为主,后者是在仔细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使学生最终成为知识的占有者。
3、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质,是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期盼。我们体育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体育锻炼的价值,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4、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课堂展示的是不同的情景,课堂总处在一种变化的状态,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变化的情形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把学生置于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景而动,课堂才能生动,有活力。
(2)、教学内容选择余地大。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材处理更加机动灵活,以往在小学或高中教材内容,现在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在初中进行教学。
(3)、评价方法的改革: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向激励、反馈调整。新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评价采用自模评价和常模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通过实践,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意识明显提高。
(4)、体育与身体健康相联系。提出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和五个领域的目标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的更多、更仔细,充分利 用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形成特长,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课堂上重视了学生 的兴趣,学生学习表现出积极、认真,学习效果好。
我现在正在探究:根据学校的体育竞赛,确定教学计划和进度,让学生学与用结合,提高兴趣,进而形成学校制度,促进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使体育 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6)、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 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现在的课堂形式多样,经常有学生讨论、评价、交流,让大家共同提高,教师多是鼓励性语言,学习内容宽泛,学生兴趣和积极性比以前更高。
(7)、加强引导。新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中,自主言行,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要注 意引导。防止这种情况:教师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同学间的言行伤害另一个学生的自信心。
(8)、教师要多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或由学生提供他们喜欢的练习方法,提高教学实效,同时体育教师应由教练型向陪练型转变。
新课改心得体会5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应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学科专业的播种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探究的协作者、资源保障的服务者、终身发展的示范者。
本次培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转变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寓乐于教。要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采取开放的教学姿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都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进步教学质量的途径。必须进步自身专业素质。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的能力的进步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不断进步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重新熟悉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长大服务,以科学的教育方法赋予青年一代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新课改心得体会6
今年五一期间,我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甘肃语文课改研讨会。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了课改的一些内容。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
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
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
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新课改心得体会7
周三的时候,参加了市里面组织的第二十三届课改经验交流活动,听了两节名师的课,获益匪浅。
初一的课程较为基础,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对于初中数学的认识都来自于初一形成的第一印象和接受的初始方法,因而初一的教学更应该讲究方法和策略。这次展示的课程,初一讲解的是图形的平移,翻转与折叠。那么课程内容虽然简单,但是里面的数学活动却非常的多,对于学生后续对于图形的变换的理解极其重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图像的运动,从而抽象出相关的只是概念,这其实就是一个深化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里面教师的引导就非常重要。细节处也就需要非常的关注,注意遣词造句。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活动获取经验,也是培养学生四基的方法和措施。
初二呈现的是概念课。对于概念课,现在都在推行大单元教学。通过听课的学习,自己也初步的了解了什么是大单元教学。所谓的大单元教学就是要构建打的框架,审视当前的知识和之前的、之后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一次函数》为例,这一节课是一次函数的起始课,那么这一节课除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一次函数以外,还应该让学生初步感知学习函数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有什么内容、研究问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从而对这一单元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认知和感触。再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框架里面的信息进一步完善。因此这一节课的设定,就应该先介绍定义,判断什么是一次函数,接下来通过一个情景一个例题进行设问实现上边的目标。例如可以设问为:
1、给定X的值,如何去求y的.值?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七年级学习的什么知识?
2、给定y的值,如何去求x的值?你得到了一个什么式子?这其实就体现了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
3、通过上边的表格,你能列出关系式吗?那么关系式对应的函数图像可以做出来吗?
4、介绍函数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5、通过图像观察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方程。
最后再以框架的形式,列出相关的知识。从而实现大单元教学这样才能让一个知识有前身有后续,知识才能形成一串一串的链条,而不是单个的独立的个体。
通过听课学习,收获满满,希望自己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的成长!
新课改心得体会8
新课改全面的提出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它倡导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校教育教学要实现新课改的目标,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挖掘教学潜在的优势,创设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交流的空间。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三维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用新的教学模式。我采用的“激、读、议、导、练、悟、归、思”八字教学法,在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趣”为导,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让学生好学、会学、善学、乐学。通过讲故事、猜谜语、演课本剧、做游戏、迁移法、悬念法等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注意、思考,将知识引向深入。
二、读——整体感知
书不读不知。只有多读,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有所感悟。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想象生动的画面,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生动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感知中认识问题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议——提出问题,引发讨论
在“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部分问题、质疑问题,让他们掌握提问的多种语言方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初步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并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
四、导——讲解教材内容,解释疑难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有重点地进行讲解,并对“议”中质疑的问题进行重点辅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进一步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五、练——巩固知识
所谓不练不会。对新学知识要精选习题,分层练习,分类指导,特别是学困生的指导。以练促使学生熟练巩固和应用知识,以培养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悟——进一步理解
所谓不悟不透。在学完一部分知识或讲解完一道题时,不能急于继续往下进行,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想、去回味、悟出其中的道理,畅通思路、再次感受方法,开阔思路,发现技巧,激活创新思维。同时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很好的实现知识目标和方法目标。
七、归——归纳总结、提炼方法
在学生对新学的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系统地了解、认识后,教师要利用最快的时间,对内容、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可让学生归纳,也可小组交流后小结归纳,构勒出要点、结构和方法,加深其印象,领会知识要点,形成技能。同时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合作精神、探索和创新意识。
八、思——反思
教师反思,主要指对自己从事教育的思想、言行、方式方法等的自我认识,自我知觉的调整,从而促使教师自我的发展和完善。课后,及时反思,对课堂中的优势、缺点、回归,作好反思记载。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不断地反思、总结、改进,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变上课形式的定势思维,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情境。以便为自己重新设计教学活动提供有利线索,最终在教学中做到扬长避短,达到精益求精,实现自我提高和超越。
新课改心得体会9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上学期的阶段通识培训、教材培训、听课评课、教研讨论等,感到这一实验工作的迷惘,面对新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真感到无从下手。十几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基本定型,真要跨出这一步,实觉有些力不从心。通过与老师们的切磋、讨论和自己的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就上学期的教学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课改需要加强各实验区、校之间的对话。
“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对共同的处境,各实验区、校纷纷群策群力,进行一场场多形式的课改对话,例如:周六上午学区的研讨和下午学片的研讨及现场的听课、评课等活动,这些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正因为这样对话,我们的课改出现了“百花齐放”教学新局面。有了这样的对话,一线老师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单。
2、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
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我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3、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
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
教师在对话中要注意做到:
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新课改心得体会10
今天是研修的第一天,我先认真学习了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受益匪浅,提出自己的学习心得。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尽管主要任务是要顽强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但是课改是一项综合性改革。因此,在语文学科实施新课标,进行课改中,不论是思想观念上,还是具体操作层面上都发生巨大转变。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新课标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不少时候会把教师请下讲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与此同时,还要接受学生对教师服务质量的评判。这种角色意识和授课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标的基础。
二、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坚持实践性教学原则,着重培养学生8种习惯:
(1)默读和“速读”习惯;
(2)圈点批注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3),置疑和发问习惯;
(4)使用工具书和看书下注释的习惯;
(5)按照先指明X页X段X行再回答问题的习惯;
(6)分析字结构记忆生字的习惯;
(7)写完作文先读一遍和修改文章的习惯;
(8)集体讨论的习惯。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质疑等过程。
三、走出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坚持多元化教学形式。“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将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外出参观、考察、实地测量、现场制作、模拟面试、辩论会、排练节目、座谈会、赛诗会和“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等都将成为语文教学的形式。
四、教师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谈创作过程和站在读者角度谈学习过程和学习体会,给学生以示范。新课标 要求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将使教师再不能以学生大脑为容器——————一味地灌输知识,一味地把学生的认识和体验归拢到教学参考书的答案上,甚至强迫学生背答案;而应该以教师自己学习的过程为示范,使学生通过一次次模仿形成学习能力。
五、突出教与学的互动,教学由实施预案向增加准备如何回答学生现场提出的问题转变。课上学生会主动提出的问题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这种现场发散式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始料不及的,这就需要师生间互相尊重、欣赏,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和补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六、讲读和阅读教学以课文为单位和与 “教学单元”为单位相结合”设计、施教。目前七年级上册(原初一第一册)课本有30篇课文和6个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单元,尽管有15篇略读课文,但还要加上自读篇目。如果再沿袭原有教学方法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新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课文间有较明显的内在联系,可按照教学单元组织学生进行 “求同与求异”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学生将围绕自己对课文中最感兴趣的部分和知识深入探讨、思考和学习。因此,教师分析课文要突破由“从头到尾抚摩一遍”的教学习惯。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知识结构的综合性,通过指导学生首先寻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其写作手法,并强调学生个体的需求和体验指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八、批改作文要针具体文章提出指导性修改意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那种“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言通顺”颠来倒去的“总批”一去不复返了。伴之而来的是增加眉批,要求教师指出学生的具体文章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儿,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九、教师将自觉地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放式教学和探究式和讨论式学习,结束了教师凭借一本教科书和一本参考“打天下”的历史,要求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解答问题,还要为学生提供寻找辅导材料的线索。因此,教师必须建立和实践终身学习思想,才能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由上可知,教育科研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明显、不可替代。课改最终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这次培训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训,它要求教师全方位地了解教育对象、教育过程。因此,我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多向专家请教学习,争取自己在这次学习中取得较大进步。
新课改心得体会11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
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新课改心得体会12
在市教学研究室领导的带领组织下,由xx区xx中,xx区某中学,xx区xx中学,xx中区西xx中学,xx市xx中学五校联盟联合发起的“同课异构”活动,拉开了课改课堂模式的序幕,为xx市课程改革又添新奇葩。
此次活动首先进行了语文,物理两学科的课堂教学观摩。五所联盟学校大胆创新,各自展示了自己的课改模式,课堂效果,让我大开眼界。
(一)教学设计以生为本。
1、在学案设计中,注意梯度,分层练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态度的鼓励。如刑老师在课前的预习学案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的设计导入语。使学生耳目一新的积极地深入文本。学案的设计简单有效,不必将课本知识面面俱到,也不要指望学生的预习中都能学会,而方法的渗透是很必要的,即使学生学不会,最起码他能够通过半张学案,体会到本节的重点知识和学习的方法。
2、在学习活动中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听了韩老师的课,课前情境的创设十分巧妙:看到黑板上的“草原”,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想象根据自己对草原的`形象描绘,激发学生情趣,效果明显。还有胡老师的课,在杜郎口模式的基础上,更深入的让学生展示---板演,讲解,分析,充分让学生个体、合作体的主观体验。
(二)彰显课改效果
1、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手段灵活,效果明显。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课堂上思维活跃,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专家点评一语中的,态度明确,思路清晰。对以后的课堂教学,学科教学指导性强。
4、各位教师的反馈,提问针对性,目的性强,充分体现教师课改的热情和迫切要求,同时也表现了教师追求个人发展的心情及把工作做好的期盼和决心。
5、为学科教学注入新的血液,为教师,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总之,此次活动的举办是好的,是领先的,与时俱进的,应该继续下去,在不断的探索,创新中组建完善,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语文新课改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范文3
上周一参加了在xx中学举行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活动期间我们观摩了来自不同学校的五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并听取了有关专家的精彩点评。这次活动形式新颖授课教师各显风采各具特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中也得到很多启发。
一、“同课异构”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
《学记》说“同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没有同伴的互助支持,教师个人将限于孤立。这次活动促进了中学语文课堂的优势互补,教师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借鉴,智慧共享,共同进步,由独自作战发展成了集体会战。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博采众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同课异构”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促进了校本教研的深入发展。
二、“同课异构课”更有可比性,更容易暴露缺点彰显优点。
与一般的课相比,同课异构课讲的是同一教学内容,所以更有可比性。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大家有着共同的话题,对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入。本次参加讲课的五位教师都带有着本校的特色跟自身个性化的东西,他们面对同一教学内容,在自己的努力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如教材的处理、环节的设计、问题的提出等各处,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得到充分的展现。我们欣喜的看到每位教师身上显示出来的智慧火花。又因为每位老师都有其他四位教师在与他进行比较,也让我们在比较中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对方的不妥之处。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其实教也是没有定规的。五位教师用他们各具风格的授课模式为我树立起一面面镜子,让我照到了自身的不足。感谢这次活动,让我能够更快成长。
新课改心得体会13
经过一个阶段的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透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大致资料。透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资料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
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就应把握的尺度;
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部分大学资料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我务必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务必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资料,哪些是高考必考资料,哪些是选讲资料,对于不一样的资料就应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应对新教材中的新资料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应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透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资料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带给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
材有着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好处。对于必修课程务必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资料,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状况而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我的一份贡献。
2.透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仅能够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的主要脉络,而且能够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应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仅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运算,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对于一个高中数学教师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十分有好处的。将个人的智慧与群众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数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一样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一样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一样的讲课方式,不一样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简单乐学,如沐春风;
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
恰当
的情景导学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群众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现实而深远的好处。
3.透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就应如何把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透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就应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
怎样才能深入浅出;
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必须的学习要领,构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潜力立意”。“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根”;
所谓“潜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透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新颖、陌生感。“重视基础,潜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需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透过把握课堂教学来到达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透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忙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
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就应透过自我与
群众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新课改心得体会14
我国正面临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新课程它打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新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层次的核心目标,新课程培养出来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发展的整体的人。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
新课程对教师给了我们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教师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为老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十几年的寒窗苦换来的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没有朋友,没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对生活的热情,没有稳定而深刻的兴趣和爱好,这样的学生将来怎样生活在社会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新课改心得体会15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
英语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具体的学段目标分为三级,7-9年级学段应达到三级目标。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在设计课时应依据三级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根据学情,认真分析研读教材来设计我们的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下面我以七下Unit10为例,说说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和想法。(做法:从学段目标中提取需要的目标要求。)
(一)语言能力学段目标三级:
感知与积累:积累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和交流信息的基本表达方式;积累常用的词语搭配;了解句子的结构特征。
习得与建构:能在听、读、看的过程中,围绕语篇内容记录重点信息,整体理解和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表达与交流:能围绕相关主题,运用所学语言,与他人进行日常交流,语音、语调、用词基本正确,表达比较连贯。
(二)文化意识学段目标三级:
比较与判断:能通过简短语篇获取、归纳中外文化信息,认识不同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在理解和比较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本单元的不同国家生日餐的涵义)。
调适与沟通:了解不同国家人们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礼貌和交际方式(本单元的点餐);初步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感悟与内化:能理解与感悟中外优秀文化的内涵(本单元的饮食文化);能自尊自爱,正确认识自我,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有社会责任感(通过点餐环节给客人合理化建议完成)
(三)思维品质学段目标三级
观察与辨析:能多角度、辩证地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比较各国生日餐不同意义和点餐方面)
归纳与推断:能提取、整理、概括稍长语篇的.关键信息、主要内容、思想和观点,判断各种信息的异同和关联(对生日餐信息的整理与判断;点餐环节的判断)。
批判与创新:能根据语篇或所给条件改编或创编(广告词与菜单设计)。
(四)学习能力学段目标三级:
乐学与善学: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较强的自信心;能主动参与课内外各种英语实践活动。(参与有趣有效的课堂活动与完成作业)
选择与调适:能整理、归纳所学内容,把握重点和难点(整理关于食物思维导图等)
合作与探究:能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点餐对话表演);发现并尝试使用多种策略解决语言学习中的问题。
【新课改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02-14
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04-14
英语新课改心得体会04-14
新课改工作心得体会09-02
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06-07
新课改心得体会范文06-08
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12-10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1-17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