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17 15:42:1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1

  爱像空气,它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爱是开起我们心灵的金钥匙;爱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仿佛经受了一次“爱”的洗礼。

  这个故事看了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突然想起爱是多么的神圣、高尚与奥妙。这里有对国家的爱,有对父母的爱,有对朋友的爱,还有陌生人之间的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卡洛菲是主人公,恩里科的同学,在玩雪时不小心打到了一位老职员的眼睛。他当时非常害怕,但在同学卡洛菲的鼓励下,勇敢地去承认错误,老职员接受了他的道歉,并且还送给他一枚邮票。

  于是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同龄人,爱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还能闪光吗?“寒窗”十数载,除了书上所学的.知识;我们还学会了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为自己找借口;当然我们带学习用品不是为别人带,而是为自己所用。爸爸妈妈应该为我们做好一切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因为这是他们的任务,而我们只要怀着一颗好好学习和感恩的心就好了,仅此而已。如果心中没了感恩,也就失去了美好的前提。我认为人类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感恩的爱心。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真希望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爱心。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2

  《爱的教育》告诉我,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对祖国,对家乡,对同胞,对弱者,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都要给予爱和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动情,每一段里行间都洋溢着儿童们的纯真与情趣。

  《爱的教育》的精彩之处和在于,每一篇小故事都有一个或几个主人公,把每个故事拆出去也并不影响它的完整性,这尤其是照顾了读者,特别是我们学生的阅读心理和特点,使我们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某个道理,使书中的人物更形象,性格特点更易于展现,其中让我印象深刻地是有一篇“可爱的老师”的日记,作者细心地勾勒出每位老师的形象,“性格柔和”的“修女”老师对孩子们“发大声和动怒是绝对没有的”,但孩子们对老师的训诫还是肃然起敬,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王老师,还有另一位老师,则截然不同,她“用教鞭击桌用拍手来使他们镇静”,但并没有给孩子们带来恐惧,反而让孩子们依附着她的快乐,一幅幅画面,表明了孩子们对老师真挚的感情,更证明了老师对孩子们的关心和崇高的.,无微不至的,这位老师倒像极了我的陈老师,还有一篇“家长”的日记让我印象深刻,它叙述着“学生的父母”他们是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的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容貌不同,职业各异,但却都有着一颗“为孩子着想”之心,他们默默地接送孩子,关心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他们把对自己孩子的爱,迁移到孩子的同学和伙伴身上,他们因为同为父母,而变成“平等的友人”读着这样的描写,记叙“学生的父母”的日记,我的心也会随温暖起来,会被其中浓浓的亲情所感动,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进一步理解,领会天下父母心,把感动和感恩扛在自己的肩上。

  同学们,读了这本《爱的教育》我们懂得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成绩知商虽然重要,但品德更重要,这本书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读本,它可以让我们明确地感受到什么是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是我们不应该去做的,如此,我们才能更健康,更完善地体会出素质教育的魅力。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3

  最近阅读了《教师人文读本》中怀特海所著的《教育的目的》,几乎每个段落都有精辟、深刻的论述,联系和启迪着今天的教育实践,让我深有感触,以至我必须写一篇学习读后感的文章。

  艾尔弗雷德·诺恩·怀特海(1861—1947),英国数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大声提出“两条教育的戒律”:其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其二,“所教科目务虚透彻”。这一重要思想至今被人们广泛关注而产生着重大影响。它的实质是反对学校里传授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反对学习中刻板地接受而不予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知识概念,认为一切教育的中心应该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僵化。说得何等好啊!这些20世纪前期的论述,仍是今天的学校实践中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大量复现式的枯燥教学,知识同实际脱节,是今天的学校突出而严重的问题。

  同杜威“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几乎一样,怀特海“极力主张的解决方法,是要消除扼杀我们现代课程活力的各学科之间相互不联系的严重现象。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消除学科同生活的隔离,消除学科之间的互不联系,一直是20世纪教育革新家极力解决的'问题,也是今天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任务。

  怀特海反对灌输式教学,他向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呼吁:不要认为“只要学生纪律好,总能把一定分量的无活力的知识灌进他们的脑子里去”。他举例说,教儿童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掌握,但目的何在呢?传统回答是:锻炼心智。怀特海指出:“这个回答虽有部分真理,但有一个根本的错误,就是很可能窒息现代世界的才华。”把儿童的心智比做死的工具,不管其创始人的权威和影响有多大,怀特海谴责这是“教育理论中的最致命、最错误、最危险的概念之一”,并且极富意义地指出:“心智决不是被动的;它是一种永不休止的活动,灵敏、富于接受性、对刺激反应快。”这或许是后现代课程家们最感兴趣的思想之一。只有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动地位,才能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浪费和厌倦现象。

  怀特海反对教学中指向不明的大量考试:“每一所学校,要是训练男孩子们准备小小的一套考试,一定要受到毁灭的痛苦。”他尤其反对脱离学校具体需要的校外统一考试:“一个以考察学生个人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试制度,除了造成教育上的浪费以外,不可能有任何结果”,只能是“扼杀文化的精华”。那些沉迷于考试和分数排队(学生排队、教师排队、学校排队),反复组织统考、不断印制试题的人们,是否求实地细想一下,这种工作的实际意义到底有多大呢?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除了广泛接触和评析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外,还深刻揭示了儿童成长的阶段和学习道路。他认为儿童的心灵是成长着的有机体,而成长和智慧发生在自由所给予的创造机会与学生学习知识之间达成平衡之际。他提出“教育韵律”——渲染(游戏)、精确(掌握)和概括化(抽象),认为这三者不断统合而非序列地排列。他提倡在小学和初中以观点的渲染和游戏为主,精确和掌握的发展始于高中,而抽象和概括则为大学时期的焦点,学校若脱离这一大致的计划,将违背学习的自然韵律。显然,这是夸美纽斯提出的自然适应性原则的延伸,它有益于教师认识不同时期的学生学习特点,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值得我们深深体悟。

  我们在谈论教育的目的时,很多是指向着未来结果的。然而,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结果和教育的目的绝对是两回事。这点我们通过阅读怀特海地《教育的目的》即可获知。怀特海告诉我们,教育改革,应该改掉那些束缚人的心灵而无活力的教育制度为目的。教育部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规划纲要(20xx-2020)》,期中所表露的许多思路皆旨在对教育制度除旧布新,这才是教育改革方向所在。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4

  其实我早就想要有这本书了,这本书的书名很吸引我。我想,这爱的教育是教育。

  疑问,我得到了这一本书。

  这本书中记录着意大利小学生每天所过的生活与接触到的人,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描写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真挚的爱。

  我最喜欢是这本书中的“卖炭人和绅士”,它写了:人和人同等的,贫富之分。不能一点小小的差距而贬低他人的等级。就算是再富有的人也犯错,而不能他富有就纵容他。文中诺比士的父亲不富有而欺负穷人的绅士。你去尊重他人,他人就会尊重你。要养成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世界和生活,是起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课。

  爱,是很好的教育方法。它并来逼迫你去,而是加以行动上的教育。了烦恼,的`精神上的脆弱。这爱的教育,这是理解。

  但是,问题是解决了,我又有了值得我思考的问题:爱,是呢?

  有人说被爱是幸福,有人说爱是动力。到底爱是呢?我从来思考过问题,只是知道我是爸爸妈妈爱着的,而未对他们说过我爱你们。我不知道我对爸爸妈妈的爱是?学习上,我有对老师的爱;友情上,我有对的爱;亲情上,我有对远在天国的爷爷的思念的爱。但是我对爸爸妈妈的爱是呢?是空虚的吗?

  空虚的爱,又是呢?

  想到,一本小小的书,会给我极大的思考,这应该我读完后的感受吧。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沉浸在爱的海洋中。从中,我领悟了;再坏,再可怕的人也会被受融化。遇到可怜人应当伸出救援之手。爱能挽救一切,爱是黑暗中的一束阳光。你愿意付出,得到的惊人的收获。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5

  上个周我为孩子们上了一节教育活动课,名字叫做《天黑我不怕》。这节课的主要教育活动目标为除了培养孩子的胆量,让他们理解白天黑夜是一种正常现象外,还有一个目标就是能够自己独立分床睡。之所以这样设定教育目标是因为孩子的年纪小,正是各种养成教育以及各种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因而从小做起很是有必要的。

  这节课的课堂教学部分很不错,孩子们纷纷表示自己能够不俱怕天黑并且会独立睡觉。可这个周我在家长交流会上和家长做交流沟通问到这个孩子是否独立入睡的时候,很多家长均表示孩子都没能独立入睡。这一下自己傻了眼,原以为很容易的事情却没想到实际的效果却如此。家长沟通交流时间一结束,我便开始写这节的教育心得体会。

  除了把自己的教育实施效果写出来之外,更多的是写自己应该如何处理落实独立入睡的实施方法。在这篇教育心得体会中,我告诉自己对于生活习惯培养这一方面,不应该只看中课堂的活动效果,更多的应该多注重家庭教育这一方面。孩子所学的知识要想真正的让他接受,那么家园互动是必须的`。

  就象现在这篇教育心得体会一样,教师的想法要让家长知道,只有得到家长的配合才会有好效果,如果只是单方面的行为,这个还真的不行。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6

  今天又是一次绘画课,有点感触,来说几句。

  我发现家长们来接孩子的时候,第一句话就说:“看看你画的?没老师画的好看啊~”

  实际上,我觉得“画的象不象”只是家长们对孩子绘画作品中形象的一种评判,俗话说:“照猫画猫,照虎画虎”,其实说的是一种模仿和观察力。由于幼儿的认知、思维的局限,在观察事物时不可能很全面,也许只抓住自己看到的某个特征,这时大人们就会觉得不象,但是在孩子看来,她看到的事物就是这个样子的。只要孩子捕捉到了事物的基本特征,那么我们就不能单纯的从象与不象来评判孩子的绘画作品。

  孩子不是为了绘画的结果而画的,对于他们而言,并不计较画得象不象,而是他们在画、在涂,他们沉浸在这个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绘画就是他们自我表达的一种语言。我们应该多支持多鼓励孩孩子。

  我们老师在选择幼儿绘画题材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

  在孩子绘画过程中,有时候孩子画错了怎么办?通常我们的做法是让他们干脆换张纸。但有时我们也会将错就错,鼓励孩子另辟新径。

  绘画的过程也是孩子在想象的过程、思维的过程、表达的过程。所以当看到孩子画出我们难以理解的“怪物”时,或看到画面上互不相干的事物时,我们不必惊讶,因为孩子眼中的世界原不同于我们成人眼中的世界。

  你可以请孩子解释一下,或许你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孩子的想象原来这样丰富,孩子的思维原来这样有趣,你可以从中了解孩子的世界。同时孩子在解说过程中,大脑经过记忆改造、表象重构等过程,这将促进他抽象思维的发展。

  一次绘画课,我发现妍妍左顾右盼迟迟不肯动笔。问她怎么了,她低着头小声说:“上次画的画,妈妈说我画得乱七八糟,一点也不象。”这位妈妈的“心直口快”竟使孩子驻笔不前。不要轻易否定孩子,尤其在不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的情况下。孩子是从别人的眼中认识自己的,如果他得到的总是否定的信息,渐渐地,他对自己也会持同样的否定态度,而一个人地自我意识将影响他整个人生。所以当孩子向你展示他地作品时,认真地看待他地工作成果,鼓励他,讲出自己地真实感受,与他讨论。孩子在成人认真聆听和注视下也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受到重视的成就感。

  每个孩子都有她的优点和不足,不要拿别人的长处和你孩子的短处去比较,那样只会伤害孩子,多给孩子重视,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在她并不反感的前提下。遇到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可以和我们老师及时的沟通,只要我们一起想办法,问题会解决的。

  坚持让孩子学绘画的家长也可以看出来,绘画的进步不是一步登天的,需要我们长期的`积累,我们学习了,也要经常的复习、练习,多给孩子自信和勇敢,相信我们的孩子是最棒的!孩子们的进步是一点点的累积的,有的最初是不敢画,不愿画,画不好,没耐心,不生动……

  现在我们班的绘画课,我上课的时候也成为了一种享受,感觉就想是你找到了懂你的知音,你说什么,孩子们能立马给你回应,真的很欣慰,现在每次绘画课结束后,家长们来接,都会有这么一句话:“这是你画的啊?老师没帮忙啊?真不错,有进步”

  孩子们的点滴进步都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感到最幸福,开心的事,您说,我说的对吗?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04-26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04-25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范文04-17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模板06-17

2023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05-26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范文04-26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模板06-06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范文05-30

关于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四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