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时间:2024-03-28 23:59:56 登绮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通用15篇)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育叙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通用15篇)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1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一、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让教师上出语文味?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宋-陆九渊)。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如听了《秋天的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有关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创《秋天在哪里》之歌。这样的课学生学的能没有滋味吗?

  二、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

  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如教学《王冕学画》,在学习大雨过后,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荷叶是碧绿的,花瓣是粉红的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叶清水滴滴,水珠在花瓣上滚来滚去,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去想那幅美丽的荷花图。一位学生冲出一句:"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真实的。此时,我并没有训斥那位学生,而是调整了一下教学,跟学生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播放有配乐的语文朗读,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还是那位学生,他说:"老师,现在我看到了,雨后的荷花真的很美,在阳光照耀下,碧绿的荷叶上水珠不但滚来滚去,还闪闪发亮!"是啊,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

  学生,熟悉学生,不研究学生怎么能教好他们呢?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身为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不乏个人味的语文课,就要努力体现"书要滚瓜烂熟,上课不看教材,都在肚子里"。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那么,在教学中就应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总之,为了语文课的个人味,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善画的要运用插画的优势;善读的要运用范读的优势;善唱的要运用吟唱的优势如此等等,让教语文课是很有趣、很有味道的,让学生两节课下来说"呀,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这样的语文课哪能没有个人味?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2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质疑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然而,质疑精神是培养孩子们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下面是一个关于质疑精神在小学教育中的叙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小明的小学生,他非常喜欢语文课。但是,他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总是不满足,总是想要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他经常在课堂上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候甚至会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有一天,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了一篇古诗。小明对于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不太理解,于是他向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师一开始有些惊讶,但随后表扬了小明的勇气和质疑精神,并耐心地为他解释了古诗的含义。

  小明的行为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他们开始对古诗和课堂内容产生更多的好奇和疑问。渐渐地,整个班级的氛围发生了变化,学生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质疑精神在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可以激发其他同学的.思考和好奇心,促进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同时,它也是培养孩子们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然而,质疑精神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总之,质疑精神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们勇于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3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我遇到一个很聪明的小男孩,但他的阅读水平一直跟不上他的'同龄人。我想帮助他,但我不知道从何入手。

  一天,他拿着一本书来找我,要求我给他讲故事。我看到了这个机会,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来培养他的阅读兴趣。于是我开始给他讲故事,每讲一段,他都要求我继续讲下去。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开始让他猜测每段故事的结局,并告诉他只有读完整本书才能知道结局。他对此很感兴趣,于是我开始引导他自主阅读。

  慢慢地,他开始自己阅读,并且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阅读速度和词汇量都得到了提高,现在他已经能够独立阅读一些简单的故事书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应该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当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时,孩子的学习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在这个例子中,我通过讲故事和引导他自主阅读来培养他的阅读兴趣,这是一个简单但有效的方法。

  总结起来,小学语文教育需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当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时,孩子的学习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时,我们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如让他们听故事、猜测故事结局,并引导他们自主阅读。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4

  教学小学语文叙事课文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课文分析:首先,需要仔细阅读课文,理解其主题、情节和结构。这有助于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2.制定教学目标:根据课文分析,制定具体、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例如理解故事情节、学习生字词、了解作者写作手法等。

  3.教学方法: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故事情节分析、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故事内容。

  4.教学实施: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和互动,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问题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反馈。

  5.教学评估:在课程结束后,可以通过课堂作业、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总之,教学小学语文叙事课文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故事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5

  低年段的教学从一开始我就比较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特别是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要善于用农民工子女能接受的方式和语速来讲课,一步步很扎实。所以,永远不要被几个优秀学生的表现迷惑,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能使最差学生明白的话和语速来授课,才是明智之举。

  象了解自己的右手一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安排你的教学。一个班几十人,程度差别很大,但会有个平均植和共弱点,前者告诉你学生学习的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教学水平高低;后者则是你选择教学方式的依据。例如:期中考试后,我发现班里学生拼音巩固都不是很好,同时形近字、同音字也难以准确区分,相反,写话部分却表现出了他们灵活的思维能力,因此,考后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加强拼音和生字教学,而训练学生写说的教学相应的就减少了。

  让学生在读文中学会抓重点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乃至运用。虽然大纲中的低年级教学重点在生字词,老教师们也认为抓好生字是根本,但千万别把这作为放弃让学生解词的理由,否则吃亏的只能是学生和自己。借助字典中的解释来解词是比较傻的一种办法,除非碰上诸如“地质”一类很抽象很专业的词语,否则千万别指望字典中的饿解释能帮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更别提记住和运用了。解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情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可以造句、找同义词等。

  朗读教学要在理解关键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与主人公或者作者的.情感共鸣,切忌告诉学生或让学生说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这一段,只要把重点词语理解到位,学生读懂了,再加上你的一点巧妙点拨和激情感染,自然会水到渠成。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要以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不要问一些一眼就弱智问题。教学中,课本上能看到答案的问题不问,与课文毫无关联的问题不问,有重复嫌疑的问题不问;相反,能作为引起下文的问题要问,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问,能激发学生探讨兴趣的问题要问。这样班里的农民工子女成绩很优秀。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6

  课堂上难免遭遇尴尬,如何把它转化为和谐和愉悦,这就要靠教师的机变、灵活和语言技巧了,也许更重要的还是对学生浓挚的爱意……

  某生迟到,脸红气喘地推门而入,在全班的瞩目下,更显得羞涩和不自在。可是老师却笑着对他说:“我相信你今天一定创造了有史以来从家到学校的最快记录,因为你想把迟到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就这一点来说,你完全应该受到表扬……”一席话说得全班大笑,迟到者也如遇救兵,一扫尴尬。

  上课后,教师发现某生忘带课本,他默然起立,准备接受严厉的批评与处罚。不料,教师很客气地让其坐下,还说:“噢,你没有带书。我猜你是想尝试一下,看看上课没有书,能否把上课的内容学得更好、记得更牢。”在众人的.笑声中,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快下课了,他回答出了一个有点难度的题目,教师说:“看来你试验的效果还真不错,不过,这个经验似乎还不宜推广。”又是一片笑声。

  某生被点名朗读课文。本不善此道的他,一紧张就显得有些结巴,不巧在忙乱中又读错了几个字,惹得全班大笑了好几回。好不容易把课文读完,他已是满脸涨红、神情沮丧。可是教师对他的评价却是:“你能在大家的笑声中将朗读进行到底,我十分欣赏你这种抗干扰的心理素质。”此话一出,全班大笑,这位学生也不无得意地笑了。于是教师又说:“有句话说,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你的朗读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你今天的笑无疑是最好的。”课堂上又是一片笑声……

  教师以一难题发问,全班皆沉思。一生突然举手,可惜发言无的放失,不着边际。教师却说:“好。思维敏捷。更可贵的是你的发言扫清了外围,让其他同学能够更加准确地靠近目标、解决问题。”同学们便在笑声中继续思考。又一名学生发言,他讲得很多,但你把最重要的东西淹没在许多套话中了。这时老师又说:“你已经大有进步,完成了对目标的包围,可惜未能一语中的、击中要害。”又是大笑。第三位同学的发言虽然仅是三言两语,确切中肯。教师称赞道:“你的发言句句命中目标。我想用一个你们喜欢的字来形容你的发言,那就是:爽!不过,你还得感谢前面两位同学的‘铺垫’之功……”笑声再次响起。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7

  在我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之前,我一直认为教学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只要把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但是当我真正成为一名教师后,我意识到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会的工作。以下是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些教育叙事,它们反映了我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悟。

  我记得我第一次上讲台的时候,心里非常紧张。我担心自己会犯错,或者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当我看到学生们一双双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眼睛时,我意识到我必须尽我所能去教他们。于是我开始尝试着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渐渐地,我感到自己越来越自信,学生们也开始喜欢我。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非常顽皮的学生。他总是捣乱,不认真听讲,甚至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我很困惑,因为我一直试图与他沟通,但他总是置之不理。后来,我了解到他家庭出现了问题,父母经常吵架,让他感到很困扰。于是我主动帮他补习功课,与他聊天,关心他的生活。渐渐地,他开始信任我,向我倾诉他的心事。我发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关心和爱护学生。

  还有一次,一个学生因为家庭原因转学了。我感到非常失落,因为我一直很喜欢这个学生。但是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我想起了那个信任我的学生。于是我组织了一个班级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表达他们对这个学生的祝福和思念。这个活动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和感动,我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教育是一项充满爱和关怀的事业。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但是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和交流,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关心和爱护他们。我相信这些经历会让我成为一名更好的教师。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8

  自打我成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以来,我一直在寻找如何让孩子们爱上语文,学好语文的方法。近期,我经历了一次对我个人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挑战。

  这个故事发生在五年级的一个班级。那时的班级里,孩子们对于语文学习显得缺乏热情,甚至有些抵触。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比如增加课堂互动,引入趣味性的故事,但收效甚微。我感到困惑,也感到挫败。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篇关于“学习金字塔”的文章。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学习不仅仅是教师教,更重要的是学生主动学。我深受启发,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我设计了一些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例如,在一次讲述《小王子》的故事课上,我让孩子们分组扮演小王子和狐狸,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哲理。结果,我发现孩子们的参与度明显提高,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

  经过这次尝试,我深感到教育方式的转变是如此重要。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他们真正享受到了学习的'过程。

  反思这次经历,我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兴趣,引导孩子们主动学习。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去探索世界,我们需要做的,是给他们提供一把钥匙,让他们能够打开知识的大门。

  《心之所向,学之所得》——这是我对于教育的新理解。只有我们用心去探索、去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我期待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和每一个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追寻知识的光芒。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9

  那天,到一所很闭塞、落后的山村小学听课,我在钦佩那位四十出头的学校唯一的女教师所取得的感人的业绩之余,更惊讶的是——繁重得令人难以想象的超负荷的工作,连医生都束手无策的顽疾,再加上接二连三的家庭的变故,都没有褶皱她的肌肤,没有留下点滴的憔悴的影子,她那红润的、泛着青春光泽的容颜,简直与我们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广告中的画面,没有什么区别。我惊讶地问道:“您那么辛苦,还显得这样年轻,难道有驻颜秘方吗?”她莞尔一笑:“有啊,就是那位作家曾说过的——让心中时时充盈着爱意。” “让心中时时充盈着爱意”,我轻轻地重复了一遍,不由得怦然心动:心存爱意,不仅是我们苦苦寻觅的挽留青春的秘诀,而且是我们珍视青春和生活的最好的方式啊。心中充身边……

  心中时时充盈着爱意,就会多一份期盼。倾听那清脆的铃声,会感到许多的召唤不容拒绝,会感到很多的眼睛在注视着自己;走进课堂,会将满腔的热情平等地分给每一个学生,帮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帮他们放飞心中那五彩缤纷的向往;即使每个假日来临,也会深切地感受到一种收获的快慰,自然而然地流溢在心头。心中时时充盈着爱意,就会有喜欢的感觉流淌。灯下,打开课本,会对每一篇简单的课文生出许多的感受,那份投入啊,就像面对一个久违的朋友;课下,跟学生一起出黑板报、一起排练节目,很小的、很简单的事情,都十二分地认真做着;甚至在考场上,聆听那唰唰的书写声,都会感到那是一种美妙的音乐声呢;甚至在运动场上,高声地为学生们使劲儿地鼓掌加油,全然忘了自己早已不再青春年少。心中时时充盈着爱意,无穷的力量和神奇的魅力便会由然而生——再没有了自卑、怯懦、惆怅,再没有了懒惰、拖沓、随意,而是更多了热情、认真、投入,更多了理解、宽容、积极、拼搏……

  前天在杂志上看到的一位多病的母亲背着自幼患病、从未站起来的儿子求学的故事,当采访她的记者感慨地说她受苦了,这位母亲却十分满意地回答道:“儿子能上学,哪里还有苦啊?”我相信这位母亲说的是真话,因为被爱意充盈的心灵,永远是快乐的。同样,充盈着爱意的生活,是幸福的、温馨的;充盈着爱意的人生,自然是年轻的、向上的……让心灵时时充盈着爱意,愿你我他,我们大家都应当记住的这句格言吧!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10

  真的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于是,很多老师奉这句话为圣旨,把它理解为想怎样解读就怎样解读。当然,这一舶来名言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不谋而和,它打破了传统思维定势,把学生从“标准化”、“一元化”的文本解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要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一个极其软弱的人,也是一个英雄的复仇者。莎士比亚有意造成一种“清醒与疯狂、伪装与真实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显示人物的复杂性格。对于这样一个人物,读者自然会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认为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负复仇重担而又踌躇,是由于他本身软弱的关系;魏尔德尔认为哈姆雷特的踌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麦王子的软弱性上,而是客观情势妨碍了实现复仇的计划;弗洛伊德则认为恋母情结是哈姆雷特久而未决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本真的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一个诡计多端、残害百姓的妖精形象;《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就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设法吹捧别人的狡猾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并不会引起读者的独特体验。即使是一万个读者,他们心中仍然只会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产生独特的体验,其结果只会是把学生引入歧途。

  还是以上述这两篇课文为例,还真有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了新的“哈姆雷特”。

  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老师让学生说说对课文中的角色的感受。有学生说:“白骨精虽然它诡计多端,残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时还不忘记把老母亲接来。”对于这样的理解,老师不是加以否定,还称赞地说道:“我们从来都说白骨精怎么怎么坏,可是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它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值得学习呢!”

  同样的故事也在《狐狸和乌鸦》一课上演。在课堂上,正当教师带领学生对狐狸的卑鄙行为进行批判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倒觉得狐狸很聪明,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对于这样脱离文本实际的解读,老师的评价是:“你很聪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样的理解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如果说学生的理解可以原谅,那么老师的附和却让人感到可笑。白骨精的“孝心”是为了和母亲一起分享唐僧肉,这种“孝”是我们生活中所倡导的吗?狐狸的“聪明”则是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种“聪明”是为人们所不耻的。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是极不道德的。残害无辜的白骨精,狡猾的狐狸都是反面教材,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英雄。如果老师一定要这样去引导,学生可能会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得到的东西与父母一起分享就是“孝”;“聪明”就是不择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11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好像走入一个误区,解读得越新奇似乎就越接近《课程标准》的理念。“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不错,但是大家都不可能回避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哈姆雷特到底是谁?不管我们读出多少个千姿百态的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始终只有一个。他就是那个为父复仇的王子,他就是那个优柔寡断的王子,这个谁也无法改变。而我们所读出的“一千个”也都是从这“一个”中发散出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哈姆雷特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必须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前提下进行的。能够多元解读虽然是好,但是不能牵强附会,脱离实际。作为教师,当学生理解出多个“哈姆雷特”的时候,我们在给予表扬的同时也要细加分析,这个“哈姆雷特”与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如果出现偏差时,教师必须进行正确引导。

  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当我讲到凡卡的爷爷也过着很苦的`生活时,有一位学生却说:“老师,你讲错了,凡卡的爷爷过的生活很好。”我没有马上指责他,而是让他说出理由。他说:“书中写到爷爷穿着宽大的羊皮袄,说明爷爷穿得很好;爷爷白天在大厨房地睡觉,而凡卡却睡在过道里,说明爷爷过得很好。”他的这一番言论,令我始料不及。细细分析似乎有道理。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作者契诃夫是要通过凡卡的悲惨遭遇表现沙皇统治下,城乡人民过着痛苦的生活。如果我们分析出爷爷过得很好,岂不是违背了作者的本意。但是为了尊重学生,我们有马上反驳,而是对全班学生讲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然后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展开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老百姓是不可能有好日子过的。那位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自己理解的片面性。

  我们从任何文本中读出的“哈姆雷特”都离不开文本的主旨,如果我们偏离了这个主旨,一味地标新立异,其结果只会是得不偿失。一篇文章即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他归根到底还是“哈姆雷特”,永远是作者心中的“哈姆雷特”。他成不了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也成不了罗琳笔下的哈里波特。“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去解读文本,方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找准文章的突破口;也只有找准了文章的突破口,才可能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堂里寻求真知,找到真正的“哈姆雷特”。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12

  我是一名经验并不丰富的年轻教师,在这八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在思索:教育到底是什么?不是简单的教学,也不是简单的育人,而是教学与育人的结合,并将爱进行到底!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教师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就很伟大,是博学和无私的象征,于是长大后想成为一名教师的思想一直在我幼小的心底萌芽,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的矛盾和抉择,果断地选择了师范!在整个教师成长的塑造期,我积极地参加学生开展的各项活动,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因为,我知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我拥有了一桶水,我才能给我的学生一碗水,给他们一个源头活水!这就是爱,对于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负责!一个老师只有不断努力地去学习,才能成为学生攫取资源的一个仓库! 我们教师,在学生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赞扬声中,我们该怎样真正地去回报我们学生给予我们的爱呢?如果爱可以用简单的几句嘘寒问暖代替的话,那么爱的分量就太轻了,他承受不了社会以及历史的磨练!爱,要落实在热情,思索与点滴中!对于教育事业,你只有拥有了饱满的热情,你才会将你的爱释放给你的学生,而且那是情不自禁的释放!

  帮学生解决学生最棘手的问题,排解他们的烦恼,就是爱的最大展现!我们可以做很多,多思考一下教学过程,怎样使每一个环节都是快乐的,有效的!学生不喜欢背书,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背诵接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不喜欢做枯燥的练习,改变一下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让他们回家看场球赛,写个现场报道,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又不至于太没有乐趣!上课的时候,不一定要追寻正确答案,和学生一起研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掌声,把每一次表达爱的机会发挥的淋漓尽致!因为,我们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喜欢你,而是喜欢学习!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13

  教育叙事与反思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小学语文教育叙事与反思的例子:

  1.一次作文课的教学。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时缺乏思路和素材,于是决定采用“故事接龙”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这个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写出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还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2.一次阅读课的教学。教师发现,有些学生在阅读时缺乏耐心和专注力,于是决定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们扮演书中的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情节和人物。这个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更专注地阅读了书籍,还更好地理解了书中的情节和人物。

  3.一次拼音课的教学。教师发现,有些学生在拼音时容易混淆音节,于是决定采用“口令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根据口令来拼写音节,从而更好地掌握拼音技巧。这个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更轻松地掌握了拼音技巧,还更加熟练地拼写音节。

  通过这些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教学反思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反思,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14

  最近一直在思考,学生的快乐是什么?

  或许,真的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对于一节好课的标准究竟是怎样的,我想,描述各有不同,但最有发言权的是谁?

  那一堂课,已经呈现了理想的状态,是几位高手润色之后的杰作,但结果呢?令我耿耿于怀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什么才是呈现在眼前的理想状态?什么才是可以作为方向来引领我们前行的?

  如果不是那节《丑小鸭》的对比,或许,我就会这样走下去。回想着课堂学生呈现的状态,思量着最后的结果,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走出了一个局限性又陷入了另一个局限性?

  学生的快乐是什么?是阅读之后因收获而快乐吗?有收获,就有快乐,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如果,下课后,学生不能主动地思量着自己的收获,那快乐从何而来?或许,这快乐只是我们成人强加给孩子的吧?还是,由着快乐的引领,在快乐的行为中体验到了收获?这应该是大有不同的吧?

  课堂中,学生应该是由着快乐的引领来学习;课堂中,学生应该是在快乐的行为中有所收获。我想,快乐与收获应该是并重的,尤其是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能由着任务的引领来学习,即使收获了,效果怎样呢?

  处在两个路口,应该向何方?

  尝试并重!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15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经历为例,分享一些关于小学语文课改的教育叙事。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个县级小学,学生的家庭背景、知识背景和教育背景都比较复杂。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我们尝试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记得有一次,我尝试在课堂上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我按照学生的座位顺序,把他们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一起阅读一篇文章,并讨论其中的主题和意义。学生们非常兴奋,他们积极讨论,互相提问和回答问题。我发现,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尝试都取得了成功。有一次,我试图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提问和回答问题。结果,我发现课堂变得混乱不堪,学生们的问题五花八门,有些甚至与课文无关。我意识到,这种放任式的学习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

  另外一次,我尝试引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分组完成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项目。学生们非常积极,他们做了很多调查,写了很多报告,甚至设计了一些环保方案。然而,我发现这种学习方式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中获得实际的收益。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课改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相关文章:

小学教育叙事(通用10篇)11-06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04-07

小学语文教育心得09-16

小学语文反思教育随笔09-16

教育叙事作文04-17

教育的叙事作文12-08

教育叙事作文06-20

小学语文教育总结与反思03-30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总结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