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普图书的编辑心得

时间:2023-05-02 01:16:5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打造精品科普图书的编辑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打造精品科普图书的编辑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打造精品科普图书的编辑心得

  1、选题缘起与编辑策划

  人们利用航天器或返回式卫星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及遗传变异的工作,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中国于1987年利用第9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搭载植物种子、菌种、昆虫等地球生物,开始了我国的太空实验。至今,航天育种已经在中国从未间断地发展了整整30年,这30年来,我国在航天育种领域从学习、摸索,到后来的领先全球,其背后有多少航天人和育种专家一直在默默无闻地付出着。

  直到20xx年4月28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隆重召开,公众才首次认识到了太空植物。这次世园会特设了“航天植物及航天科普教育展示区”,展会上有重达200千克的“南瓜霸王”、植株异常高大的“太空百合”等许多植物展品,让观者震撼。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太空育种事业的成果,这些让人惊叹的植物,它们的“先辈”全都远赴太空遨游过。那么,这些上过天的植物在太空中究竟遇到了什么?这样的食物是否安全……种种疑问随着人们对于太空植物的认识也被提出来了。

  由此,我们产生了将航天育种科普知识介绍给大众的想法,希望能够通过科普的形式来解答人们心中的疑惑。

  在选题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世园会上的太空植物大多是西安航天基地培育出来的,于是找到了该书的第一作者郭锐——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员、杨凌现代植物培育引种示范园课题组组长、西安航天基地航天育种科技产业示范园技术总监。郭锐教授长期从事航天育种工作,有着丰富的航天育种科技经验,曾参与了许多航天育种方面的大型项目,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郭锐教授一直也有用通俗科普的方法将自己的所学、所知与读者分享的愿望。由于太空育种技术的推广过程需要有遍布全国各地的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甚至成千上万的农民参与进来。这些人员中,很多人对航天育种的相关知识不懂,并且还有相当一批人文化水平不高,要让他们对航天育种和太空种子、太空植物的基本内容、来龙去脉、潜在价值、重大意义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就需要以科学普及的方式,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把高深晦涩的知识、理论、技术、原理等,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尽最大努力去告诉广大民众,让他们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也是郭锐教授出版此书的初衷。

  于是,我们就本书的出版进行了初步沟通,并计划于20xx年12月前出版,作为我国航天60周年和航天育种即将30周年的一个总结和纪念。

  2、书稿创作过程中的编辑工作

  由于本书涉及知识面广,包括宇宙起源及物质出现、恒星演变及超新星爆发、宇宙高能射线来历、太阳系和地球演化、生物进化及物种爆发、生物基因常识、核聚变核裂变及核衰变原理、太空种子地面选育等内容,如何组织如此庞杂的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经过与两位作者反复沟通,梳理思路,最终将书稿的大纲确定下来。

  科普图书是针对广大非专业读者,所以内容要力求通俗易懂,要能将高深的理论知识让大众理解并接受,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效果。正如《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所说:一本书中多一个数学公式就会减少一半读者,因此与两位作者商定,这本书也尽量要做到讲清楚来龙去脉,避开高深的原理和公式。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容纳更多的相关知识,也为了吸引更多类型的普通读者,书稿要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从探讨航天育种的内在机理开始,沿着航天育种这条主线,一步步展开宇宙、恒星、星系、生命、人类、农业、航天、育种等很多个“简史”,同时又不能脱离航天育种这个总的范畴。语言叙述风格方面要力求幽默而不呆板,就像与读者面对面交流一样。

  3、编辑过程中的精益求精

  虽然对初稿基本上满意,但是其中有些细节,经过与作者商讨之后,做了进一步调整,使得该书的最终稿与初稿相比,有了很大改观:

  首先,书名的選择。第一次与作者商定的书名是《天之骄籽——从宇宙起源到人类未来,告诉你航天育种科技的所有终极秘密》,书名的优点和缺点都一样突出,优点是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缺点是副书名太长,主书名语言不规范,不符合出版规定,在与作者沟通之后,将书名更改为《航天育种简史》漫画插图版科普读物。这一次的修改是将书稿的内容高度提炼,对于图书的定位也非常准确,但是在后来的审稿过程中发现,书稿是以插图为主,漫画辅之,而漫画也可以算是一种插图,所以又将“漫画”二字删去。最终确定书名为《航天育种简史》插图版科普读物。

  其次,在书稿创作的同时,我们收集了大量同类书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初步确定开本大小、版式、装订形式、用纸、印刷工艺等环节,书稿一经交付就开始制作样张。在版式设计方面,尽量把版心缩小,适当加大行距、天头、地脚、切口、订口,给人以视觉上的舒适感,大大增加了图书的艺术性和美感,尽量符合现在人们的阅读感受。

  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发现每章只有一个一级标题,也没有引言部分。为了便于读者对于该章的内容快速了解,给作者提出建议增加每章引言,将该章的主旨总结出来,用5号楷体放在章名下方。同时由于每章篇幅过长,建议章下设小标题,将相关段落的主题总结出来,便于读者直观了解接下来的内容。

  将一些生僻知识加以注释,便于读者更深入了解,并减少阅读障碍,同时也可以起到拓展知识的效果。

  书中讲到了天宫二号,而就在稿件加工过程中,天宫二号成功回收,因此,在书稿相应位置处,将有关图文做了添加,增强了图书的时效性。

  另外,在修改的过程中,经常与作者就语言叙述的口语化问题进行反复推敲,力争打造出一本既通俗易懂、又不失严谨的科普读物。

  在20xx年4月23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20xx中国好书”的盛大颁奖晚会上,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航天英雄杨利伟用了八分钟的时间,与大家一同分享了本书,用他的原话说:“希望大家一起读这本书,关注航天事业,关注航天育种!”

  这不仅是对书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作者的付出、出版社的认真负责和编辑工作的认可和鼓励。

【打造科普图书的编辑心得】相关文章:

图书编辑急需增强公关意识04-29

以优质信息服务打造名牌图书馆04-30

图书编辑个人工作总结02-04

图书编辑胜任特征模型的评价研究04-29

打造高效团队心得04-30

打造精英团队心得02-28

编辑培训心得05-07

编辑的工作心得05-14

打造高效团队培训心得02-18

如何打造高效团队心得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