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17 09:54:43 兆波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1

  如何吸引住学生 ,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就算是高年级同学也很难做到,但老师必须让他们集中精力,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班有几个聪明男生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学生不要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但有时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儿了。所以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就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点的进步。

  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们喜欢你才会用心学这门课程。

  除了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使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乘法口决时,让程度差不多的学生一个组,看谁背的快,谁就当组长,这样每个同学表现都很棒,组与组之间还比赛,大家积及性都高了,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2

  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最有效的途径是课堂教学——即上好每一堂课。

  上好一堂课的因素很复杂。在既定的师资素质、教材内容以及各种物质设备条件下,如何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上好一堂课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提问,吸引注意力,导入课题 。

  实践表明,学生刚进入课堂时,由于各种原因,注意力比较分散,不易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此时教师通过组织有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有技巧性的提出一个激起思维的数学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本性就是好奇、好胜,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把课堂教学相关的重点和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去思考,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一位德国学者曾举过一个精妙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却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问题好比盐,情境犹如美味可口的汤。情境,只有溶入问题才能显现其活力;问题,只有源于情境才能显示其魅力。 问题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指导人类的各个领域是数学的根本特性。教师在创设这些问题时,要多动脑筋,尽量创设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吸引学生,使学生一听到问题,就都想一试锋芒。在这样的问题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二、课堂连问,让学生自己不断的解决问题掌握新知。

  别林斯基说:“教学方法应该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使他们发展积极的思维”。 探求新知一般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具体内容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但提的问题要与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有密切联系,再把问题层层推进。也可用讨论式,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单独提问,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也使一节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提问以后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是否学会。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正确解答。当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而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这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了这个问题,当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后,对学习的'热爱就是很自然的事了。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数学课堂上巧妙运用“赏识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作为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信。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会“赏识”学生,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

  老师还要善于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得当,能够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使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打好基础,前后接应,相互衔接,不浪费每一分钟时间。这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程序,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然教学设计也要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形象、具体、生动、直观,使具体的画面与抽象的数学内容紧密联系,使学生正确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和空间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既能开拓学生视野,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要从实际出发,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不要滥用。

  三、巩固提高 ,温故而知新。

  布置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也不容忽视:数学课堂练习不是对所学新知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兴趣的广阔天地。教师要用练习设计的艺术来吸引学生,使他们有锻炼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课后有效作业的布置是教学有效性的延伸,但这个作业量要适度,不能搞“一刀切”,要有层次性,避免后进生“消化不良”。适当的作业不仅能起到理解、掌握和巩固课堂内容的作用,而且可以为下一节的课堂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引发新一轮的数学问题。有效的练习可以推动这个过程的顺利完成。

  四、课堂小结,整理知识方法和体会。

  课堂小结时改变“教师总结,学生洗耳恭听”的被动式教学。我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首先,本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和方法?其次,你觉得自己学得如何?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自主小结和自主评价:或小组讨论,或个人上台发言,或互相补充等等。作为教师,最后给予知识补充完善,对学生的学习心得体会给以肯定和建议。

  五、课后思考

  课后思考问题一般难度应大一点点,使学生通过自学后能够解决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

  正是一节又一节的课,组成了教师的职业生涯;正是一节又一节的课,连成了学生的发展轨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课堂对他们的影响都可谓十分深远。是课堂发展了学生独立的理解、思考和判断能力,是课堂促使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堂实现了师生丰富而完整的生命交流。在认知与情感同构的课堂上,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生命因此而厚重。

  总之,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有效性方法有很多,但无论如何教师一定要立足于平日教学,不断思考、总结、学习,不断反思。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3

  1.正确的教育理念

  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向导。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认为:“无论是对于科学工作者、技术人员,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 、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这个看法是正确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灵魂。从素质教育 的角度看,数学教育中培养各种人才所需的共性的东西,既不是数学知识.也不是解题 能力,而是数学观念——“数学地”思考 、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不论一个人今后从事怎样的工作,哪怕他对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或者不再会解中学的数学习题,只要他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观念他就会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观点思考问题。数学观念永远支配着人的思维,发挥着无形的作用。

  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象俄罗斯数学教育家 A·斯托利亚尔所说 的那样 .把数学教学看作“数学活动的教学,即看作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这样我们才能教学生学会思考 ,我们的教育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完美的教学设计

  应该向优秀教师学习、与同事合作 ,同时也必 须结合 自己的教学风格 、基于学生的学 习起点精心预设。我的做法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很多内容学生在学习之前都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教师习惯于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以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生活情境必须是“真情境”,尤其当生活数学与课本数学不统一时教师更不能回避.应从容面对、巧妙应对 。如教学《角的概念的推广》,老师都只讲数学角,而学生的起点则是认识了大量的生活角。我曾做过一次跟踪调查,发现传统的教学是没有效果的,主要是因为教学没 有链接生活,教师没有 准确把握现实起点。我是先让学生明确生活角.再通过分类学习数学角的。再如教学《数列》,我们可以先举一个兔子繁衍的例子,然后再说明这就是斐波那契数列,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数列的意义。

  3.要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征,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好的课程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 中有所收获。应恰当处理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同类型的反馈信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注意倾听各种学生的回答,即使知道学生可能回答不对,也应让学生表达出来自己的见解。相信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会对学生自己和别人带来一些启示,这些启示有的来自正面,有的可能来自反面。

  4.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

  的'时间和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有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想,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还是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5.以练习设计 为艺术 。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 材知识结构 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有效的练习可以推动这个过程的顺利完成。课堂练习不是对所学新知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兴趣的广阔天地。教师要用练习设计的艺术吸学生的心,使他们有锻炼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习了排列组合,我设计“小鸡吃米”的故事情节,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学习了概率.我设计了在多项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的环节,培养了学生全面地看问题加强了思维深刻性和敏捷性训练。丰富多彩的练习深 深地吸引着同学们,学生在“英雄用武”中增强了兴趣。发展了思维.培养了毅力。

  目前阶段,课堂教学依旧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要十分注重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和优化,强调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客观性,即,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 、基本规律 、基 本技能及问题解决的策略。以具有初步的科学意识、科学态度 。同时又强调课堂教学的人文性、社会性,发展学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培养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着重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心体验,注重知识、智能、情感和行为的整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4

  10月19号我们数学组全体老师由学校领导带队到八五八农场学校参加了管局组织的数学引领课和论坛活动,听了四个农场的四位数学老师引领课,我感觉收获很大,下面就听课情况谈点自己的感受。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 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

  二、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和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要有准确的数学专业用语,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而且教师要有及时的课堂评价,随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多表扬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

  五、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 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

  以上是我听数学课的几点心得体会,因为各科的教学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后要把通过听课学习到的优秀经验,用到自己的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让自己的课堂也更加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数学课的魅力!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12月12日,我校组织了小学数学每人一节课活动。我看到参加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一、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如王子芳老师讲的《9的乘法口诀》出示龙船比赛情境图,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提问题并解答。这些都是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二、在这些课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教师们凭借个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及独有的人格魅力驾驭着课堂,引导学生在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涂一涂、摆一摆等数学活动中“直观感知、主动参与、探索实践、自主建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比如,徐敏红老师讲的《鸡兔同笼》,让学生自己探究,猜想,验证等方法得出解决鸡兔同笼的多种方法。另外,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给了学生一种集体荣誉感。

  三、精彩的情境导入小组交流非常重要。

  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有的`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其中两个教师的课堂导入我认为比较好。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们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小组交流,探讨新知,让他们亲自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评价语言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

  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五、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

  多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闪亮登场,教师的板书也好象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况且课件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怎么能替代一目了然、提纲携领的板书设计呢?板书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侧面反映。这次活动,每一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工夫,有的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并且老师们出手一笔清秀的字跃然而上,为课堂增色添彩等。总之,“板书”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每位老师的板书列出了本节知识点,并且将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线画出,使本节知识清楚明了。

  六、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图画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每一节课都通过情境图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总之在这次每人一节课的活动中,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6

  如何备好一堂小学数学课?听了王子艾老师的报告指导,我感触很深,现在粗浅的谈谈自己对备好一节小学数学课的感受。

  一、要全面了解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学情,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学生是学习主体,一切的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教案时,首先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情,全面了解学生目前的素质发展状况,确定本班学生的教学难点,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让学生在课堂真正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真正做到顺理成章的达到教学目标,而不是跳跃着达到目标。

  二、要深挖教材内涵,深入进行单元教学分析和单节课教学分析,用活、用好教材。

  我们学校现在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我个人认为有一些教材内容的编排可能不完全符合当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这样就需要老师全面了解知识体系,及有关章节在整个数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与重组,补充选取一些贴近当地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也是为了应用于生活,进一步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三、在可能而且必要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分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是教学过程的起始和归宿。设计出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意义的教学目标,是一堂课能不成功的关键。目标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设计,要做到“三个并重”:保底和开放、显性和隐性、短期和长期并重。当然保底、显性、短期的“双基”仍然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要从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来设计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的一大优势是:每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力所能及的知识,并且乐于学习,没有太大的困难,因而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备好一节课,必须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找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新处理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探究目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灵活安排教学途径,加强实践应用,扩宽数学知识领域,充分体现数学价值的魅力。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7

  20xx年10月16日,我有幸赶到黄山中心小学听课。在短短的一中午时间里,听了刘洪玉和王桂云两位数学老师的课,讲的内容都是口算乘法,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两位数学教师的讲课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提高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求知欲,进而促进其思维。

  在这两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第二 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共听了2节课,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总之,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8

  4月28日,我有幸聆听了几堂精彩的课堂教学,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上午,我们听了区六小路晓静老师的分段统计,授田英才学园的由宝英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一小的孙淑美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宗丽荣的数学广角,下午我们又听了董秋华老师的求平均数,孙明霞的厘米的认识。这几节课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老师们的课以丰富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使我在听课活动中可以说是如沐春风。

  这几节课表现了以下优点:

  一、文化底蕴。我非常惊叹于这些年轻的老师课堂上能有如此严谨的思维,精练的谈吐,如果没有知识的积淀与认真的钻研则难以做到很好的把握课本,又很好的`把握学生的。

  二、亲和力。坐在她们的课堂上,却发现她们的亲和力不仅是在脸上,更是在师生的心里,听这样的课想走神都很难。

  三、三个转向。教师们做到了“三个转向”。即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向以学生资助学习为主;从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向以互助学习为主;从关注教师教,转向学生学和师生互动。

  四、知识生成。课堂教学中做到体现自主、引导合作、推动探究、关注过程,尊重学生个性特征,重视学生的探究体验和感悟发现,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理论联系实际。教师们注重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让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及其中的重要性

  总之,这几节课无一例外地体现着新课改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预设生成与动态生成相结合,目标达成度高。无一不渗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而对比自己课堂,还需要不断的更新。所以听了参赛教师的课后我有一种紧迫感,一种危机感,那么我就必须要树立一种观念:就是去学习,去长期的不断学习。要想当一名好老师,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9

  3月10日我在马头二中听了来自于育才中学刘xx老师的一节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听了这节课以及刘老师课后的分析与讲解,我的触动很大,感觉自己此次受益颇深。 我的感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应当瞻前顾后

  在刘老师的这节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教学中知识的主线。虽然是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但是却将前后的重要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让学生们充分地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也清楚的让学生意识到了本节知识的重要性。

  2、 教学应当来源于学生(关注学生)

  刘老师的这节课是给马头二中的孩子们讲授的,师生之间很陌生,但是教学却将老师和同学紧紧的联系起来。刘老师讲解的题目来自于学生,解法来自于学生,每一个问题也来自于学生,感觉每一个问题都问得很自然,很妥帖。每一个问题都很有效,都在解决同学们的'困惑。不是在传授知识,而是在给同学们解决困难。而反过来想一想自己平时的教学,感觉是自己在唱独角戏,只是在想如何将这个知识点给学生讲清楚,如何让学生会用,用得好,但是却忽略了学生们的思考,他们是怎么想的,如果他们独立去思考,会是什么程度,我采取怎样的教法会让他们想得更深,理解得更透彻,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会更多地去关注我的每一个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备知识、备学生)。

  3、 数学思想很重要

  数学思想是我平时教学中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感觉它没那么重要,总是一带而过,认为学生会做题就可以了。但是在刘老师这节课中充分地显示了它的重要性,让我感到思想的渗透强于习题的练习。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中考时总是看着最后一道大题感觉无从下手,我感觉和平时数学思想的渗透有很大关系。

  4、情感激励重于知识讲解

  “爱因斯坦:这个世界用音乐来表现,用数学来概括。”刘老师一开始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学生的情绪马上就发生了变化,而坐在一旁的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第一次感到原来数学有这么大的作用。在后边的教学中“你可以编教材了”等这一类的鼓励性语句,在我的课堂上是没有出现过的,原来是可以这样鼓励学生的。经过刘老师的鼓励,我感觉学生们学习的劲头很足,感觉这节课过得很快。为什么自己的教学中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呢?如果我们每节课的情感激励都能达到刘老师的水平,那么我们的知识讲解将会很轻松,因为学生愿意学了,爱学了。

  当然,在听完这节课后我也有一点小小的建议,那就是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应该参与到学生中去,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关注等,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收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10

  5月13日,我和几位数学教师前往黄山初中观摩了三位老师数学优质课。半天的听课学习我收获很大,下面就这半天的听课情况谈点自己的感受。

  一、 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让他们走向成功。

  二、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和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牢固掌握。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

  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要有准确的数学专业用语,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而且教师要有及时的课堂评价,随时关注了解学生的情感,以多表扬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堂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

  五、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

  以上是我听课的几点心得体会。各科的教学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后要把通过听课学习到的优秀经验,用到自己的的教学工作中,让自己的课堂也更加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的教学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数学课的魅力,充分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11

  11月21日我跟随教研室梁老师还有一行十多人到来北京中关村二小参加了海淀区中年级段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借助模型解决问题,有效拓展思维路径。北大附小邓旭老师讲了《分枣》一课,通过分枣这一情境的创设,让孩子借助点子图、格子图理解56除以4分的过程,通过对算理的理解进而进行竖式计算。中关村二小王娟老师讲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让学生借助小棒这一实物,体会分的过程,用模型支撑算理,理解竖式。两节课都针对教研主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教师们在听课的基础上,课后分为6个大组针对模型教学的看法和困惑,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交流。各个小组的讨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小组陆续将本组的结果或以文字,或以图画的形式记录在大彩纸上,并张贴在黑板上。现场的老师们都在思考并积极参与到讨论之中,教研氛围既紧张又融洽,时时迸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最后海淀区教研室张红老师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作用,我们如何进行把握,如何使模型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对接,带动老师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听课、研课的过程中,老师们有诸多收获和思考。用张红老师的话说:区教研其实是领着老师过日子,课要朴实无华,却又有研究的价值,帮助老师们体会在路上的思考。

  听课之后梳理收获与思考。本节课重点讨论了:一节计算课教学如何让学生感兴趣?怎样借助模型有效体现算理突破算法?模型该怎样去选择?什么时候用?什么人用?一系列的问题被提出来,但头脑中却没有太清晰的答案,还要慢慢捋。

  数学教学在备课时什么最重要,我觉得确定教学目标是关键。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两节课同时将教学目标设定用模型理解算理,创设分的情境,让学生借助模型去丰富体验过程,算理与算法结合,竖式与小棒对接,强化了学生的认知。想想自己的教学可能更多的侧重于算法,这一次听课活动使自己对这一部分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

  新课改的数学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两位老师通过分枣、分巧克力,使问题回归生活。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都舍得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去表达、去体验。学生的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不断地引导交流、梳理、提升,在理解的基础上,达成知识的共识,使课堂充满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将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自主交流,大胆质疑,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得。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12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赴xx跟班学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认真观摩了10位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执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一)从这次观摩活动中是我感到我们的课堂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

  1、安静的数学课堂

  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课堂返璞归真,已经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时间,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2、课堂教学体现数学味道

  这次的课堂却体现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这次讲课内容多样,不像以前公开课那样多讲简单数学认识,对于一些抽象代数知识是避之若骛。这次不仅讲一些比较抽象知识——如比方程、中位数等。还讲了一些比较有难度的知识正数和负数、解决问题、复习课等。

  二是重视数学语言表达,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意学生语言的严谨性。

  3、注重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本次活动,好多教师不是把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更注重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课堂中老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并且能在活动前明确活动要求,活动中巡视指导,活动后小组展示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

  (二)在这次听课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节复习课。

  自工作以来我参加过很多听课活动,但是却很少听到复习课,老师们都认为复习课很难上好,这次,我有幸首次听到了复习课,使我感到眼前一亮,特别是唐艳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和金怡老师的《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这两节课是我对如何上好复习课有了更深的认识。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唐老师的复习课首先明确提出复习的方法:

  1、阅读课本是复习的好方法;

  2、交流和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接下来高老师让孩子们自己阅读课本的章节,了解内容,并用简单的方式来记录本单元的内容;在交流时,让孩子们交流口算、笔算、估算时的注意事项,并且对学生采用的表格法、画图法和文字叙述法给与了肯定。然后,通过一些练习,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口算、估算、笔算是一家人,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而估算和笔算结果比较接近,又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笔算。整节课不仅仅对这个单元的进行了复习,而且在复习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

  xx老师上的是一节五年级的复习课,对于高年级的孩子而言,已经具备自己整理旧知识的能力,老师就把“整理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作为前一天的家庭作业,这样做省去课堂上的很多时间。一上课,老师就让孩子小组交流家庭作业,评选出能代表本组最高水平的'作业,并且给孩子提出了评选建议:

  1、作业能突出重点;

  2、作业条理清晰;

  3、作业形式新颖。

  孩子在根据建议进行评比的同时,也是对知识的一次复习。在接下来展示作业的时,通过小组代表的发言,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特点、以及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又一次进行了复习。然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过生日的情景,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蛋糕盒子的图片,一张是生日蛋糕的图片,让孩子小组合作,根据两张图片提出关于圆柱和圆锥的问题。老师巧妙的设计出一道开放性很强的问题,不仅复习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孩子的发散思维。

  认真回想,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13

  20xx年10月24、25日,我有幸参加了第六届“和美课堂”名师优课经典再现暨小学名师高效教学“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在这两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南京的王学其老师、北京的刘延革老师、福建的罗明亮老师等八位老师的观摩课,并听了几位教师的精彩专题讲座。一系列教学活动,使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一堂堂生动的示范课让我领略到了数学深邃的思想,精彩的预设与生成,适当的点拨与启发,都让在场的每一位听课教师无不称奇。下面我就几位教师的课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每一位教师都与学生轻松的交流,使学生的心情得到了放松,学生自然就以饱满的热情及亢奋的斗志投入到了新内容的学习。如席争光老师在课前与学生交流的是:“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我和你们数学老师的不同点有哪些?”等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自然就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感,也为自由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观念更新,理念内化。

  教学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理念问题。理念变了,教学自然就会有创意。教师讲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新课改下,我们应当做的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如此次听课,几位讲课教师都是很注重学生想什么并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觉中,学生就经历了一个思考再思考,从不敢说到尝试说再到喜欢说的过程,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了新知识,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生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三、 注重心理教育,教学中润物细无声。

  听席争光老师讲课,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轻松有趣。他那精湛的课堂教学技术,与学生边玩边学的教学理念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比较小东、小红上学的速度,到刘翔跑步的速度,动物界中猎豹和蜗牛的速度,再引入生活中电闪雷鸣、高速路标识、人造卫星的速度,使我们感受到速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堂数学课,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并由认识速度让同学们感受到科学的伟大,给学生以强烈的振撼力。由此,并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们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中既把知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又在课堂中得到了情感教育。

  四、 培养习惯,掌握学法。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今天我们是怎样对待学生的,明天学生就会怎样对待他人。此次观摩还给我一个最大的感受是我们的脸上有多少微笑,学生心中就有多少阳光。我们总是会因为学生的一点小错误而发火,也会因为学生的不上进而板着面孔。殊不知,其实越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越是惧怕学。所以多给学生微笑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通过此次课堂观摩与讲座学习活动,我认识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和独特的内部自然规律。教学方法上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学习来达到学习的内化。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14

  这节课我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力争做到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构建了从“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方式,使枯燥的数学变得即有趣又有用。

  一、导入环节:首先,由黑板上老师板书的一个“圆”字导入,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找到生活中和圆有关的物体,唤起了学生对生活中圆的感知,使学生体会到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接着在此基础上直接揭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圆的认识”

  二、画圆环节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结合在一起。 第一次画圆,先让学生用准备的材料(圆形物体、圆规等)在纸上画圆,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来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为探究圆的基本特征及用圆规画圆做了准备、做好铺垫。接着让学生把画好的圆剪下来,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充足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叙述操作过程,把感知经过思维内化为表象,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及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概括出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第二次画圆,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试着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圆,并标出圆心、画出半径和直径,最后总结出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这次画圆,既巩固了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又检查了学生对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第三次画圆,让学生按照上面画圆的步骤,画出直径是6厘米的圆,加深了学生对半径与直径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三次画的圆,让学生观察圆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不一样,很容易的得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三、巩固练习阶段: 概念形成后,完成了图中哪条线段是圆的.半径、直径及圆的半径、直径在等圆或同圆中才存在的特征及关系的判断等一系列的练习。即是概念形成后的应用,同时又检查了学生对圆的各部分的特征的掌握情况。最后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这个问题,使学生懂得圆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道理,懂得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周围所见的事物,提高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15

  10月13日和10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山东潍坊举办的“育师启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此次一共听了8节课,对于我来讲真的是开阔了眼界,收获颇丰。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每节课后上课教师都会对自己所上的课进行课前构思与课后反思的阐述,老师们的个人素质都很高,语言丰富,点评到位,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将课标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下面是我的几点收获:

  一、实施差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我们的课堂就要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辩、敢错,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采取开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较多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新颖的见解,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达到与人生发展永远关联教育目的。每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特级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追求简约而灵动的课堂。

  科学的秘密就在于把复杂的东西演变成若干简单的东西去做。教师把课上得简单,实在就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能耐、一种功夫,一种水平,就如特级教师罗鸣亮在报告中说到的“我们的课堂就要追求简约而灵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教学情境不在“闹”,而在“实”。

  (二)、教学资源不在“多”,而在“优”。理想下的简约数学课堂特质:课堂结构——清晰、明快、整体性强;节奏把握——均匀、舒缓、张弛有致;教学素材——经济、高效、少而精练;活动展开——自然、流畅、环环相扣;教师上课轻松、自如、胸怀全局;学生学习愉快、主动、学有成效

  (三)、饱满的激情有利于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把真挚的感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体现出是一个有个性的课堂,同时学生的情感也会被感染。由此,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为“营造绿色生态课堂”提供了条件。例如,在刘德武老师讲课中,虽然是一名老年男教师,一上课就把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了。整节课教师的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因此我们所追求的课堂应当是激情饱满、个性张扬。

  总之,此次听课活动,让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教师走上了讲台,不是重复一次教案,而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进行的一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应深入解读教材,了解课堂,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课堂生命的再创造,争取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走进数学,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并且能自主地进行尝试,为学生真正营造一个生态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开拓应用、勇于创新变革的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改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新课程理念下的优秀教师。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一堂数学课的心得体会04-24

一堂数学课作文09-07

一堂精彩的数学课的作文02-17

一堂精彩的数学课作文05-01

一堂生动的数学课作文08-31

一堂难忘的数学课作文08-16

一堂生动的数学课作文(精华)09-20

我最喜欢的一堂数学课作文09-01

一堂数学课作文500字(通用44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