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求平均数第一课时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课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说一说打开闸门,里面的水会出现怎样的现象?以此来切入主题。打开闸门,高处的水往低处流,最终水面高度相等,这个相等的高度就是水面的平均高度。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来推想、感悟移多补少的思想,为建立平均数的概念提供了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水往低处流”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学生对这种自然现象也特别熟悉。此处,借助学生熟悉的这种自然现象来引入新课,一方面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从中感悟移多补少的思想,为建立平均数的概念提供了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在下一步教学中,让学生收集了自已身边所熟悉的一些事例,作为教学和练习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可实现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使数学教学不再是机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
二、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把学习的自主权与选择权交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努力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学习的情境,使之在开放问题的情境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深化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接着为学生提供了好多小球,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这三行小球的平均数是多少?”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了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去,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而且这一过程的设计也把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到了实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只有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才会解决生活中的求平均数的问题。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学具,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在应用练习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舞蹈比赛评委最后宣布的评分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有一游泳池的平均水深120厘米,小明的身高140厘米,他学游泳有没有危险?为什么?探讨问题的出示,是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的再一次巩固和更深的理解,这一问题,学生不是单纯的计算所能解决得了的,学生只有在这具有现实背景的问题情景中去准确把握“平均数”的意义,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才能得到解决,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堂课都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借助多媒体和学具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富有人性化的氛围中积极探索,从而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求平均数第一课时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04-25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04-15
求平均数05-02
《求平均数》的教学反思范文04-29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一)04-29
“求平均数”教学实录与评析04-30
数学教案-求平均数05-02
小五数学 求平均数 试题04-28
小五数学 求平均数 教案(二)05-02
小五数学 求平均数 教案(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