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1
此刻,面前正摆放着这样一本朴实无华的书籍。淡蓝色雅致的封面底色上,呈现着一行庄重的黑色字体《叶圣陶教育名篇》,右下方淡赭的松树水墨画若隐若现,仿佛大师用他的教育精神正向吾辈谆谆教诲着教育的真谛。
可以说,大师是一座山,也是一扇窗,他代表着一个时期教育和教学的制高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永恒的历史长河中,大师永远是我们敬仰的高度,更是汲取“营养”的不竭甘泉。阅读大师,追寻大师的足迹,用心聆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
“称职的种植家栽培植物,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糕了。如今把植物比做小学生,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栽培小学生有效没有效,只有他负责任。
在诸多的名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叫《瓶子观点》的短文。叶先生提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爱把受教育的人看成是瓶子。瓶子里少些什么,就装些什么。这样做法,直到现在仍然是履禁不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会偶尔犯这样的错误,其原因无非是时间紧或工作上的消极倦怠。把学生当瓶子只顾往里装,却不知当这个“瓶子”与装进“瓶子”的“东西”不起任何作用时,就即便是“装”进去了也是没有作用的.。“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把所学的东西融化在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里,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确实受到所学的“东西”的影响,才算真正有了成效。” 不是有一句话叫: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读了这篇短文后,我不由地为自己偶尔的
倦怠而汗颜。我想,再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不会再做那个“装”“瓶子”的人了,我要像叶先生说的那样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求知,能够让他们把所学的东西“躬行实践”。
还有一篇名叫《枯坐听讲》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叶先生在文章中说: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己的绳索,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16年的习惯成自然,往后的年月即便心意上很想努力奋发,可是实践上受习惯的牵制,终于自由活动不来了。这一点我也有同感,无论是从自己的从学经历还是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都感受到学生那颗想活跃但却被教室,被课本束
缚的心。可是,该怎样解放学生的心呢?我想,也许并不是不让学生做在教室里学习,而应该是从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甚至师生关系上去做一些改进,不光让学生听教师的讲说,让他们多学习过程不只在教室完成,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的肌体与精神心思一致地参加在里头自由活动,主动而不被动。让我们消除学习与生活的界限,使学习也成为生活,而不仅是生活的准备。 大师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深刻与前瞻,如大家所熟知的“教是为了不教”、“知行合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叶圣陶一生写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文章,进行了多场关于教育的演讲。
阅读大师,我不仅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而且在人格魅力上也得以熏陶。在《假如我当教师》的文章中,他说:“我决不‘外慕徙业’可是我也希望精神和物质的环境使我安于其业。”实实在在的话语,彰显出大师率性的人格魅力——教师就是凡夫俗子,教师也要生活。不像现在的一些“名师”,把“爱”与“奉献”唱得老高,仿佛自己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知道他对他的亲人是不是也唱“我拿什么献给你,我的爱人”
细细品味,每一篇都让我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如在第一辑,叶老主要讲的是教育方面的思考,读来发人深省。叶老在《假如我当老师》有这么一段话“我如果是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道出了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有人说,一个教育者缺什么都可以在实践中慢慢弥补,唯有爱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心中无“爱心”的人,必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第二辑,叶老把目光投向了教学。在《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中,叶老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认,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了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
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叶老的话给了我们启示,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反观现在的某些公开课,教师“声光电”齐上阵,“说演唱”同登场,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晕头转向,但只见“老师费尽心机地教”,却很少见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尝试学”,不是显得可叹可笑吗?
读完全书,心中油然而生很多感慨。说实话,阅读大师,仰望大师的背影,虽然大师已经远去许多年,但思想仍然熠熠生辉,对现今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我愿追寻着大师的足迹,在教育教学上尽我绵薄之力。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2
假期,我认真阅读了《叶圣陶教育名篇》,受益匪浅。本书收录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关教育的精华文章。全书从教育杂谈、教学杂谈、语文杂谈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所选文章大都具有超越时代的教育意义,集中体现现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即使在今天读来,仍不过时,对当下教育具有着启发意义,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优秀读本。
本书《论写作教学》一文的阐述更是精辟,谈到写作,叶老这样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学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叶老正是想告诉我们,丰富的生活积蓄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便逐渐萌动和强化,最后不可抑止,不吐不快。这样的写作对学生是一种宣泄的快乐和轻松。
目前的作文现状是不少学生面对作文题目,苦思冥想,写不出一句话来,或文章空洞无物、或每每以“作文大全”或“作文大宝”类书籍中去套作“无话可写”。难教、怕教,难写、怕写,是教师和学生对作文教学的普遍心态。从教学角度讲,如何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导引,有效地积蓄丰富的生活体验,以使其“不吐不快”呢?联系平日教学实际,我想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1、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的生活。
倾吐,首先得有东西。这东西是什么,便是生活认识的积累。
因此,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热爱并投入生活,从而丰富生活认识的储备,就成了作文时倾吐的`重要源流。叶圣陶曾形象指出:“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地无穷尽地流注出来。” 这正是叶老教给我们的指导学生作文的正确的指导思想。所以我们要创造各种活动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让学生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记录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中多是些平淡零碎的小事,稍纵即逝。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方可积蓄丰富的生活体验。
我们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随机观察,及时发现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意义和有趣的事物。并与日记紧密结合,让学生及时的将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让他们在生活中自由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以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锻炼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写心得的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写日记贵在坚持。坚持记日记,等于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思想,总结自己一时收获、得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大自然,认识生活,开阔视野,提高观察分析能力,锻炼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充实自己“胸中的积蓄”。
生活认识的蓄积,也包括阅读书籍等间接吸收知识的方式获得。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的一个目的就在于给学生树立写作的榜样。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要着眼于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积
蓄以及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积蓄。叶圣陶认为:“阅读的文章并不是写作材料的仓库,尤其不是写作方法的程式。”关键是用这些阅读材料作为榜样,给学生以长久的濡染,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去充实自己“胸中的积蓄”,去发表“胸中的积蓄” 。作为教师,能否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必将成为能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因素。当然,开展课外阅读不能是“放马式”的,首先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目的地把课外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其次要注意“三定”,即定时。定向、定位。“定时”,即定时组织学生到图书室、阅览室借书、读书;“定向”即确定学生课外阅读的导向,及时向学生推荐优秀篇目、可读篇目,也可指导学生订阅相应的报刊。“定位”即定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方法到位。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或写读书随笔,并组织学生互相交流。长此下去,学生作文时有了思想、生活、技巧上的指导,有了可资借鉴的范例,有了习作的素材和语言的积累,作文时自然能妙笔生花,也就不会望“题”兴叹,害怕作文了。
4、锤炼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作文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组织了活动,也指导学生留心观察了,但总有一些学生临到作文还是不知所云或人云亦云。这也是学生认识分析能力欠缺所至。我们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即锤炼学生思想。
锤炼思想,一方面是指要提高学生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即批判、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对生活、对事件、对问题
有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是指发现思想、创造思想的创造思维能力,即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生活,分析问题,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必“求诚”,“求诚”必先“立诚”,“立诚”就是要提高学生心中对外界生活的感受、思考能力。
《叶圣陶教育名篇》这本书给我的启迪还有很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习作教学这方面而言,我会在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在不断的摸索、尝试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将会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身心发现美,体验美,用笔描绘多彩的生活。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3
当我沉浸于《叶圣陶教育名篇》的字里行间时,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与这位伟大的教育家进行了一场深刻而灵魂的对话。叶圣陶先生以其深邃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教育真谛的大门。
首先,我被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核心理念深深触动。这一观点颠覆了传统教育中教师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理念与当今教育界倡导的“终身学习”、“核心素养”等理念不谋而合,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叶圣陶先生对于语文教学的独特见解也让我受益匪浅。他强调语文教学应当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他的笔下,语文教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字词解析和篇章背诵,而是充满生活气息、富有情感色彩的交流过程。他提倡“多读多写”,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语言的精髓,提高语文素养。这一观点对我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叶圣陶先生还十分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人格塑造。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的事业。他倡导“以德为先”,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一观点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努力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守护者。
总之,《叶圣陶教育名篇》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研读的经典之作。它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和使命,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信念和决心。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会继续秉承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和精神,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智慧去启迪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4
阅读《叶圣陶教育名篇》这部经典教育著作,不仅是一次对教育理念的深刻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启迪。叶圣陶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杰出代表,其教育思想深邃而广泛,对当今教育仍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1.“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核心理念,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离开学校后仍能持续学习,自我成长。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方法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学习。这一理念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
2.注重实践与生活的联系
叶圣陶先生强调教育应与生活紧密结合,认为学习不应脱离实际,而应服务于生活。他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念,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这一观点启发我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生活元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生活,从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尊重学生个性,倡导因材施教
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张教育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实施因材施教。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因此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提醒我,在教育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他强调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这一观点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和责任感,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5.反思与成长
阅读《叶圣陶教育名篇》还让我深刻体会到反思与成长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探索者。他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寻求改进和提升。
总之,《叶圣陶教育名篇》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教育经典。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更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会继续秉承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精神,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叶圣陶教育箴言09-29
陶行知教育名篇04-27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特色04-30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略论04-30
曾俏芳:育人先于教书-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04-25
以琴读《陶行知名篇精选》心得体会(二)04-25
历史教学中如何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04-26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03-24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体会01-21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