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会孩子学习与生活》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会孩子学习与生活》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教会孩子学习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1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青少年要“学会做人,学会读书,学会做事”。我认为这句精辟的话语不仅是对教育目标的定位,也指明了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因此,我把这“三会”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注意引导他们从小事中切身感悟做人、读书、做事的道理。
一、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我经常告诉学生:这个社会是由很多人组成的,学校里有很多和你们一样受到自己父母、长辈疼爱的孩子。在家庭中你受到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是他们掌上明珠,可是在学校、在社会上你只是非常普通的一员。要学会和别人相处,首先要学会宽容别人,不要因为点滴小事而跟同学斤斤计较,更不能以自己为中心去苛求别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想想,如果我们做错事,无意中伤害了别人,难道不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吗?
二、读思结合,教育学生学会读书。
扎实学好课本知识。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比以往时期学科多,内容深、难度大。除课前要认真预习,上课要专心听讲,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外,及时复习所学的内容至关重要。为达到规定要求,我家长要天天检查,可以问孩子:“今天老师都上些什么课?能讲给我们听听吗?”并要求孩子脱离书本讲。渐渐的,学生逐步会养成专心、动脑、守时的好习惯。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在生活、学习中孩子们会有许多个为什么?如白天为什么有太阳,晚上为什么有月亮,桃树为什么先开花后长叶呀等等。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学贵有疑,为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探究欲望,不要急于告之答案,请拜读《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大全》吧!大人要经常带孩子逛逛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好的课外读本,交流读书体会。
三、赏识、鼓励,教会学生学会做事。
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家长过份的溺爱和约束,使他们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抑制了生活的自理能力,孩子拿杯倒水喝怕烫着,孩子拿刀削铅笔怕伤着,孩子上学过马路怕轧着这些小皇帝、小公主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会说不会干,眼高手低。我认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着重从培养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入手,明确照料孩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生活得舒适,更重要的是在照料中,教会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生活自理,懂得一般的生活常识,还能够为他人、为集体服务,处理班级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三会”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些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把众多的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承担起教育、培养的责任!众人携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教会孩子学习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2
听主题课讲座,结合我的家庭生活规律总结如下,我自己睡眠生物钟已经形成,晚上最迟十点半睡早上六点半醒。起来后做家务,并想一想今天要做的事情,以及当天的菜谱和需要买的食材,做到心中有计划。中午下班边做事边听学习讲座,基本上每天必听一次。总结自己的生活还比较有规律,主要任务结合生活引导孩子做事也要有规律,从三个方面引导孩子。
一、物品的整理与定位。
五岁起就教孩子整理自己的东西学会分类摆放,衣服、鞋子、图书、玩具、学习用品分别有固定的地方。同时强调玩过的玩具用过的东西,及时归位,目前玩过的玩具玩完就走人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仍需提醒,我也在克制自己不去代劳。
教孩子在幼儿园中,下了课学会先收拾好自己桌面上的物品再离开座位,防止文具滑落地面而丢失,这样管理好了自己的文具,避免了丢失。
关于家庭作业,当天要写的作业本放在书包的最外层,上课用的书本放里大层里,回家写作业时便于回忆起当天的作业。这学期基本脱离了老师在QQ群里发作业,家长收到后再告知孩子,翘宝已经能牢记自己当天的任务。并且养成习惯,放学第一件事先写作业,每天作业完成后都要整理自己的书包,削好第二天上学要用的几支铅笔,或是需要带的物品,然后书包放到门口架子上,第二天早上背上就可走。
二、时间意识培养第一步养成戴表的习惯。
上周就翘宝不愿意戴表的录音,和翘宝一起听,她能理解老师是在向我解答问题,无须我过多的解释,孩子明白老师讲解戴表的好处,对戴表不再有抵触情绪。目前已经坚持一周,早上起来就戴上到学校后摘下,路上意识的问孩子看看时间我们几点出门看到学校需要几分钟,放学时就给她戴上表,约好在幼儿园玩十五分钟后回家,时间到后提醒她。
给孩子戴表的时候,一旁的家长在一边看到会问我“戴表干啥,为什么非要戴表,给孩子管那么严干什么”我就笑笑说在培养孩子自己看时间呢,同时庆幸能接触到家庭教育学习的优势所在了。
回家后就结合这事和孩子聊,引导孩子发现幼儿园的小朋友有几个戴手表的.:
“有啊,班里xxx有”。
“那他戴表会看时间吗,还是戴表只是为了好看好玩”答“不知道”
“你觉得为什么要戴表”,”答“可以看时间啊”。
“那为什么要戴表呢”,答“为防止我做事用的时间太长了”。
我说“妈妈并不是为了逼你每天戴表,是因为妈妈现在在跟着韩老师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才懂得这些,正好你快要上小学了,正是培养时间意识的好时机呢。”
三、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翘宝在学前课上也接触过总结规律的学习,如多种颜色、图形、图案等找规律填补空缺,利用逻辑狗学习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孩子对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四、教孩子做事之前定计划。
这一方面对孩子来说可能还不现实,先做好自己树立好榜样,和孩子一起出门前都会和孩子提前告知整体计划,或是去超市购物前,在家列好清单,有时候也会根据孩子感兴趣的动手操作的事情,引导她应该怎么做,先说出来每一个操作步骤,再去动手。
五、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
在生活中我也经常有丢三落四的现象发生,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会坦承自己的错误做自我检讨,并就自己犯的错向孩子做负面例子,引导孩子做事一定要用心,并有计划有条理。
《教会孩子学习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3
孩子是通过“亲身体验+聆听讲解”的过程来学习的,虽然他每天都能看到你做饭、开车、买东西,但是如果他不能参与其中,或者从你那里听不到解释的话,这些对他来说就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但如果你能利用你们在一起的每一个生活场景,帮助他增长见识,学习生活技能,他会更加自立、成熟和乐于生活。
好了,下面是一些你经常遇到的生活场景。看看在这些地方,你可以做些什么吧!
在车上如果你经常带着孩子开车外出,那么利用路上遇到的各种情况,告诉他一些生活常识和交通规则,可以让旅程变得非常有意思。可以学习的内容告诉孩子你在做什么。当你把孩子放进安全座椅,给他系紧安全带的时候,当你把钥匙插进钥匙孔,启动汽车的时候,当你把车开进洗车篷,清水淋在紧闭的玻璃上的时候,当呼啸着的救护车或者沉重的水泥车从你们旁边开过的时候,请不要保持沉默,随时告诉孩子你在做什么,别人在做什么,让他知道更多他完全可以明白的事情。
在家里洗衣服是孩子比较容易参与的'家务劳动,没有什么危险,也不会把自己弄得很脏,所以值得充分利用。可以学习的内容:告诉孩子洗衣服之前首先要分类。因为有些衣服可能会掉颜色,有些衣服可能太脏,所以要把它们挑出来。然后,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这件事情,内衣和外衣分开,深颜色和浅颜色分开。当他做过两次之后,应该就可以独自完成了。
把衣服塞进洗衣机一定是孩子非常喜欢的项目。这可以作为他辛辛苦苦给衣服分类的回报。
衣服晾干之后,你们可以一起叠衣服。他的工作是给袜子找朋友,或者叠比较容易叠的毛巾、枕套。在餐馆全家一起外出就餐,是教给孩子用餐礼仪以及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的最好机会。可以学习的内容给他示范正确的用餐礼仪。比如告诉他,不要大声喧哗,不用筷子敲击盘子,不要见到自己爱吃的菜就忘乎所以,要注意卫生,要轻拿轻放,要跟服务人员致谢等,并且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超市准备晚餐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列一个计划:打算做几个菜,需要的原材料是什么,哪些是家里现有的,哪些需要去超市购买。然后和孩子一起出门购买,帮助他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可以学习的内容:
你可以把列计划的过程设计得复杂一点。你写出文字,然后请孩子在超市发放的宣传单上找到相应小图片,你把它们剪下来后,由孩子贴在白纸上。
到了超市之后,可以让孩子“按图索骥”。对照购物单上的小图找到商品,如果同一种商品有几种选择,可以和孩子一起对比差异,然后一起做选择。
在银行带孩子一起在ATM上提款,或者在窗口办理缴费手续,让他看到你是如何和别人打交道的,并且暗示他“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道理。
可以学习的内容:
给他讲解到银行存款的最基本程序。比如,你告诉他,你们首先要拿号排队,在排队的时候,可以填写汇款单,被叫到号的时候就可以去到相应的窗口去办理存款。
告诉他,为什么要把钱存到银行。你可以这样告诉他:“这笔钱还是我们的,只不过被存放在银行里。存到银行里,钱就不会丢了,而且还可以借给需要它的人用。因为我们把钱借给别人用,所以银行会给我们一小笔钱作为感谢,这就叫‘利息’。如果哪天我们家需要用钱了,就可以再到银行把钱取出来。”在邮局信件是一个读和写的过程,邮寄的过程也是一件极具想象力的事情,你可以和孩子一起体验这个过程,比如给远方的奶奶寄几张最近的照片,或者给原来的邻居小朋友发一张生日卡。可以学习的内容:
告诉孩子信封和信纸的关系。让他了解信封上需要在哪些位置写哪些内容。
还可以告诉他,邮递员叔叔会帮助我们把信送到目的地。我们需要给邮递员叔叔付费。你可以让孩子自己把邮票贴在相应的地方,把信封封好,然后投进神奇的邮筒。
《教会孩子学习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4
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其实可以很简单地养成,不需说太多的道理。
比如说每天去学校的时候,带了什么,一、二、三、四点清楚了。孩子回家之前,再一、二、三、四孩子记得自己清点了。每个家长都教孩子这种方法,把雨伞、外套落在学校,把书本、本子落在家里的情况必定会少了许多。
有一些小事,看起来很小,但只要你每天下功夫去做,真的可以成为习惯。关键是你有没有坚持的态度,能不能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爱意。
爱和归属感,被人需要的感觉,这是每一个孩子在今后的人生当中是否走得平稳的基础。一个心灵漂移不定的人是可怕的,虽然外表看过去似乎没什么特别,但有一天或者会让人大吃一惊。就如清华大学那个弑母的逆子。
好像说远了,还是谈习惯吧,比如说喝水,多喝水有益健康,在饮水机上很显眼的位置,老师家长也是一再宣传。但多少孩子一玩起来,就忘了呢?如果每次下课的时候都可以对孩子说:下课了,请拿起水杯喝口水,再离开座位。或者:孩子们,累了一节课了,喝几口水,再去上厕所,然后好好休息一会儿。也许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孩子的喝水习惯就会好很多,让老师不爽的上课喝水,铃声响过之后匆忙去厕所,这些现象会少很多吧。
再说阅读课外书,很多孩子没有阅读的习惯,在学校里有专门的阅读时间,但学生不肯安心坐下来读书。所以关于午读:第一,安静地坐着。第二,捧起一本书。第三,就是老师做好示范。不管怎样,老师拿起一本书,在讲台桌前坐着,其他什么事都暂停。有学生不想读的.时候,小声地走过去提醒他:假装读也可以啊。像我这样。久而久之,他就会真的读起来,读进去。
基于爱的关注,基于和善的坚持,是老师、家长们在培养孩子习惯养成时的秘诀。
越早养成各种好的习惯越好。孩子在年龄小的时候,更易受到大人的影响。很遗憾,现在的家长们,大多缺少耐心去关注和坚持。包括我,也是这样的家长之一。
《教会孩子学习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5
常常告诉学生:“学习就是要学以致用”“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学以致用”也算是对孩子们学习的一种引导吧。但是,很多时候却常常忘了课的设计本身很有多时候是需要把孩子们引向生活的。这次北京师范大学对外合作办学“励耘杯”第二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在厦门举行之后,进行了一等奖获得者的送课活动,我校承担了这次送课活动的第一站的接待工作,我也很荣幸面对更多的同行展示自己六年级的语文课《有的人》。
课后,专家点评环节邀请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第二附属学校的李玉海校长来点评我的课。李校长高瞻远瞩,从语文是交际的语文(教学中要正确的使用语文的工具性);语文是文学的语文(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语文是思想的语文(文以载道,关注语文的思想教育);语文是文化的语文(关注他所在的文化背景)几个方面,谈了他对语文的看法和认识,并告诉所有的语文老师我们都应该生发语文本身的魅力,研究怎样从书本到人本,让人发生变化,而这里的人则是我们的学生。
接着,李校长谈了自己对诗歌教学的一些看法。他认为诗歌教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不易操作性,诗歌教学本身就是极富挑战性的。但是只要关注诗歌是用图画来说话的,有很强的画面感,用意象来表达的,就能把握诗歌教学的核心。同时,诗歌教学应该把握以读贯穿诗歌教学始终的教学理念,“不读诗无以言”如何设计以读为主的诗歌教学是诗歌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李校长对这节课的评价很高,他说这是一节朴实的课,充满启发的课,到位的课。我看他的评价过高,其实远没有这么好!
最后,李校长就《有的人》的选材角度提出这首诗歌的选择也是很有争议的,其实诗歌是时代的写实,价值取向的写实,作为本诗选入教材,也是有现实意义的。如果在设计中能够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说一说会更好。就会提升它的阅读价值上的意义。就使得诗歌的教学成为艺术的教育、思想的`教育合为一体,对学生历史的、现实的价值观教育更加突出。
听了李校长的话,使我想到很多。他的建议是我之前设计课的时候从没有想过的问题,也许当一种思路固定以后,再做大的改观已经真的成了一种局限。虽不能说醍醐灌顶吧,但也至少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课堂设计可以有多种思路的。如果在课得最后揭示副标题的时候让学生再联系现实生活说一说生活中你知道的哪种人虽死犹生,哪种人生不如死呢?就可以引发孩子们的思考,从而做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也把孩子由学习引向生活,让学习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了。
后来,又听了来自厦门海沧的顾兴民老师的一节数学课《组合图形的面积》,他的课也是精彩不断,最有趣的是与我们语文评课说课不谋而合:整节课顾老师都是以自己买了新房需要买地板砖,看看能不能帮他计算一下面积,后来又让孩子们帮助刷墙壁,计算墙壁的面积。其实,学习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这在数学教学中似乎更为明显,但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大目标总是为了孩子将来的生活的,只不过我们在某一节课的设计中往往考虑的不足。今后,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考虑到这个问题,尽可能让孩子们的当下学习与未来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教会孩子学习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6
生话自理是一个人独立意识机能力的生长点,幼年时期能否独立生话,往往诀定一个人长大后的独立意识机能力。有关专家的研究调查表明、从小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好,社会适应能力强,人格的发展健康等,相反,从小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较差,意志薄弱。对学习或其他的活动没有责任心。因此,父母干万不要有又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的想法或做法,而是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培养核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让孩子尝试自己做事情
孩子在两岁左右就开始喜欢自己动手做事情,什么事都想“自己来”。如在1岁左右时,父母用筷子教孩子吃饭,孩子会动手去抢夺筷子,并尝试用筷子去夹饭菜吃又如妈妈给孩子穿衣服时,孩子会抢着自己穿,当然好半天也穿不好或穿不上,却对津津有味,乐此不疲。所有这些都说明孩子从小就喜欢尝试自己做事情,父毋应该珍惜孩子的每一次尝试,给孩子提供尝试练习的机会,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与上动性,正确地指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虽然有很强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但由于孩子年龄小,动作的协调性比较差,经常会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搞得一塌糊涂,如洗手时把袖子弄湿,地上洒满了水;又如扣纽扣时扣得七上八下,很不整齐等等。因此父母要耐心细致地教给孩基本的生活自理的方法,帮助孩子逐步学习与练习,让孩子逐渐熟练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如教孩子洗手的基本顺序:先用水淋湿双手一往手上搓香皂-一手心、手背、手指互相搓一搓一用水冲洗干净一用毛巾擦干双手等。
持之以恒,反复强化
孩子的生话自理能力要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不断巩固。父母要利用切可利用的机会帮助孩子练习,强化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如早上起床的时候指份孩子自己穿衣服、鞋子,带领孩子玩游戏时引异孩子为娃娃洗脸、洗手等等;父母对孩子做得好的方面,要及时表扬,不正确的地方,及时帮助孩子纠正,并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给孩子起到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使孩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此外,孩子的兴趣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发生转移,因此孩子做事时常常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这时候,父母应引导孩子坚持做完一件事情后再于其他的事,使孩子养成做事情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那么,在家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呢?
一、培养幼儿能安静地进餐,学会使用餐具,进餐时坐姿自然,保持桌面的干净,并能够基本做到不挑食。应该说吃饭对于幼儿来说都很困难,他们喜欢吃的饭菜简直太少了,这与他们平时吃零食有直接的关系。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进餐习惯,饭菜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吃或不吃,可以用鼓励的语言激励他们:“宝宝真棒,今天吃了这么多的食物,一定长大个,不生病。”对于宝宝挑食,家长最头痛了,只要耐心地变换口味给孩子做饭菜,并随时采取讲故事、说儿歌等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相信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二、培养幼儿能够主动饮水。这里所说的“水”指的是白开水。现在,许多家长会给孩子喝很多的果汁饮料,殊不知这对幼儿的身体非常不利。我们提倡让孩子喝白开水。当然,白开水没有味道,孩子不喜欢喝,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喝水比赛,看看谁喝得多,告诉孩子,如果喝水喝得多,“水宝宝”便喜欢他,和他做好朋友。
三、培养幼儿主动入厕。很多家长对孩子不放心,担心孩子自己脱裤子、擦屁股完成不了。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锻炼,您不给他机会,孩子永远成长不了。作为家长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很聪明的。在教幼儿擦屁股时,家长可以先示范,然后让幼儿自己练习,这里一定要强调孩子从前往后擦。
《教会孩子学习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7
现在的孩子生活非常的好,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关爱自己的老师,随时如沐春风,父母基本包办了一切,这让孩子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弱,然而我觉得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最为重要,给予他“鱼”不如给予他“渔”。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的体现,也是锻炼技能、培养劳动观念的`过程,对孩子今后的学业和生活,对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都是十分有益的。我是从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一、灌输给孩子要有自理能力意识
现代家庭中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特别注重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许多应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长习惯包办代替,亲历亲为,所以孩子逐渐会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独立性比较差,意志力薄弱。
而我是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能自己的事自己做,再依靠父母、老师是可耻的想法。
二、生活中从每一件事锻炼孩子独立的自理能力
家长都在锻炼孩子自理能力,只是有些家长缺乏耐性或过于溺爱孩子。比如让孩子洗衣服,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这些事长大再教,殊不知错过了最佳教育时间。有的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既节省时间,又减少避免麻烦。殊不知,家长这种包办代替的做法,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妨碍了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使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依赖父母的习惯,这样的孩子成长后,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我即使孩子做的不够好,也坚持让他自己做,只是在做完后我会说其实他再认真些会做得很好,在他独立做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我也要求孩子思考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我会按照孩子思维、智力的成长过程培养孩子,在他还小时,我要求他从自己独立穿袜子做起,随后是衣服,再后来要求他自己叠放自己的被子。稍大时,我要求他从自己独立洗袜子做起,然后自己能独立的洗自己的校服。自己的事做得井井有条我增加一些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能力:会扫地、抹桌椅,开饭前,拿出餐具,饭后能拿回餐具,直至现在他能独立的洗碗。
四、运用多种手段,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在竞争中培养,可以在娱乐中培养,可以在模仿中培养,也可以利用惩罚奖励来培养。
孩子极具模仿能力,在他对我们大人的一切都感兴趣时,我就抓住机会,王翔打扫卫生的能力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每个星期六我都会大扫除一次,首先他很喜欢跟在我的后面照做,后来做的越来越好,我就要求他自己打扫自己的书房,现在形成习惯,我一打扫卫生他就自己打扫书房。
当然自己的孩子性格不同,相应的培养方法也就不同,王翔活波好动做事全凭兴趣,许多时候他会把我们布置的任务置之脑后,那时我就会告诉他洗次碗会得一元钱,直到十元时会买一样他喜欢的东西或带他游玩一次等等。
“十年树人,百年树木”教育孩子不是朝夕即成,它是条漫长的路,把孩子教育好是我们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独立生活能适应社会,我们更是任重道远,这漫长而任重道远的路上我们唯有“耐性”才能成功。
《教会孩子学习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8
一、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
很多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成长中学会生活自理,而想要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就要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家长就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让孩子慢慢的学会一些生活技能,这样才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才能到生活自理,如果家长不让幼儿明确一些打理自己的方法,那么幼儿是无法开始自理的,想让幼儿自已动手系鞋带,就要先教他系鞋带的方法;想要让幼儿把脸给洗得干净,就要先让他学会洗脸;想要让幼儿养成玩耍后把玩具归放回原位,那就要先让幼儿知道玩具应该放在哪里……。
想要幼儿生活自理,必须得让幼儿知道自理的技巧,如果根本就不懂得如何自理,那么就算幼儿有自理的意识,也会因为不懂而想做却做不好,所以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是对幼儿放手的第一步。
做为家长,想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有很多,以下就来介绍其中的一些方法。
1、因材施教。
想要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要有的放矢,不是每个小孩子的能力都是一样的,对于不同的孩子要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来进行个别的指导。幼儿之间是有存在个体差异的,幼儿的学习能力层次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有所区别。对于一些本来自理能力就比较好的幼儿,可以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以较高的水平做为标准;但对于自理能力相对差些的幼儿来说,就要相应的做出低一些的要求,不可以以强硬态度来强求他与别的幼儿的能力一致。
像在指导穿鞋的这一个生活自理能力时,就要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能力来分别要求,像是小班的.幼儿能力差些,可以在把鞋穿起来的基础上学会区分左右脚。但是对于大班的幼儿,就要学会正确的区分左右脚,并且还可以要求正确的系好鞋带。而在指导幼儿学习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每个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来个别指导,像有的孩子对于系鞋带的能力比较弱,就可以在这一方面给予更加耐心细致的指导,着重于弱项的技巧学习。
2、寓教于乐。
对于幼儿来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玩,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同样可以通过游戏或者是其它的娱乐方法来完成,可以把生活自理的技巧设计成儿歌或者是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会生活自理。
3、分阶段学习,逐步提高要求。
在让幼儿学会初步的生活自理的技巧之后,再对幼儿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在学会的基础要求幼儿把事情做得更好。
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才能慢慢的开始生活自理,而对于幼儿在学习生活自理方法的过程中,作为家长或者是老师要对幼儿多加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引导幼儿生活自理的积极性,才能让幼儿更好的学会自理的技能。
二、如何让孩子乐于接受教育
1、多商量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该做作业了,可以这样说:“到时间了,你是不是该做作业了?”而不要直来直去地说:“别看电视了,快去做作业!”这样,孩子就会感觉你很尊重他,愿意听你的话。
2、多引导少训斥
其实家长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自尊,越会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赢得别人的尊重。当然,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对待,对于孩子的坏品行、坏习惯等,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训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严肃地与他谈话,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订出一些惩罚措施。
3、多交朋友少窥探“隐私”
很多孩子都特别反感家长翻看自己的书包,偷看自己的日记。实际上,家长应和孩子交朋友,平时多抽时间和孩子聊聊天,问一问孩子学校的事情,人际关系情况,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
这样,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尊重和信任,他们也会越来越信任父母,就会把父母当成倾诉对象,而不是保密对象了。
《教会孩子学习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9
生活自理能力是3-6岁幼儿学习的重要内容。自己吃饭已不是困难的事了,一些更难的活动成为他们“挑战目标”,比如自己穿衣、叠被、系穿鞋等。这些活动是一系列动作的组合,需要孩子双手协调活动,随着双手的灵活性增强,这些任务也难不倒他们。
3岁幼儿能根据家庭和幼儿园生活的规律,知道一天活动的顺序,并按此顺序活动,但在生活和游戏中他们还不会自己安排活动,一般是看到什么做什么,或成人要求做。在父母的帮助下,5岁幼儿就已经能按照自己的计划做事了。
3岁宝宝的生活已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同伴交往,解决生活、游戏和学习中的`问题成为他们需要处理的个人事务。孩子最初采用的方法简单而“粗暴”,拒绝、抢夺、哭闹、求助、尝试错误是他们最常用的但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这些方法并不有效,于是他们开始学习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比如改拒绝为提出新的建议,改抢夺为轮流使用,改盲目的尝试为有计划的尝试。
如何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1.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3岁的孩子可训练自我服务的各项本领,如吃饭、洗手、刷牙等;4岁孩子可学习折叠被子、整理床铺以及自己照料生活;5、6岁的孩子要求穿脱衣服迅速、整齐,洗脸洗手要洗得很干净等,还要逐步教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浇花等。
2.为孩子生活自理创设必要的、合理的条件。如:最好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橱里,便于孩子取放;洗脸盆要小而轻便,洗脸巾要短且薄等。
3.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如:教孩子擦脸顺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脸部、鼻子、前额,然后擦耳朵、耳背,最后擦颈部等。
4.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从而养成自觉爱劳动的习惯。成人对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
《教会孩子学习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10
随着幼儿期的孩子要求独立性的愿望增强,这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性的好时机。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劳动习惯等。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平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不能光靠几条规矩来执行。这时期在给孩子做日常清洁卫生时,要逐渐地给他灌输卫生的知识与概念,告诉他什么是脏的,什么是干净的,教育他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吃脏东西、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吃手、不挖鼻孔、不抠耳朵,要养成整洁卫生的习惯。
要定期给孩子剪指、趾甲,这时期孩子的手到处乱摸,手指甲一定很赃。在给孩子洗脸、洗手时,要开始教孩子自己来洗手,教他如何擦肥皂,如何洗手。这年龄的`孩子牙齿在逐渐出齐,父母要开始教孩子刷牙。开始时,让孩子认识牙刷、牙膏,观察大人怎样刷牙,然后开始用牙刷来替孩子刷牙,如果孩子对刷牙感兴趣,想自己刷的话,也可以开始手把手地教他刷牙,逐渐再培养他自己来刷。如果孩子不愿意刷牙的话,也要让他饭后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父母在保证孩子饮食营养的同时,还要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能保证孩子的营养摄取,而且还能反映出一个孩子的文明风貌与行为品德。
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
1、饭前做好准备。饭前不吃零食,洗净双手,帮助父母准备碗筷,作好进食准备。
2、不偏食、不挑食。这一点父母要作出榜样。
3、不快食、不暴食。食物进嘴后,要充分咀嚼后咽下,有助于消化。不能遇到好吃的食品,一下子吃得太多。
4、不玩食、不走食。不要一边吃一边玩,这样分散吃饭的注意力,影响消化液的分泌,提不起食欲。
5、不笑食。不能在进食时大声说笑,免得食物呛入气管,造成严重的后果。
6、不贪零食。
7、不剩饭,不要给孩子盛上太多的饭菜,宁愿少了再添。教育孩子珍惜粮食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要求父母在平时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中,要注重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这时期孩子的所谓劳动主要是做自我服务例如洗手、穿衣服、刷牙等和帮助父母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帮妈妈拿板凳,和妈妈一起剥毛豆,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等。这时期孩子劳动不是要看他干得怎样,主要是着重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锻炼他的自理能力,培养他的独立性。让他感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感受到劳动可以带来一些成果,能改变原来的面貌。
劳动中他会接触到一些新的东西,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能锻炼他自身的能力,对他的智力发展也有帮助。父母要通过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来强化孩子劳动的意识。此外,父母还可以结合讲故事、看画册来灌输这方面的教育。孩子有了好习惯以后,家长还要不断鼓励与督促,让孩子坚持住,不断强化好的习惯,让它成为自觉的行为。
【《教会孩子学习与生活》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会孩子理财05-02
如何教会孩子数数?05-02
学习全教会精神心得体会04-25
生活教会我作文11-08
生活教会我作文05-31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心得体会04-25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心得体会04-25
生活教会我珍惜作文03-17
生活教会我分享作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