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鲁迅作品研讨课”听课学习心得

时间:2024-09-26 19:19:4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德州“鲁迅作品研讨课”听课学习心得

德州“鲁迅作品研讨课”听课学习心得

  12月5日,我和几位语文老师有幸在德州观摩了市教研室组织的“鲁迅作品研讨课”活动。为期仅有一天。共计听了五堂课。每一堂课都很具有学习意义,各有特长,各有特色。这次观摩学习使我产生很大的思想震动,收获很多。我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所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德州“鲁迅作品研讨课”听课学习心得

  一 紧扣三维目标,和这次研讨专题,都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随即注重了情感教育

  比如第一节课,方化来老师,在教学完孔乙己引领学生了解到当时社会的冷漠后,和自己初来跃华学校感受到的学生的温暖作对比;刘书伦老师,在结语把平桥村是迅哥的乐土,是鲁迅的一片净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做思想启迪;《风筝》的指教老师把自己对女儿的揠苗助长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造成的过失和难以弥补的悔恨来教育学生。再比如禹城孙老师的《故乡》从小家到国家,最后套用艾青的诗歌,为什么鲁迅的作品常含忧郁,是因为他对故国爱的深沉。

  二 都恰如其分的选择了适合学生和所执教课文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鲁迅的文章由于离时代较远,有的作品比如故乡,社戏,等小说篇幅很长,别说讲了就是学生从头到尾读几乎也得一节课,很难把握并做到重点突破,时常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力不从心的感觉。这次研讨课教师,一个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是都选择了恰如其当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做到了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比如方老师的《孔乙己》的教学,选择了孔乙己究竟是死了还是活着,引领学生死?死。死!来把握了主题;刘老师《社戏》的教学选择的切入点是一个好字,一好在风景美二好在人情美。对社戏的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还有《风筝》的教学抓住一个“虐”进行分析。《故乡》围绕那碗碟到底是不是闰土偷得大做文章,进行破案分析。找准了突破口则文章的分析理解则化难为易。

  三、都很注重指导学生朗读,特别是模拟朗读,放手让学生去发挥,教师做出恰当点评学生的发言。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文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还给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在语文课堂中应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入境界,并且还要生发联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读,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意。要达到这一步,学生应建立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老师讲解分析的基础上,学生靠阅读读懂、品析文章,可以形成自己的能力,如果靠老师讲解分析那永远是接受现成的分析成品,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在这次语文课堂上,都将阅读贯穿始终,对学生的读书通常做了如下安排:1、观其大意,谓之粗读,只要求将课文读通,了解其大意,2、再就是模拟朗读,绘声绘色,精彩纷呈。比如,第一堂课让学生模拟孔乙己的语言;第三堂课教学《风筝》中模拟鲁迅反省想得到兄弟宽恕的那一个场景的朗读;有些学生的发挥都出乎人们的想象,比如那个男生竟在鲁迅向他忏悔和自我批评时竟会说出,那一定不是我,是你地三弟吧。第四个指教《故乡》中模拟迅哥和闰土相见称呼老爷的对话,还有想象阿长去买山海经时时和书店老板的对话。每一次对话都很精彩,让学生做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通过这中朗读发挥了学生的客观主动性,又在学生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都设置了简单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因此,很多老师在新课的导入中会有意地设疑,激疑或精心设计,或课前播放歌曲,或课前进行语言互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新课意境。比如指教风筝的那个特级女教师,在她的课堂上,我发现她非常擅长并注重语言的运用,由于文本的故事离现在较远,她创设情境,在优美的教师范读中,让学生进入时光隧道,引领学生来到那鲁迅的少年时代。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和内涵。

  五、优质课充分利用课件又不局限于课件,确实做到课件的辅助作用,不被课件捆住手脚,课堂本色显朴实。

  这次听课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执教的观摩课都比较朴实,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淡化了课件等的辅助作用。但有用的很有分寸。华丽惹眼的课件被几张简单的幻灯片或言简意赅的问题、扎实的读书练习所代替,真正还原了课堂本色。

  五、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适时进行了鼓励和评价。

  课堂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不仅是某个环节的终结,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课堂及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适时鼓励和评价。这次活动中,老师几乎都运用了及时评价,比如有些同学的精彩的模拟朗读,有些同学对文本独到的见解,在课堂上,这些老师充分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个微笑等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六、都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调控课堂游刃有余。

  教学基本功是所有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它既不是某些教师的特权,也不是个别老师的天赋,他是教师成其为教师的基本资格。可以说,这次语文鲁迅作品研讨课中,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都比较的深厚,例如讲《社戏》的刘书伦老师,她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课堂上通过分析从实际上说,戏并不怎么好看,豆并不怎么好吃,可是迅哥最难忘的一场戏,从而分析人物的品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归纳得出之所以说是一场好戏是因为风景美,和人情美。提纲挈领,首尾呼应,直观生动。

  这次听课活动,对此我也仔细的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学,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基本功还应需加强,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方法应须改进,尽可能的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这次听课,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提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使自己在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成长。

【德州“鲁迅作品研讨课”听课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鲁迅作品集03-12

优质课听课学习心得01-09

鲁迅及其代表作品03-05

习作教学展示研讨课的听课心得体会05-04

也谈鲁迅作品中的用词04-29

研讨课总结12-12

研讨课教案04-25

研讨课心得03-08

“一课多轮 深刻研讨”活动听课反思(一)04-28

听课评课学习心得体会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