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佛罗斯特的心得体会
--读罗伯特·弗罗斯特如果说在美国诗人里,有谁可以不断给我们带来安慰和沉思,从来不会让我们失望的,那个人一定是弗洛斯特。
对于弗洛斯特,品读他的风味,或者是人们惯常认为最能代表他浓郁的牧场温暖和寒冷滋味的诗歌,人们经常提及的是他的《牧场》、《没有走的路》、《雪夜林边驻足》。自然,他的《牧场》,不仅在诗人自己编定的选集里面放在卷首,甚至绝大多数的美国诗歌选本也将这首诗歌放在卷首;而《没有走的路》、《雪夜林边驻足》,也被收入各种选本。
《牧场》短,全文录在下面:
我去清理牧场的水泉,/我只是把落叶撩干净。/(可能要等泉水澄清)/不用太久的--你跟我来。//我还要到母牛身边/把小牛犊抱来。它太小,/母牛舐一下都要跌倒,/不用太久的--你跟我来。(赵毅衡译)
这首诗是独白,轻声地,近乎自言自语。从结构上看,整首诗歌形成了三角关系,两实:(1)我,(2)水泉、落叶、母牛和牛犊;一虚:(3)你(并不一定真的有一个"你"。这个"你"可以有无限的被想象的空间--虽然诗歌中的"你"更多地给我们一个女性的感觉)。三者之间微妙关联:
"(1)我"是时间性的,是稍稍的苍老,但是此刻,"我"的内心是何等的柔嫩。大自然竟然没能将这个农夫的内心磨砺到粗硬。
"(2)水泉、落叶、母牛和牛犊"是约略写实的,错落的,给爱温润地抚摸着的。
"(3)你",聆听者。
这首诗风韵殊绝,在美国诗歌里面,近乎奇迹。
对弗洛斯特的诗歌,人们分析得最多的是诗人的《没有走的路》。《没有走的路》无疑是弗洛斯特的重要作品,但它是容易理解的。它也不过是将人生感慨,稍稍"暧昧"地处理了一下。这首诗歌并没有太多的分析价值,分析它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可分析性。那里面的句子,"多年,多年后,在某地/我将讲这件事,叹口气",也确实深深感动了我们。还有一首是《雪夜林中驻足》。这首诗歌比起《没有走的路》,稍稍多了一些感性,比《牧场》则稍稍多了一点恰到好处的理性。尤其是诗歌的结尾一段:"林子真美,幽深,乌黑,/可是许诺的事还得去做。/还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还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含蓄里面潜藏了多少的人生感慨。这是美国式的一个智性诗人的"婉约"。
但是,对于弗洛斯特,只是注意到他这样一些诗歌是远远不够的--我很少听到诗人们谈他的其他诗歌,比如《摘苹果之后》、《修墙》、《熄了,熄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人们的阅读习惯是极其顽固的。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排斥着和我们自己的审美不能吻合的诗歌。对于一个美国人又曾经在英国生活多年的诗人来说,我们可能仅仅欣赏了他那些接近我们诗歌的东西--这是多么糟糕的事情。
《摘苹果之后》表象上并不复杂,只是诗人在苹果收获季节的一些片断感受:枝头上残存的两三个苹果,令人瞌睡的苹果的香味,忽然插入的早晨从水槽里捞出的一片薄冰,苹果上的褐斑,地窖里隆隆入仓的苹果的声音,收获之后的厌倦,最后是诗人凝视着田鼠的结尾。其实,我真正要说的是:这首诗写了在充溢着苹果浓郁香味的收获季里,一个诗人稍稍满足之后的厌倦。
弗洛斯特是睿智的。他的睿智,是对人生悲剧和苦难的通透领悟。在艰难的生活中,抵抗艰难除了以强健的体魄,更为重要的是人的通达。古代的智者,他们的通达既表现为哲学,也表现为诗歌。弗洛斯特无疑是这样的智者。和某些智者不同的是,弗洛斯特在他的睿智里既表现了达观,也表现了"残酷"。据说弗洛斯特很不喜欢别人解释他的诗歌,尤其是他的诗歌中的"黑暗"。虽然,这样的"残酷"也可能是更高的善。比如他的诗歌《熄了,熄了》中,一个"干大人的活"的孩子,他的手不幸给锯木头的电锯锯断了。诗人写道:"那电锯似乎想证明它也懂得什么是晚饭"。诗的结尾,"而他们,因为自己/并非死者,所以各自去干自己的事"。诗人的从容不迫,也透露了他内心的"阴暗"。
诗人也是孤独的。他在《树声》里写道:
总有一天,当树开腔,/翻来滚去,气势汹汹,/催赶头上的白云,/我将远走高飞/我将孤注一掷。我将不多说话,/但是一去不返。/诗人远走高飞,/但是内心多么孤独。
他的气质禀赋,是应该有人继承下来的。虽然有人悲观地说,一个大诗人的离去,就切断了一条诗歌的道路。
【读佛罗斯特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佛缘》晚会精选09-06
佛系的句子11-28
尘世佛愿作文08-08
佛系的青年作文10-05
佛菩萨的智慧作文07-28
我喜欢佛作文08-06
阿弥陀佛作文12-02
佛系青年作文07-08
作文欣赏:礼佛07-20
佛系人生句子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