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设计教学--备课和上课的体会

时间:2023-04-25 21:05:4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为学习设计教学--备课和上课的体会

"为学习设计教学"--备课和上课的体会作者:王华容"为学习设计教学"--备课和上课的体会

广州市第97中学郭彤

为学习设计教学--备课和上课的体会

●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同的教学观念就有不同的备课方向(重心),如果只为了上好课,为授课进行教学,那备课的重心肯定在"备"教材上,我们可能会就教材而备教材,结果是由教师"解读"教材代替学生"解读"教材,可以说是学生处于接受式学习状态。

新课改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呈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要将"为教学设计教学"转变为"为学习设计教学"。由此,我觉得在备课中应该将备教材和备学生有机的结合,在分析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法和学法。

(一)备教材

首先是备教材,范例理论的发展者克拉夫认为:教师备课时应当领会教材内容,既要作为一个教材编写者,明确所编写教材的目的、要求、本质、结构及各部分关系;又要作为一个学习材料的学生,去发现其中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存在的难点与问题。

1、理清教学主线

①分清主干知识和辅助内容;分清知识性内容、人文性内容以及技能性内容

②确定教学主线,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递进等关系。

目的:突出主干、条例清晰。

〖案例〗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主线:概念--过程--特点--意义

(知识性内容)(人文性内容)

辅助:研究方法、图解、塞达伯格湖数据分析、生产生活实例等(技能性内容)

2、明确重点难点知识

①难点确定因文而异--从编写的知识层次、能力层次确定难点所在。

②难点确定因人而异--从学生的情况出发,如学生对该知识的接触是新接触还是再次、重复接触,该知识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远近,学生的理解能力,甚至情感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其学习的程度。

目的:确切解决学生学习的困难。

〖案例〗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教参的难点确定--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实际的难点--①能量流动的过程。因为学生将能量流动过程理清楚,自然就能自己发现并归纳出能量刘国栋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和在生物传递中的单向性。②"能量"是蛮抽象的内容,因为"能量"不像"物质"可以看清、摸着,它只能以一定的形式让人感觉其存在,如:热能。而其他形式的"能"要依靠仪器检测或推导出来。

★另:学生会因为喜欢植物学而不喜欢动物学,而觉得"动物生命活动调节"难理解、难学。

3、筛选整理资源

教材除了正文内容外,还有许多旁栏资料,以及大量图表资源等,对于这些资源,不应不用(另外寻找课本外的资源),也不应滥用,善用这些资源,课协助学生理解、应用和拓展知识,同时还利用其进行能力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形成。

目的:避免重复低效,避免盲目追求"枝叶",而丢弃了"树桩"。

〖案例〗3:利用图像训练学生的思维和相关能力

必修一第1章第1节--"组织"图片

必修一第1章第4节--"多糖"图片

必修三第4章第3节--"竞争"、"捕食"图片

(以上看着不起眼的图像,如果善用可以用来训练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归纳表述等能力)

★"能量流动"--示意图和赛达伯格湖图解和合并,先出示图的框架,填写成分--填写流动内容--添加数据--列表分析--得出结论。

4、处理调整教材

〖案例〗4:章备课、节备课、全套教材备课(总复习)

①章节顺序调整--必修二第2章: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核酸--蛋白质(功能--结构)。(有熟悉→陌生;简单→复杂)

②知识呈现调整--必修三第5章第2节:能量流动过程--概念(具体→抽象)

目的:顺应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趋势

(二)备学生

备课一定要备学生,是教师们在备课中的共识,但实际操作中许多教师并没有像备教材那样精心备学生,而是在备课中吧学生放到一边或凭直觉,没有对学情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思考和研究。所以我自己觉得备学生是备课中的最高层次,难度也最大的,也是真正达成"为学习设计教学"的基准。备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能真正自主学习,能主动提高科学素养,发展能力。而备学生中的最高境界是关注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也是新课标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和引领。

1、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

学生在来教室时,也带来了他们对世界的已有看法。如果没有最初的看法,他们可能就无法领会在教室中所授的新概念和信息。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背景,打破"零起点"(把学生当作什么都不懂开始教学)的思维习惯,真正摸清学生的"现实起点",在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升已有的认识,帮助他们将生活中的生物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促进他们完成对知识的理性概括。

〖案例〗5:自由水、结合水--物理学上"水"的存在形式。

胆固醇--生活经验

实验设计原则--初中学习的基础,数学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定义。

2、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设计时,如果在自己的眼前没有出现那些机灵的,思路敏捷的米沙和那些头脑迟钝的,理解能力很差的科里亚的形象,那么这种备课只不过是进行抽象的理论推敲而已。"苏霍姆林斯基这种备学生的境界是最理想境界,是最符合想爱你在新课标提倡的"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他不仅关注了学生的能力,更关注了学生的差异,由此设计的教学是真正的"因材施教"!而我们面对50多人的大班教学,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是不容易做到的,一般我在教学中设置问题和学法知道,是根据中等程度的学生进行预设或根据整体学生的发展程度进行预设,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反映,再做调整。

〖案例〗6:概念图构建--种群特征的相互关系(设置小问题,引导学生绘制)

〖案例〗7:温带草地食物链的数量--学生觉得难数,因为不知道每条食物链要数到哪为止。

▲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的方法:①课前预习②教学经验③平时课上的观察、练习反馈

〖案例〗8:列表能力--

3、了解学生的发展潜力和暴露学生思维的"潜意识"

在全面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可以使我们的备课更好地从学生现实水平和发展可能出发,来调整或优化教学目标,防止把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更好地从学生的学习愿望、兴趣和实际需要出发,来调整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避免过难或过易;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来调整教学的起点、坡度和速度;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设计或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和形成新的技能…总之,全面了解学情,正确判断学情的现实状态,对于我们备教材、备教法、备教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备学法指导和教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论学,学生的学只能围绕教师的教展开。教师处于"中心"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边缘"地位和被动接受地位。

新课程改革促使我们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那就是"为学习者设计教学",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题地位,所以教法和教程设计要把重心放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上,引导学生全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不仅要思维参与,还要有其他感官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在备教材和备学生的充分准备下,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听、思、做、论中完成自主学习,达成或缺知识的同时提升能力。

〖案例〗9:必修一第1章第1节学案

▲我的学案设计的最高理想--不是用书本来代替学生的感觉和经历,不是教学生轻信和被动接受书上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将来终身有用的技能和获取幸福的能力。

●上课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的一段话颇耐人寻味: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的方式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这些确定性的内容上,而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抓住并利用出现的这种生成性资源,启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就必然能促进课程意义的生成,在有限的课堂里开辟无限的空间。

(中国大学网)

【为学习设计教学--备课和上课的体会】相关文章:

《学案教学设计》学习体会04-25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04-28

爷爷和小树的教学设计04-28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04-25

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04-25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04-25

《琥珀》教学设计和反思04-25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04-25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04-25

备课学习心得体会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