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假期学习体会
假期学习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有了新的体会和感受。重点阅读了"整合处理好教材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这一部分内容。《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的处理,应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这就表明教材是"材料"是"例子"。在语文教学中,我觉得可以按文章的体裁将教材内容进行归类。因为在教学时,同类型的文章在理解和阅读的方法上基本一致,表达方法上更是有共性。现在我们使用的人教版实验教材就是按同一个主题或同一体裁的方式把课文编排成组。如:"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说明文"、"古诗"、"哲理性文章"等,在教学时,围绕同一体裁的课文,把不同类型文章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例如:"写人记事"的文章,可以按这几步去学习,首先,通读课文,必须要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能说出大体内容;然后,略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了;接着,抓住文中描写人物有关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语句,反复读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或文中人物的感情,实际上就涉及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后,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作顺序、修辞方法、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这样的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教给了学生自学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实际上教材教到这里,也只能叫"点到为止",还要涉及与这些体裁相对应的同类课文,把语文教学拓展延伸到教材和课堂之外,可以通过老师找到相关文章与学生分享--我发现听公开课时,许多老师都这样做的;还要布置学生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内容最好与课文的体裁或表达方法或内容相关,这样会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巩固课堂上所学内容。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文带多文"。
(中国大学网)
【假期学习体会】相关文章:
新课标学习体会04-25
师德师风学习体会04-27
《师德新说》学习体会04-28
《纲要》学习体会2011012004-25
儿子的英语学习体会04-25
有效教学学习体会04-25
国培计划学习体会04-27
培训学习体会之三04-28
山东学习体会之(三)04-28
师德学习体会、案例分析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