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心得
中医诊法一般说有望、闻、问、切四种,分别被称为神、圣、工、巧。望,就是用眼睛看,一看这个人,就知道得的什么病,严重不严重,"这太神了!",所以叫"神"。听说有的还能望出气来,什么正气、死气、妖气、财气,这更神,神怪的神,哈哈!望的高手,首推扁鹊,一看人家蔡桓公的脸色,就知道有没有病,轻重如何,能治时还进言几句,不能治时扭头就走,卷铺盖走人,"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闻,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用鼻子闻,一个是用耳朵听,闻一下有什么味道,或听一下你发什么声音,就知道你得什么病,死得了死不了,也牛啊,所以叫"圣",成圣人了。不过这并不稀奇,一般人也懂点,譬如一闻,这人口气特厉害,要不是因为午饭时吃了太多的大葱大蒜,那多半是熬夜看世界杯上火了,又或是肠胃消化不好,有积滞;一听,这人咳嗽得厉害,有痰音,那就是这个人的肺或气管出毛病了;这人整天打喷嚏,不是鼻炎犯了就是冷气开太大,感冒了;等等。其实也不是一定要圣人才能知道的事。
问,就是问情况,让病人参与进来,大家共同来研究分析这个病情,研究这个治疗方案,毕竟最了解患者情况的还是病人自己,诊病不能光是医生在那里自己搞,让病人自己一边凉快去,这不行!所以叫工,就是要一步一步,老老实实地去做好每个步骤、细节。其代表人物就是张仲景,整个《伤寒杂病论》里说的方证、辨证论治,都是这样一点一点收集整理而来的,而且很细致精确,毫不马虎。
切,就是摸、按,好象这个腹诊,按肚子,看胀不胀、实不实、疼不疼,按皮肤看有没有水肿凹陷等等。另外一个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把脉。把几个指头在病人手上一搭,就知道是什么病了,绝了,这技巧了不得,所以叫巧。
其实这几项,都是前人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学会了,就都不神,但技巧是都有,不过只要能踏踏实实地学好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要临证时好好做好每一项应该做的工作,就好了。
下面我们先来谈谈这个把脉。现代人把它看得很玄,都说光号脉就能知道什么病、应该怎么治,不用病人开口说话,有的人更以此来作为考量这个医生是不是有本事的唯一标准,"他说不出来就是他医术不好,我找别人去!"。大家试想想,这医生要真这样有能耐,那么他也就自己能拿主意了,也不用跟你说什么、求证什么了。于是这个病人来看病,病人坐医生面前,一声不啍,医生呢,也是,什么也不说、不问,只号脉,号完了开药,病人拿了药就走,回家吃药去了。你看,要是按这样来诊治啊,是怎么看怎么别扭,哈哈!所以我们病人啊,不能有那个偏见,而医生呢,可以有这种追求,但不要强求,首先得踏踏实实地把最基本的脉法掌握好,否则高层次的功夫没学到,最基本的也没学好,那拿什么去指导临床实践呢?其实真正在临床时还得四诊合参,再好好跟病人沟通,详细了解病情,才能找出好办法把病治好。有时候你跟病人耐心谈话沟通之后,病人自我感觉也会感到轻松了很多的,这对辅助治疗有很大的好处。
那么对于诊脉,什么脉才是最基本的、必须首先掌握好的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脉是最基本的,得先学好,就是:浮沉、粗细、有力量还是没有力量、快慢、有没有停跳。把这几种状态及其含义弄懂了,临床就有把握了。不要说一开始就想把脉书上的24脉、27脉、28脉甚至三十几种脉都学通学透,区分得很明白,那不可能的。好象这个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说得很形象,但是一用呢,糟了,到底指下的这个感觉是怎么珠走盘法啊?又如散脉,"散似杨花无定踪",多浪漫多有诗意啊,但一上手,糟了,这杨花无定踪又是个怎么样子呢?又犯糊涂了!所以古人说"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写得很形象啊,很好,看上去很清楚,但一上手,问题就来了,搞不清了。所以我们学脉不能这样学,得先把最基本的学好,基本功练好了,将来再从临床上总结积累,再回头来看书,那时就会真正地明白了:"啊,原来这就是滑、这才叫散!",多好啊,实践、学习两不耽误,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好了,那么到底这个"浮沉、粗细、有力量还是没有力量、快慢、有没有停跳"具体是怎么一个样子呢?我准备从下期开始,分期把我的学习经验拿出来跟大家共同研究探讨,一项一项地来仔细分辨。
本期我们先来研究这个浮沉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来搞明白这把脉的位置。我们现在用的一般叫寸口脉,把食指贴着这个掌根(大拇指根部)的那条纹,就是所谓的掌后的横纹,食指放在近肘的方向而不是近拇指的方向,食指边缘紧贴这条横纹(是贴着,不是按住、压住);然后把中指从向肘的这个方向并上去,中指和食指紧紧并排在一起,这时中指会摸到手腕上有一块隆起的骨头,这就是所谓的"掌后高骨"了,然后再把无名指也并上去,跟中指并排在一起,这时候要注意,中指和无名指不要并紧了,要稍稍留一条小缝隙。这时候这个手指就排布好了,看上去呢,三指并排,中指和无名指的中心距离要比食指和中指的中心距离稍大一些。要是这样叙述不清楚不形象,可以到书店或网上找个图看看,再对照着做一下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这里不再赘述。
食指的位置叫寸部,主上主外,上指头、颈、肩这一块的地区,外主体表,皮肤、肌肉这一块,所以也主表证;中指的位置叫关部,主中,由上往下看,是主整个胸腹腔的部分,下面一般可以管到肚脐附近,由外往里看呢,是主除了上面说的表和里头的肠胃(消化系统)以外的全部地区,包括肝、心、脾、肺、胰等全部的器官,所以也叫半表半里,主半表半里证;无名指的位置叫尺部,主下主里,下指肚脐、小肚子以下的部分,包括肾、膀胱、前后阴等,里指里头的这整个的消化系统,主要是肠子,也主里证。但由于这个胃处在胸腔,所以他虽然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但一般在关部反映的比较多,反映在尺部的比较少。同理,这个食道由于比较靠上,所以这个食道、气管的问题有时也会反映在寸部,不单纯在关部反映。
一般呢,左手主要管左侧身体的区域,右手主要管右侧身体的区域。千万别搞什么男左女右那一套,否则错了可别怪我,哈哈!
好了,下面可以开始谈浮沉了。
浮沉在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到脉上,只稍稍加了点力,就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浮。要是一直摸不着,要不断加力,快要或者已经按到底了,都几乎或者已经按到骨头了,才能摸到明显的脉动,那么这个就叫沉。如果浮的时候没摸着,还得稍加点力往里按,但又不至于到沉那种地步,那么这个就叫不沉不浮,也可以根据用力大小的情况称之为偏沉(用力较多)偏浮(用力较少),统称为中。
另一种就是当我们三个指头平衡用力向下寻脉的时候,只明显地感到了寸部的脉动,而关、尺部远没那么明显,这也叫浮,或者叫脉上促,就是向上靠的意思;如此类推,寸关不明显而尺明显,也叫沉;寸尺不明显而关明显,也叫中。这种脉,明显与不明显的区别比较严重时就是脉书上所谓的动脉了,"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那个,一般主痛。哪痛啊,出现在哪个部位,它对应的地方就痛,简单、直接。
浮呢,主上,主外,主表,跟上头那个寸部相似;沉呢,主下、主内、主里,跟上头那个尺部相似;中呢,主半表半里,跟上面那个关部相似。
那么为什么这个脉会有浮沉之别呢?一般来说,就是人体的保护机能与外来之邪作斗争,首先想从表这个地方解决问题,津液气血都集合到这里打仗来了,所以这里气血充足,脉就现浮象;当在这里不能解决问题了,邪向里挺进,正气往里退,气血津液又集中到中部(半表半里)来了,脉就现中象;邪气再胜再往里进而正气再战败再往里退却,就全退到里面来了,在这里积蓄力量要跟病邪作殊死决战,正由于这个力量(气血、津液)的积蓄,脉就现沉象。
简而言之,正气(津血、气血)在哪集结,就会在脉的相应部位有所反映。我们只要守住这一条,以此观脉就不难了。要是临床上的脉象有变化,好象寸关都明显而尺不明显(正气集结在上中部或中外部打仗,那里可能有病灶;或者是里头或下面津血、气血比较虚,所以这里也可能有问题,津血、气血不到哪里,那里就会不大好使。)、关尺都明显而寸不明显、又或是寸尺都明显而关不明显(病灶在上和下部,或是中部比较虚弱)等等,我们就可以大致分析出他是哪里有问题了。这一个原则比较重要,在整个的《伤寒杂病论》脉法里头,这个原则是贯穿始终、一以贯之的,遇到问题,想想这个原则,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包括对《伤寒杂病论》里头的条文的理解。
好了,到这里这个浮沉就讲完了,下回我们接着说粗细。
原计划本期是要研究粗细问题的,但我仔细想了一下,还是先来研究一下有没有力量的问题更好些,所以我们这次就先谈这个,粗细问题下次再谈。
那么这个有没有力又怎么个玩法呢?根据上次说的,当我们找到了脉之后,不是就此打住了的,还要继续搞点小动作。什么动作呢?就是还得再慢慢加力向下按按,然后再把力减少一点,把手指再提回原处,这组动作还需要反复做上好几次。"这样做为什么啊?玩儿吗?"当然不是玩儿的,哪能这么儿戏啊!这样做,是想用指头感受一下这个脉对手指有多大的抵抗力。要是按下去的时候,这个脉对手指有很大的抵抗力,按下去感觉很硬、很实、反弹力度很强,我们就说这个脉有力量,最有力量是怎样的呢?硬邦邦的,几乎让你的手指按不下去。要是手指按下去没遇到多少抵抗,"你爱按哪儿按哪儿,爱怎么按怎么按好了,我不反抗!",那我们就说这个脉没力量。最没力量是怎样的呢?稍一加力,脉就没有了,摸不到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最有力和最没有力去比较、衡量这个脉的力度是怎么个情形,是偏弱还是偏强了。
那么这个有没有力是怎么来的呢?这就首先要想想上回说的正气集结的原则了。正气充足,力量大,反映到脉上是不是就会有力啊,要是正气虚,没多少力量,这个脉能不无力吗?来问题了:"这正气弱人病好不了,这好理解啊,但现在脉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