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的作文集合3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封信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封信的作文 篇1
闫鸿霖:
你好!自从那次老师安排咱们坐同桌,而且咱们这个组只有两个人,就是你和我,别的组都是四个人,我过得非常开心,每一天都非常开心。咱们俩从朋友到同学,再到兄弟,一直都非常要好。我的兄弟有七个,但你是我心目中最棒的那个。老师要求咱们一天读一篇课文,咱们都是认真地读,互相影响,互相鼓励,结果还被老师表扬了。做题的时候,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上,咱俩就一起思考,我不会的,你来教我,你不会的.,我来教你。奇怪的是你不会的我总会,我不会的你总会,咱们配合得可谓是天衣无缝。
我那几个兄弟对我也都很好,我只给你说了一句:“你是我的好兄弟。”写信的时候,本来他们都给我写,听到这话就把写好的都给撕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为什么闫鸿霖是你的好兄弟,难道我们不是吗?”我回答:“都是我的兄弟。”可他们依然说:“绝交。”那时候,我的眼泪都快流了下来。闫鸿霖,以后我只认你这一个兄弟,你是我一生中最好的兄弟,最好的哥们。以后就算他们又来和我玩,我也不会和他们和好,他们那句“绝交”真的是伤透了我的心。
闫鸿霖,以后我们继续开心地过每一天,开心地学习,开心地玩耍,一起进步,一起取得好成绩,加油!哥们!
祝你
学习进步
xxx
20xx年12月8日
一封信的作文 篇2
尊敬的孙校长:
您好!
当我拿起笔给您写这封信的时候,这白白的纸,这小小的字,架起了我们心灵沟通的桥梁,拉近了我们彼此心与心的距离,此刻我感觉像是在给一位相交很久的朋友在写信,千言万语凝聚笔端,催我一吐为快。
还记得那一次天公不作美,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雨吗?
这一天,我依旧早早地起床、依旧以高兴、欢快的心情迎接着新一天的到来。然而,当我一下楼,看见楼下慢慢的一池雨水,不禁呆住了!心想:这可怎么办呀,我又没有雨鞋,该怎么样过这该死的池水呢!不过还好,我看见池水旁有一块半块的石头,我便拿着这些石头,一块一块地,勉勉强强地过了这池水,裤腿却怎么也躲不过这调皮的水珠、湿了一大片。
过了这池水,心里平静了许多,但是,忽然又想到学校会不会也像这样?会不会也积满了水?要知道,学校大门口可是个低洼的地儿啊!
虽然心里这样想着,但还是硬着头皮走到了学校。
果不其然,学校门口挤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全都是因为门口满满的.积水把大家堵住的。
我一边嘟着嘴抱怨:真是,都这样了,校长怎么都不放假?一边挤进人群中,正准备提起裤裆,脱掉鞋子,光脚进去。可是,我忽然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到了!
只见校长您,还有几位老师正努力地指挥着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坐进您组织的面包车、小汽车,甚至三轮车,把我们安全地送到大厅里。
当时我便感叹:即使雨大,也阻挡不了我们这颗爱学习的心!但更多的是对您的感恩之情,感谢您那毫无掩盖的爱学生的心!谢谢你!
带着这样感恩的心,我走进了教室。可刚进班,看见的是同学们满满的狼狈样儿,有的头发湿了,有的衣服湿了,有的裤腿湿了,甚至有的同学全身都湿了!我同情地望了望他们,又望了望我的裤腿,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时,班主任谷老师进来了。看见大家这幅模样,她焦急地在我们旁边走来走去,眉头皱得似乎再也掰不开了。看着她如此关心地询问同学的情况,时而摸摸我们身上淋湿的衣服,时而蹲下身体为我们拍拍裤腿上溅起的水泥,我真心感觉到她就想我们的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爱护着我们。只见她拿着手机,正一个一个地通知着我们的家长,让他们带来些干衣服、干裤子。望着她这样的忙碌,我的眼眶溢满了幸福的热泪,我为能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荣幸、感到自豪!
您的学生
20xx年xx月xx日
一封信的作文 篇3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中阅读此封信件,聆听我----这个已在母校历三载春秋、即将踏上高考征程的学子,心底最真挚的声音。想来近几日中,您,一定也被那幢老教学楼拆迁与否的问题,困扰的有些焦头烂额吧?一方是毕业校友们高声疾呼要保留教学楼----这个他们当年曾驰骋青春、挥洒热血的场所;另一方是校园规划用地不足、老城区寸土寸金、维护修缮老教学楼还需物资人力的凝重现实。何去何从?真的没有万全之策么?
作为在这所中学里长养起的学子,我深切地理解学长学姐们之于母校的深情厚谊。每日迎着朝晖步入老教学楼,听闻书声琅琅;每夜沐着星辉走出老教学楼,回看灯火通明。窗明几净的教室,整洁有序的桌椅,鳞次栉比的班级,一草一木间仿佛都刻着我们花季雨季的分秒韶华。人生最美丽的年岁,记忆和故事,都留在了这里。
情之所系,需要物的承载。故而才有了“睹物思人”的掌故轶事。试想百十年后,旧友可能故去,自己亦会白头,而何处觅那翩翩少年时的芳华影踪?唯有旧日影像,方可慰藉相思。教学楼,便是这样一处去所。它让昨日重现;让耄耋老人,有了心的归途、梦的原乡。
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中,这座老教学楼里,走出了一批批精英之人、栋梁之才。他们而今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各行各业。他们与教学楼有着共同的情缘,才会在大厦将倾的关头,重回母校,奔走呼告,想要挽狂澜于既倒。也许,您会责怪他们不谙学校发展规划与校园用地不足的难处,但眼前的此情此景,是否也会让您想到一个甲子之前的北京城?
彼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民族,期待着昂首阔步地向前迈进。于是乎,承载着数个王朝背影的诸多历史遗迹,仿佛是一张张横亘在创立与革新面前的多米诺骨牌,终被“前进”的话语裹挟,而纷纷倒下。城门不在,府邸不存,胡同颓败坍圮,宫墙化为废墟。老北平独一无二的街景风貌,敌不过发展与拆除的浪潮,并最终让位于而今千人一面、毫无个性的摩天大楼与水泥森林。
彼时爱国志士也曾声嘶力竭地呐喊,梁思成先生提出了在保留旧城、另造新城的权宜之法,却最终化为泡影。今人歆羡于莱茵河畔尚存着诸多旧迹,慨叹于它们为其各自的城市平添的独特气质与别样风姿;今人看到布达佩斯双城的完好相容,过去与当下交相辉映;却寻不到四合院落、四方天井的一丝影踪。这是时代共有之世相,城市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传统与现代必然邂逅激烈的碰撞,文化情感价值与实际功用价值间的矛盾冲突,需要我们仔细思量建筑的意义与价值的真谛。
历史总是如此,稍纵即逝,一经破碎,便不复昔日的圆满。建筑如此,何况还是诞生过许多知名人士、有纪念意义的古迹?善待历史的遗存,便是善待后人与明日。想来他年他月,那些走出去的孩子们,重归故里,若还能见到当年求学的楼宇,该会是何等的欣然与快乐吧?
然则学校要发展,新生要授课,新的校舍向哪里建?不若步近些年大学城之后尘。由政府牵头,科学规划片区功能,统一建造新兴学区,既不颠覆旧区容貌,又能带动新区发展。一箭双雕,何乐不为?
愿校长能审慎思量我们的建议。愿触目皆是的拆除重建的悲剧,不要在我们的校园里上演。
此致
敬礼!
小林
20xx/4/9
【一封信的作文】相关文章:
给姐姐的一封信 -一封信作文04-26
一封信作文09-03
一封信作文09-18
一封信的作文09-13
一封信作文09-13
一封信的作文[精选]09-25
一封信的作文09-07
【经典】一封信作文10-08
一封信作文(精选)10-09
一封信!作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