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事迹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1
他曾在祖国西北耕耘31载,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他曾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
在7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始终把“回报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少年时经历了上世纪40年代初的大饥荒,人们以树叶树皮、蒜皮葱根充饥的场景令他至今难忘,他深切体会到粮食的宝贵,立志要让中国人吃饱饭。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儿时从不敢想的.事。”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1956年,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2
1987年,李振声告别杨凌,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从亲力亲为的耕耘者成为运筹帷幄的中国麦田谋划者,在我国多次粮食“危机”中挺身而出。
当时,我国粮食生产连续3年徘徊在8000亿斤左右,但人口增长接近5000万。李振声会同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经过3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在推动什么事情时,我们常说‘手中无典型,说话没人听’。”李振声说,为了找到鲜活的典型,他带队跑遍黄淮海地区。时间紧、任务急,他们就夜里坐车、白天调研。在一次次实地调研中,他逐渐成竹在胸。
李振声的女儿李滨记得,有一年为了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他想到什么,醒来马上打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
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3
20世纪40年代初期,山东省遭遇了罕见的大饥荒,无数人吃树皮、用蒜根充饥的场景深深触动着李振声,年幼的经历让李振声体会到粮食的宝贵,更有了让中国人吃饱饭的.决心。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李振声苦苦思索解决之道。从事牧草培育研究的经历让他有了大胆的设想:牧草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强,是很好的抗病基因库,如果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然而,让亲缘关系较远的牧草和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绝非易事,面临一系列科学难题。李振声和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反复实验,选取长穗偃麦草进行重点研究。
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4
璀璨灯光下,如簇鲜花中,他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成为中国第10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李振声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老百姓的“吃粮”问题奔忙。在他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大家亲切地称他“老李”院士。
“老李”是麦田里的躬耕者,做事情不怕苦、不畏难,曾31年坚守陕西,培育出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出身农民家庭的他胸有丘壑,先后提出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大型农业攻关项目,使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他为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科技脊梁”的重要作用。
“李老师很少考虑自己,一辈子都在操心国家的.事,始终想着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好日子过。”他的弟子兼同事穆素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5
除了亲力亲为选育小麦新品种,李振声还“运筹帷幄”,不断谋划粮食增产新方案。
他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为我国增粮504.8亿斤。20xx年,李振声提出建设“渤海粮仓”,向盐碱地要粮,20xx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实现环渤海地区5年增粮200多亿斤。20xx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面对国际上一度出现的“谁来养活中国”的声音,李振声的话掷地有声,他也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有力回应。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边学习边实践的科研生活中,思维、心态、选择对我们处理自己的`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能让擅长者防患于未然,也会让懈怠者陷入焦虑和重复。前辈事迹中的哲思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的探索之程。祝愿大家在不断修正中取得新的进步!
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6
9月13日,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其中,93岁的李振声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
“我就是从杨凌走向世界的,在杨凌也一样可以做出世界性成果!”20xx年,李振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报告时曾豪情满怀地鼓励广大师生。在杨凌这片土地,他曾艰苦工作31年,在小麦育种领域“扎根”,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
1956年,25岁的李振声为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而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来到杨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故事的一切从这里开始。
初到杨凌,他就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在科学上的`大胆创新——利用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
在50年代,国内无人搞远缘杂交,开展此项工作毫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年轻的李振声认为,人类栽培普通小麦,就是原始小麦与野草两次自然杂交,再经过9000年进化而形成的,因此开展小麦远缘杂交在理论上可行。
彼时,生产上大面积采用的小麦良种“碧蚂一号”碰上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导致小麦大面积减产。
“如果能把长穗偃麦草的基因转移到小麦里,那选育出来的小麦不就可以既高产又稳产吗?”李振声思考。这一大胆设想恰逢其时,也让他为之付出了20年的心血与汗水。
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7
除了亲力亲为选育小麦新品种,李振声还“运筹帷幄”,不断谋划粮食增产新方案。
1987年6月,李振声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当时,我国粮食产量已出现连续3年的徘徊不前。如何进一步增产?李振声经过3个月的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随后,他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这项工程实施6年,为我国增粮504.8亿斤。
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
20xx年,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李振声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相关文章: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事迹故事11-28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04-29
写给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精选15篇)09-17
袁隆平院士的事迹03-14
袁隆平院士事迹06-13
共和国勋章心得体会(精选5篇)04-27
袁隆平院士事迹4篇[热门]08-11
红领巾勋章事迹材料(精选16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