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事迹(通用20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了吧,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事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1
我叫xxx,是贾家营镇双印子村一名普通的儿童主任,同时还担任着村里的会计妇联工作。在村里来说,算是个大忙人,每天清晨6点起床,无论春夏秋冬,习惯每天早起。
在每天9点前儿童之家的门肯定是开着的,尤其是星期六日、节假日、孩子们也会早早过来,有看书的,有踢球的,绘画的、做手工的、下象棋的、看着孩子们高高兴兴的,我的心也一起快乐起来,有时也陪着孩子们做起手工,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真羡慕现在的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快乐的`童年时代。
因为村里的事情很多,每周的周三抽出时间来去看望村里的几个留守儿童及因境,围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失教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精准摸排、明确责任、确保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在充满爱心和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我定期组织开展村内信息排查,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们的生活保障、家庭监护、就学的基本信息,做好一人一档。还负责加强对监护人法治宣传、鉴定督导和指导、督促其依法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定期走访监护情况;如有失学缀学患病、残疾儿童对每一个弱势家庭都会起极帮助,是村民的贴以人,在工作中守职责,谦虚谨慎,以后我的工作将更务实,不解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让我们一起温暖童心、守望成长、走出一条关爱困境儿童的光明之路。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2
我是学校四(2)班副班主任,同时还兼任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我校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期在外务工,使学校“留守儿童”超过了60%。由于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友照看,因此使得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近年来,我在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大力帮助下,我采取多种形式,从关心“留守儿童”(欢聚资料网)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我凭着特有的执著和坚韧,给“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环境,帮助“留守儿童”走出了阴霾,走向了成功;同时,我也获得过嘉奖,多次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
一、诲人不倦,架心灵之桥
正确认识“留守儿童”优点和缺点,就要真正有“诲人不倦”的信心、恒心、耐心和诚心。为了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我与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民主的关系,进行情感交流。学生刘凯琳因父母离异又无暇照顾她而被托寄在外婆处,外婆年老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一段时间刘凯琳的思想受外界诱惑出现较大的波动。我发现后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状况,与之亲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感觉她的心灵与我靠近时找适当的时机与其促膝谈心。我俩在用真心交流后,刘凯琳的思绪恢复平静,她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二、找闪光点,铺情感之路
“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这就需要长辈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西方教育流行一句话:“孩子是没有错的。”所以,要尽量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扬他们的特长,并适时加以引导。学生高某父母离异后,父再婚长住黄石并又生一子,他从小就被扔给奶奶照顾未感受父母之爱,心灵寂寞。
在受人迷惑接触过一次网络后,他便被网络的新奇所吸引,心之所向,行为之动,于是他背着人深夜到网吧通宵上网,且有愈陷愈深之势。我发现这一状况,便找他来谈话,先述其优点并表示对他的好感,后询问这一段时间他精神不振的原因。在他不肯说真话时,我点破其不实,并暗示已知实情。谈话间,我注意技巧和方法,因为美的语言,不但可以更好地传授知识,而且还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净化孩子的心灵。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像这样的留守学生并非本质的恶劣,而是心灵寂寞缺乏关爱误入歧途。我于是经常询问他的生活,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转变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鼓励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以增强其自信心。当该生出现反弹波动时,我及时调整教育思路,使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心。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3
我叫周xx,男,我家住在祁县镇忠陈村,我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跟随七十多岁的爷爷生活,我是一名寄宿生,上学期间在学校吃住。虽然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但我在爷爷及其他亲人的呵护和老师的关心教育下康成长着。
我孝敬长辈、尊敬老师。为了我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我跟随七十多岁的爷爷生活,很小,便成了留守儿童中的一员。应该说,我非常懂事,爷爷视我为掌上明珠,我更知道疼爱自己的爷爷。爷爷岁数大了,我就帮爷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给爷爷端茶送水,给爷爷按摩,给爷爷捶背。爸爸有时带回来好吃的东西,总是先拿给爷爷尝尝,不挑吃穿,知道节俭。我不但尊敬长辈,而且更尊敬老师。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见到老师都会向老师问好。
我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我们班四十多个学生,不管是谁遇到困难,我都会尽力帮助。学习上自己努力学习,也会尽力帮助其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同学思想有了包袱,或心情不好的时候,我都会尽力安慰与帮助。只要有好吃的都会与同学分享,毫不吝啬,每次开展的“献爱心、伸援手”活动,我都积极主动捐出自己平时积攒的`或省下的钱和学习用品。我热爱学习,成绩优秀。上课专心听讲,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会动脑筋去想,想不通的问题,会请同学帮助,去请教老师,不解决问题决不放手。我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喜欢问为什么。每次作业,我都会认真完成,并认真检查同学的作业。在同年级学科测试中,我的成绩名列前茅,个别科目的分数名列全年级第一。我爱好广泛,活泼开朗。学校举行的各种文体活动我都积极地参加,力争使自己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参加了学校篮球兴趣小组,在课外时间里和同学打打篮球,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可谓一举两得。在我校第一届秋季运动会上,我获得了男子1500米年级冠军和男子四人100米接力赛年级冠军,其他单项也取得了前几名的好成绩。我活泼开朗,和同学们能友好相处,大家也都愿意和我在一起。
由于我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绝不会骄傲,也绝不会满足。我会加倍的努力,使自己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来回报家长,回报老师,将来回报社会。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4
在她身上,看不到留守儿童惯有的孤僻和胆怯,更多的是乐观、勤奋、坚强,她多才多艺,乐于助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她年年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还获县首届十佳少先队员、市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
一、“我学习,我快乐”
小马每次考试,语文、数学、英语成绩都在95分以上,在全校同年级中一直名列前茅,是个人人羡慕的“特优生”。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她就没有让老师和家长担过心。在学习上,她踏踏实实,勤奋刻苦,“我学习,我快乐!”是小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与同龄孩子相比,小马显得格外懂事和乖巧。她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每天,她主动做好各科的预习;课堂上,总是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作业非常认真,字迹端正清楚,从不轻易放过一个错字。碰到难题,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直到弄懂为止。
她爱好看书,阅读了大量的报刊,每期的《小学生周报》、《中国少年报》一到,她都抢着看,《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上下五千年》和《故事大王》,也是她爱看的读物。
二、家庭变故让她更坚强
小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到上海打工,后因种种原因分开。母亲继续留在上海打工,一直把她留在汤沟镇支沟村跟随外公外婆生活。家庭的变故,不仅没有击垮甜甜,反而使她更加坚强和懂事。为了减轻老人的负担,她六岁就自己洗碗、洗衣、整理房间,八岁就开始做饭。怕远在外地的妈妈担心,她经常主动打电话汇报学习情况,有时还会讲讲身边的趣事,让妈妈开心。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大家应该互相帮助和学习。”小马真诚地和每位同学交朋友。金壮壮是班里有名的捣蛋鬼,不仅考试从来没有及格过,还揪女同学辫子,跟男同学打架。小马决心帮助金壮壮改掉坏毛病,主动提出将他调到自己座位前面。起初,金壮壮豪不领情。小马默默地以实际行动感化金壮壮。
看到金壮壮没有学习用具,小马主动将自己的借给他用;看到壮壮上课做小动作,就小声提醒他注意听课;课外时间,还主动给他讲解听不懂的地方。在和老师的配合下,金壮壮不仅学习取得很大进步,还很少违反纪律。
三、做自己生活的.小主人
在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邓坚的眼里,小马是自己的好帮手。由于学校92%以上为留守儿童,学校就利用下午的大课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作为学校少先队大队长,乐观开朗的性格,勤奋好学的精神使她在少先队各项活动组织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班里,小马还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帮助老师管好班级,并在学生中起到带动作用。她经常组织同学出黑板报,从确定主题到版面设计,都要查阅大量资料,经常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学校从一年级开设了英语课和日语课,除了每周正常的外语课外,小马每天晚上都坚持收听学校的“英语时空”和“日语时空”节目,努力提高口语水平。对于未来,小马自信地说:“我要用自己的笑容去感染和帮助身边的人,做自己生活的小主人。”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5
xx,女,滨海县滨海港经济区第二中心小学教师。
她自幼家境贫寒,深知农村学子求学的不易,更明白留守儿童内心的孤独。为了能当好他们的“妈妈”,她3次打报告辞任副校长。40平方米的`蜗居,温暖了十六颗孤独的心灵。
1972年出生的xx家境贫寒,深知农村学子求学的不易,更明白留守儿童内心的孤独。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留守儿童,她先后收留了16名学生。xx的家庭并不富裕,房子仅40平方米。为了安置学生,她特意腾出了一个房间,买了两张床。最多的时候,她家同时住了5名学生,住的时间最长的,在她家一待就是6年。平日里,xx自己省吃俭用,无偿地为他们提供食宿,有时还要为他们垫付学费和医疗费。因为担心走上领导岗位后,就没有更多时间照看孩子了,她曾3次打报告辞任副校长职务。多年来,xx的事迹感动着许多人,她先后被授予江苏省“优秀春蕾教师”江苏省“十佳社会妈妈”“中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模范教师”等多项荣誉。如今,xx收留的16名孩子不仅全部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还有11人先后考取高等院校。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6
我叫xxx,是贾家营镇双印子村一名普通的儿童主任,同时还担任着村里的会计妇联工作。在村里来说,算是个大忙人,每天清晨6点起床,无论春夏秋冬,习惯每天早起。
在每天9点前儿童之家的门肯定是开着的,尤其是星期六日、节假日、孩子们也会早早过来,有看书的,有踢球的,绘画的、做手工的.、下象棋的、看着孩子们高高兴兴的,我的心也一起快乐起来,有时也陪着孩子们做起手工,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真羡慕现在的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快乐的童年时代。
因为村里的事情很多,每周的周三抽出时间来去看望村里的几个留守儿童及因境,围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失教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精准摸排、明确责任、确保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在充满爱心和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我定期组织开展村内信息排查,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们的生活保障、家庭监护、就学的基本信息,做好一人一档。还负责加强对监护人法治宣传、鉴定督导和指导、督促其依法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定期走访监护情况;如有失学缀学患病、残疾儿童对每一个弱势家庭都会起极帮助,是村民的贴以人,在工作中守职责,谦虚谨慎,以后我的工作将更务实,不解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让我们一起温暖童心、守望成长、走出一条关爱困境儿童的光明之路。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7
为切实解决困境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弥补亲情缺失,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近日,卓尼县妇联组织全县巾帼志愿服务队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授旗暨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仪式结束后,巾帼志愿服务队的爱心妈妈赴柳林二小,与53名困境留守儿童牵手开展了“爱心妈妈关爱困境留守儿童帮扶慰问”系列活动。
爱心妈妈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价值5300多元的礼物和学习用品,同时争取到上海华龄涉老产业发展中心资助的价值9000余元的棉鞋、羽绒马甲、手工编织毛衣106件,赠送给53名困境留守儿童。
爱心妈妈与孩子们促膝交谈,与他们一同观看安全教育短片,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收到满载爱心礼物的五年级学生包淑珍说:“这些礼物承载着爱心妈妈们的浓情厚意,真得很开心,心里倍感温暖,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的关爱。”
随后,爱心妈妈们带领孩子们赴卓尼县消防大队和杨土司革命纪念馆。在消防大队,地震局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了地震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并发放防震减灾知识读本、宣传年历、环保袋、围裙等300余份。在杨土司纪念馆,讲解员结合展示的实物给孩子们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孩子们认真聆听卓尼杨土司的英雄事迹,感受历史文物、阅读历史记录,直观生动地感受到了卓尼土司,尤其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风云变幻的多彩人生。
活动结束后,爱心妈妈们纷纷表示,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义不容辞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爱心行动给了大家投身公益,奉献爱心的好机会,在付出爱心的同时收获了幸福和喜悦,希望这样的行动能去感染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巾帼志愿服务队”中来,共同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8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他们远离了直接监护人的关爱照料,跟着爷爷、奶奶,他们只能管孩子的一日三餐,对于教育他们是力不从心,孩子远离了父母,成了有父母的“孤儿”,造成了儿童教育的真空,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我班的留守儿童做了如下的工作:
一、深入家庭,了解留守儿童的所想所需。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里文化知识的传授。我多年的经验让我懂得,深入到他们的家庭,全面的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对他们有目的地进行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
通过调查,我发现大局部留守儿童都是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由于这些老人大多数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而且都比拟惯孩子,所以造成了这些孩子中有极大一局部有放纵现象。发现这个情况后,我就经常去留守儿童的家里家访,一方面是催促他们学习,另一方面是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
有一次,我去一个经常迟到的、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家里家纺,到了他家才知道近段时间和他相依为命的奶奶病了,不能料理家务,这个学生就承当了整个家务,洗衣、做饭、拉奶奶打掉水,况且他还是个男孩子,了解了情况后,我想也真难为了这孩子,我随时给他一些钱,孩子说啥也不要,他说爸爸妈妈走的时候给他们留了足够的钱,只是他这是想让妈妈回来,可是不小心把妈妈的电话号码丢了,我想方设法闻到了他妈妈的电话,他用我的手机拨通了妈妈的电话,我看他冲动的脸都红了,通话结速后,他甜甜地对我说:“谢谢老师,我妈妈马上就回来了,我以后也就不会迟到了,也不会不完成作业了。”听到这话,我感到特别开心。
二、多多鼓励,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心。
平常,老师们在一起谈论时,总是爱说xx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等,归结起来就是因为他们是留守儿童,更有人称他们为问题儿童。我认为留守儿童不能和问题儿童划等号,在他们身上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是我们平时没有很好地鼓励他们,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心所致。我想,我作为班主任,应该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更多地关注他们,多向他们竖起大拇指,让他们知道自己能行,也让同学们知道他们能行。我班学生陈x根底较差,在家无人辅导,他经常不完成作业,有一次大课间,我让他到办公室,事先给他布置好了作业,并辅导他把作业写完。第二天,我就拿着他的.作业在班上表扬了他,结果从那天起,他天天都按时完成作业了。看到他的转变,我更坚信: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
三、经常开展主题教育等活动。
在留守儿童中开展“自理、自立、自强——争做合格小公民”主题教育,“我心中的爸爸妈妈”征文活动和“我成长、我快乐”演讲比赛,并把自己写的内容贴在展示台内,让大家阅读,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他们独立自主能力,促进了身心健康。
四、细致入微的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学生最需要亲情,特别是生病的时候,我班留守学生李腾龙,平时学习马虎,作业不认真,我找他谈了几次,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效果甚微,有次课间我找他改作业,发现她的脸红红的,我用手一摸,有点烫,于是我便把他的带到学校附近的医院,测量了体温,果然有热,医生给他打了退热针,我又陪着他打了掉水,这时已经放学了,我又把他送回家。从那以后,他像变了认识的,懂事多了,学习也认真多了。
用心灵筑起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是我们工作的信条。我们深知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会无怨无悔的做下去,把关爱洒到每个留守儿童身上,为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难和问题,使它们能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9
xx镇xxx村xxx,男,19xx年6月出生,高中毕业,现在读一村一名大学生,20xx年参加中国共产党,xxx村村委会副主任,党总支委员,团支部书记兼民兵连长。
xxx村共有1760人,496户,6岁以下的幼儿120人,6岁以上的儿童144人,其中留守儿童占儿童的7%,共计19人。
这些留守儿童在农村的现状与问题。
1、由于较长时间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经理,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
2、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缺失的情感容易导致刘叟儿童孤僻、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从而导致行为习惯较差,并且较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示范行为失控。
3、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气氛较差,孩子学医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上进心不强。
2022年在县团委的领导和关心下,xxx村xxx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站,并配备了一台电脑,一部固定电话,每天星期天,同志带着这些留守儿童到留守儿童占与自己的父母进行视频聊天或是打电话那种。很多天没见,骨肉亲情相见的场面确实让人感动。家长从重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身体情况、道德标准情况、健康成长情况,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可以请教自己学习中的困难题目和一些开心的事情与家人分享,使得他们学习更有动力,生活充满着希望。
同志除了帮助孩子们与其父母进行视频聊天,孩纸孩子们唱歌、跳舞、朗诵古诗、玩游戏,并且他自己也融入进去,与他们一起活动,有个村民路过聊侃地说你整天和一些孩子玩,也玩得有什么"劲"吗?xxx答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祖国的希望还靠下一代,哪一家没有孩子,大人都是从小孩子走过来的,跟孩子们在一起玩,孩子们的快乐,那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不信你也来试一试"。从那以后,参加这些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还有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本村的小学教师等。
同志不仅自己参与,还争取了有关部门、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实行一帮一活动,大手牵小手,走访困难户,推动省级生态文明示范点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左右,使整个村里充满着阳光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10
由于农村中青年外出,孩子在家由老人、亲友帮看或隔代抚养,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给孩子交学费,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受教育状况,而在家照顾孩子的老人或亲友一般只能照顾孩子的衣食,对孩子学习、思想品行方面那么无暇顾及,也难以尽到监护责任。主要表现为“三个缺乏”:
一是缺乏父母关爱。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经商或打工,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容易缺少亲情和家庭温暖,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二是缺乏行为管教。留守儿童在家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抚养监护,有的因为精力不济而放任,有的因为方法不对而溺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教不到位的问题。
三是缺乏亲情交流。小孩往往缺乏平安感,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思想感情较脆弱,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一些疑虑、陌生,甚至不信任。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健康成长,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我校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认真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关爱网络
留守儿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一项民生工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作为学校责无旁贷,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此,我校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学校成立“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包括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下设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小组,负责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的日常事务,主要负责留守儿童的文体活动安排、安全教育、学习生活、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的资料建设等事务,明确责任,工作落实到人。强化日常管理,保障机制运行、开展各项关爱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生活、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关爱队伍等方面开展了细致的工作。我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落实每个留守儿童“爱心妈妈”、“代理家长”职责等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载每个留守儿童的家长姓名、务工地点、收入情况、联系电话等信息,做到一人一档、一个不漏,并定期统计汇总变动情况,但凡建档的儿童,都确保关心和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学校原本对每周对“留守儿童”家访一次,做到学校、监护人、联系人互相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情况,并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有效延伸了学校教育,促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二、营造气氛,形成强大关爱合力
我校发出“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外出家长对留守孩子做到“四个一”,即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亲情联系,强化外出人员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为留守儿童送温暖。充分利用双休日和“五一”、“六一”节等时机,进家入户为留守儿童检查指导作业,送课外书,梳理头发,修剪指甲,整理房间,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我校还把教学楼三楼原校长室确定为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场所。
其次购置了电脑、电视机、电话机、以及大量图书和文件器材,把活动场所布置得温馨舒适,真的像家一样,并使留守儿童的才艺得到充分展示。同时通过开展“爱心一对一”义务家教、爱心心理咨询和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导航等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感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和人间温暖。
三、制度先行,措施得力稳步推进
我校在建设“留守儿童之家”硬件的同时,着力制定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保证“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先后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规划和年度方案,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方法及考核方法,制定责任追究制度,活动制度,心理咨询制度,健康教育制度,代理家长制度等各项制度,有了这些制度的保证,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才能稳步推进。
四、重点帮助,细致关心见成效
我校深入开展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孩子享受父母般的关爱。成立了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向留守儿童家长或第二监护人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在留守儿童家长中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优化养育和监护行为。通过举办专家讲座、推荐优秀家教读物等,对监护人进行培训和指导,为他们答疑解难。开展“手相牵,心相连”、“爱心妈妈”、“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活动,另外,我校还编制了“代理家长”工作记录簿,对代理家长的日常工作给予总体要求和标准,鼓励代理家长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丰富活动,拓展关爱工作载体
一是建立家长亲情电话。为了让孩子能够定期与父母电话联系,倾听亲人的声音和嘱咐,学校所有的电话号码向学生家长公开。学校还要求各班级收集了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并装订成册,保持与家长联系,并经常主动安排家长和孩子通话交流。既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情况,也让留守儿童经常能听到家长的声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
二是建立“代理家长”和“伙伴结对”制度。由学校发动,组织教师做留守儿童的“代管家长”,其他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伙伴,从生活、学习、情感和经济等多方面给予他们关心照顾和帮助教育。
三是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保证每个儿童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班级组织的亲情活动。亲情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主题班队会,亲情聚会,对留守儿童进行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教师走进学生心灵活动,组织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等。
四是经常开展主题教育等活动。在留守儿童中开展“自理、自立、自强——争做合格小公民”主题教育,“我心中的爸爸妈妈”征文活动和“我成长、我快乐”演讲比赛等,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他们独立自主能力,促进了身心健康开展。
“用心灵筑起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是我们工作的信条。我们深知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民生工程,我们要把关爱行动
落实到每个留守学生身上,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留守儿童增长知识、提升素养、修身养性的学园,成为同伴交流、亲情交融和娱乐健身的“乐园”。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11
小覃是百色市田东县林逢镇平洪村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的站长,平时除了为村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之外,她还热衷于农村公益事业,用一颗质朴之心点燃山里一个个孩子的求学希望。
覃站长乐善好施、心系田间,常常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公益活动,依托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为农村留守儿童搭建“第二课堂”,助力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解决村里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同时为当地的社会组织提供能力建设与支持。
儿童服务站站长小覃辅导小朋友做作业
桂林银行主动担当、践行社会责任,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与服务点“普惠”相融合,不断探索服务村民的.新模式。今年9月,桂林银行与百色市慈善总会在田东县林逢镇平洪村举办“让爱筑梦,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平洪村儿童服务站”揭牌仪式,让大山里的留守儿童享受到正常家庭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切实解决农村儿童在家庭教育和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之余,覃站长常常为村里的小朋友做课后辅导。小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和大多数平洪村的孩子一样,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独自抚养。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农村老人受教育程度较低,小虎在功课上遇到问题时只能第二天到校请教老师。服务点成立后每天吃完晚饭,小虎就会马上背起书包来到儿童之家,因为这里不仅有覃站长和老师帮助辅导作业,还可以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玩耍,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活动。
孩子们开心的“炫耀”自己的战果
覃站长是村里有名的模范家长,她心灵手巧、多才多艺,很多家长都非常放心地把孩子送到这里,孩子们也非常愿意与她亲近,特别是在她的手工课上,教室里总是传来阵阵欢笑声。走进服务点,几位小女孩开心地拿出刚折好的纸花,大声喊道:“叔叔阿姨,你们评一评,谁是第一名!”通过孩子们喜逐颜开的笑容,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已然成了孩子们幸福快乐的小家,回归了当初建设服务点的初心与使命。
覃站长带领小朋友们玩游戏
像覃站长这样自发的造血式志愿服务为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了乡村留守儿童及困难家庭所面临的问题,有力促进了乡村文明和谐。桂林银行也将坚持特色化服务理念,不断赋能服务点,专注乡村振兴!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12
xx,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出生,镇江达人公益服务团、镇江芦苇之家义工服务社创始人,现为江苏省镇江志愿者协会理事。
2008年开始参与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镇江达人会和芦苇之家公益两个志愿组织发起人,xx带领团队积极传播文明、服务社会,关注脑瘫、渐冻症青少年、吸毒等弱势人群。在“保护母亲河”行动中,他是践行者,引领者和创新者。从2011年起,他带领团队把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作为重点服务方向,成立镇江大学生生态文明宣讲团,联合镇江10所大、中学校的同学,先后开展“百人骑行护江豚”“为江豚奔跑、荧光公益夜行护江豚”“江心洲江豚保护区光影秀”“护江豚迎新年”等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科普宣传活动。其中,2016年仅保护江豚项目就开展线下科普活动20场次,受众5000多人。2017年-2018年他独立组织芦苇之家、达人会、司法警官学校、江科大、中国人寿等单位和市民数百人在镇江新区姚桥兴隆村开展植树护绿、清洁家园和小鱼治水活动,累计植树上千,受到当地村民的`广泛好评。
作为镇江e动青春联盟团支部副书记、镇江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理事,他通过论坛、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网络平台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累计发布微博、微视频超过2000条,累计阅读量超过1000万。其中,保护江豚的《光影秀不一样的2017》单个视频播放量达17万次。
2017年,xx通过腾讯乐捐平台发起 了《绿色达人,守护江豚》公益项目;他指导的江苏省大学生保护江豚夏令营于2017年升级为全国大学生保护江豚夏令营;他带领的青年网络社会组合于2017年入选国家网信办优秀社会服务案例。曾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18年国家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海昌奖等荣誉称号。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13
他,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均外出打工一年之久;他,一个品学兼优、富有爱心的孩子。他,就是我班小徐同学。老师喜欢他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同学喜欢他团结同学,乐于助人;长辈喜欢他孝敬懂事、乐观开朗。
一、自强自立,顽强地学习
小徐生活在一个地少人口多的家庭,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只留下他与60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小小年纪就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但他没有自卑,没有失去信心,用顽强的毅力承受着与他年龄并不相称的“责任”。在家里,他学会了洗衣、做饭,自己照顾自己,有时还主动照顾奶奶;在学校里,他努力学习,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白天,他坚持到校,不迟到、不缺课;晚上,做好家务,努力完成作业。虽然失去父爱是不幸的,但他靠顽强的毅力仍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老师夸他是个自强自立,有上进心的孩子。
二、家庭拮据,却拥有一颗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懂事的他知道勤俭节约,从不乱花一分钱。他关心别人,乐于助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总是鼎力相助,甚至是“慷慨”的。同学笔坏了,本子用光了,临时急用,他总是乐于将笔、本子借给同学,不需任何感谢;同学遇到困难,他总是尽心帮助,不求回报;我们却从中看到了他一颗纯洁的爱心。
三、严格要求,不忘积极进取,为集体争光
小徐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表现出色,令人赞赏。更为可喜的'是,他主动为班集体争光。他主动要求担任班级卫生的监督员,管好班级卫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积极为班级争光。去年春季运动会,他东跑一头,西跑一头,为同学们加油,鼓掌。
作为一个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失去父爱的孩子,能够这样乐观开朗,自强自力,积极进取,并有这样出色的表现,我们为他骄傲,祝愿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奋斗拼搏中飞得更高、更远……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留守儿童”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他们又有异于其它儿童的心理,学校、家庭、社会都应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本,我班根据学校布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留守儿童”采取了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一、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
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并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
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
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二、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大家都知道留守儿童由于第一监护人出现缺位,而孩子对家长依赖性都较强和较易接受家长的教育,可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我们的孩子养成了不少的不良习惯,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违纪事件。例如作业不按时完成,成绩很差,甚至在上学途中突然走失,和其他同学相邀一起玩耍。家人以为在校读书,学校以为生病在家,影响非常恶劣。找到他爷爷和奶奶协调老师有何话可说呢……所有这些,我们只有默默地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到备受关爱,增强他们学习、生活的信心,从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三、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
作为代理家长的我,除了平时对留守儿童一点一滴的关爱,在他们的'重大节日——儿童节,给他们送去文具、笔记本、学习资料等学习用品。在寒冬腊月送去我买的棉衣。对于这些,我们不讲代价,不计得失,不图回报,含亲茹苦,只求孩子成材,将来过得比自己好,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贪图将来他们对我们的报答,因为这些无私的付出会密切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希望能用这种慈母般的爱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这是义不容迟的义务,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一弱势群体。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15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他们远离了直接监护人的关爱照料,跟着爷爷、奶奶,他们只能管孩子的一日三餐,对于教育他们是力不从心,孩子远离了父母,成了有父母的“孤儿”,造成了儿童教育的真空。我村以实施“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文件精神,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村2015年为留守儿童作了如下工作: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留守儿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一项民生工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我们村也责无旁贷,不折不扣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此,我村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关注留守儿童,共建温馨家园。首先召开村两委会议,研究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方案,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工作小组,负责留守儿童之家日常事务管理,主要负责留守儿童的文体活动安排、安全教育、学习生活等事务,明确责任,工作落实到人。强化管理,保障机制运行、开展各项关爱活动,在丰富留守儿童生活、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关爱队伍等方面开展了细致的工作。
二、加大投入,硬件过关
结合我村实际情况,我们首先把村图书室确定为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场所。其次购置了电脑、电视机、以及大量图书,并在留守儿童之家内粘贴留守儿童的绘画作品,把活动场所布置得温馨舒适,真的像家一样,并使留守儿童的才艺得到充分展示。
三、成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志愿代理家长队伍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关键是“家”中的家长素质,为此,我们村广泛宣传,召集村两委、村留守妇女、大学生村官等成立志愿代理家长队伍。定期召开代理家长会议,提高代理家长的工作水平。同时借助网络视频借鉴其他地方关爱留守儿童的.先进工作经验。另外,我村还编制了“代理家长”工作记录簿,对代理家长的日常工作给予规范,鼓励代理家长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经常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
一方面在留守儿童中开展“我成长、我快乐”演讲比赛,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他们独立自主能力,促进了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编排了周末主题活动,先后举办了跳绳比赛、乒乓球比赛、书画比赛。另外我村尤其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我村安塘组夏香香父母离异,一直很自卑,不善于与同学交往,我村郭主任定期到她家给予慰问,和她谈心交流,做好心理疏导,现在夏香香明显活泼起来了。
五、全方位帮扶留守儿童生活
生活上的细致关怀。野猫组夏婷婷(父亲去世,母亲外逃),郭洼组郭云飞(父亲去世,母亲外出),一个读四年级,一个读五年级,经济来源主要靠家中老人,长期营养不良让他们面黄肌瘦。村集体从妇联为两位学生争取了两个电风扇,并提供其他物质帮助。安全上的教育。当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父母为了生计外出务工,经常见不到父母的面。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与关怀。近些年,由于缺少监护、安全教育缺失等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尤其是频发的“溺水身亡事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伤害,大学生村官杜腾腾定期给留守儿童上安全教育课(交通,防火,用电,防骗,防溺水等方面),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用心灵筑起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是我们工作的信条。我们深知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们会无怨无悔的做下去,把关爱洒到每个留守儿童身上,为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难和问题,使它们能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16
小胡,女,1943年出生,吉安峡江县人。在峡江县巴邱小学读书的许多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不是立即回家,而是到一个叫“金丰阳光家园”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一位慈祥的奶奶在等他们,那就是被许多留守儿童称为“世界上好奶奶”的小胡老师。
单纯的初衷 默默奉献
现年74岁的小胡是峡江县巴邱小学一名普通的退休女教师,小学高教师职称,峡江县“五老”报告团成员。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小胡老师萌发了帮助留守儿童的念头。当时她正在回家的路上,一个老奶奶带着自己孙子边哭边从学校走出来,只听见那老奶奶说:“你不听话,不会做作业,我又教不了你。你爸爸妈妈又不在身边,我也没有办法。”小胡听着很揪心。作为一名从业30多年的教师,她觉得自己要为此做些什么。起初她只是上门辅导,后来学生发展得太多,小胡主动找到社区工作人员,建议在社区建立“留守儿童教育辅导中心”。这一建议得到了县关工委、团县委、妇联、西门社区大力支持,2008年3月,西门社区“金丰阳光家园”成立了,小胡既是“家园”日常工作管理的负责人,又是一位志愿者,真是两副重担一肩挑啊!当时人手不够,她就叫来了在巴邱小学教书的侄子曾俭生和她的.学生刘民运老师,同时还找来了以前的同事,义务照顾留守儿童,辅导他们学习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这一干转眼已是12年。
温暖的阳光 受人敬重
12年来,周一至周五,学校放学了,小胡就上岗了,每天下午4点半到6点半,小胡总是准时来到阳光家园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帮助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困难,哪怕刮风下雨,哪怕腰椎病犯了,也从未间断;周六和周日,她就带着孩子们在阳光家园唱唱歌、跳跳舞,让孩子们和远方的爸爸妈妈上网视频聊天,给他们打电话。在她看来,留守儿童缺少的不仅是学习辅导,生活上和行为上同样需要关爱和引导。小女孩陈怡由于父母离异、家庭困难、性格孤僻,从不主动与人交流,为了改变陈怡,小胡耐心教育、帮助她,鼓励她参加集体活动,并每天和她谈心,打开她的心结,经过半年多的开导,终于让陈怡慢慢开始接受朋友。
几年前,在小胡所带的留守儿童中,有一名叫小敏(化名)的女生沾染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辅导结束后,小胡取下挂在教室墙上的挎包到菜市场买菜时,发现包中的几十块钱不见了。她记得从学校回来时钱还在的,经过短短2个小时辅导就不见了,她似乎明白了什么。第二天下午,小胡对孩子们说:“昨天我不小心将包里的钱弄丢了,如果哪位同学捡到了请告诉我一声。”环视了所有孩子后她又说:“就算捡到后用掉了也没关系,只要告诉我一下就行。”这时,她发现坐在座位上的小敏红着脸把头低了下去。辅导结束后,小敏磨磨蹭蹭等其他孩子都离开了,这才来到小胡身边,拉着她的手说:“奶奶,你的钱不是丢了,是我拿的,我还把钱都用掉了。我错了,对不起……”看到小敏后悔又难过的神情,小胡笑了。
她拍拍小敏的肩膀说:“你能勇于认错就对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东西是可耻的。以后在学习上,如果钱不够用,你可以告诉我。”小胡话音刚落,小敏就扑到她怀里,流下了羞愧的泪水。小胡顺势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给小敏讲坏习惯的危害,讲名人小时候知错就改的故事,让她懂得明辨是非善恶,懂得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半年后,小敏在一次放学路上捡到一个钱包,内有380元钱和证件。她一时间找到小胡并交到她的手上。小胡紧紧抱着小敏,流下了欣慰的泪水。随后,她带着小敏把钱包和证件送到了附近派出所,在警察的帮助下找到了失主。记得巴邱小学五年级(2)班的一名学生,父母残疾家贫,开学时交不起学费。胡老师知道后,安慰他说:“只要你努力学习,学费有困难,我来帮你。”先后拿出680元资助他完成学业,并以高分录取在峡江二中学习。
如今,“阳光家园”是一个占地面积400平米的爱意融融的温馨小家。小胡,就像一缕阳光,不仅温暖着留守儿童的心,也感动了很多人,一些退休教师纷纷从家里走出来,义务到“金丰阳光家园”服务,辅导中心的固定志愿者从她1个人增加到目前的7个人。每个周六、周日,都有很多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和社会青年来到辅导中心开展志愿服务工作。12年来,小胡带领志愿团队在“阳光家园”帮助了2000多名留守儿童提高了学习成绩,资助了100多名贫困学生继续完成学业,教育帮助了80多名留守儿童改掉了不良生活习惯,挽救了13名问题留守儿童,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好奶奶”。
感人的事迹 倍受关注
2011年5月8日母亲节前夕,为表天下儿女们对母亲慈爱的回报,江南都市报与江西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联合推出的“福彩江南公益行?走近慈母”活动全面启动,50万元厚礼送给江西省50位慈爱的母亲。一万元的奖励,除了一台46英寸的液晶彩电,还有5000元现金。“有些激动,激动不在于得到了奖励,而在于我们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小胡说:“奖金都分给了辅导老师,他们太辛苦了,从来没有得到回报,这次就算我给大家发了工资。”
2014年元月15日,中央电视台记者走进“阳光家园”拍摄的《小胡记事》作为特别节目,于同年4月7日在央视12频道《夕阳红》(慈爱)栏目震撼播放。从一个侧面讲叙了小胡帮助教育留守儿童改正不良习惯的动人故事,告诉人们: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只要付出爱心,小树总会成长;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她先后被评为“(首届)吉安十大新闻人物”、吉安市“岗位学雷锋标兵”、首届“江西十大正能量行业标杆人物”,2016年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8月,她当选助人为乐“中国好人”。在小胡和志愿者们的陪伴和帮助下,“金丰阳光家园”的留守儿童们度过了他们人生中的一段美好时光。小胡说:“关爱留守儿童,有苦也有甜。看着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我很欣慰,我会长期坚持下去。”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17
小李,是远离义县县城110里偏远山区的一名一线教师,任班主任工作20年,关爱留守儿童、注重家长正面管教培训、对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与团训,让她的农村教育之路越走越坚实,在全县享有很高声誉。
2016年获得锦州市科研科普先进个人;2017年参加了为期三年的辽宁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训;2018年获得国家级德育科研先进实验教师;2017年7月所教班级被评为锦州市“先进班集体”,2018年7月所教班级被评为锦州市“先进班集体”, 2017年9月获义县人民政府优秀教师,2018年1月被锦州市人民政府评为“锦州市基础建设年先进个人”,2018年9月被锦州市教育局、锦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评为“优秀教师”;2017年当选为县级人大代表。
无怨无悔 甘于奉献
每一个假期,小李老师都向学校、教育局报备为留守儿童无偿补课。十几年如一日,利用假期为200余人次留守儿童义务无偿辅导功课。有这样一名留守儿童,她叫池子怡,一年级入班时,其父母外出务工,由70多岁的奶奶监护,由于隔辈人的溺爱,这个孩子的依赖性太强,就连整理书包都不会。每天下班后,李老师就去她家看看,教会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经常给孩子的母亲打电话沟通,在李老师的劝说下,母亲放弃了打工赚钱,回家看护孩子,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这名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每到寒暑假,李老师让所在班级里的留守儿童到自己家里去,为孩子们免费补习15天功课。这样做,能使家长腾出时间干一些农活,减少了补课的开支,孩子又学到了知识。刚开始有的家长补完课给李老师发红包,李老师婉言拒绝的同时告诉他们放心,她会努力教好你们的孩子,为留守儿童尽一点微薄之力,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不忘初心 拼搏进取
2017年由于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李老师被评为镇“师德标兵”,并作为典型在班主任大会上作了题为“师德铸师魂”的报告。报告后,全镇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让班主任承担一份职责,成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代理爸爸”。全体班主任齐心协力,采取多种形式,从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儿童”的引路人。由于学校全体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关注,“问题学生”发生着的巨大变化:在学校的特长生中留守儿童占20%,在学校的各类表奖中留守儿童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关爱成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2017年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校”,202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校”。
心理健康 持续护航
李老师所在班的家校共育范例,是学校以至于全县的典型。针对家长和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李老师及时把脉问诊。商浩松是班里的一名特殊儿童,坐不住板凳,不咋爱学习,经过了解家长的管教方式是非打即骂,孩子不愿意学习,有时候不愿意回家。李老师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指导给家长一些养育工具(和善而坚定、花时间训练、陪伴式倾听、特别时光等),并且定期发给家长学习资料,让家长及时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给家长进一步指导。一段时间后,孩子有了变化,能够在课堂上学习了,在家也与妈妈少了“战争”。家长体验到有方法的教育带来的喜悦,现在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5月份,学校“家校共育研讨课堂”将在全县做示范展示。
人大代表履职 示范引导
李老师还是一名认真履职的县人大代表。组织的信任,让她倍感肩上担子的重大。在学校看到太多的孩子因为家长疏于管教,家长不能以身示范,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而走下坡路。她便利用休息时间走进各村与妇女主任联系,对在家的妇女作“远离不良嗜好,做合格妈妈”专题宣传活动,得到县、镇领导的高度评价。铁河村有一位家长,孩子上学的时候就到麻将馆打麻将,孩子在家时候就盯着手机玩麻将,对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不管不问,有时扔给孩子一个手机,手机代替了母亲的陪伴,孩子的成绩直线下降。为了能够给这名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关注,李老师多次找到妇女主任一起劝说家长,刚开始不理解李老师的做法,冷言冷语,经过多次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讲道理,最终使其明白了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18
望江县鸦滩镇麦元中心学校,有一位默默在乡村小教讲台坚守三十多年的女教师小袁。每当提起袁老师,不仅是本校师生,还有各届家长无不对袁老师交口称赞。
小袁老师于1986年毕业于望江师范学校,副高级教师。在三十余年教学里,她执教的数学课,寓教于乐,学生易学、乐学,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以致家长们都以孩子能成为袁老师的学生而感到放心和骄傲。袁老师不仅书教得好,师德也好。她性情温和,整天总是乐呵呵的。她常说,做一名乡村教师是很幸福的,呼吸着清鲜的空气,欣赏着田园风光,陪伴着淳朴天真的孩子成长,她已经很知足了。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家长当成自己的朋友,因此得到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赞誉、同行的好评、领导的褒奖。
及时雨,浇灌一朵朵弱小的花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有限,在乡村学校,经常会有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每当遇到这样的困难学生,袁老师总是及时伸出援手。袁老师班上有一位名叫袁丽的女同学家境贫寒,生活拮据。她的母亲是一位盲人,父亲是她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因此常年在外打工,因为父亲挣钱既要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又要供两个女儿上学,家中始终是负债累累。2015年秋天,袁同学的姐姐完成了学业,找到了工作,她的家庭经济状况终于日益见好。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6年春,袁同学的父亲突然病倒,到医院检查,肺癌晚期,为了挽救父亲的生命,袁同学的姐姐只得通过网络筹措药费。袁老师捐了600元,还发动亲朋好友伸出援手,希望能给袁同学带去一份温暖,一份安慰!
命运总是喜欢捉弄弱者。2016年暑假的一天傍晚,袁老师刚刚吃过晚饭,手机响了,是袁同学打来的。孩子边哭边说,她的母亲在县医院住院。袁老师放下手机,难过极了,失去父亲不久的袁同学,现在母亲又病了,这可怎么办?孩子这个时间段给她打电话是在向她求助。她心急如焚,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家人,并表示现在就想去医院看看这孩子和她妈妈。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可县医院离她家有六十多里地,天色已晚,家人不放心。最后,她在儿子的陪同下乘车赶往了县医院。他们在内科病房的走廊尽头找到了袁同学和她妈妈。袁同学扑在她的怀里抽泣不止,她也心疼得泪流满面。袁老师安慰着母女俩,将带来的1000元现金放入孩子的手中,并告诉孩子不要担心,老师一定会做她的坚强后盾。袁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袁妈妈住院期间,袁老师一直出钱出力,照顾好袁同学的饮食起居,直到袁妈妈康复出院。
像慈母,呵护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乡村学校的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心智有障碍或身体有残疾的学生。这些特殊学生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关爱。袁老师觉得爱就是最好的教育,她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为人师”,更是“为人母”,无时无刻不在帮助这些残障孩子。
他,身患残疾,腿脚不便,而且口齿不清,每天蓬头垢面的,衣服从来没有干净的时候。他,无父无母,身世悲惨。他就是袁老师班上的蔡良才。听他以前的老师说,因为一场大火,他的父亲被烧成了残疾,因此娶了个傻女人,那个傻女人就是他母亲。父亲靠打点鱼,捉点泥鳅养家糊口,母亲完全没有自理能力。他本来还有一个完整的家,可就在前年,父亲身患绝症,撒手人寰。他的“傻妈妈”也不知踪影,而他只能由年过七旬的爷爷抚养。爷爷年纪大了,还要种点庄稼,根本没有多余时间来管他。他自己又是这个样子,所以同学们唯恐避之不及。
袁老师接手该班时,第一次与同学们见面,蔡良才情绪激动,用含糊不清的话语重复说着:“我不要你。”下课后,袁老师在办公桌前沉思良久,怎样让这个孩子尽快地接受换老师的事实?怎样让他也喜欢自己呢?袁老师决定付出更多努力,用爱心来感化他,让他接受新老师。
袁老师尝试着走进他的内心,她经常找来蔡良才谈心、交流,在生活的细微处关心他,时刻留意他的身体、情绪状况,给予慈母般的关爱。她特地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让我走近你”,让同学们体会残疾人的苦楚,聆听他们心灵深处的呼唤。那次班会过后,同学们在生活中不再孤立蔡良才,而是给予他很多的帮助。天气冷了,袁老师又和办公室同事一起凑钱为蔡良才购买过冬的衣物。渐渐地,一颗冰冷的心被融化了。有一天,袁老师跟他聊天时,他突然对袁老师说:“我喜欢你。”
有一次,袁老师因身体不适去看医生了,小良才没看见袁老师的身影,四处寻找,下课就来办公室问。袁老师回来后,老师们都笑着对她说:良才已经离不开你了。从“我不要你”到“我喜欢你”再到“离不开你”,师生之情逐渐在发生变化,袁老师对小良才一如既往地关爱,小良才对袁老师也越来越亲近、依恋。袁老师用爱心为小良才撑起了一片蓝天。
倾注爱,决不让一个留守儿童掉队
作为班主任,袁老师尊重、关爱学生。她经常与学生谈心,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哪位同学稍有不适,她总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哪位学生有了负面情绪,她总是积极了解原因,帮助解除心结。在袁老师班上曾有一个男生是出了名的淘气包和后进生。这个男生的背后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母亲去了外地,几年没见一面;父亲也去了外地打工,他自幼就跟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留守儿童。袁老师通过家访了解这位男生的具体情况后,仔细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父母的离异给孩子的心灵上带来了巨大创伤;父母都不在身边,给孩子的陪伴与关心不够;爷爷性格比较古板,说话语气和表情都比较严肃,缺乏母性的温柔与细腻。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一旦听到孩子的负面消息常以批评教育为主,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较强。这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爱,尤其是母爱。所以,袁老师决心用爱去感化他。平日里,犯了错,袁老师总是找他谈心、耐心教导,时时关注他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帮他树立信心。“六一”儿童节,袁老师买了笔盒送给他做礼物;假期来临,总要送上几本书,鼓励他多阅读;她一方面积极与爷爷、奶奶沟通,提醒家长对孩子要多关爱少批评,平时要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另一方面,她决定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改变他。袁老师鼓励学生们主动跟他交朋友,发动班干部帮助他,用集体的`温暖来影响他。几年下来,这位男生有了不小的进步,成绩也提高了。
在乡村学校,像这样的留守儿童不在少数。这些留守儿童不仅存在家庭情感的缺失,在学习上也无法获得及时的指导与帮助,所以普遍存在缺乏学习兴趣,成绩不理想的现象。袁老师班上就有好几个留守儿童,为了切实帮助到这些孩子,袁老师除了给予更多的关爱外,还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这些留守孩子辅导功课。袁老师还鼓励孩子们在家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电话、手机向她请教,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孩子们答疑解难。就是这样,袁老师想尽办法,尽量不让一个留守孩子掉队。
严律己,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
工作中,袁老师诚信守纪、爱岗敬业,有着良好的职业操守。在教育学生时,袁老师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求学生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即使名声在外,她也始终没有忘记时刻充实自己的信条,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勇于创新。2012年7月,她撰写的论文《浅谈数学课堂中的乐教乐学》获县级二等奖;2013年6月,论文《数学作业设计初探》获市级三等奖;2014年7月,论文《让数学与生活联姻》获县级三等奖;2015年7月,论文《自我检查的好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获县级一等奖;2016年6月,论文《让爱滋润他的心田~一个问题学生》获市级二等奖;2017年7月,论文《乡村教师的幸福》获县级二等奖。她多次获得镇、县、市级“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她所带班级也多次荣获校、县级“优秀班级”等荣誉称号。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就是她——小袁,一名有着简单幸福的乡村女教师。坚守乡村教师岗位三十余年,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家乡教育事业,用自己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19
荣县义工联黄xx,今年43岁,由于先天性的手脚残疾,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比较差。仅凭着他的一颗爱心,他坚韧的毅力,创办了荣县义工联合会,创建了荣县留守儿童基地,为荣县城区的留守儿童做好事,办实事,他关爱留守儿童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43年前,黄xx出生在荣县县城,父亲是荣县印刷厂的工人,黄xx一生下地,就是一个先天性的残疾儿,刚两岁时父亲因患肺癌病世,母亲抛下两岁的黄xx另嫁他人。从此黄xx成了残疾孤儿,靠吃百家饭长大。由于他悲惨的身世经历让他养成了发愤努力的好习惯。凭着他惊人的毅力从小学读到了高中,他手不能写字,就用嘴含着笔写字,用脚趾挟着笔写字,就是现在打电脑,他也是用脚按着鼠标用写字板完成。他有一颗善良的爱心,自己就是残疾人,还不断地想方设法地帮助别人。在15年前,才28岁的黄xx就是用他这种顽强的毅力和善良的爱心,打动了刚离婚不久还带着个5岁女儿,比他还大三岁的欧翠惠,心甘情愿地与黄xx结为夫妻。欧翠惠是黄xx的好帮手,自己经营着广告传媒公司,还要帮助黄xx的生活护理,还要抽空为义工联所收到的别人捐赠的衣物进行清洗整理,然后送给困难群众或者敬老院。
2011年11月,黄xx无意间加入到荣州义工QQ群,在群里也和群友们时常捐款帮助困难的人。2012年6月,在黄xx的提议下,正式成立了荣县义工联合会,并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民间组织。黄xx为法人,和他的伙伴们一起于2012年8月在荣县发起了首支学生志愿者团队,发动荣中、一中、职中、旭东中学等学校的学生志愿者为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服务办实事。2012年11月17日荣县留守儿童基地正式建立,在县关工委和旭阳镇政府和东街社区关工委的支持下,将东街社区的会议室作为留守儿童基地的活动室,长期无偿使用。就这样,留守儿童基地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长期为留守儿童开放。近五年来,周末一般有近50名留守儿童在这里学习娱乐,度过愉快的周末。暑期期间,这里最闹热,有近100名留守儿童在这里学习和娱乐,到这里辅导留守儿童们学习和娱乐的老师全都是大、中学生志愿者们。
黄xx为创建这个留守儿童基地、守住这个基地,办好这个基地,真的是呕心沥血,费尽了心思。记得留守儿童们在这里度过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是黄xx约请了他的高中同学太极大药房的老总杨敏,为40个留守孩子们送来了每人一个新书包,同时还晏请40名留守儿童到馆子集体聚餐,这让孩子们一个个高兴的不得了。所以以后的`每年节假日前,黄xx是最忙碌的,他会提前到一些机关单位和大中企业去协调联系,请来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们送来节日的礼品和慰问金。特别是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和春节,好多单位在黄xx的协调下,都会来这里慰问留守儿童,如荣县警察院、法院、四合商贸有限公司、深圳品卓家具公司、太极大药房等单位和企业都会在节假日给这里的留守儿童们送来学习用品、儿童食品和慰问金,让这些留守儿童们真正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能度过每一个快乐的节日。
2013年初,就在留守儿童基地刚建立不久,黄xx听说大街上有一个老人带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每天靠检垃圾过日子,而且小男孩每天在垃圾堆里,又臭又脏时,他马上到街上找到了这对祖孙。原来这个小男才5岁多,是从凉山洲雷波县红旗乡红旗村9组来的祖孙俩,小男孩名叫吉布以布,是彝族,其父亲因犯罪被判了死刑处决了,母亲外出无音讯,家中房屋倒塌没处居住,其奶奶就带着他来荣县旭阳镇金鱼村投靠姑妈,但姑妈和姑父都已经外出打工,只是姑父的老父亲在家,由于生活习惯不同,两祖孙与其姑父的父亲常吵架,于是就搬出来在邻近的旭阳镇梓桐村租了间家房居住。祖孙俩的生活来源就只靠奶奶到处检垃圾度日。为了弄清这个情况,黄xx还亲自跑到凉山洲雷波县红旗乡小男孩的老家去了一趟,把情况了解的清清楚楚。小男孩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了,但没有户籍、没有办法上学,而且这个小男孩长的是又黑又脏,脾气又怪,还会小偷小摸。为了帮助这个外地来的留守儿童,黄xx是急在心上,跑在路上。他找学校、找社区,找企业老板,到处协调、到处张锣。首先他把这个小男孩领回家,他老婆帮着小男孩洗澡换衣服,具他老婆欧翠惠讲,当时这个孩子又脏又臭,第一次给他洗澡,就洗了半个多小时,才把全身洗得干干净净。为了叫起来方便,黄xx根据小男孩的彝族名字的谐音给他取名为卢小峰。黄xx找到富东小学联系好,把卢小峰送到富东小学读书,为了小卢每月的生活零用钱,黄xx又找到荣县图书馆的曹英(义工联的会员)协调,曹英同意每月给小男孩50元钱作为零用。就这样在荣县读了四年书,这四年中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卢小峰都是在留守儿童基地度过,刚来时,他的小偷小摸习惯不改,有一次在社区复印室玩耍,他看见复印室办公桌抽屉里有几十元钱,趁大家不注意就偷走了,后被发现了,黄xx就把他叫到黄xx的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他,类式的情况常有发生,每发现一次,黄xx都要严肃的帮助教育,让他慢慢变好。黄xx考虑到这样在荣县久住也不是办法,因为这祖孙俩的户口在雷波县,不是荣县人,很多具体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于是黄xx又想法联系上了雷波县的义工联组织,于去年将这祖孙俩送回了他们本地,而且还想法协调联系,让雷波县的民政部门给这老奶奶解决低保,把小男孩子作为孤儿,享受了孤儿待遇。现在小男孩已经读初一,但黄xx从没有放弃对他的关爱,每隔两月他都要通过QQ与雷波县的义工联了解这个小男孩的学习生活情况,听说这个小男孩现在变得很听话,也不再小偷小摸了,学习成绩也很好,黄xx说起这事感到很欣慰。
在留守儿童基地,还有一名小女孩叫龚加霖,她来自荣县高山镇,四岁时母亲病逝,她父亲就带着小女孩来县城租房住,在县城开了个服装加工厂。周末的时候小女孩也到留守儿童基地来学习。小女孩的父亲是个不管家不管事不称职的父亲,从不给小女孩帮助和教育,也从不给小女孩零花钱,小女孩在学校看见别人同学都有零花钱,自己没有,怎么办,于是就小偷小摸,慢慢养成了坏习惯。因为小偷小摸偷了别人的钱,有时被发现,就找到她父亲赔钱,她父亲也很凶残,不注重教育引导,只知道狠心的打骂,去年有一次,因为偷摸被人发现,她父亲就狠心地将小女孩的尾指砍断了,回家还用尖嘴钳将小女孩的嘴脸订的稀烂。黄xx得到这个情况后,真的不能容忍,他马上找到高山镇和村关工委,一起来调解,将小女孩的监护权转让给她的姑妈,并要求其父亲每要给500元生活费。从2016年7月调解至今,他没给过一分钱生活费。经过在留守儿童基地的学习培养,黄xx的耐心教育,现在龚加霖还是留守儿童基地的学员,她已经在富南小学读初一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已经改了不少,一年多来没再发生过了。
黄xx类式关爱帮助留守儿童从坏变好的事例举不盛举,总之黄xx是一个及有爱心的善良人,有他在,这个留守儿童基地就会永远办下去。2017年4月,黄xx又建立了自贡市志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门做一些公益事业,专门对未成年人犯罪不予起诉的人员进行帮教。今年黄xx还参加了精准扶贫,建立了一个名叫盐义仓的扶贫项目,他负责联系过水镇的文昌村和乐德镇的烧基嘴村。总之黄xx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是一个自强自立、永不言败的人,是一个值得大家学习和赞赏的人。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20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颍州区颍西办事处中心学校所辖的近20所中小学校也由此形成了一个由1302名儿童组成的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群体。他们远离了直接监护人的关爱照料,远离了父母的情感抚慰,成为有父母的“孤儿”,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上的真空。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颍西中心学校对这一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抓好留守儿童的管理,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其中先进典型代表就是颍西中心学校政教处主任吕献洁。她用平日点点滴滴的爱,聚沙成塔,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颍西中心学校政教处主任吕献洁认真结合中心学校提出的“衷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父母、诚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理念,和留守儿童打成一片。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深深的牵挂着她的心。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孩子们关怀,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护。
吕主任所任教的学校共接收了来自周围20多个村子的400多名留守儿童。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每个星期天吕主任都会和老师们去家访,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现在,孩子们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该校教师刘子昌说:“这些留守学生,吕老师倾注了全部的关爱。吕主任不但在生活上关心,在学习上也要求更加严格。不定时检查他们的作业,询问老师他们上课的情况。只要他们的父母一回来,吕主任就主动前去去家访。让每一位外出打工的父母都能放心的在外安心的`工作。”
另外,吕主任每年清明节前夕都组织全办事处各中小学留守儿童学生代表到九里沟革命烈士墓地敬献花圈,向学生讲解红军烈士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打扫卫生,洗衣被,使学生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爱老和关爱弱势群体意识。
正是吕主任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无私的关怀,赢得了社会的尊重,这不仅让贫困学生得到了健康的成长,而且为社会减轻了矛盾和风险。
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吕主任只是用爱的行动、爱的真情抒写了一个基层人民教师用满腔热情关爱留守儿童朴实的人生。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相关文章:
关爱留守儿童的事迹材料12-22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材料12-22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材料范文06-07
关爱留守儿童的事迹材料(精选30篇)06-08
留守儿童事迹02-09
关爱留守儿童口号02-19
关爱留守儿童方案07-25
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03-11
关爱留守儿童的总结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