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那么相关的事迹到底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1
在二运入口处见到王老师的时候,瘦瘦小小的个子穿着隔离衣,一遍一遍提醒着边走边看手机的学生们注意脚下、保持距离。疫情突发后的第一天,她就开始了志愿服务的工作。最初是去校内居住区入户排查,一户户敲门确认住户人数。尽管她刚从贵州工程技术学院来校挂职锻炼不到两个星期,对学校还不是很熟悉,但当接到要去入户排查的任务时,她也丝毫没有犹豫。校内居民楼分布较广,大路小路弯弯绕绕,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排查对王老师来说就成了挑战。不清楚她就先问,时间紧她就用跑的。她说排查栋楼住户的时候,刚好顺便熟悉校内老师的情况,工会工作本来就是要熟悉学校教职工的方方面面。王老师感慨,“来了一周多,发现我们学校确实很大。”
刚开始的两天,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需要的志愿者数量是最多也是最紧缺的,至少需要百余人协助开展进行。第二天开始,王老师的“身份”变成了穿着“大白”的核酸信息录入志愿者,第三天的“身份”变成了穿着“小蓝”的`秩序维护志愿者,蓝白变换之间,王老师已逐渐拥有了一个和大家相同的身份:西大人。“巧的是,之前贵州疫情所以延迟了一个月我才过来报道,没想到刚来一周多也遇到了临时封控,好在我已经很有经验,所以做起志愿工作也很顺手。”从4号开始到现在,今天的王老师依旧在二运12号信息录入台上熟练地工作着。
其实,和王老师一样来校挂职、访学、进修又“兼任”志愿者的老师还有很多,教师教育学院党委来自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项目首批赴校的河西学院的11位教师,同样也加入了志愿服务的队伍。“我要去”“我报名”“我今天扫了30管”“我扫了40管”,尽管会感到疲惫,但他们始终坚守在志愿工作岗位上,他们到学校的时间并不久,却已然和我们成为了一家人。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2
像以往做常态化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志愿者一样,黄老师熟练地操作着App,核对每一个做核酸人员的信息,这项工作简单又稍显枯燥,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就是一下午。
“大概半天要录入20-30管,差不多400-600人的信息,连续几天都在录入,看着被任命的“管长”们带着惊喜语气接过试管时,也为这工作增添不少乐趣。其实最担心的情况就是手机用着没电了,后面还有好多人等着做核酸”。当他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住处,准备像往常一样休息,给手机充满电,明日再战时,一通电话引发了“惊魂”事件:“黄老师,请您待在原地保持静默,等待防疫部门的进一步通知。”当晚黄老师被通知要求原地静默,是因为当日他作为信息录入志愿者录入的核酸检测人员里检测有异常。“一直觉得被感染的风险离自己比较遥远,真的没想到突然就来了。等待通知和核酸结果的过程要说一点不慌,没有恐惧感,那是骗人的。同时也很担心我被静默了,明天的志愿岗位工作有没有其他人可以去做”。讲到惊心动魄的24小时经历,黄老师坦言道。
在漫长的静默等待时间里,焦虑、不安、担忧交织在一起。唯一坚定的是,他已经在这些复杂思绪影响下决定,如果没有问题,他将第一时间再次回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第二天接到解除隔离的通知后,刚从“最危险的'状态”脱离出来的他,果然义无反顾又加入了疫情防控志愿者的行列。“熟悉的大白防护服,还挺合身的”黄老师乐呵呵地说道,转身走向了工作台。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3
“文化村13号A包B包各一个。”北社区居委会门前,刚结束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的刘老师,又立即投入到了社区物资分发的工作中。每一次在工作现场见到刘老师,他总是满脸笑容,让人感到十分亲切。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工作认真负责,总是抢着活儿干,他笑称大家最近都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从最开始的楼栋入户排查,到核酸检测现场的秩序维护,再到校内住户楼栋志愿服务,短短几天的时间,刘老师总是不断地切换“身份”战斗在最前线。“我只是和大家一样在工作,学校有很多老师比我们更累、更辛苦,天天睡办公室,每天都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说起最近几天的工作,他一直都说自己做的是最少的。
物资分发工作持续时间不定,有时会到很晚,并且经常突然接到通知有其他志愿者被赋黄码无法前来工作,每每发生这种情况,他总是站出来把物资包揽到自己身旁,“我来送吧”。少言多做,一直以来都是周围人对他最多的评价。刘老师的妻子田野老师,从封控第一天开始也在校内参与各项志愿服务工作,连续几天直接参与管控区域的`值守工作,毅然担负起重任,负责给管控区域的人员每日送饭,保障管控区内人员的正常生活。
夫妻两人齐上阵,孩子家中自顾自。问到家里孩子是否有人照顾时,刘老师坦然到:“孩子在家可以照顾自己,已经六年级了没什么问题。我们住在校内,力所能及做这些事情是理所应当,学校需要我们战斗到什么时候,我们就战斗到什么时候。”通过其他志愿者我们了解到,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刘老师所在的部队连夜奔赴震中映秀,在映秀开展了4个月左右的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当兵时保家卫国,退役后服务人民,军人本色不减,战“疫”冲锋在前。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4
“我要两颗西兰花,两个萝卜……”在居民区物资保供点,一个并不年轻的身影麻利地穿梭在摊位间。这是有着20多年党龄的蓝老师,自学校在文化广场前设立保供点开始,她的工作便是做好现场协助工作,按照家属区居民们的不同需求利索地拾捡摊位上的'蔬菜,再交工作人员称秤,不停地重复一轮轮无接触采购。作为一名老党员,蓝云霞老师积极响主动,投身志愿服务第一线,化身临时“摊主”,全力协助居民区的物资保供服务。
运送物资的车一到,为了早点“开摊儿”,蓝老师和志愿者们都会主动帮着卸物资,米、面、油、菜、肉......一应俱全。早上九点不到,文化广场前的保供点就排起了采购长龙,一切准备就绪后,蓝老师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有条不紊地协助居民们选购物资,最初两天的选购现场,人很多,需求量很大,一上午忙得团团转,有年轻老师主动跟蓝老师换岗,让她负责入口秩序稍作休息,她却觉得乐在其中。
保供点开设之后,居民们都可以来这里选购物资,针对上了一定年纪的老教师也保留了送货上门的服务。但在现场,还是会看到一些老人前来选购。“不想给大家添太多麻烦,买个菜拿回家我们还是做得到的。”遇到这样的老人,蓝老师往往会主动帮忙把物资一一装好,若是遇到老人购买一袋米、一桶油等稍重物资的情况,蓝老师会主动询问需不需要现场志愿者帮忙送到楼栋。一上午的志愿服务结束,蓝老师成就感满满地说,“不错不错,我们的‘摊摊’今天一上午卖了两车蔬菜呢!”
蓝老师已经连续几日参与物资保供服务,现场的她总是热心地忙碌着,不停地在张罗着小摊的生意。“土豆还有,油也还有,这个蔬菜也很新鲜......”仿佛她就是这个“摊摊”的“摊主”。
“只要保障了大家的生活物资需求,我们在这里工作也很快乐,好像有了市井的生活气息,人来人往,偶尔也聊聊家常,尤其是看到大家手提塑料袋满载而归,辛苦一点也没什么。”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5
4月21日是哈医大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XXX儿子的5周岁生日,刚完成支援吉林任务的XXX隔着手机屏幕为儿子庆生,当听到儿子说:“妈妈,我想你,你一定要早点平安回来,我给你准备了神秘礼物”时,她的眼泪流了下来。
XXX介绍,3月13日,得知医院要组织医护人员支援吉林后,她第一时间报了名,并于次日随队到达驻地。15日便投入到紧张而严格的培训中,考核合格后,正式进入了吉林市中心医院ICU病房。
ICU病房护理的患者多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同时伴有呼吸衰竭等症状的重症患者。在XXX到ICU病房的4个小时里,要持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遵医嘱给药,两个小时要测一次指尖血糖,翻身扣背,给重症患者做全身“按摩”,从肩胛骨、后背、骶尾部,到足跟、内外侧脚踝骨,凡是皮肤薄弱、极易受损的部位,以及可能产生压疮的部位,她都会轻轻拍打、揉捏。气垫床、监护仪、胃管、深静脉、呼吸机、尿管、三个输液泵,她都会定时一丝不苟地认真检查,有条不紊地为救治重症患者的.生命而不懈地努力着。
“支援重症一线,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支援,更是精神上的慰藉。”XXX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照顾一位89岁的患者,当她给患者喂早饭时,老人家哽咽地哭了,雪婷以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让他难受了,忙连连道歉,可后来和患者聊天才知道,是因为他一直住在养老院,好久没有人关怀和呵护他了。雪婷给老人喂饭时,让他又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听了老人的话,雪婷眼里泛起了泪花,之后的每一天,她都会陪老人说说话,“希望您早日康复,下一个班时,我希望看到您精神矍铄的样子”“希望您能早点出院,我也能脱去厚重的防护服,在春暖花开的吉林街头,我们能互相握手,共话家常”。每当听到雪婷的祝福,老人都会点头微笑。XXX说:“重症病房的患者由于思念亲人,担忧病情,心理压力很大。所以我们在为患者精心护理的同时,也要多进行心里上的疏导,让他们感受到希望和力量。”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哈医大肿瘤医院援吉医疗队终于要回家了,回到家后,XXX最想做的事就是给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我的妈妈是‘大白’,相信她一定能打败病毒。”XXX的儿子自信地说。为了给妈妈打气加油,他还画了一幅画,准备给妈妈一个惊喜,并且在他5周岁生日的这一天,他默默地许下了愿望:“祝患病的人早日恢复健康,希望妈妈早点回家,愿所有抗击疫情的叔叔阿姨都能平安!”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6
平安是人民的福祉,安定的社会秩序需要我们共同守护。我校信息工程学院20级学生XX于2022年1月11日响应政府为充分发挥青年在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环境中的积极作用,让青春与家乡来一场“双向奔赴”的倡议,及时与所在县,街道主动对接,加入当地大学生团员志愿者队伍,成为了云梦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在志愿岗位上努力发光发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在志愿者岗位上,XX同学切实的为人民服务积极协助开展全民核酸工作和卡点值班登记工作,在全面核酸现场秩序进行维护,确保现场秩序的稳定,引导人民群众便捷的完成核酸检测,保证不漏检不混检;还积极参与了“敲门行动”和“双禁行动”来帮助防疫信息更加完整,为人民的安全加“保险”。忘不了的是寒冬之下手被冻得通红仍然坚持核酸检测信息录入;是“敲门行动”中没有桌椅板凳蹲在地上也要完成手动登记;是即使大年三十家人团聚的日子也要坚持夜间“双禁”巡逻......
在这期间,XX同学在忙碌之余依旧注意到虽然居民的'日常生活因疫情防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他们仍可以积极配合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对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员,报以理解和积极配合的态度,这让她不禁感动感慨于我们伟大祖国的凝聚力。
她坚信:“共同战疫,抗疫有我,在这场阻击战中,我们当以奉献诠释信念、以行动彰显忠诚、以初心不变担当使命,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的生动篇章,彰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展现青年志愿者勇挑重担、乐于奉献的扎实作风和朝气蓬勃、吃苦耐劳的精神面貌,让祖国,人民认同我,让祖国和人民相信有我们明天会更好。”XX同学主动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一名大学生的青春靓丽本色。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7
“我可以。”这是张教授在志愿者群里最多的发言。每天的工作安排一发到志愿者群里,张老师总是第一个响应。作为国家级人才,为了方便在校进行科研工作,张老师一直住在学校西师街,平时连回家的时间都很少。11月4日,当他得知学校临时封控,第一时间打电话询问关心情况,听闻校内急需志愿者,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我可以担任志愿者,随时听从学校安排。”第二天,他便出现在核酸检测的现场,成为了梅园核酸检测志愿者中的一员。
或许是因为对待科研工作一贯的认真严谨,他每次都会确认好时间,提前到达岗位。当学生走过,看到身着隔离衣、手拿扩音器的他,会惊奇地说:“张老师,是你呀!”每次见到学生,他也总是会像家长一样,忍不住多叮嘱学生几句,一定要做好防护,好好在宿舍呆着。其实,这样的场景每一天都在核酸现场发生着,在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许许多多的志愿者老师,已经“全副武装”日夜守护。
一连几天奋战在抗“疫”一线,疲累总会袭来。在问到要不要轮换休息时,他总是轻松回应:“没关系,大家在校外进不来,我们在校内的`人做这些事是应该的。人手不够,我可以继续。”然而每天的志愿服务工作结束之后,回到家中的张老师,还要继续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学院了解在校志愿者生活上是否有困难,他也总是说,“我还好,没有什么需要的。”在张老师这里,似乎所有的困难和障碍都无关紧要,每一天的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了他每日的“出行日程”。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8
疫情突发、学校封控。居住在校内的陈老师立刻扎进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上午是核酸检测志愿者,下午是食堂秩序志愿者,晚上是家属楼栋志愿者。还没来得及休息,他就接到了新的任务,成为了一名数据攻关志愿者。
陈老师是大家公认的计算机高手。本科就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主要是教育信息化方向,凭借着对数据处理的敏锐度,在专业加持的基础上,众多的数据难题在陈老师的一番操作下,必然会被处理得明明白白。
精准防控,数据先行。数据统计是一项全校联动的`“浩大工程”,学校在校师生员工近5万人,构成多样、情况具体。涉及到个人身份、联系方式、校内住址等重要信息,需要快速汇总、精准分类、输出数据,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加入数据工作组后,陈老师快速了解工作要求、难点痛点之后,和数据组其他志愿者共同商议,确定了以“尽快完善全校在校人员台账总库”为目标,以“优化流程、快速更新、动态维护、及时反馈”为机制的工作思路。第一天,仅仅是对13个口径基础数据进行汇总统计、甄别去重这一项工作,就做到了凌晨3点过。
“白+黑,5+2”就是陈老师和小组成员最近工作的常态。“数据工作就是埋头干,经常会因为一个异常耗费很久的时间。”陈老师的一句话道出了数据工作的不易,做过数据工作的应该都深有体会。为了确保每一天上报数据的精准性,陈老师和工作组的小伙伴们,通过二级党组织报送确认、家属楼栋摸排、13个口径报送数据反复对比、数据动态维护等一系列全面细致的工作,高效解决了人员重复、数据不准、信息不详等问题,为疫情防控指挥部决策部署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他们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野,没有出现在“一线”现场,只是一间办公室,几台电脑,几把椅子,一坐就是一整天。深夜,伴随着窗外的沙沙声,灯光常亮的办公室,总有一间是数据攻关小组在触动鼠标、敲击键盘,分析整理着每一天的数据台账。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9
小静,女,汉族,1977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长春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2007年9月参加工作,200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敦化市民主街文化社区党委书记。曾荣获吉林省百姓学习之星、延边州优秀党务工作者、十佳基层党组织书记等荣誉。
加强统筹调度 迅速行动落实。
3月8日早7点,文化社区辖区一次密接触者核酸检测初筛为阳性人员,需要对整栋楼进行封控管理。小静闻声而动,第一时间根据居民楼特点,迅速统筹安排党员、志愿者做好各项工作。向上级报备统计数据、安排人员分工、挨家入户采集核酸……不到两个小时,整栋楼144人核酸检测全部完成,接着小静又安排实施24小时封闭管理,终末消毒和环境检测,协调居民所需物资,对管控人员进行上门服务并开展心理关爱。晚上七点小静又去参加全员核酸检测调度会议,会议结束后安排核酸检测工作的全面落实和管控部署。那一夜,小静顾不上24小时没有休息,连夜紧急组织起一支231人的核酸检测志愿者队伍,安排布置核酸检测点3处,检测台7台,流动组4个。做好各项核酸检测准备工作。搭帐篷、设立采样点,做好人员、物资、场地的统筹调配,准备工作完成后,已是清晨。3月10日早上4时,小静便赶忙来到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再次对会场布置进行查漏补缺,反复向各个点位工作人员强调做好核酸检测和医疗垃圾转运、处理工作,将各项工作细节做到位、做扎实。
无悔坚守岗位 只为守护平安。
时间紧任务重,小静开启了无休息、无停歇的加班模式,每天她都是第一个到达,最后一个离开,从早上5时直到晚上十一点有时会更晚,每天17、18个小时高强度工作,眼圈已经熬红,鬓角爬满银丝。分配完工作以后,小静便不停地穿梭在社区和3个检测点之间,电话不离手,一早晨的时间她接了167个电话,来自上级、工作者、志愿者、居民……这还不算单位固话和微信。由于长时间说话,小静的声音极其嘶哑,她只是默默忍受着。小静总是反复强调让大家做好防护措施,可面对检测的居民重复的疑问和出现的情况,她总会不厌其烦地冲在最前面为大家解释、安抚。志愿者看到她忙前忙后,心疼地劝她歇歇吧,每天这么忙乎身体顶得住吗?她坦然得笑了“谁让我是社区书记呢,我得对辖区的8043人的健康负责。”
坚守初心使命 舍小家为大家。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小静本身身患重病,可是作为一名党员,她用实际行动诠释担当,用责任和使命谱写忠诚,全心全力投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顾不上坐下好好吃一顿饭,顾不上喝水如厕,更顾不上照顾重病卧床的父亲和年迈的母亲,明理的母亲担心耽误她工作,不敢给她打电话,直到流动组人员去采集核酸时,母亲才急切又心疼地向工作人员询问女儿情况,心疼地说她太忙了,她已经连续八天没有回家了。小静的'女儿也成了一名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安排居民排队、宣传防护距离、为志愿者发放物资有女儿的身影,点位扫码员有女儿的身影,上楼为隔离人员贴封条有女儿的身影,女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妈妈的坚强后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疫情漫漫,小静不畏艰难、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全意为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态度,以“功成必定有我”的热情,严防死守着自己的责任区,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好抓实抓彻底,在平凡的社区岗位上做着不凡的事业,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闪闪发光。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10
“请各位同学准备好渝康码,戴好口罩,保持好1米距离”,在二运核酸检测通道维持秩序处发出洪亮有力声音的就是体育学院的姚老师。学校封控前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她多次报名终于“竞争”上岗,如愿成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疫情突发后,当她得知校内教职工志愿者紧缺后便立即主动报名。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的她既兴奋又有点难受,兴奋是第一次体验穿防护服,难受是橡胶味闷在衣服内让人有点憋气。
博士在读的她第二天原本要线上参加远在香港的导师授课,当晚快十点得知志愿者还是短缺时,联系不上导师的她留言作了说明,第二天又继续担任秩序维护志愿者。虽然这次穿的'是隔离服,二运下午的太阳直晒,隔离服里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连续几天的工作消耗了精力,一下午直面太阳感到头晕脑胀,但她也一直坚持到第二班志愿者轮换,回到家才发现自己中暑了,头晕难受,后来才知道她那几天还处在生理期。身体稍有恢复后,她又立马第一时间报名做楼栋志愿者,为离退休教师协调购置物资,做好了可口的饭菜给连续奋战的学院辅导员送去,将家中的物资分发给需要的同事们……
“我是校内学院八个教职工中年龄最大的,我觉得应该担当,为了学生、为了学院、为了学校义不容辞”。姚老师是体院的“女汉子”,更是疫情防控中可靠又让人信赖的女超人。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11
小辉同志,壮族,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人,2020年来开发区湛江御泰公司工作,虽然他来湛江工作才2年,但他非常热爱这个城市。5月7号以来,湛江新冠疫情多点爆发,出现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赤坎区发布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小辉同志第一时间放下公司手头的工作,通过粤省事志愿者服务报名,在关键时刻扛起防疫社会责任。经安排在赤坎区甘机厂检测点志愿服务,他的住所在开发区来到志愿服务点十多公里,但他没有申请离住处更近的志愿点,而是为了更快捷方便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在检测点就近的寸金海大度假公寓自费住宿。
从5月9日第一天当志愿者,他主动要求到工作任务最重的岗位协助粤核酸扫码和发放试剂的工作,因为是十人混检一根试管,每一条试剂都主动标好序号,扫一码发一序号试剂,让整个队伍井然有序,快速高效准确,受到群众的.好评,也加快了扫粤核酸码工作人员核对人员信息的正确性,当遇到学生、老弱病残、小朋友等特殊群众时主动上前搀扶直接到采集点,有些年纪稍大的老人不太会用智能手机,面对各种疑问,他不厌其烦手把手地教。
在检测点群众较少的时间段主动要求和社区工作人员协助医护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群众采集核酸检测。每一天志愿工作第一个到位,指导新参加的志愿者们做好核酸检测岗前基本工作,最后一个和工作人员收拾好物资才离开。虽然每天身体很累,嗓子也沙哑了,但他仍然笑着说:“志愿服务虽然比较辛苦,但相对于采样的医护人员,我做的只是简单小事。每天顺利完成检测点的工作任务,能够为这次疫情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心里就很有成就感。”疫情开始爆发以来,在全区上下奋起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有一群像小辉这样有责任、敢担当、讲奉献的志愿者们,挺身而出,坚守在前沿、冲锋在一线,在严格落实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精准、有序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努力构筑起维护群众健康安全的坚强屏障,充分展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12
一年前的新冠肺炎病毒席卷全国,那段时间,许多基层干部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全天基本吃住在疫情检查点,组织志愿者测体温、消毒,人员排查等等,周而复始常态化操作,扬芬港镇三街就有这样一个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的村街干部——袁刚。
20xx年元旦之后,石家庄、邢台新冠肺炎感染人数突然出现并增多。在廊坊、霸州市委的指挥下,扬芬港镇立即吹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镇村两级党员干部枕戈待旦,上千名来自各个行业的志愿者立即集结,时刻准备做好全镇核酸检测和7天居家隔离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扬三街村两委连夜制定核酸检测方案,村街书记徐宝光任总指挥,村主任袁刚任副总指挥,负责核酸检测工作的全面落实和管控部署。那一夜,袁刚顾不上24小时没有休息,连夜紧急组织起一支113人的核酸检测志愿者队伍,安排布置核酸检测点33处,做好全村群众核酸检测准备工作。
为了快速有序高效推进工作,袁刚科学统筹,将待检的群众分为三个序列,第一梯队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员优先检测;第二梯队为妇女儿童其后检测;第三梯队为年轻村民最后检测,这种排序得到全体村民的认可和赞同。
村民按照规定要求,间隔“一米线”排队检测,现场秩序井然。整个采集样本过程,袁刚始终一线指挥,他用手提“大喇叭”对前来检测的村民宣传防控知识。有的群众等时间长了,一时着急插队引起群众的不满,袁刚及时制止,维持现场秩序;有的村民慢吞吞迟迟不来,袁刚就组织干部挨个打电话,上门催;有的群众卧病在床,出不了门,他就组织乡医上门采集,一天下来,千头万绪,电话不停,状况不断,但是对于基层历练多年的袁刚来说,这种场面已经是家常便饭,问题随时化解,随时处理。
在他的组织下,全村3747人圆满完成两轮核酸检测,同时,他又接到几家村民近期办红白事的消息,他一刻不敢怠慢,对办红白事的.几家挨个走访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通群众同意婚事延办,丧事简办。
同事们劝他,歇歇吧,老这么硬扛身体顶得住吗?他坦然的笑了“谁让我是村主任呢,我得对3400多口人的健康负责,我虽然不是党员,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敢忘”。袁刚就是这样一个普通而又令人尊敬的基层干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真正内涵。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13
xx,2020级医疗设备应用技术班文娱委员,一个00后姑娘。入校以来一直遵守校纪校规,乐于助人。在思想、生活、学习上更是严格要求自己。为此,此次的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她也是积极的参加。
当人们还沉浸在暑假的快乐时光中时,疫情已再度卷土重来。首先在江苏的南京打响了抗疫的第一枪。为加强防范,盐城市联合学校组织了一次防控疫情的志愿活动,她参加了。
志愿活动前的准备是不可缺少的,在老师们的讲解下,她认真聆听,学习了防护服的正确穿法和如何为群众做核酸检测的操作,积极的响应了社会的号召,踏实的做好了工作前的准备的工作。
防控工作正式开始。天开始蒙蒙亮,疫情防控小组的成员们已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就位,迎接她们的是一次真实的防控工作。天转明亮,天气很好,工作岗位上的群众开始多了起来。身着防护服的她也开始忙碌起来,气温的逐渐升高也让她汗流浃背起来,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是一个忙碌且不知疲劳的大学生,一次次的呼喊着:“嘴巴在张大些”,一批又一批的群众陆陆续续的'做着核酸。
在活动期间也有很多暖心和有趣的事情。做核酸的那天早上,社区志愿者,特警,民警,为她们提供了很好的核酸场地,有序的维持着场地秩序,让核酸检测更好的进行了!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个送冰块的老爷爷,那个老爷爷骑着三轮车,为39个核酸检测点,送来夏日的一丝凉爽,老爷爷自己汗流浃背却不管不顾,依旧为她们搬运大冰块,正是因为我们一起齐心协力,才让这次核酸检测,顺利完成。
到了中午,气温越来越高,但是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她们医护人员,不顾高温,还是坚守阵地,轮班替换,汗流到眼睛里,只能让它顺着眼角流出,即使有大的电风扇,在防护服里也吹不到一丝风,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脸上都留下了口罩的印记,头发都在滴着汗水,这次活动让她更加感觉医护人员的辛苦,还有社区源源不断的物资也带给了她们很多温暖,让她们觉得不是在孤军奋战。
六点钟往后,夜幕降临,下班人群的晚高峰也到了,虽然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都累了一天,但是大家还是打起了十分的精神,毫不马虎,深刻的记得有一个小姑娘,因为嗓子比较敏感,而且刚吃完晚饭,给她做核酸,吐了她一身,家长连忙道歉,她却丝毫不在意,连说没关系,简单清理一下就好了,只是去简单的换了一身防护服,但是在她换防护服的期间,工作人员以最快的时间,把呕吐物清理掉冲刷了地面,这也让她们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确实不假。
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此次的活动让她受益良多,学到了医护人员的辛苦却还是可以迎难直上的精神,为此可以更加的投身于之后的志愿活动,为社会做出一份朴实无华的力量!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14
清晨4:30,天刚蒙蒙亮,xx区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张xx就已穿衣洗漱,这是参加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者的起床时间。简单洗漱完毕,张xx从xx西路的家里骑车来到xx检测点,熟练地穿好防护服,做好院感防护,清晨5点半,就与社区配备的扫码员开始一天的核酸采样工作。
7小时采样1500多人次
记者看到,这个核酸检测点的工作空间不大,只在门口处摆放了三张桌子。做核酸检测的居民早早就在外面广场排起了长队。张xx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按压酒精进行手部消毒,拿出咽拭子,抬手采样,动作麻利熟练,整个过程不到18秒。她说,这种流水线式机械的动作将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半,一个人差不多得采样1500多人次,一次全员核酸检测下来,不仅坐得腰疼,胳膊也累得抬不起来。
由于防护装备遮挡,张xx和扫码员对彼此的样貌有些陌生,但经过反复磨合,彼此之间很快就形成了默契的协同。
“请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先扫码,再做核酸。”现场的工作人员不断提醒前来做核酸的居民。不到半小时,张xx的防护面罩就因为“哈气”变得看不清了。
每次采样都不敢吃饭喝水
36岁的张xx是一名中医大夫,20xx年来到xx区xx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当了一名社区医生。自20xx年xx月xx区启动第一轮全民核酸检测开始,张xx就参与其中。疫情最严峻的时段,她在检测点不眠不休地坚守了30多个小时。跟其他医务人员轮流参与核酸采集、样本核对、交接转运和现场防护工作。
“我眼见午夜的检测点喧嚣如白昼,经常忙碌到凌晨三四点钟。尤其是三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采样点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湿热难耐,那种滋味真的不舒服。”忙了一上午,张xx累得说话都提不起精神。
“大过节的你们真不容易,你真垫着尿不湿吗?”一个采完样的老人好奇地问张xx。张xx笑了笑回答说:“大姨,尿不湿是用不上的。穿上防护服后便不能饮水进食,别看我起得早,但我早上几乎是不吃饭的,那么多人都排队等着呢,没时间上厕所。”听了张xx的话,老人心疼地摇了摇头。
有时一天要爬三四十栋楼
疫情期间,张xx每周不仅要去固定检测点采样,还要入户采样。“去年xx月份疫情形势严峻的时候,我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天入户最多的时候有三四十栋楼,平均每天22000步,累得腿都抬不动了。”张xx告诉记者,“都说人最熟悉的地方是住处附近1公里范围内,可我最熟悉的地方是我的入户采样责任片区,xx岛每个老旧的门牌号,每个隐蔽的小阁楼,乃至山顶荒屋、工地渔船,我几乎都烂熟于心。”今年xx月份疫情紧张的时候,没有电梯的xx社区每日上门检测量一度突破200户,又恰逢管道施工,地面开挖,车辆难以通行,张xx和同伴们只能徒步入户。
“不停地爬上爬下,有时候累得真是一步都不想走了。”张xx说,“但想想自己和辛苦能为抗疫出一点力,就觉得再苦再累也阻挡不了我们,于是和同伴们一起喊着号子向上爬。”
不仅如此,由于一些居家隔离的人情绪焦虑、烦躁,常常将不良情绪发泄到入户采样的工作人员身上,“这让我们感到很委屈,但事后想想也得理解他们,也就释然了。”张xx表示。
22000步,是疫情期间张xx每日的平均步数,4小时50分,是她每日的平均睡眠时间。她用辛苦和汗水换来的,是居家隔离人员逐一解封的消息,她在用心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平安。她觉得,所有的苦和累,都值了。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15
xx同学寒假返乡期间报名成为了社区的一名xx愿者。在社区内,她对出入的居民和车辆进行体温测量记录,对返乡人员进行上门询问登记,帮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春节期间,她积极宣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电动车入单元楼的通知,为社区居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辅助社区居民过上一个安全祥和的幸福年。在她看来,寒假期间的'xx愿服务活动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还有利于自身实现自身价值,疫情期间,大学生更应当义不容辞地为家乡抗疫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奉献青春力量,我义不容辞。”做好安全防护的黄思嵘同学随居委会挨家挨户宣传病毒知识,贴宣传标语,发病毒防护宣传单,告诫居民尽量不要外出。她还在春节期间参与送春联的暖心活动,为市民送去祝福和快乐。“在xx愿服务过程中,我们不但自身能力得到了提升,精神和心灵也得到了满足。xx愿服务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黄同学这样说道。
假期里,陈淼同学作为新城社区的xx愿者服务活跃在帮扶群众、奉献社会的一线,用自己平凡的行动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她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温暖邻里xx愿服务,年前参与了印刷版画、写对联等活动,在活动的参与中,她深刻认识理解到了党对于人民群众的关心爱护,并感觉到自身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面对疫情,但黄学婷深知功薄蝉翼也好过无动于衷。因此她决定成为苏州图书馆雏鹰xx愿者的一份子,为抗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为期一周的xx愿者活动中,她的主要任务是管理阅览室。在学习了排架的相关知识后,她认真检查每本书的编号并将其按序排放整齐,同时协助工作人员扫描、整理、摆放图书资料,为读者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维持图书馆的秩序。黄同学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青年的责任,把小我融入大我当中,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相关文章: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11-20
志愿者核酸检测事迹11-17
核酸检测志愿者优秀事迹01-04
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11-29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6篇01-04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15篇11-20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材料11-20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精选8篇)11-18
志愿者核酸检测事迹15篇12-30
志愿者核酸检测个人事迹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