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家庭事迹材料

时间:2023-04-25 16:04:05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好家风家庭事迹材料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好家风家庭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好家风家庭事迹材料

  好家风家庭事迹材料1

  手握公权,只一心为民,从不私用,从不让家人沾权力的光,不用公权为家人换取任何好处,这对领导干部来说是极为难得、尤为可贵的。然而,焦裕禄、谷文昌等共产党人却做到了,而且坚持了一辈子。

  焦裕禄对子女要求极为严格,从不给子女“特殊关照”。三女儿焦守云在回忆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当年大姐毕业以后要工作,母亲就问父亲怎么安排,父亲说,一个选择是在机关打扫厕所,一个选择是去咸菜厂当工人。”母亲听了很高兴,觉得当工人很不错。没想到焦裕禄竟要求女儿不但要在咸菜厂干活,还要挑着担子在大街上卖咸菜。“当年大姐是一个大姑娘,脸皮薄,父亲又是县委书记,怎么也想不通。”僵持了很久,焦裕禄说,那我和你一起卖咸菜。“这样才做通了大姐的思想工作。”

  在焦裕禄的影响下,妻子徐俊雅也对子女严加管教。兰考刚兴装电话的时候,在乡里工作的儿子跃进兴冲冲地也打算在家安一个,没想到徐俊雅坚决不同意:“你装个电话,是不是打算在家遥控办公呢?一乡之长你不走村串户,怎么了解群众的想法和困难?”最小的儿子保钢参加工作的时候,徐俊雅坚决让儿子到汽车修理厂当临时工……桩桩件件,折射出焦家的清正家风。

  “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是谷文昌对子女的'一贯要求,他的5个子女在工作、生活上没有得到过任何“特殊照顾”,哪怕是政策允许的事,谷文昌也不替子女“争取”。

  1976年,谷文昌的小儿子谷豫东高中毕业,最大的愿望是到工厂当一名工人。当时谷文昌夫妇已经是花甲之年,按照政策可以留一个子女在身边工作。谷豫东向时任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的谷文昌提出留在父母身边,谷文昌沉默许久,还是劝他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谷文昌说:“我是领导干部,不能向组织开口给自己孩子安排工作,不然以后工作怎么做呢?”

  而谷文昌的女儿谷哲慧从一名临时工到转正则花了15年的时间。1963年,谷哲慧高中毕业进了县财政科当临时工。她人很老实,穿着打补丁的裤子,能吃苦,下乡就睡地铺,旁人根本看不出这是县委书记的女儿。1965年,谷文昌调任福建林业厅副厅长,有关部门提出要将谷哲慧转为正式工,随谷文昌一起去省城。谷文昌坚决不同意,他说:“组织上调的是我,不是我女儿。”此后,谷哲慧还有多次机会转正,都被谷文昌“叫停”,直到1979年才转正。

  谷文昌对子女要求严格,对妻子同样如此。谷文昌的爱人史英萍是一名南下干部,新中国成立初和谷文昌一起来到东山,当时是县民政科科长,1952年转薪时定为行政18级,在此后30多年的工作中,她的职务、工资级别都没有提升过。

  谷文昌对自己和家人异常严格的家风,在有些人看来显得“不近人情”,而正是如此,谷文昌在百姓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好家风家庭事迹材料2

  父辈们文化水平不高,但其身上散发出的精神,影响着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友爱和谐、温馨和睦......几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经过言传身教,在这个家庭中一代一代的传承着。

  一、中华美德、言传身教,代代相传。

  父亲刘毓明30多岁时患脑瘤,双目失明,全家生活的重担全压在母亲黄祖秀一个人身上。在外劳作维持生计、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脑瘤失明的丈夫和幼小的孩子,从此母亲起早贪黑的身影在刘联庆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母亲的言传身教也影响着刘联庆,尽量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母亲分担

  生活的压力。直到刘联庆的外公去世,后来,外婆患上老年痴呆,一些常人认为比较简单的事到老人那,总会乱七八糟,但母亲从不指责外婆,甚至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一有空闲就带着老人出外晒太阳、接触大自然,直到外婆离世。

  1962年,父亲双目失明,手术时,医生曾断言,父亲最多只有20年生命。母亲没有放弃、没有退缩,毅然挑起重担,咬着牙,坚持着。手术至今,已是五十多个春秋,是母亲的坚持和精心的照顾,父亲打破医生20年的生命判决,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现在,刘联庆的父、母亲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体日益老迈。但母亲却不愿为儿女添麻烦,仍然自己单独住,这成了刘联庆的一块心病,在爱人支持下,一家人坚持做老人的思想工作,终于说服老人,将其接到身边。

  想到老人年纪大、牙不好,刘联庆一家改换了饮食习惯,饭菜尽量选纤维少的,切得小小的,烹调得软软的,气候变化时,及时为公婆添置衣物,置办生活必须品,尽力适应老人,以使两老能够颐养天年。刘联庆的两个女儿在这种家庭的氛围和言传身教中,也将这种美德传承,对爷爷奶奶非常孝顺,帮助两老做力所能及的.事,怕两老孤单,放学回家总会给两老讲学校发生的故事。

  刘联庆现在的家庭关系非常融洽、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支持和帮助,从未发生争吵、打闹情况。当夫妻间意见不一致时,总是按照摆事实、讲道理的原则,心平气和地解决分岐,取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媳妇心系婆婆,婆婆理解媳妇,嘘寒问暖。

  二、教育是立身之本

  让孩子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立身之本。在那个困难的年代,母亲黄祖秀没有因为困难而让孩子们辍学,更没有重男轻女,母亲深知没知识没、文化的危害,常嘱咐孩子要好好学习。正是母亲的开放思想,在刘联庆姊妹中,培养出三个大学生,五个大专生。

  因为传承和现实的需要,刘联庆在孩子的教育上舍得投入,宁愿自己少吃、少穿,也不能少了孩子的教育投入,生活上要粗放,精神上要细腻,成为了刘联庆家庭的又一个生活理念。

  大女儿在古筝和英语上有天赋,为了能让孩子有一个较高的接受教育平台,2000年,全家东拼西凑四万余元让大女儿到贵阳上学,接受古筝学习及英语培训,多方位提升孩子综合素质。没辜负大家的希望,现在,大女儿古筝已过九级,去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心理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女儿从小好动,为培养孩子的耐性,三岁时开始送孩子学习钢琴,母亲每天抽时间陪伴孩子练琴。遇到省、市举办的青少年器乐大赛,都积极参加。经过努力,小女儿2010年考过钢琴十级。多次获得省、市青少年器乐大赛金奖、银奖和“毕节市优秀团员”荣誉称号。

  三、真心付出,共创和睦家庭

  对于现在的家庭,我感到非常满意,家庭成员之间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关系都相当和谐,是一个真正和睦的大家庭。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局面,总结起来就是:真心付出、真诚相待、换位思考、包容谦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互动的关系,只要大家能做到一个“真”字,少一点私心,多一点公心,一定能建立起和睦的家庭关系。

【好家风家庭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好家风家庭简要事迹材料10-27

好家风家庭事迹03-10

好家风事迹材料01-29

中华好家风模范家庭事迹材料(通用13篇)07-06

好家风先进事迹材料01-10

优良家风家庭事迹材料11-19

传承好家风先进事迹材料10-23

家庭家教家风事迹材料(精选8篇)01-09

优良家风家庭事迹材料9篇11-20

优良家风家庭事迹材料(9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