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描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
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知识扩展:
1、主题: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2、写法:课文多角度描绘景物,精美异常,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是点,由面到点,有序地体现了作者的感知。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潭西南而望”是远,“坐潭上”是近,远远近近,多层次地展示了小潭的景致。③动静互衬。如写鱼:“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动,静中有动,更显环境的雅静。④虚实相生。如写水:“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表面纯粹写鱼,其实也在写水,鱼历历在目,则水澄澈透明,鱼为实,水为虚,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3、用简明扼要的词语概括各段的大意。
第1自然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概貌。
第2自然段:写潭水及水中的游鱼。
第3自然段:写小石潭的水源。
第4自然段:写四周的环境和气氛。
第5自然段:第5自然段写同游的人。
4、选文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和潭的概貌。可分两层,开头到“水尤清洌”为第一层,余下的为第二层。 (用“‖”把第一段文字分为 三层,并概括各层意思。 答案: 水尤清洌‖ 为岩‖ 第一层写小石潭被发现的经过,第二层写潭的概貌、石底和石岸,第三层写潭边景物及幽静的环境。)
5、文中依次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依次写了竹、水、石、树、鱼、溪流。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述的。从发现小石潭写起,接着描写石潭的概貌,抓住石潭形状的特点来描绘,着重写石。再接着写潭中景物,着意描写鱼河水,动静结合,写近处所件。然后写溪流水源,写““远望”之景。最后写潭上的气氛,借景抒情。写景条理清晰,井然有序,毫不散乱。
另:填空题。本文写景顺序:
1.发现小潭(闻声→见形)→ 2.潭中景物(水→石→树→鱼)→3.小潭源流(溪身→岸势)→4.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6、第一段怎样突出了小石潭“石”的特点?
答案:本段一开始就从侧面突出小石潭“石”的特点, “如鸣佩环”的清越的响声正是由于水击石; “水尤清洌”正是因为小石潭的“全石”结构。然后作者又从正面描写全石为底,石岸边的坻、屿、嵁、岩等,突出了石潭“石”的特点。
7、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潭中水声悦耳动听,引起了作者的好奇,于是便“伐竹取道”,发现了这个小石潭。
8、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披拂。”作者选取石潭中的水(清)、石(奇)、树(翠蔓)等景物描绘出了小石潭的概貌。作者由潭写到水,由水写到石,由石写到树和蔓,小石潭的景致层次感强,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
9、用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点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心乐之”的原因是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__。
③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我”发现并寻到小石潭的经过是)?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④小石潭的构成、形状有何特点?(文章取名“小石潭”的缘由是什么?本文名为《小石潭记》,有如下文字可作依据:)
全石的为底 为岩。
⑤点明小石潭水的特征的句子是水尤清洌
⑥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潭水清冽的?潭中鱼可百许头 然不动。
⑦第一段中描写小石潭四周景色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⑧小石潭四周的环境、气氛如何?四面竹树环合 以其境过清
⑨表明作者坐潭上时的感受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⑩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句子是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⑾“皆若空游无所依”相呼应的句子是 “水尤清洌”
⑿描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是_________;写其动态的句子是_________。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描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相关文章:
小石潭记05-01
《小石潭记》05-01
小石潭记505-02
小石潭记305-02
26小石潭记05-02
《小石潭记》教案03-28
小石潭记 教案04-25
小石潭记教案05-25
小石潭记605-02
小石潭记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