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猫教学反思(通用7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郑振铎猫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郑振铎猫教学反思 1
《猫》一课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课前习中,学生先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提出疑问。课中习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基础,环环相扣,设计缜密。教师抓住重点,直奔主题,略讲前两只猫的部分,而详细讨论第三只猫的故事。再在语言的品味中,由猫到人,由文本本身到个人启迪,逐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章的中心主题。课中习过程中,学生视频和朗读音频的展示,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平板研讨环节,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
1、碎片化问题太多。最好能做到只用主问题贯穿全文,在问题抛出之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学生给出的答案,会更精彩。
2、教学中环节还可再精简,这样课堂的推进会更游刃有余。
郑振铎猫教学反思 2
《猫》是郑振铎小说的名篇,作者用朴实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沉郁。其文笔朴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挚,有很高的人文价值。本文篇幅较长,用一课时讲完,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习惯,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和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旨意所在。
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基础,品味文章深情是重点,激发学生超越作品的感悟是难点,这也正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所以,此课教学我设计了三大板块:
一、说猫的来历、外形、性情、结局:
试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概括叙述的表达能力。课堂上学生认真积极,实现了这一目标。
在这一环节的最后,我出示了说明文《猫》,通过比较学生很快明白了说明文与散文的不同,导出散文写物是为写人、写人的感情,自然的引出第二个板块。
二、找表达感情的句子,品味文章深情:
这一环节是重点,而品味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感情是重中之重。所以用时最多。因为初一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为帮助他们理解体会,所以我设计了“假设你的小猫死了……”“假设你的小猫被抱走了……”以及教师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来引导学生理解品味。这一设计联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课上学生“骂死他”这样的回答的确是真情流露。
在这一环节中文我注意了详略的安排:前两只小猫略,第三只小猫详。这样为感悟文章的道理做好铺垫。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从而引出散文的终极目的是让人明理。
三、说感悟,明道理。
这一环节学生发言的人数多,说出了自己的认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最后联系学生的作文,让他们明白了:通顺的叙事+真挚的感情+深刻的道理,是同学们努力的方向。
以上这三个板块由浅入深,逐块推递,让学生自由说话、至而理清作品、品味感情、领会深意、感悟人生、学会做人。
课上完了,目标也实现了,教材挖掘得也够深了。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主动。回顾这堂课,自己并不十分满意,觉得最大的遗憾是:
学生自由说话了,学生主动说话了,但学生说的还是少,老师讲的还是多。
分析原因:1、因为课前听说我上课的班是整个年级最差的一个班,所以,一上课我就信心不足,老是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一不发言我就说。2、学生预习情况比我估计的要差。学生一说慢了或说错了我就着急。3、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余毒”还影响着我,有问题就急着要答案。
当然在学生活动中,教师的“介入”肯定是需要的,他需要通过艺术的“介入”来调控活动方向,来增强活动的厚度。可是,教师的这种“介入”应该控制在怎样的一个“度”上,才不至于喧宾夺主,不至于越俎代庖?这将是我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探索的问题。
另外我还有一大收获,那就是要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施展的才能就有多大。”今后我会把课堂变成学生的最大的舞台。捉迷藏教学反思猫教学反思
郑振铎猫教学反思 3
猫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人们养猫,大多是因为喜欢。小时候,家里面也曾养过几次猫,印象却早已经淡了,没有多少回忆可言。教学这一课,在备课,讲课和课后,我对猫这一种小动物,又有了更新的理解,对于郑振铎先生对养猫生活的回顾与思考,也有一些新感触。
备课时先查询了作者的资料,知道郑振铎先生是现代作家和文学史家。猫,这篇文章,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之一。在“我”没有判断明白的情况下,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不会辩诉的动物时,感到自己的良心上过不去,受了伤。
通过备课进一步明确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一是要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以及在家中的地位;二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人生哲理;三是能够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理解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等。
上课的环节首先是导入,用了极其萌宠萌宠的猫的图片,学生们很是欣赏。简单介绍了作者以及写作背景,随后是预习反馈,读准字音,写准字形。生字词部分比较满意。
精彩之处是带着问题读课文。作者写三次养猫,有哪些不同的经历?对于所养三只猫的不同结局,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从文中我们能够读出怎样的人生哲理?学生们读着课文,同时在课本上圈圈点点,极认真的样子。
讨论之后师生获得文章的层次结构。第一部分是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第二部分写了第二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格和丢失。第三部分写第三只猫被我冤枉并打伤,最后失去,我痛悔不已。
一堂课的时间总是短的。粗略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作者在表达的情感也深深地感染每个学生,使他们懂得关爱生命,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人,每个小动物的道理。
郑振铎猫教学反思 4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教龄三个月多一点的新手语文教师,接到参加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的任务真是让人紧张不已。郑振铎的《猫》是我上学时没有的文本,因为想要挑战自己就选择了它;也正因为陌生,一拿到文本我就有了几个教学设计。但困难很快就出现了,正在我蛮有心得的时候,居然发现这些设想其实别人早就已经用过了。而我既然要在诸多有丰富经验的语文老师们面前上课,必然要尽量去寻找新的突破口,讲一些更新颖的东西。因此,我及时叫停想法,从头开始对文本研读探究,并逐步生成了本次课的教学设想:
一、努力让课堂结构清晰,步步深入
对于《猫》这篇文章,在现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堪称经典,许多老师都各自摸索出了符合个人特色的有效教学法,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文本,以此为突破口。在我看来,其实从文题切入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避免抛洒的点太多,涉及的面太广,以致教学了半天也摸不到中心,因缺乏系统性和一定的深度而让文本被解析得支离破碎,课堂效率变得极其低下。而从文题切入,便于顺藤摸瓜,使课堂结构清晰有层次。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所说的那样:“课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抓住了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内核。利用标题来组织教学,可以突出重点,加深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次教学过程中,我由文题“猫”切入,紧紧围绕“猫”这一中心,组织了“讲述猫的故事”“观察人与猫的关系”等活动,详略得当,由浅到深的解读了文章内容与主旨。
二、努力删繁就简,避轻就重,有效突破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这篇经典篇目篇幅长,涵盖的知识点多,主旨解读具有多样性,可谓头绪繁多。如果在解读过程中面面俱到,或是围绕一目了然的内容频繁互动,则会陷入繁杂的泥淖中久久抓不到文本的重心或游走在文字表层而无法探知文本的内核。因而,在这堂课上,我把“猫的悲剧命运”“人性的黑点与亮点”设计为了主问题,有层次、有重点的突破了文本到底要表达什么的难点。
三、努力突出学习方法的示范与实践,授之以渔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优秀课文为媒介,发挥教师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点,巧妙地带领学生在阅读文章过程中积累经验方法。这次教学过程中,很多阅读的方法都有意识地传授给了学生:采用圈点批注法,迅速抓住文本有效信息;运用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深入领会文本主旨;鼓励质疑讨论,但讨论探究不能流于形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方才展开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大胆阐述个人见解等。教学内容的传授往往是伴随着教学方法的启迪一起进行的,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对学生大有裨益。课后思考题的`设置也是基于此:运用课上所学的方法带着疑问去做进一步的探究。
而我根据文本内容改变成的小诗展现在学生面前时,还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样的创意既提示了文章的内容,也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在无形中感染了学生,激起了他们的创作欲望,最后学生在小创作中的精彩表现就是明证。
当然,语文课的学习不仅在于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培养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课程最后我借小诗的“弱小生命”这一词,将主题进一步升华,从小猫小狗到清洁工、外卖员等身边的弱势群体们,引领学生们懂得“尊重弱小,热爱生命”的道理。
当然,这堂课的设计和教学仍存在一些遗憾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时间仓促,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较少;实际上课时,学生比较拘谨,课堂讨论效果并不好;上课时语速有些快,且有时一些总结的地方可以让学生说而不是老师总结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逐步改善的地方。
郑振铎猫教学反思 5
郑振铎的《猫》在传统教学中用的最多的就是展示猫的图片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次我大胆尝试,寻求突破。
本文所在的单元主题为“生命之趣“是郑振铎作品集《家庭的故事》的首篇。它所写的却不是人的悲剧,而是猫的'悲剧,故事平常而又平常,意义似乎也很有限,但经过作者的一番加工,写在小说里,却产生了辩证的效果,它不止能唤起学生对动物的怜悯之心,而且能引起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可以说本文唱响的是一首“弱者的挽歌,人性的牧歌”。
针对这样的文章主题我想换一个方法导入。于是我发现作者郑振铎的姓名很有意思,“铎”古义为大钟,寓意警示,不恰好和本文所表达的主题相关吗?所以我从作者的姓名入手,设计了导语,配上悲伤警示的音乐,激发学生深思,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从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来看,效果确实不错。看来只要敢于求新求变不怕失败,总将有所收获。
本课在参加“校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在“武安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的好名次。
郑振铎猫教学反思 6
《猫》是郑振铎先生的名篇,讲述了家里三次养猫的经过,故事性比较强。因为打算用这节课录课,所以准备的很充分。差不多用了一星期的时间。但即便如此,讲起来还是有一定问题。三班是第一节课,可能是因为有人在录像的.缘故,有些紧张,以至于讲得太快,将本来差不多两节课的内容用一节课就讲完了。讲完之后发现学生们很迷茫,虽然看似他们很积极,
但实际没学到什么,对知识点并没有完全理解,效果很不好。讲完后指导教师也说,太快了,语速也有点快,把节奏放慢,别紧张。痛定思痛,我重新把课文内容看了一遍,吸取教训,划分没部分大概用多长时间,这样在四班讲得时候明显好很多,内容讲透彻了,节奏也把握对了。第二课时时,由于在三班讲得太快,基本没剩下什么东西,所以只能多说,也让学生多说,比如拓展训练是“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被误解?怎样才能减少被误解的几率?”我让同学们想一下,然后畅所欲言,发现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也能从自己的.故事中更好的体会文章主旨,这算“因祸得福”了吧。但在四班讲的时候,因为停电,多媒体不能用了,只能回归原始,因为怕大家不能理解,所以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写,结果发现时间不够用了,拓展训练没有时间做了。后来指导教师说在黑板上写太多了,太浪费时间,只写重点或学生们不认识的字就行,没必要写那么多。
虽然讲解这篇课文时状况百出,但通过这些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后要注意。
郑振铎猫教学反思 7
郑振铎先生的《猫》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我的思路是注重语感教学,这个过程包含于文本的解读。具体包括,如何通过品味语言解读文本,挖掘语言背后的内容,感受语言的魅力。在《猫》的教学过程中,抓住关于三只猫的`不同性情以及“我”和家人对他们不同的态度语言,作为感知主题的两条线缓缓推进,意在水到渠成感悟主题。通过倾注情感的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结构和叙述顺序。提取信息,品读语言,体会细腻的描写所蕴含的真挚情感。通过纵向对比,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联系实际,联系生活,感悟深层情感:对于事物公正的`评判态度,对于生命的关爱与尊重等,
这堂课我设计了故事导入,课前的故事演讲便于学生入境,由“误会”的话题自然过渡到本课当中,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讲课过程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巩固,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本课的学习当中去。注重引到学生有目的地找出文中相关的表达,从而更好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及过渡、伏笔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细致全面由浅入深的分析课文,有利于逐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这节课设计内容有些过多,准备不是太充分,时间安排上有些前松后紧,时间不够宽裕。以后还要注意课堂的整体把握调配能力。另外,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完课文后,没有及时的予以鼓励,而且由于课程内容的安排原因,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没有体现出来。
总之,语文课堂永无满足,永远是在不断修改完善中前进,就好像在修补一条路,我们应该不时地看看我们曾做过的:不平的地方再磨一下或填补一下,或者在道旁栽一些花草树木。如此下去,相信有一天当我们回过头去看,这必定会是条花团锦簇的康庄大道。
【郑振铎猫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郑振铎猫教学反思04-21
郑振铎猫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04-30
郑振铎的《猫》教学设计(精选10篇)10-17
《猫》 郑振铎 教案04-25
《猫》郑振铎读书笔记(精选11篇)12-09
《猫》教学反思10-29
猫教学反思04-28
猫的教学反思04-28
猫教学反思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