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五下《组合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28 18:25:0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沪教版数学五下《组合体的体积》教学反思范文

  1、学生应该体会“切割”与“补充”、“移拼”等转化方法在同一组合体体积求解中的相对优势便利性。

沪教版数学五下《组合体的体积》教学反思范文

  应该说,作为思维发散、活跃思维的学习要求,无疑需要学生自觉去经历多样方法解题的探究过程。所以,在同一个组合体的例题中,我们花了相当的时间去探究“方法”的多样性。我们结合“理解与计算” 双向便利的原则去比较各种转化方法的优劣长短。然后,再确定择优而用的最终学习结论取向。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后,我发现学生在依据组合体特征选用最适合的转化方法时,不致单薄、不致“学死”,能后灵活运用“转化”方法,进行合乎自己理解个性的思路解题。从练习册上基础题型的解答情况看,学生都能在具体组合体特征的分析后,选择最为合适的转化方法,从而为准确便利地找到对应数据,降低了难度。

  2、给学生更多可操作的细节引导,让学生的概念抽象学习过程不致太过“无物”,应该让学生从某一些细节,去触摸到抽象的概念学习本质。

  这一点,也正是体现出此学龄阶段之抽象概念学习所应该取用的目标及方法。本班学生整体而言,习惯较好,对于老师的教学理解有较好地执行习惯能力。可是,他们的思维灵活性训练缺少,更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于“几何”、立体图形的空间位置感非常迟钝,如徐慧贤、李云飞、蒋桂松、隗曹、沈璐。他们在以前的“几何小实践” 学习中,一直存在一个“抽象性语言文字”与“直观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之间的互译困难问题。其实,这也不仅是学困生的几何实践学习困难,也更是大多数学生的困惑所在。

  为此,我在今天这节课上,帮扶了他们,给了他们把我几何概念、理解抽象立体的某些凭杖。比如,虚线表示出“切割、补充、移动”的转化痕迹,用 “V1、V2、V3……”表示出转化后各部分图形的标记。这样,也就便于形象直观与抽象空间的互译连接,便于分析综合过程的有效指向表述。

  而考虑到本课的难点在于“在转化后,能准确滴找到各部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其对应数据。”,所以,我引导学生“描一描”、“掐一掐”,进行一个简单而指向性明确的读图操作。目的是是让学生多一份耐性,多一份仔细。在列式之前,还是要潜下心来,找一找相关的量及数据,多一个确定长、宽、高,寻找对应数据的思考过程。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样的思考步骤是不能省略的,也是列式解题的前提。

  我们都知道,“转化”本身并不难,而转化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部分体积之和”与“原整体体积”之间的守恒性。这其间,数据的运用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既是计算方面的要求,也是对体积守恒性的一种检验。而学生往往难以用准确的计算结果来达到检验目的,原因就在于组合体各项数据呈现时,于学生捕捉而言,有一个嵌套混乱、抽象不明的隐性特点。也就是,学生必须得有正确的立体空间观,才能准确找到对应的数据。

  所以,我就耐性地教会学生描一描V1的长、宽、高,说一说V2的长、宽、高的数据。而这样的操作要求,是先于列式计算的,是先于准确数据的确定的,却又是比数据直观更重要的。试想想,学困生连组合体中的各个长方体部分之长、宽、都找不到,不清楚,又怎能期待他会正确寻找到对应数据?那求体积于他而言,不就是等同于平面长方形一样地,数据乱乘?

  为此,我在设计练习时,还有口头训练要求,手势训练过程。即计算组合体体积之前,先虚线表示出“转化”方法痕迹,再标记出V1、V2、V3……,再逐个长方体地“指一指”、“掐一掐”、“描一描”,指出个各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最后读出对应的数据(为直接告知的,怎样求?也说说)。在这些方法要求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主动起来了,会自己有“感触地”操作这样的解题思路,列式解题也就有保证了。

  3、既然是学习,对于过程的要求、对于书写规范、答题完整之类的细节要求,也应该态度认真去对待。

  比如,解题时的“解”字样要写,列式之前的 “V=V1+V2……”等量关系式也要列出来。这样,可以减少因多个部分长方体数据的混淆而引起的错误。尤其是列式时,对照着等量关系式,逐个地找到对应数据列算式,哪怕是综合式很长,也不怎么出错。最后,不能忘记作答。这样的一些细节,若是省去不顾,倒也不至于答题必错,但可能因细节不究而易于致错的概率会无形增加。

  因为如此细节的突出关注,所以学生的课本基础练习、练习册课后作业情况,都能规范解答,正确率高地良好表现。如沈璐、徐慧贤、蒋桂松、李云飞也都不再对立体图形望而生畏了,反而都能在条理清晰的解题中,感到组合体体积学习的更多快乐,岂不是更好的学习期望?

  组合体体积,应该注重学习方法过程的探究。从分析综合角度,把握体积的整体守恒性,给学生易于操作的细节知道,帮助学生厘清解题思路方法,则高效学习源来有自。

【沪教版数学五下《组合体的体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沪教版《母校》教学反思范文04-27

沪教版《摇花船》教学反思04-27

沪教版秦陵兵马俑教学反思04-27

鲁教版与沪教版《空气·氧气》的比较研究05-02

沪教版小学英语教案11-09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循环小数》教学反思模板(通用11篇)01-05

有关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化简与求值》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02-02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01-14

冀教版《古井》教学反思范文04-27

冀教版《古井》教学反思范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