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30 02:00:5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心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每次上完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这既是一种学习,也是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中心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

  上周,我上了一节公开课《中心对称图形》,现在就这节课我谈两个“做法”、两个“问题”:

  两个做法: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

  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充分体现了“中心对称图形”这个重点,围绕它我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我平时积累的结果,其中有生活中的、小学算术中的、物理内容的、扑克牌上的、游戏里的、打油诗里的等等材料,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少联系的东西,最后都能很自然地为所统领,很自然地归属于“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数学是一门讲究理论、讲究层次和条理的学科,对于没有真正感悟到数学之美的初中生来说,是容易枯燥的;当老师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孩子们才会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对数学发生兴趣。因此,平时我特别注意收集跟数学有关的生活素材,以便于在教学中能简明、有趣地说明一些难懂或易错的数学知识。

  (二)总结学生的新颖解法并充分利用它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新颖的解法,数学问题往往是多个角度来考虑,特别是在几何证明题中,一道题往往有多种证明方法,因此在几何教学中,我注意例题的精选,精选出的例题在课堂中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充分去挖掘学生思想中蕴含的这部分的知识,然后让学生之间交流;上课时,对于每个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评价,尽可能的多鼓励,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有时候,刚在三班上完课,又到四班上在讲同样问题,就可以给学生说这个问题是刚刚在三班某个同学回答出来的,这样会暗示四班学生三班学生能回答的问题我们四班同样能回答的,人都有不服输的心里,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同时对三班的同学也会起激励作用,课下会有四班同学给三班学生说到这个事情的,因为好事情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三班的这位同学听说在四班的课堂上老师用到了他回答问题的方法,他至少会高兴一天的,今天这样明天也这样,经常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保持比较高的热情,这样对学生有利对自己也有利啊。

  当一个学生的解题方法,通过我的加工拓展变成一种解题思路,每一次使用时,我就专门提出“这次我们应用某某同学的方法来解它”,对这个同学来说是莫大的心理鼓舞。

  有一段,我曾经把自己学生作业中一些新颖解法汇集在一起,办成了一个小报,转发全年级每一个学生手里,以此来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班学生的独特解法上了第一期,其他学生就渴望下一期有自己的杰作,就会在作业中很努力地钻研而不是应付。

  两个问题:

  (一) 公开课上我戴着镣铐跳舞

  本节课上,在探讨图形分割时,一个学生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把虚拟的一个小长方形割下补到另一个实图的对称位置,当时,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仅仅简单交代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在这个地方还有许多可探讨之处,而且不少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

  上公开课,对我来说,感觉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不敢象平时那样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任意发挥,生怕因“不小心”临时发挥,无法完成课堂程序。比如,这节课上,有一个“9棵树栽10行,每行3棵的栽法”, 如果从这个题目引开来,同样有许多“中心对称图形”的变化,但是,进行这个内容就必然会影响这节课的课堂设计,当时,我就忍着割舍掉去进行安排好的内容。虽然上课之前自己已经充分准备好自己的上课内容,教学环节的处理都已经安排好,课堂上问题的设置。

  问题的回答会出现什么问题一般都能预料到的,可是在实际上课时,往往会有一些问题是出乎预料的;当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或一种新的解法时,老师则可能因时间的问题而暂时放下不管,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圆满地解决,就会激发提问题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很有思想的学生,现在的孩子聪明程度是相当高的,特别是这些学生是你教过一年、两年后,你的许多解题思想、习惯性解题思路已经被他所熟知时,他处在了“知己知彼”的位置,再加上学生多、思考方式也多,因此课堂上我从不敢轻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及对某个问题发表的看法。这就造成了,公开课上既希望学生有问题,但又怕学生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知识是在课堂上逐步生成的,不是死的,这才是课堂的“血和肉”,不应该为了追求课时内容的完整,忽略课堂效果,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才是课堂真正的高效,即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是我们做教师的最终目的。

  我曾经在一次听课时看到这样一堂课:一个语文老师在上一个公开课时,因为内容需要,老师描绘了一个诗人在某一优美意境中即兴创作了一首诗,当时就有一个学生提出朗诵一下自己的一首诗,后来竟然出现班里大部分学生都要求做诗,没有想到这个老师竟然答应了,这节课后来竟上成了赛诗课。你怎样评价这样的一节课呢?但是,学生们乐意,参与度也特别高,我感觉这节课孩子们的收获是不小的,比老师中规中具地上一节课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二)公开课中的假活跃与真沉闷

  有时,公开课上有的问题设计导向性太明了,干涉或控制了学生的思维,明显带有程式化,缺乏教学过程中应有的生气。课堂上有一段时间,学生好像成了配合我上课的配角,没有给足学生应有的思考空间,失去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问题,很少主动的提出问题;特别是教师一对多的问答,其实一问一答的机械形式,是一种无实质性jiao往的“假”对话,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式教学,后果是:看着热闹,实则沉闷。人的好奇心是天生的,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拥有探求新异事物的天然需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的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学生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一条真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上课时,往往讲的有点多而让学生思考、提问、交流的有点少,无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或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经过交流都有了两个思想或碰撞后的多个思想;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上课时,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给学生以信心,是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课后的一点反思,和大家共同交流。

【中心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中心对称图形》教案04-25

《23.2中心对称》教学反思04-27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04-08

《图形的运动》教学反思04-08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04-03

图形的相似教学反思04-03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04-28

图形教学反思范文04-28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04-03

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