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When was he born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是本单元的基础,基本句型和描述性的形容词都在本课时得到呈现。按照备课思路,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展开,整堂课上下来比较顺畅,学生反应积极,在输出部分,能灵活地运用本节课的新知识,总之,这是一节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学生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成功的课。
首先,设计别出心裁,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将Section B 的1a部分提到了这一课时,使学生在描述名人或者自己喜欢的人物时能有更多的选择,为最后的文段输出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合理、科学,在我校学生中可以畅通无阻。可在我的第一稿设计中却非如此,完全按照教科书的编排顺序,在和本备课组和本科组老师的集体研讨下,几易其稿,最后,才成了现在的面目。如果将Section A 2a的听力再放到第一课时,听力内容就稍显偏多,对话及句型练习的时间就会被压缩,而后面的内容扩展就不会水到渠成,让学生进行文段的输出也会显得捉襟见肘。
其次,导入新课轻松、自然。本来是准备了一段姚明在 “ NBA”的比赛视频,作为导入新课的前奏。但如果一上来就让学生看视频,显得突兀和做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的传统是每节课前都有学生的 “Daily report”,每天的报告内容都和正在学习的该单元密切相关,如果是新单元的第一课时,那今天的 “report”肯定是和上一个单元的内容密切相关。后来又打算以奥运主题曲 “You and me”以及奥运冠军的图片来导入新课。但是,北京奥运会已走远,正在进行的“东亚运动会”的影响力又不如奥运那么广泛,用哪一个运动员?“郭晶晶”还是“刘子歌”?举棋不定,主要是觉得不自然,太牵强。如果是用运动员来导入新课的话,怎么和学生自己相联系?如果一下子描述了好几个的话,学生对句型会很熟悉,这样未尝不可,也可轻松联系到学生本人及家人的出生日期和他们的工作,但是,接下来的听力怎么办?又再转回到运动员那里,岂不是显得太杂乱,脉络不清晰。如果一直是名人介绍,最后再联系到学生本人,那么多的运动员,会让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所以,这个设想又被毙掉了。经过讨论、修改,冥思苦想,最后还是从学生的 “report”作为突破口,因为上一单元是用一般过去时态谈论你的上一次的学校旅游以及上周末的活动,所以,紧接着学生之间的问题互答,我微笑着提问: “Did you have a birthday party last weekend? ” “No” “Did you have a birthday party last year?” “Yes”接着引入本课时的重点句型“When were you born?”又给出了词组 “give birth to…” 的用法,顺带着对学生进行了感恩和孝心教育,对年、月、日的练习也顺理成章地进行了。所以,本课时的导入我是比较满意的,当然还有更好的方法,我会一直不停地思考下去。
再次,本课时主要谈论的对象是著名运动员,思路未免狭窄了点,我在备课时,考虑到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以及对他们从小进行爱国、爱乡和理想主义教育,于是又增加了国内的几位名人。比如作家“鲁迅”,科学家“钱学森”以及祖籍的著名乒乓球运动员,中国第一位世界冠军“容国团”的生平事迹和成就介绍,在这同时,又引入了本单元出现的所有描述性的形容词,并在介绍的同时又学习了”Start doing sth”和”Stop doing sth”的用法,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加了知识,而且丰满了学生的语言,使学生在描述名人时有内容可讲,更能增加他们学英语的信心,而且,谁又能不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在座的学生中不会出现第二个“鲁迅”和 “钱学森”呢?
即便修改了那么多,思索了那么多,上完课之后,再次审视我的设计和课堂组织,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
1、课件的制作不是很精美,有些美好的创意,不会在课件上制作出来。通过日常的操作,才发现电脑技术还有待提高,今后要多多学习,勤于讨教,将课件制作技术赶上来。
2、在重点句型操练环节,练习方式太过单一。而且在自由练习环节,没有给学生太多的发挥空间,而是根据例子机械模仿。
【When was he born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Unit 9 When was he born?(Section A)教案04-25
When was it invented教学反思(通用6篇)07-31
Unit One What’s he like ? 教学反思04-30
When was it invented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3篇)08-08
HE品牌策划05-01
How old is he05-04
六年级下《He’s going into the hole!》教学反思04-30
比较while, when, as05-04
He has a car05-02
How old is he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