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恐龙》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恐龙》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教师董永利
《恐龙》是一篇说明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文章层次清楚,语言浅显易懂。
恐龙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我想如果教师只凭借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文,领悟情境,可能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此,在课前我鼓励学生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然后有条件地把资料打印出来或者重要的记录下来,或者带上自己搜集的恐龙图书、玩具模型等让大家在课上进行恐龙知识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恐龙的知识。让他们对学习充满期待,激发兴趣。
同时我也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借助网络资源,查到了很多相关资料,并制作了《恐龙》的课件。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恐龙形态特点、生活习性等,我在制作课件时也力求图文结合,即每一种恐龙都和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说明相配。
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这些恐龙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接着以雷龙为例,让学生找出描写雷龙特点的句子,通过讨论知道了课文是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雷龙身体非常庞大的特点写具体的,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它的特点读出来。小结学习雷龙的方法以后,让学生循着这样的思路自学其它恐龙的特点和说明方法,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课文,能准确地总结出说明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给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后,由扶到半扶半放到全部放手,学生的观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最后,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恐龙,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探究,大大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查资料、交流的方式,获得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虽然这节课我准备了很长时间,也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
一是过程还不够紧凑,尤其是在小组讨论环节。一方面是小组讨论的时间没有把握好,直接导致最后的拓展延伸——用一种或是几种说明方法介绍你搜集到的恐龙知识环节没有进行了;另一方面是在小组展示环节,可以让学生站在讲台上,指着图片为其他同学讲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胆量,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力,这要比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站在讲台下说的效果要好的多。
二是教学语言还应再精练些。一方面是减少口头语;另一方面是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解决问题、阐释问题的能力,学生自己说出来的知识比老师讲出来的知识印象更深刻。
三是在指导朗读方面还不够到位,课堂评价学生这方面语言不够丰富。
通过本课,我体会到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能使语文课增色不少,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不可能完全代替语言文字本身,不可能代替所有的教学手段。在今后的运用过程中,还要多下功夫怎样能使两者发挥的恰到好处。
【《恐龙》第二课时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恐龙(第二课时)05-01
《恐龙》第二课时第二次教案及反思04-25
《恐龙》教学反思02-22
《恐龙》第二课时优秀教案05-02
20恐龙教案第二课时04-25
《恐龙的秘密》教学反思05-05
阳光第二课时教学反思04-30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反思05-01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反思04-29
《理想的翅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