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段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案例研究》课题资料-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图形的旋转(一)》教学反思
柏军芳
生活中许多复杂的图形都是一些简单的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图形的旋转(一)这节课所要展示的就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形的过程。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本学期要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我想应该让孩子们先感知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产生一种朦胧的意识后再来教学。基于知识之间的联系,我先让学生来观察钟表上的指针的运动,第一步我让学生明确旋转的含义。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独立思考如何描述出指针怎样旋转的。使学生弄清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含义,明确要想表述清楚指针的旋转,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三点。学生描述时要将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说清楚。再让学生来收费站横杆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现象,去发现旋转的过程中横杆的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只是横杆的位置和方向发生了变化。由此初步的感知旋转的特征。接下来,过渡到线段的旋转,引导学生尝试画出线段旋转后的图形。
教材看起来编排的比较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没有一定的空间观念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要画出旋转90度后的图形,有些孩子想象不出根本无从下手。教学中,先利用钟表的运动探究旋转的三要素,再上升到线段的旋转,学生知识的建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自然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数学活动,始终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投入学习活动。拓展练习中,从9时到7时的调钟面时间,既让学生进行了顺时针旋转,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逆时针旋转等不同方法所得到的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
本节课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数学活动中加深对旋转的认识,同时在动手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新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每项活动都为突破教学难点做好铺垫作用。在组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都有意识地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多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的机会,多让学生“做”数学。总之,“图形的旋转”的教学,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直观教学为主,逐步从形象思维向空间想像过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的作用,注意教学的层次性,使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自己的感觉在于:
1. 能驾驭教材,把握重难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抓住要点,讲到点子上。
2.能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以恰到好处的点拨。
3、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过旋转,所以回答出教师所展出的.实例中的共同特点并不困难,也能较顺利地归纳出旋转的数学定义,所以活动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也感受到数学可以是具体的生动的。
不足之处: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对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掌握得比较好,也体会到了旋转后位置和方向变了,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但教师并没有进一步地引领学生深入研究,从课内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旋转的意义是可行的,而且可以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反思
曾宇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直角、锐角和钝角,以及认识三角形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本节课的重点是三角形的分类标准,难点是如何辨别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成功之处:
1.我联系生活引出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说出三角形的特征并能正确进行辨认三角形各个角的名称,从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学得自然顺畅,为下面的探求新知做好铺垫。
2.在教学中能根据教材固有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合作、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进行分类,能理解掌握三角形种类的特征。三角形的分类有两种不同的标准,可以有角的大小作为标准来分,也可以有边作标准来分。我始终以学生活动来完成比较抽象的分类方法的学习,这比较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如按角分类、按边分类等环节都给学生创造了动手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感知,让学生获得最直接的经验。
3.练习设计层次性强,巩固和强化了本节课所掌握的内容,特别是通过练习学生的所学知识在疑惑处有了清晰和明了的认识。
4.板书设计,条理清晰,布局合理,体现本节课的内容。
不足之处:按边分的时候,对小组合作时间分工不过合理,时间把握不好,没有强调等腰三角形底角和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今天在课堂上不如意的地方,正是我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的。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陈琰
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制作了长方体纸盒,以制作这些物体需要多少材料这个实际问题入手展开教学,然后让学生思考,想办法,动手剪,展开后求出展开图的总面积即可,从而揭示表面积的概念。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是非常熟悉的,因而感到很有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保持着比较活跃的思维状态。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非常顺利。在教学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引导学生依据长方体面的特征和展开图形教学。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教具的观察、计算来体验探究表面积的整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还结合学具,让学生在长方体学具上标出长、宽、高,然后思考相对的面面积怎么求,从而让学生逐步养成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我设计了多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如要制作一个洗衣机包装箱的面积、洗衣机罩需要多少布、制作一个无盖鱼缸需要多少玻璃等等,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思考到底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总和,然后选择有关数据进行计算,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死板的运用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欠缺经验,比如:房屋的通风管、横截面、占地面积、周围所蕴涵的数学内涵还不够理解,特别是空间想想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分不清楚具体的面应该怎样求才是它的面积。特别是一些拓展创新题,更是让不少学生感到困难。学生缺乏耐心细致,做不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因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失误较多。
【《不同学段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案例研究》课题资料-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教学反思12-04
区课题研究教学反思01-13
课题研究教学反思-106-29
立项课题资料-教学反思03-02
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研究教案)11-18
课题研究相关教学反思203-30
课题研究相关教学反思103-26
案例说明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策略01-15
对教学观念的反思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