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06 12:30:1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第十四中学 黄燚 一、 说教材 1、地位 《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选编的都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单元提示要求我们阅读时,注意说明顺序和方法,学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要求筛选信息。 2、内容 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3、课标要求 新课程标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本课有严密清晰的逻辑和严谨科学的语言,能在文本研读中完成科学思想的构建。 二、说学生 1、生活经验 我所教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对田间地头的事物有特殊的感情,本课更能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的兴趣。 2、能力要求 通过上一单元学习对说明文基础知识有了了解,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 3、欠缺 但是农村的学生眼界局限性,平时阅读量少,他们在理清说明顺序和语言鉴赏方面比较欠缺。 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把本节课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 能力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根据每段的中心句筛选课文主要信息。 2、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3、学习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增强语言感悟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知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学习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增强语言感悟能力。 四、说教法 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和三维目标制定我把教学方法制定如下: 教法:以任务驱动学生 学法:1、五步读:初读、再读、研读、情读和拓读 2、小组合作探究 多媒体课件辅助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视频导入 利用图画、音乐、语言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阅读。 2、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学生自有朗读课文,积累的字词,最后教师展示积累的词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展示补充。 3、再读课文,感知内容,筛选主要信息 课件上显示:“快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方法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并根据这些中心句筛选课文主要信息。” “采用默读的形式,还要掌握一定速度,是逐步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抓关键词句,概括内容的能力,”这是新课标中重点提到的初中阶段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为下一环节从独立转向交流讨论奠定基础。 4、研读课文,理清说明顺序 读课文的6—10段思考: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不能颠倒顺序?为什么? 这一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和图片创设情境。 新课标中指出“对课文内容能提出自己看法和疑问,并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通过讨论会总结出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还有古今差异的时间顺序。 展示三月内蒙古和海南,四月的内蒙和大连,四月的内蒙山顶上还有积雪而山脚下却绿意葱葱。这种直观的图片对比很容易帮助学生理解经度、纬度、和高下的差异。 5、情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课文第一段听完后用 “我听到了 我知道 说一句话。” ②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体会欣赏。 感受语言既是课堂重点也是学生欠缺环节,我采用了配乐泛读来创设情境,学生由品味词句“我听到了什么”然后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我知道了什么”。学生由听到读,再到品读从而对文本理解和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美,探索科学的奥秘。 6、作业:以下两个作业任选一个 ①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②写一篇观察日记 这两个作业完成都需要查找一些资料翻阅科普类图书,这一环节也是拓读的体现,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科学兴趣。因为学生个体差异不同,第一个相对容易一些,学生有选择空间。 六、预期效果 时间:合理的时间安排能保证各环节顺利推进,从而保证有效教学的顺利展开。 内容:内容设置上,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基础为起点,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方法: 1、五步法阅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任务,有方法,从而确保课堂的实效性。 2、运用小组学习法,克服了部分学生胆怯、不善言谈的弱点,加之教师的引导和鼓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本节课是从时间、内容、方法等方面构建的一节高效务实的语文课。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一节公开课,有很大的收获,不同的课型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这是一篇说明文,而且是事理说明文,对于说明文比较枯燥,道理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喜欢这类文章,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热爱这门科学,真需要教师动动脑筋来备课上课,经过集体备课,我们说说自己的上课方式,在说课中我知道了文章确定的重点是生动准确有条理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顺序,之外还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后,选择教学方法,采用精讲,然后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教学,在教学媒体的应用上说明文应该有直观的教学课件,经过精心准备,找到了适合学生的课件,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研究了学生,研究了大纲,新课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风格,准备上课。 可是对于文章的内容与教学形式怎么和谐统一,应用自如还是一个问题,因为平时应用课件次数几乎为零,所以初次应用一定会有问题,因此在家里、学校,反复实践后才上了这节课。感觉效果不错。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说明文,教学备课时要关注它的文体特点。可是,它也是一篇科普文,研读教材时,也要注意科普文科学性和通俗性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引导。只有深入研读了教材,才能在教学中不只是让学生明白文章的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也不只是让学生了解有关物候的科学知识,而应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内容中品读语言,从语言中学习表达。总之,通过深入研读教材,要让说明文教学也有语文味。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再好的课堂设计如果脱离了学生,也只能是空中的楼阁。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深入研读学生。教师只有事先研读学生,在预习时有的放矢地进行交流,上课时才能有效地引导。 我在预习课的时候,发现学生不大配合,尝试着交流了几次,都碰了壁。此时,我没有积极想办法,进行疏通和引导,却急于求成,只想快点完成自己的预习任务,丧失了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最好时机。以致学生在课堂上未能很好地展现自己,课堂上的表现也差强人意。这,是这节课我最遗憾的地方。 今后,我还需要多学习如何与学生进行交流,深入研读各种各样的学生,在备课中关注他们,在教学中引导他们,鼓励各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课堂是多变的,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教师要灵活地进行课堂调控。面对沉闷的语文课堂,面对学生的散乱,我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疏导,也没有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化解,反而,任由不良的学习情绪蔓延。同时,自己的上课状态也受到了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极其焦灼不安,却又有点 “无可奈何”。课后,评委老师们的一席话,却似醍醐灌顶。是啊,真正懂得教学艺术的教师,课堂调控更应灵活机智,彰显自己的教学智慧。 这节课让我获益匪浅,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值得我深思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研读教材,多研读学生,讲究课堂的教学艺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反思04-30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04-08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05-06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05-22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07-28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精选18篇)06-30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精选10篇)03-08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05-10

大自然的语言反思04-27

大自然的语言课堂反思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