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3-10-30 17:00:16 芊喜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性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学习,可以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奠定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同时介绍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使学生初步了解了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规律。进入高中化学学习后,通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基础及化学基本理论。本章是学生第一次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学习金属元素化合物,这种学习模式将为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做铺垫。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4)学生,学生人数52人,绝大多数基础较好,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具备较好的纪律性和一定的实验技能。

  三、设计思路

  基于教学目标和对教材以及学生的分析,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采用实验探究和分组讨论的学习模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合作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对钠的性质的学习。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活泼金属的反应原来如此精彩,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更多金属知识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钠的性质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掌握掌握钠的性质,了解钠的用途与存在。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

  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钠与水反应的实质及其拓展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七、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仪器及药品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镊子、玻璃片、滤纸、小刀、酒精灯、火柴

  实验药品:酚酞溶液、CuSO4溶液、 FeCl3溶液、金属钠、蒸馏水

  3、学生准备:本节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分组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盘。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视频,高速公路上因浓雾导致的交通事故。介绍高压钠灯的优点:体积小、亮度高、紫外线辐射量少、透雾性好、寿命长等优点,很适合交通照明,如主要交通道路、机场跑道等需要高亮度、高效率场所的照明

  观看视频,思考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浓雾大,可见度低,司机视野不够清晰等。

  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化学,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从而导入新课教学。

  《钠的性质》

  实验探究1

  常温下钠在空气中的变化

  组织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探究实验,指导学生做好切割钠的实验,指导学生注意观察钠表面的变化。

  1、熟记钠的保存方法

  2、完成钠的夹取、吸油、切割,感受钠的质软。

  3、观察钠的真实面目

  4、仔细观察记录钠表面的变化。

  通过实际操作完成钠物理性质的学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

  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实验结果: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非常活泼,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钠

  提问:

  1.钠的真实面目是什么?

  2.新切开钠在空气中有什么变化并描述实验观察结果。

  3.从结构决定性质入手,引导学生从钠原子结构出发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2.描述钠在空气中的变化现象

  3.从分析钠原子结构找出变化的原因

  通过亲自造作,使学生在做中学,获取最直接的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学会归纳整理,感知钠的物理性质及快速被氧化的过程。掌握物质性质学习的一般规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实验探究2

  在加热条件下钠在空气中的变化

  指导学生做好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及时撤走酒精灯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细节。

  观察钠在空气中燃烧,记录实验现象:钠先融化成银白色小球,然后突然剧烈燃烧,火焰为黄色,生成物为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

  体会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逐渐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

  归纳小结

  钠是非常活泼金属,具有强的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

  常温:4Na+O2==2Na2O

  点燃:2Na+O2==Na2O2

  实验探究3

  钠与水的'反应。

  提问:

  1、描述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2、思考分析钠与水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3、在实验室里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4、由钠与水反应实验总结钠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学生共同协作完成实验探究3,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针对实验现象展开讨论,思考交流得出结论。

  再一次感受化学实验的精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验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探究释疑

  教师引导:

  1、实验现象

  2、反应生成物

  3、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如何从理论上推理和通过实验验证?

  4、老师演示氢气的检验。

  5、总结哪的物理性质。

  小组代表回答。

  1、钠浮在水面,很快融成小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动,并伴有斯斯得得响声。有些小组还伴有小火花,或爆鸣声;钠球逐渐变小至消失,加入酚酞,溶液变红。

  2、生成NaOH和一种气体。

  3、从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推出应该是氢气而不是氧气。可以用点燃法检验氢气。

  5、密度比水小,熔点低,质软。

  培养学生的细微观察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规范化学用语,训练思维的全面性和逻辑性。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现提出合理的假设,在实验验证,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归纳小结

  2Na + 2H2O==2NaOH+ H2↑

  创新探究

  教师引导讲解:

  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将水电离的少量氢离子置换出生成氢气。那么钠与稀盐酸的反应呢?

  展开思考与交流,得出答案。

  反应会更剧烈,生成氯化钠和氢气

  2Na + 2HCl==2Na Cl + H2↑

  学会知识迁移,从已有知识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事物的共同本质,形成一定的概括能力,从而获取新知。

  教学评价

  今天我们每个小组都能够分工协作,很好完成实验探究,也能够积极展开讨论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很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

  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肯定自己,树立自信。

  作业布置

  1、训练2的题组二

  2、探究作业:如何改进钠与水的反应装置,既安全又合理?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实验比较简单,且相对安全,完全可以分组实验探究来完成,让学生充分亲自体验实验的乐趣,真实感受和获取新知。这远比老师演示,学生观察获得知识更为鲜活与更有说服力。但氢气的检验和钠与酸的反应还是由老师演示更安全些。

  2、由于学生实验基本操作还不是很熟练,导致课堂时间有些紧,对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及现象分析及创新探究有些紧张。下次教学时应注意适当调控学生的实验节奏。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

  教学目标:

  1. 了解钠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块钠金属,在简单观察后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物质吗?它有什么特殊的性质?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关于钠的性质。”

  呈现(10分钟):

  1. 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如:金属光泽、柔软而能切割、能在空气中燃烧等。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15分钟):

  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钠的化学性质,如:与水反应,产生氢气,产生碱性溶液等。并解释背后的化学原理。

  实验(15分钟):

  进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演示,观察反应产生的现象和产物。同时,教师解释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进行知识回顾。

  第二课时:

  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提问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你们还记得钠的物理性质吗?还可以用它做什么?”

  呈现(10分钟):

  介绍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用于铸造、制备钠铝合金等。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增强学生对应用的理解。

  讲解(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钠在其他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如:与氯化银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等。

  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钠的性质和应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展示给全班。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展示、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大部分学生对钠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不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实验演示中,学生在操作和观察过程中的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应该更加注重实验操作的安全要求,并向学生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其次,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一些化学概念可能较为抽象,在讲解过程中,我应该注重以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总体来说,这次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参与互动中获得了知识,并且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反思,我会对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优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比的性质教学反思04-08

《钠的化合物》教学反思10-11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11-04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04-03

商不变的性质教学设计04-25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03-13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04-08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04-28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