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二年级上册《搭配(一)》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搭配(一)》教学反思
龙华中心小学林和
排列组合问题不仅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有益载体。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多个趣味化和数学化的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不断深入,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在“物化—表象化—内化”的的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了用有序的思想方法解决三个事物的排列数问题的知识结构,很好地发展了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层次和水平。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本节课教学中,把例题、“做一做”和练习等有关排列知识有机整合,以“旅游中的搭配问题”为经线,“以摆数字、涂色、拍合影、握手”为纬线,构成情境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学故事链,将排列问题趣味化。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数学思维的训练。学生逐步形成了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了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2、 经历过程,注重学生的交流互动和实践探索的经验。
在“猜旅行箱密码”这一环节中我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向主题地位,在展示的学生出现和大家的答案不一样时,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发现有重复、遗漏的现象,然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再次思考和讨论,学生在交流中碰撞除了创造的火花,从而总结出了“固定法”和“交换法”等不同方法。这时教师再适时强调要想保证不重复又不遗漏,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初步感受有序排列的思考方法与建立简单的排列组合数学模型。同样,在“选花”环节中,有之前“猜密码”这一案例支架的桥梁作用,学生通过同化和迁移,更能进行积极探索和思考。我再让生采用同桌合作和自主探索两种形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其解决问题的体验和经验获得空间的发展。
3、 渗透方法,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于1、2、3三个数字最多能排列成几个两位数,在课前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指导能组成不同的两位数。但只有35%的学生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但这部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知识背后蕴涵的数学基本思想呢?针对这种情况,我有意识地增加了一些追问和指导:仔细观察,你最喜欢哪个同学的写法,为什么?请这位同学说说是安排什么规律写的?让学生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体会把同样的数字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是不同的,结果与事物的顺序有关。注重让学生在互动表达、猜测推理中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上这节课之前,我在其他平行班试讲过,发现学生对有序的思考方法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今天我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有序的排列方法上,以致于后面的联系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地体现练习的层次性。
2、 语言不够精炼,特别是有些过渡处理的较为生硬。
困惑的地方:
交换位置法中学生写出12、21后,接下来该写说明?这时是否有必要强调先摆13、31,如果要的话该怎么组织严谨的数学术语来说明,能否用从小到大的顺序地来说明?
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给予指点、解惑,并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二年级上册《搭配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搭配教学反思05-06
《搭配》教学反思05-06
搭配问题教学反思04-28
《搭配问题》教学反思范文04-29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反思05-06
病句搭配不当教学反思05-07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反思 :05-04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反思04-28
《搭配》教学反思(精选21篇)06-13
二年级《搭配》教学思路反思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