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教学之我所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30 10:06:38 泽彪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诗词教学之我所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反思(精选6篇)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词教学之我所想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词教学之我所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反思(精选6篇)

  诗词教学之我所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反思 1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所写,词人时年65岁,久废后再起任镇江知府。词中写登高所见所感,抒发胸中压抑已久的一腔豪气。

  这首词层次分明,上阙写对千古兴亡的感慨,可谓“悲”。下阙写对古代英雄孙权的追莫,可谓“壮”。用三问三答构成全篇,借用古人原句不见痕迹。作品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饱含强烈的爱国情感。在教学后,我有以下反思:

  一、学诗词先“知人”

  我认为古诗词教学不应该是单一教学,而是应该通过学习一首词从而了解一类词,而这其中就必须对词人的写作风格、生平经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通过资料搜集我找到了以下内容: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但是我认为仅仅把这段文字放在PPT上十分枯燥,学生难以记忆和理解,所以我认为不妨将初一学习过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呈现给学生,既能够让他们温故知新,又可以让他们借用这首词来唤起对辛弃疾形象的大致印象,学生结合诗词可以轻而易举地说出辛弃疾是一个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心忧祖国的`人,也可以把握他的词豪放的风格,提高了课堂的语文味。

  不足:我在这一部分花的时间有些多,使得后面的教学过于紧凑。

  二、学诗词巧“论世”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学习一篇古诗词必定要了解其写作背景,南宋当时被金人侵略,但是统治者整天歌舞升平,软弱无能,导致大片江山落入金人之手。我认为仅仅通过这类资料的呈现是不够的,一方面学生自己在预习时就能查到,一方面这样的课堂也毫无语文味。所以我找到了同时代诗人林升的作品:

  《题临安邸》

  南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就深刻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国都被迫南迁,统治者仍整天不思进取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致西湖有“销金锅”之号。让学生们读一读,品一品,达到“以诗解词”的作用。

  不足:在这一部分,由于时间紧凑,我讲的有些多,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让他们自己讲。

  三、学诗词扣“词眼”

  这首词的题目中“怀”字最为重要,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就提问:通过预习,你认为“怀”有哪些意思?在教学最后归纳主题时又与之呼应,让学生明白“怀”字是“词眼”。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析、结合词人形象、时代背景,了解到“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是怀念故土,“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是伤怀国势,下阙则是怀念英雄,讽刺权贵。最后通过整体感知,领略到整首词表达了词人浓浓的爱国情怀。使教学脉络清晰、明朗,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主旨。

  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朗读是很重要的,但我这节课上,朗读显得有些走马观花,提出的朗读要求太过于笼统,不够细致,需要加强。

  以上就是我就《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节课的反思:从一首词的教学思考至诗词教学。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诗词教学之我所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反思 2

  在教授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时,我深刻体会到其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深沉的家国情怀,同时也反思了教学中的得与失。

  一、教学亮点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通过介绍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及写作此词的时代环境,学生们能够迅速进入词中的意境,对词人的情感有了初步的理解和共鸣。

  知人论世,把握主旨:在讲解过程中,我强调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通过解析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以及他一生的抗金志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作的主旨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典故教学,深化理解:词中多次引用历史典故,如刘裕、孙权、廉颇等,我通过详细讲解这些典故的出处和含义,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词人的情感寄托和作品的艺术魅力。

  问答互动,激发思考:采用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词中的三问三答,体会问答句对作者情感的表现功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不足

  时间分配: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历史典故的`讲解过于详细,导致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均衡,影响了其他教学环节的充分展开。

  学生参与度:虽然采用了问答互动的方式,但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问题设计不够贴近学生实际或引导不够充分。

  情感共鸣:虽然学生们对词人的情感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在情感共鸣方面还有待加强。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是今后需要探索的问题。

  三、改进措施

  优化时间分配:在未来的教学中,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展开。

  提高学生参与度: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强化情感共鸣: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词人的情感世界,增强情感共鸣。

  总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目标和价值。

  诗词教学之我所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反思 3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怀古词作。在教学这首词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对词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的介绍至关重要。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却屡遭排挤,其词作多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通过详细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学生更能理解词中蕴含的深沉情感和宏大理想,进而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共鸣。

  其次,我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典故和借古讽今的手法。辛弃疾在词中运用了刘裕、孙权等历史人物的典故,以及廉颇自况,表达了自己虽有远大理想却不被重用的苦闷,以及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讽刺。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典故,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词作内容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典故来丰富自己的表达。

  此外,我还注意到词中的问答句对作者情感的表现功能。辛弃疾在词中通篇三问三答,相互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这种问答句的形式不仅增强了词作的节奏感,还深刻地表达了词人的复杂情感。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体会问答句背后的情感波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词作的主旨。

  最后,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词作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也能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还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总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古诗词教学应注重知人论世、把握作品主旨、领悟作者思想感情,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古诗词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诗词教学之我所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反思 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其深刻的历史感怀与壮志未酬的悲愤情感,给教学带来了丰富的素材与深刻的思考。以下是对该词教学后的几点反思:

  首先,在导入环节,通过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辛弃疾作为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和著名词人,其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统一而奋斗,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其次,在词作内容的解析上,我引导学生从“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一景象入手,逐步深入,理解词人通过眼前的自然景色引发的历史沉思。通过详细分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等句子,学生深刻感受到了词人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通过探讨“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等描述孙权的句子,学生也体会到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和对时局的不满。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朗读法、探究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次朗读,学生逐渐领悟了词作的情感基调;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深入探讨了词作中的典故和借古讽今的写法,加深了对词作的理解。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学生将词作内容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理解词人的复杂情感。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解释典故时,部分学生对于历史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在引导学生体会问答句对作者情感的表现功能时,部分学生的理解还不够透彻,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训练。

  总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教学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魅力与力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诗词教学之我所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反思 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经典之作,通过怀古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个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在教学这首词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这首词的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知人论世”的重要性。辛弃疾作为一位力主抗金、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志士,其词作中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时代背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词作中的.情感表达和主旨思想。

  其次,我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词中的典故和借古讽今的写法。辛弃疾在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刘裕、孙权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既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又暗含了对南宋统治者无能的不满。我通过讲解典故的背景和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词作的深层含义,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借古讽今这种文学手法的魅力。

  此外,我还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词中的问答句对作者情感的表现功能。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相互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我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答句的结构和含义,让他们感受到辛弃疾在词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如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对英雄业绩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壮志未酬的无奈等。

  最后,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我也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教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诗词教学之我所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反思 6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经典之作,通过这首词的教学与反思,我深刻体会到了其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深刻内涵。

  首先,这首词的教学让我意识到“知人论世”的重要性。辛弃疾作为南宋时期的杰出词人,他的一生都在为抗金复国而奋斗,屡遭排挤却矢志不渝。这种背景对于理解词中的情感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我通过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词作的深层含义,使他们对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词中的典故运用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辛弃疾巧妙地借用了廉颇、刘裕等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有远大理想却不被重用的`苦闷,以及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典故,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词作内容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特别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词中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同时,我也引导学生思考词作所反映的时代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然而,反思这次教学,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分析典故时,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分析不够透彻。此外,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我还需要更加注重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总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教学让我受益匪浅。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知人论世”的教学原则,深入挖掘词作中的情感内涵和文学价值,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态度。

【诗词教学之我所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05-0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05-01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05-01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04-28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04-25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04-25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04-25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网友来稿)05-0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教案设计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