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反思

时间:2021-07-05 14:58:0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反思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反思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反思

教了什么

(1)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独特功能,把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平面结构等重、难点知识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将这些较难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转化为易于吸收的知识。

(2)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从进行实验操作入手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利用课件直观表达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通过讨论交流、通过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思维能力。

本节课,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探究的素材,通过多处“设障”、“布惑”,将教材进行活化和优化处理,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材”,潜移默化地把培养了学生的对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怎么教的

【教学设计思路】

利用“问题探讨”,激发学习兴趣 → 实验观察,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获得感性认识 → 观察图解,认识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可通过列表比较辅助认识)

以“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贯穿教学,从课堂的学生表现来看,学习主动性得到了较大程度调动,课堂始终处在一种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之中,学生真正把学习的过程演绎成一个主动探究、自动求知的`过程。今后应该调整自己设计问题的方向和角度,首先肯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然后引导学生调整角度和方向,寻求最佳答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良好的思维习惯。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多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查阅资料,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本节课利用了一课时完成,时间有些紧张。课中把“吡罗红”写成“吡啰红”,应当纠正。教学过程中,利用提问、板书、探究等形式剖析学生思考的过程,纠正学生错误的思维。在利用给出的核苷酸连接模式画图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有充分理解模式图,关键的因素在于学生对实验的熟练程度和对有机化学知识的陌生。在这点上学生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问题设计不符合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思维活跃,但是答案不符和要求,看DNA的结构式不明就里,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对于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有机化学知识可有适当补充。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草原>>教学反思07-23

<<匆匆>>教学反思08-05

<<aieiui>> 教学反思09-26

<<母爱的力量>>教学反思07-16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07-22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10-06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02-11

<<劝学>>教案03-10

<<雷雨>> 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