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学反思
“分类”教学反思昨天上了一节常规课。
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本,小学一年级上册第56-57页。
教学设计大致如下:
一、谈话引入课题并板书:分类
二、学生分磁铁(预先分布在黑板上大小红黄蓝绿磁铁若干)
三、小结分磁铁的过程,总结得出分类需要先确定标准(板书:确定标准),从而得出分类就是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板书:同一类放在一起。)
四、学生按小组分自带的喜欢的物品。
1、指定每个小组活动的地点。
2、每个小组成员拿着物品分类。
3、小组内按分好的类别站好。
4、每组派代表说出本组的分类,及分类的理由。
五、小结学习内容并用课堂学习的分类思想,学生自己检查昨天预习完成的作业是否正确(P56-57),然后汇报。(重点说第3题,怎样分才不会遗漏?)
六、总结今天学习内容。(分类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七、完成《能力训练》第29页练习。全班完成后汇报展示。
机动题目:把教室的人进行分类。
八、布置预习作业。
课后反思
反思一:在第一个环节中分磁铁,我没有给学生任何提示,就说了一句:昨天同学们预习了数学书第56-57页学习内容,现在看着黑板上的磁铁,谁愿意来分一分。事先我的预设是学生按大小分或者按颜色分。可是第一个孩子上去就把大的同色的放在一起,小的同色的放在一起。孩子还在进行中时,我感觉他的分类中会出现大的同色的一类,小的一类而且和分好的大的同色。如果这样分下去,同学们不知道究竟是按什么标准来分。(这才是课的开始呀,就要偏离“航线”。我担忧!)立刻问下面同学:你们能看出他是按什么来分的吗?下面有个别同学回答:按大小。(我想这位回答的同学也可能是自己这样想的。)我顺势把那孩子还在进行中的磁铁大的揪到一块儿,小的拢成一堆。然后,客气的说:谢谢你,分的真好!其实,我内心很清楚,他哪是想这样分呀!分明是我强加给他的,让他失去了一次自我修正的良好机会。我想,如果我充分的让他按照他自己的思路分下去,结果可能就是红色的大的一类,红色小的一类:黄色大的一类,黄色小的一类;蓝色大的一类,蓝色小的一类;绿色大的一类,绿色小的一类。这个时候不用我说,我想下面的同学就会发言,究竟是按什么来分类?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的让学生明白,分类一定要先确定好标准!标准定下来了,就自然把同一类的放在一起了。这样我预设中的第三在这里就自然体现,遗憾的是我没有抓住这个绝好的课堂生成“宝贝”。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说学生和我都没有达到理想的双赢。反思,我们的教具选择也不完全到位,大小磁铁形状一样,颜色同样是红黄蓝绿没有变化,这给刚入小学不久的一年级孩子在选择上带来一定的困惑。
反思二:在第四个环节中,布置预习时没有固定带什么类别的物品(胆子有点大),放得很开,只说了带自己喜欢的物品,这样带来的物品就不是很集中,分组活动每组的人员就不能太少,组织教学难度加大,必究是才从幼儿园到小学2个多月的孩子们呀,最少是10个人一组带着自己喜欢的物品一起讨论,能不兴奋吗?能不炫耀自己的喜爱吗?所以,布置带物品还是应该有个适当的范围。
反思三:在预设的第四第五第七环节展示汇报中,发言的孩子们语言表达准确完美,这正体现了语文教学与数学教学的学科结合。
反思四:最后的机动题目“把教室的人进行分类”,可以说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在这刻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孩子们的回答:可以按老师、学生分类,可以按大人、小孩分类,可以按男、女分类,可以按胖、瘦分类,可以按扎头发、不扎头发分类,可以按拿铅笔、钢笔分类,可以按年龄分……。
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进步。无论是好的教学还是遗憾的教学,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就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011-11-16
【“分类”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分类》教学反思01-26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04-16
《分类与整理》教学反思04-12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02-01
数学角的分类教学反思04-21
“画角”教学反思 角的分类画角教学反思10-20
分类与整理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03-22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通用11篇)10-26
玩具分类的反思04-02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0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