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讲—练”型与提取型教学法 周长森

时间:2023-04-28 08:19:5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背—讲—练”型与提取型教学法 周长森

  dxfang2006的博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背—讲—练”型与提取型教学法》 周长森

“背—讲—练”型与提取型教学法 周长森

《“背—讲—练”型与提取型教学法》

  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牢记孔夫子的“因材施教”原则,但这个原则真正去实践,则很是艰难的。这个“材”字首先就难明,知材不同远远不够,尚需知材之质料,材之差异及差异之因果的逻辑系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个知乃是一个知的系统,不是知之皮毛或二三点。其次,这个“教”也难,这个“教”是设计的方案,随便一个方案是很好端上餐桌的,但这个不叫设计,科学高效的方案是很需要智慧与经验的,这个方案是价值万金的。在面对学生时候,我们常常感到方案难觅,感到方案需要不断的调适,即使再好的方案都如一架钢琴,在调试后才能弹奏出美丽的音来。再次,这个“施”难,因为“施教”之施,乃是高度互动的行为过程,生动丰富的互动中的产物,若没有运筹帷幄之才识,真的让人应接不暇,手足无措。施,必有施的技艺与境界。

  对于不同的学生,我是不愿意走寻常的按部就班的,因为我的个性属于说好听是创造性说不好听则是不耐寂寞的那种,我遇到事情,总是想找捷径,找良方,否则就寝食难安。这注定了我的今生辛劳命,也促使我的不懈的努力,试图接近教育殿堂里的佛之真身。我对这两类学生,便采取截然不同的方法:一类是了无任何的基础的学生,而且课余不做巩固性学习,一类是知识的自主学习甚是自觉,故而知识不但掌握,而且全局观的整合也是很有基础的。我简称第一类为A类,后面的一类为B类,以便下面的表达。

  对于A类,我采取“背—讲—练”的方法。课堂上先背个二十分钟,以便学生建立感性的基础。然后针对背诵的内容进行讲解,讲解的过程中其实是促发学生再现和整合,这等于背诵的东西有效重复了一次,趁热打铁,激活背诵的东西使其强化。练习阶段则是检验背诵掌握的效果,使学生建立背诵的意义,并获得肯定的鼓励。这个方法,实是洋思与杜郎口,或者是江苏南通地区的启东,这些当堂问题堂内解决的思路的影响的。它对于基础薄弱、习惯淡漠的学生很是有价值的。使用这个方法后,进度加快的同时,学生建立了知识的感觉、习题的感觉,学习的信心也获得提升,可以说很是实在。

  对于B类,我采取的是高强度的提取方法,即以任何一个知识为原点发散开去,可以对教材5本书甚至7本书的提取。这个提取的要求是快速、准确、深刻,否则被视为不合格。这种提取需要学生的成就感为心理基础的,需要教师的幽默手段进行调节的,学生在这种高效与愉悦中建立了一种提取的课程文化,于是提取的方法如鱼得水,人欢马叫,甚是一派好风光。这种提取型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建立了知识的高速度的充满智慧惊喜的整合,他们受这种惊喜的鼓舞,在课下也是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自我的学习,自学的能力和心理认同很是被肯定的。他们在这种氛围中逐渐成为被称为“优质”学生,较早地实现知识、人、思维、试题的高度合一,这是一种学林高手的境界,学习成为一种智慧的享受,这是一种最为理想的学习成长状态。

  那么对于非A非B的学生呢?我在近来对这种分类学很感兴趣,兴趣之一则是分类好了,并找到针对性的类别性的教学,于是具有了“因材施教”的那份成就感。当教师的快乐似乎来自于忘我。我因此不断寻找和设计一些教学的新方案,包括非A非B的其他类型。我决计写一个在因材施教的主题下的类别教学的系列。这个AB团的文章,算是第一个吧。

  

  

  

【“背—讲—练”型与提取型教学法 周长森】相关文章:

完型填空辅导:关于完型填空命题05-04

同步知识讲与练05-04

最有“型”的高考标语04-07

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的思考02-28

任务型写作教案12-04

任务驱动型作文05-10

学习型班组报告12-12

o型腿绑腿的方法08-23

松鼠型睡袋_750字11-08

简短型道歉信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