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激趣: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
2、你知道哪些风?
二、识字
1、老师带来了3位小朋友。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请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
2、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出示幻灯)
3、小组合作学习“宋、涛、陈、丹、赵、艺、显”生字。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出示生字“显”,多音字“旗杆”、“呼呼地转”
3、出示课文的新词,认读词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把词语涂好。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读自悟
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答案。
课文2-8自然段具体写他们是怎样画风的。请你默读这几个自然段, 想想你喜欢谁?
老师把这几个自然段搬到屏幕上来了,谁来说说你喜欢谁?
(1) 喜欢小艺。
A、因为她第一个画出风。B、因为她爱动脑筋。她画出风来了吗?C、因为她画出了飘动的旗子和转动的风车。她为什么要画?)你从哪里知道她画出风来了?她还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你能读读写小艺画风的句子吗?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心里会怎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老师也来读一读行吗?谁想向老师挑战!谁来评评谁最棒!他还加上了动作!
(2) 喜欢宋涛。
因为宋涛爱提问题。他提了什么问题?读出问的语气。他画出风来了吗?画的是什么?他画出风来了,高兴吗?你能边想象他那高兴劲,边读读李卫画风的句子吗?
为什么画斜斜的雨丝?如果能把“斜斜的”读的重点儿会更好!谁愿意再试试?(齐读。)
(3) 喜欢丹丹。
丹丹也很聪明是吗?她也学会了画风,谁能说说她是怎样画风的?谁再来读一读丹丹画风的句子。
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宋涛、小艺、丹丹画的风在哪里了吗?老师找还没回答问题的同 学来回答。在飘着的旗子里,呼呼转的风车里,斜斜的雨丝里,弯弯的小树里。有了风,画面美吗?我们来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课文,好吗?你可以自由组合,扮演你最喜欢的角色。
那个小组愿意上来读?他们读得棒不棒?
2、全班交流。
①随学生回答出示相关的片子和句子。
⑴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⑵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⑶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⑷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②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什么,代进去读一读。
③请学生欣赏文中的景色。
④当小诗人说一说:风来了------,风------------里,风藏在---------------里。同时指导朗读。
3、实践活动:你有更好的画法吗?风还可以藏在什么地方?(发散学生的思维)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实践活动:
五、.总结延伸
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六、课后作业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二)过程与方法
以赏析及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深厚文化的热爱,从而品味文章的韵味和情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的情感,激发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mei2)苋菜(xian4)籍贯(ji2)硝药(xiao1)
腌腊(yan1)络子(lao4)大襟(jin1)车胤(yin4)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二、导人新课
1.导语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2.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录音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
明确: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二》,
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
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五、小结
文章介绍高邮鸭蛋,写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对家乡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学生互评。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三段。提问: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这部分作者介绍了“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具体写了做鸭蛋络子的鸭蛋的挑选到孩子们的吃法,吃完后的用途等等。作者将现在的成人立场和在故乡时的少年人的视角交织在一起,以童趣写出了对家乡的依恋和热爱。
课文结尾,作者写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正体现了汪曾祺闲适自由的风格。
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联系,不求统一答案。
三、朗读课文.感受作品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通过朗读,感受本文的情趣。
提问:朗读文章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师生可以一同谈谈自己对某一语句的感受、体会。要使学生认识到。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文章语言生动、口语化,又从容舒缓,富有韵味,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也使他笔下的故乡往事更有魅力。
四、拓展训练
提问:说说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可以先让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接着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学生交流之后,可以就“端午节”这一话题,自选角度,完成一篇作文。
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沈从文《端午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鼓励学生关心、参与有益的民俗活动。
五、小结
《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成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闲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题揭导入
1.读好课题。
①.课件呈现课题。
②教师: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得非常优美、非常生动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
③指多名学生朗读课题,再齐读课题。注意!“鹚”是第二声,不翘舌。
2.简介鸬鹚。
①教师:鸬鹚是一种不鸟。它们爱吃鱼,也爱捕鱼,而且捕鱼的本领特别高。大家看!这就是鸬鹚。
②.课件呈现多幅鸬鹚的照片。
③教师:鸬鹚捕到鱼后,就会把鱼吞进自己的喉囊。要是让它继续吞,那鱼就吞到肚子里去了。所以,鸬鹚捕鱼前,渔人得用绳子扎住它的喉囊。捕完鱼后,再把绳子解开。大家看,这就是鸬鹚的喉囊。
④.课件呈现出鸬鹚喉囊的位置。
⑤教师范写“喉囊”两字,边写边说明书写要领。
⑥学生在书的插图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练写“喉囊”。
3.引入新课。
教师:课文对鸬鹚的描写会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请大家闭上眼睛,由老师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二、通读课文
1.教师范读。
①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闭目欣赏。
②读后促醒学生的语感:小湖的景色优美吧?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场面生动吧?
2.学生练读。
①教师:带着这些美好的感觉,像老师这样,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
②学生自读,教师巡视。读后检查学生的朗读。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共抽5位学生,分别朗读→、↑、→↓、°、±”自然段。教师注意正音。例如:
▲这个地方没读好。不要紧,你可以请一位同学帮你读。
▲这个词语没念准,请再念一遍。
▲这个句子没念通,听老师读。
▲这个新词念得非常准,咱们听他再念一遍。
▲这个句子比较长,你能读得这样通顺,可见你平时对朗读是化了功夫的。咱们请他再念一遍。
▲整段话没念错一个字,真不简单。
▲这样长的一段话,能够念得这样通顺,这样连贯,可见你读书的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
3.再读感悟。
①教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对你们有些什么启发和帮助?(指名回答)
②教师:懂得了这些道理,咱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的哪些地方带给你特别优美、特别生动的感觉。
③学生自由读全文。
④读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
4.选段朗读。
①教师:读了课文以后,同学们对课文的优美和生动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但是,同学们的感受又都是与众不同的。大家可以把自己感觉最优美、最生动的那段课文挑出来,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听的同学要专心、要投入,边听边想,你最欣赏同桌在哪些地方的朗读。
②同桌互读。
③教师:哪些同学想情不自禁、真心诚意地夸夸自己的同桌?(抽几对同桌,一人读,一人夸)
读后教师小结:能受到别人的夸奖,当然是一件快乐的事儿。但是,你们往往不太清楚,真诚地夸奖别人,其实更能让自己快乐。只要你留心体会,语文课上这样的快乐是很多的.。
三、揣摩思路
1.教师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课文(最后一段)
2.鼓励学生多元解读: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课文,看看你能从这短短的17个字当中读出多少东西来。学生解读的结果可作如下推想:
(1)从“恢复”这个词上可以看出,湖面原来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2)从“渐渐”这个词上可以看出,鸬鹚捕鱼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3)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不难发现,湖面的平静与否跟鸬鹚捕鱼是有关系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如下:
捕鱼前 捕鱼时 捕鱼后
平 静 不平静 恢复平静
4.齐读最后一段。(“又”字要念重音。因为只有这样读,才能让人感觉到,湖面开始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四、课堂作业
认真抄写下列词语。抄几遍由自己决定,难写的可以多抄几遍,(学生抄写时,可以播放背景音乐。)
夕阳 柔光 悠然 喉囊
一望无垠 波光粼粼 炊烟袅袅
第二课时
一、默写新词
1.看图片默写新词。
用.课件呈现3幅图片,每呈现一幅,学生写出相应的新词。
①根据第1幅的内容,可默写“一望无垠”。默后反馈,了解学生默了哪个词。
②根据第2幅的内容,可默写“夕阳”、“柔光”、“波光粼粼”等词语。默后反馈。
③根据第3幅的内容,可默写“炊烟袅袅”。默后反馈。
2.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咱们通过一次又一次地读,对小糊的优美、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生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受。这节果,咱们继续通过读,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地品味这些美好的感觉。
二、读悟写捕鱼前的段落
1.自读感悟。
①教师:自由轻声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划一划、圈一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品味到了小湖的平静和优美。
②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随机点评,引导学生重点对下列词句有所感悟:
▲第1句:湖面和镜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平、亮、清)
▲第2句:再读读这个“浮”字,看看还能品味出什么感觉来?(轻、稳、平)
▲第3句:为“悠然”换上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再来读读这句话。(悠闲、自由自在、舒服、无忧无虑、从容、轻松自如)大家看,轻松自如地坐在船尾,自由自在地望望风景,无忧无虑地吸着土烟,这种感觉、这种情景,就是“悠然”呀。
④在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读好有关词句。对学生的朗读,可作如下调控:
▲你们听老师读。
▲这句话,谁能比他读得更平静、更优美?
▲读开头这句话,声音要低一点,速度要慢一点,要给人以一种静静的、悠悠的、美美的感觉。你再试一试。
▲“悠然”这句话,你可以摇头晃脑、慢条斯理地读,这样读起来才有味儿。
⑤教师小节:其实,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甚至每一个字,都飘散着小湖的这份悠悠的平静和淡淡的优美。你们再读读课文,体会这种感觉。
2.积累语言。
①教师:你们能不能不看书,把这段优美的文字读出来。(学生试背)
②教师: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现在是怎么背诵这段课文的。(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办法:一句一句地背;找出重点词背;看着画面背;由同桌提醒背;闭眼想象画面背。)
③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课文。
④指名配乐背诵第1自然段。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王宁说“我选我”的理由的那段话。
教学内容:
课本第—页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启发学生质疑:“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一)自由初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二)学生拿出自备的生字卡,自主认读。
(三)哪一个小朋友来当当热心的'小老师,提醒大家哪些字容易读错写错?或者告诉大家可以用什么好办法
来记这几个生字?
(四)小朋友做小老师提醒:
字音:翘舌音:室 掌
后鼻音:宁 愣
字形:组字游戏:员 宁 室 样 校
猜字谜:丁丁头戴一顶帽。
容易写错:切 左边部分
(五)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伙伴听。
(六)朗读展示:指名读,小组读,喜欢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七)全班齐读,整体感知。
二、指导书写。
(一)小黑板出示10个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后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二)全班交流书写方法,教师重点指导范写: 切 教 班
(三)练习书写这几个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二、朗读感悟。
(一)指导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读句子: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
(明白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二)学习第二、三段。
1、在二、三段中,挑自己喜欢的句子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2、分角色练读林老师和王宁的对话,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模拟再现课堂情境,分角色表演朗读,评评最佳王宁和最佳老师。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讨论交流,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了一片掌声?
2、齐读最后一段,进一步体会:王宁对自己有信心,懂得勇敢地展示和表现自己,而且还很乐意为大家服务,所以受到了大家的拥戴。
三、拓展练习
(一)《我选我》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哪一方面让你最佩服?
(二)其实,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很多让人佩服的优点,闭上眼睛,用心找一找。
(三)四人小组介绍自己找到的优点。
(四)动笔写写《夸夸我自己》。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本课注意提示语,按照提示语读。学生的朗读一下子有了着力点,林老师说的话这段的朗读得到了提高。给没有提示语的句子加一加提示语,这时就融合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出现了“王宁认真地说”、“王宁诚恳地说”“王宁自信地说”、“王宁毛遂自荐说”等,既训练了语言,又体现了朗读的多元性。同时老师可以发现学生理解有偏差的地方,及时引导纠正。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 复习掌握第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康复”、“意外”等词造句。
2、 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和第七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 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 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 听写词语:
蜿蜒 民族 驾驶 谱写 奴隶 曲折 不朽 岛屿 海域
宝库 水天相连 星罗棋布 连绵起伏 询问 固定 顿时
传递 快慰 哀伤 飘飘悠悠
2、 同桌互批
3、 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齐读。
二、能用“康复”、“意外”造句。
1、 出示词语。
2、 指名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3、 明确要求: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时,分别将这两个词用于句子的中间和最后。
4、 指名交流。
5、 师生评价。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六一联欢会开始了,我仿佛( )。
2、( ),我很自豪。
3、中国载人航天飞船试飞成功的消息像( )。
四、修改病句。
1、 出示句子。
(1) 我捡起了地上的。
(2) 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3) 小明从小就养成了讲文明。
(4) 今天到公园去赏花。
2、 指名上黑板修改。
3、 共同批改。
4、 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 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 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 指名背诵课文。
3、 默写第一课。
4、 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 出示填空:
(1)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 )的毅力,( )的精神,( )承受( ),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 ),它能飞越( ),忠实地为人们( ),所以人们称它是“( )”。
(3)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 ),在蓝天中( )……
六、阅读分析。
1、齐背《雪儿》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2、师出示要求。
(1)照样子,写词语。
雪白雪白( )( )( )
飘飘悠悠( )( )( )
(2)用横线画出“我”对刚到家的客人的做法。
(3)读一读最后一句话,说说“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4)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白云,我们还会看到( ),看到( )。
3、逐条按要求完成。
4、 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5、 再一次齐背课文。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三、四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部分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四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正确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自豪 镜子 疼爱 陷进 变幻 增添 姿态 笼罩 遮挡
酿蜜 槐花飘香 瑞雪初降 铺天盖地 糊涂 警惕 翻译
据说 同胞 边境 惊呆 神勇无比 热火朝天 平平盏盏
2、 同桌互批
3、 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齐读。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个,并组成词语。
犭 ( ) ( ) ( )
氵 ( ) ( ) ( )
辶 ( ) ( ) ( )
艹 ( ) ( ) ( )
纟 ( ) ( ) ( )
土 ( ) ( ) ( )
1、 练写。
2、 交流。
3、 说说规律,帮助记忆。如“犭”与动物名称有关,“氵”与水有关等。
三、复习成语。
1、 读一读练习三和练习四上的成语积累。
2、 同桌互背。
3、 听写成语。
4、 同桌互批。
5、 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 这幅山水画多么美丽而漂亮啊!
(2) 我们从小就培养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3) 我对学校每个地方都非常熟练。
(4) 同学们被解放军叔叔的英勇事迹感激了。
(5) 今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各位家长都到齐了。
2、 指名上黑板修改。
3、 共同批改。
4、 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塞下曲》。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
(1)小骆驼原来挺( )的,因为( )。通过沙漠之旅,他明白了,那两个肉疙瘩能( );两个又大又厚的脚掌能防止( );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可以( ),从此,他为自己感到( )。
(2)庐山的景色十分( ),那里有( ),有( ),有( ),有( ),尤其是( ),更给它( )。
(3)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 ),心里装着( )。中午,桌上就摆出了(),( )、()、( ),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整个槐乡都浸在()中了。
六、阅读分析。
1、齐背《庐山的云雾》第二、三自然段。
2、读一读,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再齐读。
3、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庐山云雾()的特点,第三自然段介绍了()的特点。
4、找出其中的比喻句读一读,说说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5、想一想,庐山云雾还会变化出什么样子?用“一会儿……一会儿……”将文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完整。
(1)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2)指名交流。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三课时
复习目标:
1、 掌握第五单元的生字词。
2、 会背诵《古诗两首》,并能默写。
3、 能用“果然”、“如果……就……”造句。
4、 灵活运用字词。
5、 进一步练习加标点。
6、 继续进行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能力。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 听写词语:
瀑布 黄鹂 浪费 关键 评理 可惜 整顿 分析 思索
肺结核 聚精会神 两全其美
2、 同桌互批
3、 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齐读。
二、默写古诗。
1、 限时默写古诗,指四人上黑板默。
2、 共同批改,订正黑板上的古诗。
3、 同桌互相批改,各自订正。
4、 齐背。
三、造句。
1、 出示词语:果然,如果……就……。
2、 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3、 试着用两个词造句。
4、 师生共同评议。
四、练习加标点。
1、 出示句子:
(1) 哥哥不以为然 在声争辩道 你这话不对 大雁就该煮了吃 烤了吃 烟熏火燎的 能有什么好味道
(2) 弟弟很不服气 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 皮香肉嫩的 味道多美呀 为什么大雁就不行了呢
2、 试填。
3、 指名交流。
4、 进一步强调引号的用法。
5、 结合对话习作,说说如何把提示语写完整。
6、 齐读。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出示填空题:
(1)“两个黄鹂鸣翠柳,( )。( ),( )。”这是( )代诗人( )写的古诗《 》。在这首诗中,作者前两句写了( ),后两句写了( )景,( )、( )、( )、( )四种色彩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 )。
(2)《争论的故事》中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想( )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 ),并跑到村里找人( ),结果是他俩找到了一个( )的办法,可惜这时候大雁( )。
3、指名回答。
4、师读,生听,并把答案记下来。
5、 交流,订正。
6、 齐答。
六、阅读分析。
1、 齐读课文《争论的故事》第三大段。
2、 联系上文说说“赞许”的意思。
3、 为“聚精会神”换上适当的近义词。
4、 说说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5、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再写下来。
6、 交流,指名说。
7、 师生评议。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四课时
复习目标:
1、 掌握第六单元的生字词。
2、 灵活运用词语。
3、 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4、 按课文内容填空。
5、 进行关联词的练习。
6、 阅读训练,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 听写词语:
必须 泛起 坚定 上钩 神秘 凶猛 匕首 货轮 输送
佩服 救援 望而生畏 展翅高飞
2、 同桌互批
3、 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 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6、 齐背成语。
三、修改病句。
1、 出示句子。
(1) 经过努力,王丽做作业马虎的现象比以前进步了。
(2) 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3)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4) 乌云和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 出示填空:
(1)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它还有许多兄弟,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2)恐龙大多以吃( )为主,也有专门( )。霸王龙就是非常( )的( )恐龙,它( ),牙齿就像( )。
3、 生听答。
4、 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5、 齐答。
五、关联词练习。
1、 说说你所知道的关联词。
2、 出示句子:
(1)()我认真听讲,()我的成绩进步了。
(2)隔壁老奶奶()给我弄吃的,()教我读书。
(3)()不注意用眼卫生,我们的眼睛( )会近视。
(4)()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一点儿也不骄傲。
3、说说应该填上什么关联词。
4、齐读句子。
六、阅读分析。
1、齐读《恐龙》第二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说说“庞然大物”和“望而生畏”的意思。
3、用波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4、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哪四种恐龙,指名交流。
5、说说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向我们具体介绍了这些恐龙的特点。
6、师总结。
7、齐读本段。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五课时
复习目标:
1、掌握第七单元的生字词。
2、学会把句子补充完整。
3、能按课文内容填空,背诵《荷花》
4、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5、进行阅读分析,提高阅读水平。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蜜蜂 俘虏 蜻蜓 伸缩 功绩 肌肉 暑假
舅舅 满载而归 舞蹈 饱胀 莲蓬 翩翩起舞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7、 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8、 齐背成语。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 那晚的情景一直在我心中铭记。
(2) 经过小华努力,使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3) 我们有总共四十一个人。
(4) 这是鲜艳的一面国旗。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6、 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荷花( )
2、( ),多开心啊
3、下课了 老师对我说( )。
指名交流,师总结。
提醒一定不能忘记加上标点。
复习引号的用法。
养成好的习惯,句子填完后要再用心读一读。
五、复习课文。
1、 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 指名背诵《荷花》
3、出示填空:
(1)海底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 ),有的像小鸟一样( ),有的像小狗一样( ),还有的像人在( )……
(2)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 )螃蟹,( )海鱼,( )贝壳……
(3)一阵微风吹来,我就( ),( ),不光是我一朵,(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 )。蜻蜓飞过来,( )。小鱼在脚下游过,( )……
4、听答。
5、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6、齐答。
六、阅读分析。
1、 齐背《荷花》第二三自然段。
2、 联系上下文说说“挨挨挤挤”、“饱胀”的意思。
3、 说说刚开的、全开的、未开的花的姿态。
4、 默写这些句子。
5、 “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画说明了什么?指名说。
6、 画家是谁?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指名交流。
7、 齐背。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六课时
复习目标:
1、 巩固第八单元的生字词。
2、 整理错乱的.句子,练习用“渐渐地”和“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3、 能背诵《小露珠》,并按课文填空。
4、 学习修改病句。
5、 进行阅读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简直 仿佛 捕杀 喇叭 精神 疑惑 疯长 挥舞
葱绿 威胁 欢天喜地 生机勃勃 传染病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整理错乱的句子。
1、出示句子:
( )有一次,一条小金鱼游到我的身边。
( )文文家有个小水池,养着许多金鱼。
( )我常常趴在池沿上,睁大眼睛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
( )它尾巴一摇就游跑了,可我差一点掉进水池里。
( )我探着身子,伸手想抓住它。
2、说说看到这种题目,应该怎么做。
3、 指名说。
4、 师总结:先读一读,了解大意。再根据其中的联系,找出句子的前后顺序。一般的都有是按时间或地方的顺序来写的。整理好了后,一定要再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
5、 按上述方法,练习做。
6、 指名交流。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 经过三个月的锻炼,小明的身体。
(2) 车子开到一个南京市区宾馆门口停了下来。
(3) 第一堂课,沙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
(4) 我断定这个好主意可能是聪聪想出来的。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 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造句。
1、出示词语:渐渐地,越来越……越来越……。
2、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3、 试着用两个词造句,要求如下:
(1) 渐渐地:(写天气的)
(2) 渐渐地:(写人物活动的)
(3) 越来越……越来越……:(学习方面)
(4) 越来越……越来越……:(生活方面)
4、师生共同评议。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小露珠》
3、出示填空:
(1)( )降临了,( )、( )、( )出现了( )小露珠。小露珠( ),( ),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 )的时候,已经( )。
(2)经过王大伯的修剪,枝条是大大地( )了,但来年的桃子产量却大大( )了。“( )”是为了“( )”,这里面还真有学问哩!
4、听答。
5、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6、齐答。
六、阅读分析。
1、 齐读《剪枝的学问》最后一自然段。
2、 找出其中的一个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了什么。
3、 “我”看到桃树上又多又大的桃子又惊又喜。喜的是什么?惊的是什么?
4、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事例隐含着“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道理,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来吗?
5、 齐读课文。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七课时
复习目标:
1、 综合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1、 出示病句:
(1) 桑兰是海内外人士敬佩的。
(2) 我们要不断新的知识。
(3) 艰难地向高峰攀登。
(4) 我决心改掉作业马虎。
(5) 他把小女孩一口气背到了医院。
(6) 我们把教室里的打扫得整整齐齐。
(7) 宽敞的草原是牛马的乐园。
(8) 这是两个四(2)班的同学做的好事。
(9) 海峡两岸人民都愿望着祖国早日统一。
(10) 听了校长的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11)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
(12) 大家积极体育活动。
(13) 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儿童玩具。
(14) 一小时后,我们到达了。
(15) 妈妈说明天可能不一定下雨。
(16) 我们要专心致志老师讲课。
(17) 李方详细地检查了作业。
(18) 我接受了老师的批评,但是我犯了错误。
(19) 森林里,小兔的房子造得坚固结实。
(20) 李川特别喜欢踢足球和排球。
(21) 花园里的花很美丽极了!
(22) 语文这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23) 书架上各种各样的摆着图书。
(24) 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25) 爱迪生试制电灯,不知多少次做了实验。
(26) 我在公园里看到奇异的一种花草。
(27) 我断定这个好主意可能是聪聪想出来的。
2、 复习我们学过哪些形式的病句。
3、 回忆分别应该用什么修改符号。
4、 试着修改。
5、 全班校对,同桌互批。
6、 师重点指导易错的题目。
7、 生对调订正。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2、根据提示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掌握本课12个生字;掌握“梧桐、绒毛、掩护、嘶哑、搏斗、庞大、危险”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
要求: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
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1):写“我”的猎狗发现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第二段(2-6):写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吓退了猎狗;第三段(7):写了“我”急忙带着猎狗走开了。
六、作业。
1、写生字和词语。
2、根据课后的练习1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理解重点句子意思,并体会句子中的感情。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进入新课。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二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默读第四自然段。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指导学生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读第五节。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拯救”一词怎样理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读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回答得充分、具体。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默读第六节。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愣住、“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学习第三段。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拯救了小麻雀的生命。老麻雀的英勇无畏,老麻雀伟大的母爱令人钦佩,令人感动。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
2、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3、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楚通假字。
【学习重点】:
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习难点】:
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楚通假字。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一、 自学检测。
1、 孔子名____ ,字_____ ,_____ 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 家,是____ 家学派创始人。政治上主张____教育上主张____ 。
2、《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 及其门徒的
____ ,与_____ ,_____ ,_____ 合称“四书”.
3、给生字注音。
论( )语 不亦说( ) 乎 愠( ) 三省( )
传( )不习乎 曾( )子 罔( ) 殆( )
诲( )女( )知之乎 弘( )毅( ) 凋( )
二、 参照注释,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1、 第一则:重点词语翻译:
子:___ _ 时习:____ 说:____
愠 :____ 君子:____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 …吗?”
翻译()
内容理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 ),第二句讲的是( )
第三句讲的是学习的( )。(提示: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
2、 第二则:重点词语翻译:
吾:______ 日:______三:__ ____省:__ __为:____ __
谋:______忠:____ __交:___ ___信:____ __传:___ ___习:______
翻译本则()
3、 第三则:重点词语翻译:
故:___ ___知:____ __可:___ ___以:___ ___为:___ ___
总结出这章当中的一个成语( )
翻译本则( )
思考:这则论语在学习方面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4、 第四则:重点词语翻译:
罔:______ 殆:______
翻译本则( )
思考:这则内容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对于我们学习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5、第五则:重点词语翻译:
诲:______女:_____ _知之:___ __为:______是:__ ____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翻译()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课堂小结】:
前五则哪几则是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 )
哪几则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 )
【课后作业】
1、 背诵这五则论语。
2、 继续掌握这五则中未掌握的.字词及句子。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和困惑是:
【当堂训练】
一、 孔子和论语。
1、 孔子名____ ,字_____ ,_____ 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 家,是____ 家学派创始人。
2、《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 及其门徒的
____ ,与_____ ,_____ ,_____ 合称“四书”.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 )
3、吾日三省吾身( )( )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6、诲女知之乎?( )
7、是知也。(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语文教案-《背影》的教案05-01
语文教案-《边城》教案05-01
语文教案:春风教案04-30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经典】语文教案11-03
语文教案[精选]08-24
语文环保教案04-25
语文园地教案04-25
语文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