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4-13 08:12:5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8篇【经典】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8篇【经典】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感受不同音乐所表达的音乐特点,并合理创编“保卫萝卜”的角色动作。

  2、 积极运用夸张的动作、合适的表情等进行音乐游戏的表演,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和有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保卫萝卜”游戏有一定了解。

  2、物质准备:ppt、萝卜挂饰、怪物头饰、墙大力士马夹、路线地贴、角色地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游戏?

  二、根据音乐,探索萝卜的动作。

  1、倾听第一段音乐。

  在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大萝卜,一天,它们一起出来玩。打个招呼、扭扭屁股、伸伸胳膊、转转圈儿,好开心啊!让我们一起来听音乐。

  2、幼儿随音乐探索萝卜做游戏的动作。

  提问:音乐中萝卜做了哪些动作?

  3、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做萝卜的动作。

  三、根据音乐,创编各种怪物的动作。

  1、倾听第二段音乐。

  在萝卜玩游戏的时候,它被森林里的怪物们发现了。怪物们心想:多美味的萝卜啊,我们一定要把它吃掉。于是它们慢慢地、悄悄地、偷偷地出来吃萝卜。”

  提问:听!来了几只怪物?

  2、想象森林里的怪物的动作。

  提问:猜猜看,谁会先来?它们是怎样来的?

  3、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表现怪物的动作。

  四、根据音乐,合作创编墙的动作。

  1、倾听第三段音乐。

  提问:游戏中是怎样保卫萝卜的?

  2、探索如何合作组成一堵墙。

  提问:一堵墙挡住怪物,墙大力士是怎么出来保卫萝卜的?

  3、 幼儿随音乐节奏合作搭建墙。

  五、回忆“保卫萝卜”游戏情节并游戏。

  1、 幼儿集体随音乐回忆完整的游戏情节。

  2、分角色扮演,进行“保卫萝卜”的游戏。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草偷偷地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孩子们关注着周围的变化,享受着春天的美好!在我们的“春天有约”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更体验了春天带来的欢乐。

  小燕子,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熟悉的小动物。它也是春天来临的一个象征。《小燕子拿剪刀》这首歌曲,把春天的画面描述得如此美丽,孩子们在歌唱时一定能感受到春天的诗意与韵律美。这样好听的歌,我想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同时,这个音乐活动也是作为我下一个活动《春天的礼物》的一个铺垫,从小燕子带来的礼物自然地引向孩子们也动手制作春的礼物,进一步体验春天的美好!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乐意表达、表现。

  2、感受歌曲中春天的诗意与韵律美,体验春天的美好。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柳条、浪花、桃花、雨丝、音乐、录音机、礼物、小燕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 春天悄悄地来了,有个朋友唱着歌儿,也飞回来了,你们听!

  二、欣赏活动

  第一遍欣赏,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 呀!谁来了啊?(小燕子)

  ◇ 原来是小燕子飞来了啊?小燕子从哪来的?

  ◇ 小燕子为什么从南方飞回来了啊?

  第二遍欣赏,感受歌曲轻快的节奏,体会小燕子愉悦的心情。

  (边欣赏,教师边用手演示:小燕子唱着轻快的歌曲,在天空中飞舞……)

  ◇ 小燕子的心情到底怎么样?

  ◇ 你是怎么知道的?

  ◇ 小燕子多高兴啊,它从南方飞回来,发现我们这里有很多变化,小燕子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回忆有关春天的经验。)

  第三遍欣赏:和小燕子一起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 你们瞧,小燕子在天空中多快乐啊,让我们也用自己的小手当成翅膀,和小燕子一起看看春天的美景。

  ◇ 教师一遍做手势,一遍用语言引导:

  小燕子快乐地从南方飞回来啦。它一会飞向高处,看到柳树姐姐在梳辫子;一会儿飞过水面,层层浪花跳着春天的舞;它飞上桃树,桃花妹妹哈哈笑;它飞在春雨里,雨丝沙沙沙,唱着春天的歌谣……

  ◇ 和小燕子一起飞翔,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

  第四遍欣赏:小燕子的礼物

  ◇小燕子飞胡来了,它也准备了很多礼物送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问问小燕子,它送了些什么礼物?

  ◇ 出示图片,丰富歌词。

  剪柳条,绿油油,送给哥哥当鱼钩;

  剪浪花,蓝莹莹,送给姐姐做花裙;

  剪桃花,红艳艳,送给妹妹扎小辫;

  剪雨丝,亮晶晶,送给弟弟做风铃。

  三、送春天的礼物

  ◇小燕子多热心啊,它准备了那么多春天的礼物送给小朋友。收到礼物的朋友啊,心里一定甜滋滋的。我们也制作了很多礼物,今天我们这里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也学学小燕子,把春天的快乐传递给我们周围的人,把我们制作的礼物送给我们的客人老师。

  活动反思:

  1.创设一个优美、抒情、富有春意的情境:中班的孩子还是更喜欢形象、生动的情境,对于这个音乐活动来说,让孩子自主地在情境中去感受春天的诗意、美好,效果更好。

  2.对孩子的经验把握不够:(1)幼儿的前期经验不足,所以他们不能通过今天这个活动来充分地感受春天的诗意。(2)在歌词的理解上,教师对幼儿的经验未了解充分。这首歌的歌词很美,又压韵,可以像儿歌一样来念,但对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难理解的。

  3.教具的配合与生动形象:教具在一个活动中也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出色的教具一定能吸引孩子更投入其中。在今天的这个活动中,若是教师准备了很多的小燕子头饰,让孩子们都来体验当一只可爱的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的`滑翔,效果一定更佳。

  4.给孩子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活动中,教师太过注重孩子经验的表达表现,而牵制了孩子们对这个音乐作品真切的感受与流露。这个活动后,我让孩子们又一次感受音乐作品,这次我给了他们一个宽敞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表现,孩子们很开心,很真切,感觉自己真的像一只自由的小燕子,有的孩子扮演燕子的飞翔,特别生动(身体俯下来,手在背上架起剪刀似的尾巴,神气极了)。

  5.倾听习惯的培养:音乐欣赏活动,需要孩子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显然我班孩子在这方面是欠缺的。而且加上一开始外界因素的干扰,使一些孩子未进入状态。所以,平时应当注重经验的积累,注重常规的培养。

  小百科:剪刀(jiǎn dāo)是切割布、纸、钢板、绳、圆钢等片状或线状物体的双刃工具,两刃交错,可以开合。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按照小区地形图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图形进行组合匹配。

  2、能探索出多种图形组合方式并记录。

  3、能积极动手动脑,感受拼图的乐趣。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

  2、学具:

  (1)人手六张不同颜色的警车巡逻区域图,C小区地形图,记录单,笔。

  (2)每组一份D小区地形图和六张不同颜色的警车巡逻区域图。

  A、B、D、E小区地形图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情境导入,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动物新村造好了,黑猫警长为了更好的保护大家的安全,决定划分巡逻区域,并派警车巡逻。黑猫警长一共划分了几块巡逻区域呢?

  2、师幼共同为六块巡逻区域派警车。

  二、基本活动:

  1、播放课件(出示小区地形图),黑猫警长他们第一天来到了A小区,黑色的.地方表示小区的楼房,白色的地方是需要巡逻的空地。想一想,这是几号警车的巡逻区域?

  2、第二天,黑猫警长他们来到了B小区,这又是几号警车的巡逻区域呢?

  小结:有的小区可以直接找到适合的警车,有的小区则需要把巡逻区域图换一个方向看看,才能找到适合的警车,把每一块空地都巡逻到。

  3、第三天,黑猫警长来到了C小区,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小区需要警车巡逻的空地有几块?派一辆警车够吗?你觉得需要几辆?派哪两辆车合作能完成巡逻任务?

  (1)教师出示巡逻车安排表,介绍记录的方法。

  (2)幼儿操作并记录巡逻车的安排方法。

  (3)幼儿互相交流结果。

  小结:有的小区在巡逻时,需要把两辆警车的巡逻区域进行组合,这样才能完成任务。

  4、黑猫警长接到D小区的报告,有一个小偷躲在小区的角落里。这个小区很大,黑猫警长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巡逻警车。现在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来安排一下派哪几辆警车去巡逻。

  (1)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互相交流操作结果。

  三、结束。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初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位置。

  2、学会用序数词“第几”较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位置。

  3、在游戏中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从不同的方向准确辨别物体的.排列位置。

  难点:自己确定方向并能准确找出位置。

  活动准备

  贴绒教具:10个不同的小动物,有10层10个房间的楼房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教室。

  咱们小朋友开着小火车来了,小动物幼儿园的小动物也来了,不信你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来了。

  二、小动物们多神气,排着整齐的横队向我们走来。

  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左向右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右向左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左向右排第4个小动物是谁?

  b.从右向左排第7个小动物是谁?

  2.看小动物们变成纵队向我们走来。

  请小朋友说说从上向下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请小朋友说说从下向上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上向下排小兔排第几?

  b.从下向上排第6的小动物是谁?

  三、小动物们都累了,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吧!(教师出示楼房图片)

  (1)我们先数数这栋楼房共有几层?再数数每层有几个房间?

  (2)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将小动物送回家。

  a.小狗住在第3层,从左边数第6间房子;

  b.小猪住在第5层,从右边数第8间房子;

  c.小猴住在第7层,从左边数第4间房子;

  四、游戏—乘火车

  小朋友们学习了10以内的序数,能从不同的方向辨别10以内的序数。现在我们一起个游戏乘火车.游戏方法: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上1、2、3。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如第2列火车第5节车厢就写2-5,幼儿在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音乐一停,幼儿依照车票编号快速找到号码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查票,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音乐再响,幼儿随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1-10 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考虑到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教学中,我进行一些序数变化方式,如:

  1.辨认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横直排的,纵向排的,

  2.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序数,如:从左到右是第几?从右到左是第几?从上到下上第几?从下到上是第几?

  3.确认同种类物体的序列,哪个物体排第几?

  4.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如确定了序列中物体的序数后,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再认一认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这样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数的概念,也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大班教案 篇5

  目标:

  1、用比较清晰的语言,讲述对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

  2、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重点:

  讲述爸爸妈妈关爱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

  难点:

  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准备:

  1、每位幼儿带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将它布置在版面上。

  2、纸、笔、胶水。

  过程:

  1、交流收集的材料:

  (1)呈现幼儿收集的.照片。

  (2)教师向幼儿介绍自己的父母,谈谈自己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3)幼儿分小组讲述爸爸妈妈关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

  (4)集体交流。

  2、讨论怎样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

  (1)有几种方法可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谢意。

  (2)幼儿按自己的想法选择材料。

  (3)展示每个幼儿的作品材料。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音乐造型活动是幼儿自由表达、大胆表现的有效途径,特别适合在幼儿园大班开展。活动的组织,要通过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奥尔夫原本性教育原则的结合,在动作造型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运用音乐教育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让幼儿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大胆表现各种角色的.不同动作造型。

  2、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能力。

  3、体验合作创作、表演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码相机、大镜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生一起玩“木头人”的游戏(复习已有经验,木头人的不同造型)。

  二、男孩“奥特曼”造型活动

  1、自由造型(女孩评议)。

  2、观看课件,拓展动作造型。

  三、女孩“照相”造型活动(男孩评议)

  四、2—3人合作造型活动

  1、运用大镜子,各组合自行设计造型

  2、幼儿评议造型的设计

  五、观看课件,感受不同造型的美及了解造型在生活中的运用。

  六、即兴舞蹈造型活动

  1、观看教师拉丁健身操的开场片断。

  2、请现场听课教师随音乐表演开场造型。

  3、幼儿分组,随音乐进行造型表演活动。

  活动延伸:

  师生共同欣赏课堂上的造型照片(数码相机导出照片,运用多媒体观看)

  活动反思:

  活动的开展,课堂气氛轻松愉快,造型能由浅入深,从独立造型——合作造型——分组造型,幼儿的表现很大胆,有创意。教师的造型活动让幼儿很直观的了解到了造型的美。幼儿在评议造型的设计时,教师给的时间太少,引导还不够。分组造型活动对于第一次接触造型活动的幼儿来讲,有点难度。这样的活动幼儿比较有兴趣,可以经常开展。

大班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这个活动选自任光的乐曲《彩云追月》,它创作于1935年,其曲调优美流畅,节奏明快,音色清脆明亮,保留着浓郁的广东音乐特点。乐曲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音性旋律、上五度自由模进,笛子、二胡轮番演奏,低音乐器的拔弦以及吊钹的空旷音色,形象的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使幼儿陶醉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在听听、想想、演演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表现力,并借助丝质的彩色纱巾来充分的演绎乐曲迷人的意境,达到乐曲意境和人的情感的共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听听、想想、演演的自由表现中,初步感受乐曲《彩云追月》上五度自由模进的音乐特色。

  2、借助丝质彩色纱巾道具,来帮助幼儿充分的感受和表现乐曲《彩云追月》的优美意境,体验欣赏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充分感受和表现乐曲《彩云追月》的优美意境。

  活动难点:

  感受乐曲《彩云追月》上五度自由模进的音乐特色。

  活动准备:

  1、音乐《彩云追月

  2、各色丝织纱巾,

  3、课前丰富动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我做你猜》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张老师,喜欢小张老师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我做你猜》!

  看老师在干什么?(做动作:小兔跳、小鸟或蝴蝶飞、骑马、练剑或练功、重点表现白云飘)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飘动的白云好不好?

  二、基本部分:

  (一)、初步欣赏:

  1、初步欣赏音乐《彩云追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提问:小朋友,通过刚才的这段音乐,你都听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引导幼儿根据想像进行即兴的表演,之后小结)例:你想到了爷爷奶奶早晨起来练剑,练剑是怎么练?(教师示范表演),小朋友想象力真丰富,表演的也很棒!你还想到了什么?

  2、听音乐即兴表演,通过肢体动作来感受和表现音乐。现在我们一起来听音乐,请小朋友一边听音乐,一边把你自己想到的事情表演出来,我们看谁表演的最像!(教师即兴追随模仿幼儿的表演)

  (二)、进一步欣赏:

  1、提炼个别幼儿的经典动作,教师和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进行表演。刚才有位小朋友表演的特别棒!我们请他来表演一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他的表演!刚才还有位小朋友表演的特别投入,我们请他来表演一下好不好!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现在我们听音乐表演,老师看谁表演的时候,不仅动作好,表情也好!

  (三)、用纱巾表现音乐:

  1、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漂亮的纱巾(分发),小朋友们看,纱巾漂亮吗?小朋友能不能用手中的纱巾来表现这段好听的音乐呢?让我们听着音乐试一试?

  2、介绍欣赏音乐的名字(幼儿坐下来)小朋友表演的真美呀,那你知道我们刚才欣赏的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吗?这段音乐的名字叫做《彩云追月》,表现的是天上的月亮和彩云捉迷藏,月亮跑、彩云追,(教师动作表演),小朋友们说是不是特别有趣啊?

  3、用纱巾完整演绎乐曲《彩云追月》。现在我们用漂亮的纱巾,再一起来表演这段美妙的音乐《彩云追月》。

  三、结束部分:

  月亮要飞到院子里去了,彩云快来追啊!

  活动评析:

  人的各个感觉器官是一个整体,听觉、动觉、视觉在大脑的控制下能够对音乐作出各种协调的反应,实践证明,运用联觉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欣赏与表现能力。因此,在本节欣赏教学中,我在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欣赏习惯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运用联觉,从情感着手,在听听,想想,动动,演演的过程,使幼儿自然的融入乐曲的意境之中,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整个乐曲的欣赏活动之中。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铺垫,使幼儿在自然而然中轻松地达到欣赏的教育目标,享受欣赏活动带来的快乐!

大班教案 篇8

  一、动因与背景

  我们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的生命面对熊熊大火显得如此的脆弱。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面对类似的危险时,保护能力真的可以说是“零”。《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让幼儿了解消防知识、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学习一些自救逃生的本领是非常重要的。

  二、实践与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

  2.通过“模拟电话”、“设计标志”等游戏,学习自救逃生的本领。

  3.体验学习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游戏材料:烟雾发生器、玩具手机、湿毛巾、火柴。

  2.彩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3.视频资料(火灾现场、消防队扑火现场)。

  活动过程

  1.结合生活实物,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

  师:这些东西中,有哪些我们是不能玩的呢?为什么?

  (提供一些生活物品给幼儿,请幼儿仔细观察并找出其中容易引起火灾的物品。

  师小结:

  (1)预防火灾,小朋友不能随便玩火。

  (2)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3)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东西。

  教学建议:老师要给孩子充分讨论和讲述的时间,让幼儿根据自身的体验获得结论。

  2.结合火灾视频,学习自救逃生的本领。

  (1)模拟突发事故现场(配班老师运用烟雾发生器模拟火灾):活动室某角落着火了,幼儿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撤离现场。

  (2)师:火灾发生的时候,小朋友们刚刚是怎么做的'?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消防员叔叔的介绍,逃生时怎样做才是又快又安全的?

  (4)播放逃生视频。

  师小结:①拨打119火警电话;②大声呼救;③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逃离浓烟区;④寻找 “安全出口”标记。

  (5)师:我们应该怎样拨打119电话?

  师小结:要说清火灾的地点、火的大小。要说出是什么东西着火了。不能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给漏了。

  (6)游戏:模拟电话。

  请几位幼儿用玩具手机模拟拨打119电话。

  教学建议:对于大班的孩子,有条件的幼儿园尽量设置一些真实的场景,让幼儿有一种

  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3.结合场地需要,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1)火灾发生的时候,我们不能乘坐电梯,要寻找“安全出口”的标记,从那里逃离火灾现场。

  (2)从活动室出发到达安全的地方——操场,一共有几条安全通道?

  (3)安全通道的标志,我们可以怎么设计呢?(幼儿讨论)

  (4)幼儿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5)幼儿粘贴安全出口标志。(提醒幼儿粘贴时注意箭头的方向。)

  教学建议:老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幼儿讨论和设置线路和标记的活动,当幼儿自己参与接下来的逃生演习中,幼儿就不会慌乱。

  4.结合现场场景,演习逃生自救活动。

  (1)我们要来进行一次消防演习,你听到警笛声后会怎么做?

  (2)通过录像、音响、烟雾等模拟场景,幼儿进行逃生自救演习。

  (3)室外集中:你在逃生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想什么办法解决的?

  师小结:我看到有的安全出口被“大火”堵住了,就往其他的安全出口跑。看到小朋友摔到了,要扶她起来一起跑。

  三、成效与反思:

  关于活动目标的反思:本活动通过学习、设计、演习这三个步骤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对幼儿的日常生活有较强的指导作用;通过视频、烟雾发生器等,向幼儿展示防火知识与逃生要点,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消防知识与应急技能的兴趣,使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得到了提高。

  关于观察幼儿现象的反思: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一些容易着火的物品,增加了幼儿的成就感以及学习的兴趣;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大部分幼儿能听从老师的指挥,逃离现场,一些胆小的幼儿有点不知所措了;幼儿对于设计安全出口的标记很感兴趣,也乐于尝试自己去设计,这就在逃生演习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幼儿都能按照自己设计的标记,逃离现场。标记的新颖度不够。

  关于教师自我反思:给予幼儿讨论和讲述的时间还不是很充分;在突发事件中,对于一些胆小的幼儿没能完全顾虑到,可以事先和他们做适当的交流;在设计安全出口的标记时,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

  四、对话与解读

  活动让幼儿在说一说,看一看,画一画,练一练中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并学会如何在火灾中逃生,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以及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第一个部分让幼儿找出一些生活物品中容易着火的东西,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东西是很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的,幼儿也能说出很多东西来,那么老师呢就需要给幼儿多点的时间让他们说一说。第二个部分老师给幼儿设置了一个真实的突发的场景,让幼儿有一种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这是这节活动的亮点和创新之处。第三个部分设计安全出口的标记,如果老师也可以参与到幼儿的设计活动中去,我想效果会更好的。那么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演习了,幼儿通过上面环节的学习,在演习过程中就完全体现出来了,效果是不错的。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01-17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精选】07-26

大班教案[精选]08-05

大班教案(精选)08-07

(经典)大班教案08-27

(精选)大班教案09-13

大班教案(经典)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