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26 09:23:34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集合(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集合(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大海是美丽的,大海是雄放的,但大海又是无情的,有关大海中的故事说不完也道不尽,,在《跳水》中我们认识了一位遇事沉着,机智果断的船长,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位新船长,一个英雄哈尔威船长,以及和他有关的另一个海上故事诺曼底号遇难记。

  2、生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同学们你们会想到哪些问题呢?

  学生提问。

  4、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都很有价值,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会质疑,还要学会自己通过阅读理解来解疑。在《跳水》中我们采用了初读感知,合作探究,品析体会(逐步出示课件)的学习方法,今天这些问题,我希望同学们用这个方法靠自己来解决,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行,你们说呢?

  二、初读感知

  1、师:下面请同学们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读。

  3、交流。

  4、师或生小结:1870年3月17日,诺曼底号邮轮被玛丽号撞出大窟窿,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脱离危险,使船上的所有人获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牺牲了。

  三、精读课文

  1、师:海难的发生,始料未及,在课文的描写中一定有许多地方让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屏幕上出示的三个问题读这些地方,读中的感受你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下来,不明白的地方做个记号,待会我们小组讨论。

  2、学生自读。

  3、师:请同学们把自主学习的收获和同学一起分享一起探究吧!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四、细读探究

  1、大家合作的那么默契,那么愉快,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很大,老师由衷地为你们高兴,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2、学生交流。

  过程:

  (1)你们小组想交流对什么问题的看法呢?

  (2)你是怎么理解的呢?从哪些地方看出的呢?

  (3)你能读好吗?

  (4)其他小组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话,也来谈一谈吧!

  (5)场面是如此的混乱,这里有一个录象片段,同学们可以一起感受。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悲惨的海难,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船上二千多的人在一片混乱之中,拼命挣扎。

  (6)看完后,你们又有一些什么感受,能告诉我们呢?

  (7)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再读课文第7、11节,边读边体会。

  (8)场面混乱到极点,再不用枪威胁大家,一定会不可收拾,在这种情急万分的情况下,用枪胁迫是必然。从课文第9,30,31,32节,我们也体会到了。

  (9)在船长镇定指挥的20分钟里,一个个生命被挽救,而惟独自己却随着轮船沉入大海,难道他忘了自己了吗?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10)师小结:撞船后,哈尔威想到的'是船上的人们,想到的是他们的生命,完全把自己抛在了一边。

  (11)凝望着在夜色中随着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哈尔威船长,你想到了什么,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呢?

  (12)这个黑色的雕像牢牢地刻在了脱险的60个人心中,也深深印在了我们心中。让我们怀着敬意齐读课文32-40节。

  五、悼念船长

  1、师:船长是可歌可泣的,船长是可敬可佩,就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怀念船长吧!你可以写一首诗献给他,也可以写一两句话追悼他,也可以画一幅话赞颂他!

  2、生写。

  3、交流。

  4、千言万语道不完我们对船长的无比怀念,无比敬意,就让我们献上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意。全体起立,敬礼!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小学作文教案设计。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教学过程(教学思路、教学策略、板书设计)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同学们,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指名回答。

  2、师:我的心愿可多了。我想穿越时空去会古人,揭开古老的历史的谜底”;我想登上时光穿梭机,到未来去看一看;我真想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钻到他的脑子里瞧一瞧,我更想拯救在死亡线上挣扎绝症病人……

  3、同桌说说自己的心愿。

  4、这么多心愿能实现吗?(不能)谁说不行,看看,谁来了。大屏幕出示《西游记》动画剪辑片断:同学们,还记得《西游记》中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法的故事吗?现在就让我们重温这个精彩的场面吧!

  二、学生自由想象,教师引导学生口头作文。

  1、想想: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和孙悟空一比高下呢!咱们也来变一变呢?想一想,你也在变,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只鸟,一条鱼,一只老鹰,一粒药丸,福尔摩斯……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美好愿望,你变成了什么?

  2、指名说说:我的愿望是什么?我变成了什么?教师随机点拨:变的人可以是现实中的风云人物(国家领导、运动员、歌星等)、身边的人(亲人、同学)社会上的(清洁工)、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历史的(伽利略)科幻人物(蓝猫、外星人)、动物、植物等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食品卫生、穷人、自然灾害等等。

  3、想想:我变成了以后,干了什么事情。请4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你们在小组中交流交流,自己变成了什么?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作文指导《小学作文教案设计》。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来帮助他把变了后干了什么事情的过程丰富起来,好吗?

  三、小组选代表交流: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愉快,谁愿意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呀?

  4、其他同学倾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教师注意点评:学生思维的广度及深度。

  四、教师小结:其实,说出你的心愿,你变成了什么,然后干了什么,把这些连起来就是一篇很生动的想象作文了。

  五、写作

  同学们,大家想象丰富多彩,各有千秋。拿起笔来,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灵感稍纵即逝,把你想到的快写下来吧!你可以给文章,自己加个小题目。

  六、写完后,读给爸爸或妈妈听,听听他们的意见,修改一下。

  板书:(教师根据学生的述说,随机板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形式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感受习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激发兴趣。CAI出示学生想象的各种人和物及好的作文题目。

  2、自读自评习作:想不想给自己打个分呢?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要求?请看大屏幕:

  习作自评要求

  自评(一颗星)自评(两颗星)

  语句通顺,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敢于大胆想象。语句通顺、生动;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象丰富。

  师补充要求: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吧,并把自评的结果写在题目的左边。

  3、承接语: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两颗星?谁愿意到前面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习作?还要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呢!(指名2人)

  4、复习合作评改要求:这学期,我们开始学习四人小组评改习作。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评改作文。评改之前,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合作修改习作有哪些要求呢?

  5.师归纳小结,出示课件:

  (1)首先看故事编得是否具体,其次才是看故事编得是否生动、想象是否独特。通顺的句子、段落,尽量不要改。

  (2)在四人学习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圈出错别字,勾画出好词好句。

  (3)参照自评成绩,综合小组成员意见,给出建议成绩。并将评价成绩写在题目的右边。评出组内有特色的文章或段落。

  二、四人小组合作评改习作

  1、四人小组合作评改习作,课件出示有关内容:非常好,现在就是团队合作的时间了,小组按要求评改习作。如果你们小组有什么拿不准的地方,老师可以帮帮你们。刚才每个小组都拿到了这张“今日之星”的奖项单。其中,希望星奖给本组习作最好的同学,冲刺星奖给本组习作进步最大的同学,神笔星奖给书写最棒的同学,聪明星奖给讲评时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2、四人小组互评互议,教师巡视,并参加一个四人小组的评改。

  3、教师组织反馈四人学习小组的评改情况: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聪明星?看来你们是最会听的`孩子。那神笔星呢?一定是书写最棒的同学。我们的冲刺星呢?你们的进步最大,要再接再厉哦!还有希望星呢,未来的小作家。

  4、四人小组汇报评改情况:请2—3小组到前面来。(师相机引导学生评价并修改。)

  三、教师激励学生完善习作

  1、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听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刚才同学间的汇报,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吗?好,那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在原文上改吧。

  2、自主习作交流会:修改之后,可以去给你的好朋友或现场的老师读读你修改过后的习作,讲讲你畅想出来的故事,听听他们有什么感受和好的建议吧!

  3、小结语:今天,我们用手中的这支笔,给想象插上了翅膀了,开心吗?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回家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家长听,还可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

  板书:自评(一颗星)自评(两颗星)

  语句通顺,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敢于大胆想象。语句通顺、生动;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象丰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明白铁棒磨成针的道理,明白得不论做啥事,只要有决心,肯下苦工夫,就一定能做好。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止字旁,能读准多音字“朝”的字音,懂得“铁棒、诗人、艰苦、进步、更加、工夫、不论、决心、从此、刻苦”等词语的意思。

  3、能仿照“谁正在啥地点赶啥”的例句,把句子写完整。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懂得第二段中的两句话:“只要工夫深,铁棒就能磨成针!”“不论做啥事情,都要有决心,肯下肯下苦工夫。”

  教学难点:

  这篇课文要求懂得的词语较抽象,学生懂得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指导学生感知词义,或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启发学生懂得词义。

  教学预备:

  CAI、生字卡片、一根铁棒、一根针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大意,懂得课题的意思。

  2、学习、懂得第1、7自然段,教学生字:铁、棒、磨、针、诗、困。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实物:针、铁棒。问:这是啥?说说针和铁棒的模样。

  2、问:特别粗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3、揭示课题2 铁棒磨成针读题,标题里的生字想个方法记住它。

  教学:铁:金字旁,为啥用金字旁?与“秩”比较。

  棒:书空右边的“奉”,组词。与“捧“比较。

  磨:半包围结构,广字旁,书空。

  针:与“叶”比较,为啥也是金字旁?

  二、自学课文,懂得大意。

  1、铁棒到底能不能磨成针呢?请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课文共有几段?讲了谁,啥时候的故事?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价。

  正音:诗、更、决、此

  3、卡片认读字词。

  4、训练朗读句子

  (1)能!一定能!只要工夫深,铁棒就能磨成针。

  (2)不论做啥事情,都要有决心,肯下苦工夫。

  5、说说课文讲了李白小时侯的啥故事。

  三、学习第1段。

  1、看文中插图,图中的少年是谁?找到书上写李白的一段读一读。

  2、指名读。考虑: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学习后你明白了那些事情?

  3、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

  懂得“大诗人、唐朝”懂得多音字“朝”的不同读音和意思。朝:朝霞zhao(早上),唐朝chao(朝代)。唐朝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朝代,距今1000多年,唐朝除了许多驰名的诗人,李白一定是其中感觉驰名的诗人。“诗人”是指专门写诗,并有一定成就的人。为啥用个“大”呢?

  教学:唐:半包围结构,书空里面的笔顺。共10画。

  诗: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与“持、等”比较。

  指名读第二句。问:这个地点的“他”是指谁?“读书进步不快”指啥?文书们李白读书进步不快?懂得“贪玩、艰苦。”

  教学:困,用“捆”来记。[你在学习中,遇到过啥艰苦?你是怎么样对待的?

  4、读第1自然段。小结:李白小时侯是一个不努力学习的小孩。他后来纠正了吗?你是从哪一段明白的?

  这部分能够放到第二课时去

  四、学习第7段。

  1、齐读第7段,李白如何会成为著名的大诗人?他回如何刻苦学习?

  2、认读“从此”,李白是从啥事情中明白要刻苦学习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作业指导。

  1、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指导“棒、磨、诗”,接着学生抄写生字。

  2、自由读课文。(机动)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字词,学习懂得2-6段,重点懂得“只要工夫深,铁棒就能磨成针”的道理。

  2、学习生字:更、加、功、夫,认真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生字。

  2、比一比,再组词。

  因( ) 工( ) 比( ) 轮( )

  困( ) 功( ) 此( ) 论( )

  3、说说李白小时侯不同的表现,他是从啥事中明白应当刻苦学习的呢?

  二、学习2-6段。[改为学习2-7段]

  1、自由读2-6段,划出李白和头儿娘说的话。

  2、指名分角色读李白和头儿娘的话。

  问:课文中两次出现“惊奇”,感到惊奇的是谁?他为啥感到惊奇?

  (1)看到头儿娘在磨铁棒,不明白为啥。(不明白)

  (2)听说头儿娘要用铁棒做针。(不可思议,不可能。)

  3、用惊奇的语气读一读李白的问话。

  自由读,试读,指名读,齐读。

  4、头儿娘是再如何答复的呢?

  为啥头儿娘说了“能”后,还要说“一定能”,而且用了两个感叹号?引读“只要工夫深,铁棒就能磨成针”。啥是“工夫深”?

  用干脆、坚决的语气读第5段。

  教学:更:去偏旁记,与“便”比较。

  加:组词。

  功:力字旁,工的`横改成提。

  夫:编顺口溜。

  5、听了头儿娘的话,李白明白了啥道理?找到读读第6段。[指导朗读]

  指名答复,有啥不明白的地点,请学生释疑。

  教学:论:换偏旁记,与“轮”比较,组词。

  此:认识止字旁,书空笔顺。

  6、从此以后,李白怎么样?以读代讲。

  “从此”到底是从啥时候起?

  三、分角色读课文。

  1、自由读预备。

  2、男女分角色读李白和头儿娘的对话。

  3、决定喜欢的角色读读。

  四、作业指导。

  1、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更、功、此”,学生写3个。

  2、完成《课堂作业》的第4题。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会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2、学了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后,明白得不论做啥事情,都要有决心,肯下苦工夫,事情就会做好,学习也会进步。

  3、能用“谁看见谁在啥地点干啥”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词语。

  2、完成课作第2题。

  (1)李白是我国唐朝(chao zhao)的一位大诗人。

  (2)春季,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火红的朝霞(chao zhao)。

  3、看拼音写词语。

  tie bang shi ren kun nan ke ku geng jia

  ( ) ( ) ( ) ( ) ( )

  gong fu bu lun cong ci

  ( ) ( ) ( )

  二、总结课文,进一步明白此课文的道理。[分角色朗读课文]

  1、齐读全文,李白的两次问话应当读出惊奇的语气。头儿娘的话读得干脆、坚决。

  2、启发想象:李白明白了道理后,在后来的学习中,他遇到艰苦会如何想,如何做?

  3、针对学生实际,结合课文中的道理,让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个故事,你在学习上假如遇到艰苦应当如何做?

  4、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指导。

  1、出示例句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完整。在说的基础上写句子。

  (谁正在哪里干啥)

  2、完成其余作业。

  板书:

  铁棒磨成针

  有决心

  做事情 成功

  下苦功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会补充短句,体会“的、地、得”与词语搭配的特点。

  2、积累有关读书、治学的四字成语。

  3、看图说成语,积累带数字的或带“大”“小”等方面的成语。

  【日积月累】

  一、“我会填”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朋友,想认识它们吗?这三个朋友分别是谁呢?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的、地、得”)学生齐说。

  2、课件出示:“读一读”

  珍贵的邮票、轻声地说、笑得很大声

  洪亮的声音、专心得听、写得不清楚

  可爱的'小狗、拼命地奔跑、表演得很精彩

  (1)自由读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汇报交流,找规律。小结。

  3、课件出示:“我会填”

  光彩夺目的(、)、清澈见底的(、)

  弯弯曲曲地(、)、和颜悦色地(、)

  鲜花开得(、)、时间过得(、)

  (1)学生根据已有的语言感受自主填写。

  (2)同桌交流。

  (3)根据汇报情况,引导渗透“的”“地”“得”的使用,让学生通过练习丰富语言,形成语感。

  光彩夺目的(焰火)(宝石)

  清澈见底的(小溪)(池塘)(湖水)

  弯弯曲曲地(流淌)(伸展)(流向远方)

  和颜悦色地(说)(讲)(批评)(点点头)(看着我)

  鲜花开得(很美)(正艳)(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织锦)

  时间过得(太快了)(真慢)(像闪电一样)

  4、补充练习,课件出示:“我会选”。并说说为什么这样选?(让学生在感知大量的语言现象中发现规律,获得感性认识。)

  的、地、得

  1、叔叔跑(、)满身都是汗。

  2、客人来了,我们很热情(、)招待他们。

  3、婆婆自言自语(、)说:“我(、)钱包哪儿去了?”

  4、他把桌子上(、)东西收拾(、)干干净净,然后才放心(、)离开。

  二、“读读背背”。

  课件出示:

  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勤学好问、学而不厌

  坚持不懈、业精于勤、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竭尽全力、锲而不舍、脚踏实地

  1、学生自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分男女生读词。

  3、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理解哪个词语?

  4、谁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齐读。

  6、像这样关于勤奋学习的词语有很多,你还收集了哪些?老师也送几个给你们。课件出示词语:

  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开卷有益、手不释卷

  学生齐读。

  7、背成语。自由背,同桌互背,比赛背。

  谈话: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积累了许多成语。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课件出示:

  【趣味语文】

  看图说成语

  要求:仔细观察图画,看清图上画了些什么,再说成语。

  课件出示图画。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

  2、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出谜底: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

  3、教师补充图画,学生猜谜。猜出谜底:悬崖勒马、指鹿为马、藕断丝连、鹤立鸡群、八仙过海、杯弓蛇影。

  4、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编制的此类谜语,开展猜谜活动。

  5、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带数字的或带“大”“小”的成语。如,五彩缤纷,三头六臂,九牛一毛,千钧一发,万紫千红;大同小异,小巫见大巫,小心翼翼,大快人心,大风大浪,大吃一惊,大吹大擂,大摇大摆,大失所望。

语文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一)、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三)、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二、重点难点

  (一)、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三)、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懂得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四)、会写“不”,能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准备

  学生:

  1、观察生活环境中的树木,把喜欢的树画下来,准备张贴。

  2、结合自己的观察,向爸爸妈妈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教师:

  1、查找有关树木的'资料,以及人类保护树木的各种方法。

  2、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

  1、师:昨天你们去观察小树了吗?

  师:把你喜欢的树画下来了吗?谁愿把你的画贴到黑板上?(学生上讲台贴画。)

  师:大家画得都很美,说明大家都很喜欢小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小树有关的课文,相信学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会更加喜欢小树的。

  2、(出示课件:5 爷爷和小树)

  师:请你借助拼音读读课题。

  3、师指“ye”问:大家看,这两个音节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两个音节一个有声调,一个没有声调。

  生:没有声调的应该读轻声。(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识字:

  1、师:自己先读读课文。

  2、(点击课件)

  师:大家看,在这一片绿色的大森林里,生长着许多小树,小树上的这些字,你认识了吗?自己借助拼音读读这些字,看看你能认识多少。

  师:下面请大家自己读读,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3、(点击课件)

  师:你看,小树上的字没有拼音了,现在还能读出来吗?自己再读读。

  4、师:请同学们拿出字卡,同位互相检查一下,看看都认识了吗?不认识的同位互相教一教。

  5、师:咱们做个猜字游戏好吗?老师来指这十个生字中的一个,由一位在台上的小朋友通过问台下的同学从而猜出老师指的是哪个字。咱们试试看。(找两个学生分别上台做猜字游戏,猜“开”“穿”两个字)

  6、(点击课件)

  师:同学们再看汽球上的五个字,谁愿来读。

  师:你知道这五个字的偏旁是什么吗?(学生认识哪个说哪个,老师相机指导认识学生不知道的偏旁。)生分别说出“父字头”“立刀旁”“四点”“两点水”“人字头”。

  7、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下面我要给大家猜个字谜,请小朋友猜猜看是哪个字。(树上--结果子。)

  生:是“棵”这个字。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棵”这个字左边是个“木”,右边是个“果”,果子都长在树木上,所以我猜是“棵”这个字。

  师:对,老师就是根据这个字的字形编的谜语。谁也能根据“暖”“爷”这两个字的字形编个谜语或者儿歌,老师看看谁最聪明。

  生:编谜语、儿歌。

  生:太阳出来暖融融。(暖)

  生:爸爸老了,拄拐杖。(爷)

  8、师:大家可真聪明,生字和偏旁全认识了,还能编出谜语和儿歌。(点击课件)同学们看,远处开来一辆辆汽车,汽车上的这些词语你会读吗?(指导学生认读词语,另外解决“暖和”和“衣裳”的轻声读法及多音字“和”,词语还应读的连贯、有情。)

  (三)、朗读、理解课文:

  师:范读课文;自己试着读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谁愿意读第1句话?

  师:(教师引读)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出示图)师:小朋友们看,老爷爷在干什么?

  生:老爷爷在给小树穿暖和衣裳,给它围上稻草。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把握全文总起分论的结构特点;

  2、学习作者将整体评价与细部揣摩相结合的鉴赏方法;

  3、体会朱自清后期散文“于朴素中造新意,于平淡中见神奇”的艺术风格。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目的之2难点:目的之3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步骤安排

  一、导入:

  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散文评论。它评论的对象不是某一篇散文,而是朱自清不同时期的有代表性的多篇散文。这种评论方式,为我们提供了鉴赏名家著作的独特范例。

  也正是这种特点,决定了文章中有大量的引述。但我们阅读时,却不会有一点冗赘烦琐的感觉,因为作者把巧妙的引述和精辟、独到的艺术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文中多处引述,使我们有机会领略朱自清散文精湛的文笔;作者中肯的评价,又使我们能学到叙议结合、评析结合、加强评论的情感色彩的评论手法。

  文章采用的是总起分论的结构:先提出评论的中心,然后对朱自清散文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评论。那么,文章评论的中心是什么?朱自清的散文有哪些不同特点呢?

  二、阅读明确:

  评论中心:他的文章严谨不苟,虽然着意锤炼文字,但风格平易自然。并能于朴素之中立新意,造新语,于平淡之中见神奇。

  不同特点:(一)风格朴素自然;新鲜的意境,新鲜的用语,富有诗意,也富有风趣。

  (二)语言准确自然

  三、学习体会

  作者评论朱自清散文的鉴赏方法是将整体评价与细部揣摩相结合,那么

  1、作者是怎样整体评价朱自清散文的?(细读第一段)

  明确:从作家的地位,写作态度,散文风格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先总的评价了朱自清后期散文的风格特点,肯定了他的散文在写作技巧上的借鉴价值。

  2、文章是怎样过渡到对其“朴素自然”风格的进一步分析评价的?

  明确:以一句“朴素自然的文章不象大红大绿那么显眼,它的好处要细心玩味才能觉察到,粗心的读者往往是发现不了的”过渡引出的。

  3、文章是怎样评价分析其散文朴素自然的?又是如何揣摩的?

  明确:评如过渡句所说,课文又引述了《威尼斯》和《经典常谈》的两段文字为例,细加分析揣摩评议。如何揣摩的,学生阅读相关段落体会。

  4、课文对“新鲜的意境,新鲜的用语,富有诗意,也富有风趣”又是怎样分析,如何赞美的?

  明确:以“朴素自然可不等于平板”过渡,并以《松堂游记》的两段和《欧游杂记》里的两段文字为例,赞其匠心,精彩,诗意风趣,还善于把静态的东西写成动态的.东西。如何分析赞美?朗读相关段落。

  5、作者怎样评价他的语言的?

  明确:作者谈论没有就风格谈风格,而是明确指出“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他的整个风格跟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并以《欧游杂记》里的文字为例,没做繁复的分析,特别注意调动读者已有的认知经验,只是点到即止。

  四、明确总结

  结构特点:总起分论。

  鉴赏方法:整体评价与细部揣摩结合,先整体评价,后细部揣摩。整体评价多方着眼,肯定价值,细部揣摩自然过渡,注意联系。

  朱氏散文:于朴素中造新意,于平淡中见神奇。

  板书设计:

  评论中心:于朴素之中立新意,造新语,于平淡之中见神奇。

  不同特点:

  (一)风格

  1、朴素自然:《威尼斯》《经典常谈》

  2、新鲜的意境,新鲜的用语,富有诗意,也富有风趣:

  《松堂游记》《欧游杂记》善将静态东西写成动态

  (二)语言

  准确自然《欧游杂记》

  五、写作练习

  在领会课文观点的基础上,重读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六段,就其中的一个艺术特点细心玩味,写一段二三百字的评论文章。

  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锝出。树梢上隐隐约约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知大意。

  教学过程 :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苹果从树上落下来是许多人都见过的现象。二百多年前有一个人看到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苹果既不往旁边飞,也不往天上飞,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吸引它呢?”经过他反复推测、不断研究,终于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板书:牛顿

  那么,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是写牛顿的什么事呀?

  (小时候。)

  板书:《》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牛顿为什么要做风车?他是怎么做风车的?风车做成功了没有?在这中间有什么事情发生?……)

  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有的问题通过读课文就能解决,有的'问题解决不了,另外,还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咱们一并放到第二课时解决。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提示学生注意“摔 shuāi”“受 shu”“任 rèn”“攒 zǎn”等读音。

  (1)本课多音字较多,教师可采用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2)提示学生同一个字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选的读音也不相同。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顿”左右结构,左边第四笔是“竖提”不要写成“竖弯钩”;右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庭”半包围结构,右下边是“廷”,不要写成“延”。

  “零”上下结构,下边是个“令”字,不要写成“今”字。

  “麦”上下结构,不要把上边的竖,下边的撇连起来写。

  “愤”左右结构,右边中间是个“艹”,右边最后一笔是“、”。

  “遇”半包围结构,右边第七笔是“|”,不要写成“竖钩”。

  “惯”左右结构,右上角第四笔是“|”,不要写成两个“、”。

  为了区别形近、同音字,可采用组词的方法进行巩固练习。

  顿 庭 推 愤

  吨 挺 堆 喷

  通 羞 奖 遇

  桶 差 桨 偶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经典)语文教案07-30

语文教案[精选]08-24

语文教案07-21

(精选)语文教案09-16

[经典]语文教案02-06

【经典】语文教案11-03

(精选)语文教案10-02

语文《赵州桥》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