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6篇【优】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多种颜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
2、尝试用吸管吹出泡泡,探索吹泡泡的方法。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有多种颜色的泡泡水、吸管大于幼儿人数、白纸贴在泥工板上是幼儿人数的俩倍、清水一盆。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带幼儿玩接泡泡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宝宝,看!这是什么?伸出你们的小手,试试能把这美丽的泡泡接住吗?
(教师吹泡泡吸引幼儿注意力,幼儿主动接泡泡。)
二、探索留住泡泡痕迹的方法并实际操作验证。
1、教师:刚才你接住泡泡了吗?泡泡在哪里呀?
哦!泡泡不见了!
2、教师:这些美丽的'泡泡停留的时间太短了,宝宝的小手碰到就破了,不见了,真可惜。宝宝能想个办法把这美丽的泡泡留住吗?(幼儿讨论,教师肯定幼儿的讨论结果:画下来、拍照…)
3、教师:我也有一个好办法,想知道吗?
演示:用有颜色的泡泡水吹出一个大大的泡泡,用白纸接住。
4、教师:看,泡泡留在哪里了?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泡泡在白纸上留下了它的痕迹,让我们一起来把泡泡留住好吗?幼儿用白纸接泡泡。
5、小结:泡泡在你的白纸上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痕迹,绘成了一幅美丽的泡泡画,
三、出示工具材料,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画的制作过程。
1、教师:看!谁来了?听,小狗说话了:宝宝们,看,我用吸管在白纸上吹出了美丽的泡泡画,你们能不能也用吸管吹出一幅美丽的泡泡画呢?
2、好,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3、教师融入幼儿一起吹泡泡,在吹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主动发现:
(1)将吸管一头蘸上颜色水,舔一下。
(2)对着纸,轻轻地吹出一个泡泡,纸上就留下了一个彩色的泡泡。
(3)不要总用一种颜色吹,换颜色时要把吸管清洗一下。
(4)移动纸时要双手端平。
四、结束
教师:宝宝吹出的泡泡画真漂亮,可是泡泡画还需要一点时间来收干才可以展出。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动作方式与同伴相“碰”,学会按指令做出反应。
2.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友好情感。
活动重点:
能用不同的动作方式与同伴相“碰”
活动难点:
学会按指令做出反应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王老师找来了我的朋友吴老师一起玩一个游戏,瞧,我们在干什么呀?你们也想玩这个游戏吗?玩这个游戏之前我们要先学会
唱这首歌。
二、学唱歌曲
师带领幼儿逐句学唱歌曲。
三、创编
1.师:除了小手碰小手还可以碰哪里?
2.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3.将创编的歌词带入歌曲中。
4.和客人老师碰一碰。
四、活动结束
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森林里的小动物也想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呢!(播放音乐离开教室)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鼠小弟系列绘本比较有意思,而《鼠小弟,鼠小弟》是其中的一本。选择此绘本来开展活动主要是考虑到以下方面:
一、此绘本以“秤”贯穿始终。
一方面,“秤”是幼儿感兴趣的物品,在园保健老师组织体检时,幼儿对称体重表现出比较浓的兴趣,另外一方面,幼儿对秤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对我这个活动的开展是有帮助的,反之,通过这次活动还能提升幼儿对于“秤”的经验。
二、从现实需要上来说,通过此活动能让幼儿学习一些短句,发展语言能力。
于是我考虑将此绘本设计成语言活动,并最终以早期阅读得到形式开展。但是,绘本的结局对幼儿来说比较难,于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我将故事的结局进行了删减,而将其作为延伸活动,让幼儿在课后阅读的过程中细细体会。
活动目标:
1、感知故事,学习短句“哈哈,才那么一点儿重”和“瞧,我比你重多啦”。
2、通过观察指针变化、动物表情变化,理解故事内容。
3、乐意用语言、表情参与,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flash、绘本、录音机、录音磁带;
2、经验准备:对秤有了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谈话,巩固已有经验。
T:前几天苏鑫林和刘悦霖站到秤上称体重,结果谁重?
二、观看flash,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短句。
1、出示图片,认识角色。
T:今天森林里要选大王,看看哪些小动物来了?大家说谁最重就让他当大王,于是,大家就找来了秤。
2、⑴观察片段一前半段。
T:鼠小弟等不及了,第一个站到秤上,指针有什么变化?
⑵观察片段一后半段。
T:谁来了?猴子脸上什么表情?它在笑谁呀?猴子
笑话鼠小弟说:“哈哈,才那么一点儿重。”学一学,把脸上的表情做出来。我们来看看猴子是不是真的`比鼠小弟重。
T:猴子站上去跟鼠小弟站上去,哪个指针转得多?那谁重啊?猴子指着秤说:“瞧,我比你重多啦!” 学一学。鼠小弟不高兴的走掉了。
3、观察片段二。
T:猴子正高兴着,谁来了?猪脸上什么表情?猪会一边笑一边说什么?学一学。猪真的比猴子重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T:猪站到秤上,指针怎么样啊?猪会指着秤说什
么?猴子还高兴吗?猴子不高兴的走掉了。
T:你们觉得猪能做大王吗?
4、观察片段三。
T:谁来了?狮子觉得猪太轻了,就笑话猪说……
T:狮子站到秤上,指针怎么样?狮子指着秤得意地说……猪不高兴的走掉了。
T:你们觉得狮子能做大王吗?
5、观察片段四。
T:有个动物等不及了,是谁呀?大象觉得狮子太轻了,笑话狮子说……
T:大象站到秤上,指针……大象会指着秤得意地说……狮子不高兴的走掉了。
T:现在裁判们,你们一起来宣布,森林大王就是……
三、教师完整讲述,采用留白的方式鼓励幼儿参与到讲述中。
T:这个故事好玩吗?我们一起来讲一讲。
四、幼儿边观看flash,边欣赏录音故事。
五、活动结束。
T:这个故事就藏在这本书里,这本书就叫做《鼠小弟,鼠小弟》,我们一起回教室看一看。
附故事:
鼠小弟,鼠小弟
森林里要选大王,鼠小弟、猴子、猪、狮子和大象都来了。大家说,谁最重就让它做大王。大家就找来了一杆秤。
鼠小弟等不及了,第一个站到秤上,指针动了一点点,猴子觉得鼠小弟太轻了,笑话鼠小弟说:“哈哈,才那么一点重。”猴子站到秤上,指针又往前多转了一点,猴子这下得意的说:“瞧,我比你重多啦。”鼠小弟不高兴的走掉了。
猴子正高兴着,猪看到了,它觉得猴子太轻了,就笑话猴子说:“哈哈,才那么一点重。”猪站到秤上,指针又往前多转了一点,猪得意的指着秤说:“瞧,我比你重多啦。”猴子不高兴的走掉了。
这个时候狮子看到了,它觉得猪实在太轻了,就笑话猪说:“哈哈,才那么一点重。”狮子站到秤上,指针又往前多转了一点,狮子指着秤得意的说:“瞧,我比你重多啦。”猪不高兴的走掉了。
大象不服气了,它觉得狮子太轻了,就笑话狮子说:“哈哈,才那么一点重。”大象“嘿哟嘿哟”站到秤上,指针又往前多转了一点,大象得意的说:“瞧,我比你重多啦。”狮子这下不高兴的走掉了。
最后,大象成了森林里的大王。
《鼠小弟,鼠小弟》反思
我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从认知、情感、操作技能方面帮助幼儿发展,活动的重点在于学习短句“哈哈,才那么一点儿重”和“瞧,我比你重多啦”,发展语言能力,难点在于“观察指针变化及动物表情变化,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中,我创设了森林中选大王的情境,幼儿的兴趣被很好的激发了出来,接着采用段落式边看flash边理解的方式,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短句,在这一过程中,我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参与,体验动物们称体重时的心情,并且我采用了逐步提高层次的方式学习短句,由教师示范说,到教师提问,www.300168.com让幼儿回忆说,到教师带领幼儿说,再到幼儿自己说,教师及时退位,帮助幼儿学习一些语言技能。在故事的线索理清了之后,我鼓励幼儿参与到故事的完整讲述中去,最后幼儿边观看flash,边欣赏故事录音,边讲述故事,综合了多种感官,让幼儿巩固故事。
整个活动中,我采用了及时退位的策略,由教师带领幼儿说到幼儿自己说,逐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我还采用了情境教学的策略,创设了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形象的场景,激发幼儿的兴趣,先感受再表达,或者边感受边促进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和学习。此外,针对针对活动的难点我采用了一些策略,如:我打破了传统的图画书教学的模式,采用了flash教学,并且在flash中添加了声音,创设了比别人重时高兴、比别人轻时难过的声音渲染情境,幼儿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指针及动物表情变化的过程,理解故事。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知道耳朵的用处;学习用耳朵辨别各种不同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
2发展幼儿的听觉及辨别不同声音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3初步知道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装有小铃铛.沙子.小黄豆,纸片.硬币等罐子若干个,每组1套.
2录音机和录有各种声音的磁带1盒,(有汽车喇叭声,火车汽笛声,小朋友讲话声,鸡,狗,小猫等小动物的叫声......)
活动组织:
1让幼儿闭上眼睛和嘴巴.老师打开录音机,先请幼儿听一种声音,然后提问.
师:老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和嘴巴.听,录音机里有什么声音?你是用什么听到的?耳朵可以干什么?你的耳朵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2请幼儿听录有各种高低.远近,动物和人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
师:刚才,你们听了一种声音.这次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小朋友一定要听仔细,看哪个小朋友听得又快又对,并告诉大家是什发出的声音.
3做游戏"小耳朵本领大."(让幼儿摇一摇桌上的各种罐子,听听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师:现在老师还要考考小朋友.请你们摇一摇桌上的罐子,猜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等一会儿告诉大家.
4教育幼儿要如何保护耳朵,结束活动.(如不能在别人耳朵边大声叫喊,不能把小玩意儿塞进耳朵,要防止水灌进耳朵.)
师:耳朵的本领可真大,可以听......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耳朵呢?.....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并且能够边听音乐边做游戏。
2、培养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游戏的兴趣。
3、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猫妈妈头饰1个、小猫头饰29个、磁带、三用机;
活动前幼儿已学会演唱歌曲《找小猫》。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猫小猫》进场。
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要带猫宝宝们去秋游,我们出发吧!
二、复习歌曲《找小猫》,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播放歌曲第一段,请幼儿边唱边自由地创编动作。
2、师总结幼儿创编的动作,并请幼儿能跟随音乐表演。
三、音乐游戏《找小猫》。
1、第一段音乐响起时,请幼儿根据自己创编的动作自由地表演。当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时,请幼儿找个地方躲起来。
2、第二段音乐,猫妈妈边表演边找小猫,被找到的.小猫请到一边休息,不能参加游戏了。
3、第二段音乐结束后,猫妈妈问“没找到的小猫在哪里”时,小猫一边喵呜喵呜地叫,一边爬到猫妈妈身边。
教学反思:
音乐游戏《找小猫》在幼儿充满愉快的情绪中结束了。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我做了以下的一些反思:一、游戏中我通过创设简单的情景,以猫妈妈的身份与幼儿一起游戏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能用多中形式让幼儿反复游戏,保持游戏的兴致和积极性。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题——朋友之间有着说不完的悄悄话。
2、向朋友倾诉自己的小秘密,体验和朋友倾诉、倾听的乐趣。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有个秘密告诉你》。
2、将广告纸卷成筒状,做成传话筒,两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秘密
1、你知道什么是秘密吗?原来秘密就是放在心里,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2、我有一个秘密,你们猜猜是什么秘密?那就是“我最喜欢你们了”。
3、盼盼和妞妞是好朋友,她们也有个秘密,我们一起来听听她们的秘密是什么?
二、盼盼和妞妞的秘密。
1、听故事磁带一遍。
2、提问:
(1)、晚上,盼盼等到妞妞的电话了吗?为什么?
(2)、盼盼和妞妞的秘密是什么?
(3)、盼盼和妞妞的秘密就是电话号码。他们为什么都想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朋友?(她俩在幼儿园里讲不完的话,回到家以后和,还想和好朋友讲话。知道了电话号码,她们说可以经常和好朋友讲话了。)
三、我的秘密。
1、你有秘密吗?你的秘密是什么?谁愿意通过神奇的传话筒送到我的耳朵里?
2、个别幼儿通过传话筒将悄悄话送到教师耳朵里,教师表示为他保密。
3、你的小秘密愿意告诉朋友吗?请幼儿两两结伴借助传话筒将秘密轻轻地告诉朋友。
4、谁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大家?
四、鼓励幼儿经常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爸爸妈妈。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部分,我通过自己的秘密引出活动主题,先让幼儿猜测我的秘密是什么,从而让幼儿理解秘密就是:只有我自己心里知道,别人都不知道的事情,从而解决的活动难点。这一环节的'展开还充分地调动起了幼儿的兴趣,更好地为开展活动做下了铺垫。在理解故事环节中,我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捕捉故事中的关键词及句,理解朋友之间可以相互倾诉秘密,从而解决活动重点。最后一环节,我设定了说悄悄话的形式,请他们说一说心里的秘密,让全体幼儿有说话的机会,着重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这个环境中敢说、能说、有机会说。让幼儿在与同伴交流、诉说的过程中,体验到语言交往的乐趣,更好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12-31
小班教案07-22
(精选)小班教案08-10
小班教案(精选)11-23
小班教案[经典]10-22
小班教案【经典】09-22
小班教案【精选】09-27
小班教案(经典)12-08
(经典)小班教案11-21
(经典)小班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