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杂诗》教案

时间:2024-02-20 17:38:3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已亥杂诗》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已亥杂诗》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已亥杂诗》教案

《已亥杂诗》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一年,是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二、呈现目标

  三、解题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四、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五、朗读全诗

  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六、理解诗句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

  七、理解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八、小结全文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练习册。

《已亥杂诗》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有关龚自珍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本诗。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赏析的方法,理解诗的含意。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领悟作者情感,学习作者不畏挫折的坚强性格和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教学课时】

  1、课时

  2、学情分析

  学生已能熟练背诵,但内容还迷糊不清或一知半解,特别是对前两句,更是不知其意,对后两句的赏读也不到位。

  3、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2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己亥杂诗

  以检查默写的方式导入:指名一生在黑板上默写,再分析评价

  活动2【讲授】己亥杂诗

  二、关于诗题“己亥杂诗”

  1、这四句诗的题目是什么?

  2、什么是“己亥”?“杂诗”是怎么回事?

  讨论后出示如下背景:

  《己亥杂诗》是诗人被迫辞官后的诗集,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己亥年,故称。这年诗人辞官南归,于农历四月二十三离京,七月初九回杭州,九月十五日北上接家眷,十二月二十六日抵达江苏昆山。往返期间,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叙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师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今天要学的这一首是原第五首。

  三、关于“辞官还乡”

  1、诗人为什么要辞官回家?是否从此不再关心国家命运?

  诗人离京时,正是战争的前一年,英国利用入侵,清廷分成主战与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还想着为国家做些事情。

  2、这些内容在哪些诗句里得到体现?

  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被迫辞官的龚自珍会有怎样的心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

  四、诗句译读(学生自讲——交流纠正——升格分享)

  1、译读参考:

  2、诗意阐述:诗人寄居京师二十年,一旦辞别,离愁满怀。“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怀着无边的离愁别绪,“我”辞别京师,骑马东去,要回到远在天边的家乡。一路上诗人心情极为矛盾,心绪极为复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虽然打算辞官家居,但并非弃绝尘缘,“我”还想为社会尽点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如那飘落的花朵,融入春泥后,更能护育新花。句中“落红”实际上是诗人自况。诗人以含蓄隽永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眷恋深情。

  五、品赏诗句

  1、诗人是怎样把自己的离愁别绪表达出来的?

  “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李煜曾有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诗人为了衬托离愁,特别把离京时间选在了傍晚,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衬托离愁。诗人通过比喻、衬托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

  2、赏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本意虽然是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六、主题意义:

  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著的忠忱;不甘于沉沦,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牺牲自己,培养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七、诗人印象:

  1、用几个四字词说说学了这首诗后诗人给你怎样的印象?

  (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忠君爱民……)

  2、诗人简介:

  龚自珍(1792--1841)清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学务博览,重经世济民,并强调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是提倡“通经致用”的今文经学派的重要人物。所作诗文,极力提倡“更法”、“改图”,深刻揭露清王朝统治的腐朽,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洋溢着受国热情。著有《龚自珍全集》。《明良论》、《病梅馆记》等文,和《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诗篇,皆为其代表作。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尤瑰丽奇肆,体现出崭新的独创精神,代表了清诗的成熟个性面貌,被誉为古代的最后一位和近代的最初一位杰出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有“龚派”之称。

  八、检测提高

  1、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

  3、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1)离别忧伤;(2)积极的人生态度

  4、对《己亥杂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5、拓展练习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谓千古名句写一段话用上此句诗。(50字左右)

  九、结束语:

  正如龚自珍诗中所说的那样,龚自珍南归后,在江苏丹阳云阳书院讲学,积极培育下一代。可惜不到半年就突然病故,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理想。

  我们的耳畔似乎还响起了他的另一句名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期盼大家早日成为他心中的人才,报效祖国。

【《已亥杂诗》教案】相关文章:

杂诗韩愈08-07

杂体诗 孙廷尉绰杂述,杂体诗 孙廷尉绰杂述江淹,杂体诗 孙廷尉绰杂述的意思,杂体诗 孙廷尉绰杂述赏析 -诗词大全04-26

杂诗的原文及赏析01-31

杂诗原文翻译03-13

无名氏——《杂诗》12-19

杂诗魏晋曹植全文及原著赏析12-18

杂体诗 潘黄门岳述哀,杂体诗 潘黄门岳述哀江淹,杂体诗 潘黄门岳述哀的意思,杂体诗 潘黄门岳述哀赏析 -诗词大全04-26

嬴胡亥简介11-10

杜甫诗教案02-10

四时田园杂兴的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