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象课文教案

时间:2024-02-03 07:34:5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称象课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称象课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称象课文教案

称象课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3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8个字的书写。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初步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3、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模型、玩具象、小石子、秤或天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多媒体投影:称)人们称一件东西是想知道什么?

  生:想知道那件东西有多重。

  师:对,想知道那件东西的重量。(多媒体投影:重量)

  师:你们看见别人称大象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大象的故事。(板书:象)

  “称象”这一课讲的就是这个故事的内容。

  [通过谈话,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相机出现了“称象”、“重量”两个词,又为学习作了导向。]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画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请一个同学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读准字音。

  [初读课文时只要求读准生字的音,对其义和形不作要求,这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

  三、读文感悟。

  (一)再次读文,从文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知道了官员们看象时,一边看一边议论,不知这头大象有多重。(多媒体投影:议论)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知道了,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便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学生读二、三自然段。)

  师:曹操提出这一问题后,官员们是怎么议论的?(指多媒体投影上的“议论”,指导读官员们说的话)

  生:官员们议论的第一种办法是造一杆大秤。

  生:还要把大树砍了做秤杆。

  生:官员们议论的第二种办法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多媒体投影“宰”;学生一边看多媒体投影,一边读“宰”)

  师:查过字典的同学说说,“宰”在字典里有几种解释?结合“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块的再称”想一想,“宰”在这句话里是什么意思?

  生:在这里是“杀”的意思。

  师:曹操对这两种办法什么态度?

  生:曹操听了直摇头。

  师:“直摇头”是什么意思?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

  生:“直摇头”表示不同意。(做一下摇头动作)

  师:(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

  生:不住地摇头才是“直摇头”。

  师:对,“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宰象呢?

  生:把大象宰了,曹操舍不得,这也不是好办法,所以曹操不同意。

  [“议论”、“宰”、“直摇头”都是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里来理解的,但方法不相同,各有妙处。“议论”出现在第二自然段,却是借用第三自然段里官员们怎么说、怎么议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的;“宰”是通过,根据语言环境选义项来解决的;“直摇头”是通过语感和演示来领会的。这就把学习语言、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紧密联系起来了。]

  (二)师:对,官员们提的两个办法都不好,曹操不同意。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怎样说呢?

  生:(读第四自然段、画序号、重点讨论曹冲说的办法。)

  师:曹冲想的办法共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读文说一说。

  生:曹冲想的办法共四句话,第一句话的意思把大象赶上船,然后画线。

  师:在哪画线。(用多媒体投影演示)

  生:在船舷上画线。(让一个学生指投影片上的船舷)

  师:在船舷的什么地方画线?再仔细读这一句。

  生:(轻声读第一句后)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老师让这个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投影片的船舷上画线)

  师:在这儿。(指画线的地方)画线就是沿着(说重音)水面画线。

  [“沿着”的意思比较抽象,老师却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接着,老师用“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后接着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装石头”“最后怎么知道大象有多重呢”等问题,诱导学生读懂曹冲说的四句话中的二、三、四句,并分别板书“上岸”“装石头”“沉到线”“称石头”“石头一共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师生分别做实验演示称象过程。

  (象上船――船下沉――画线;象下船――船浮起――装石子――船沉到画线处――称石子)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做的实验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既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又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曹冲为什么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生:曹冲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受到启发。

  生:他用船代替秤,用石头代替大象。

  生:最主要的是他平时就注意观察事物,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所以曹冲这么小年纪就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生: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平时多观察,遇事开动脑筋想办法的精神,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练习活动。

  1、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想办法记字形。(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激发学习兴趣。)

  师:侧重分析几个字:

  (1)比较“称”和“秤”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

  (2)“曹”和“线”的笔画笔顺。

  2、师:请同学们做一下练习:

  (1)用下面的字组词:称议论秤砍块沉线止然量

  (2)把下面的偏旁和独体字组成4个合体字,写下来。

  禾讠石旦尔义欠里

  ()()()()

  五、拓展活动。

  1、师:同学们,古代的曹冲才七岁,年纪比我们小得多,但是他遇事动脑筋,结果没有使大象受到丝毫损伤,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们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你们能想出更好的称象办法吗?

  生:(1)人搬石头太重,可用大吊车。(2)搬石头费力,不如改成装猪、羊等动物。(3)让人上船,比赶动物上船方便。

  2、师:我们知道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是用四句话说清楚的。这四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又一句接一句说,连起来说明了一件事。现在我们来学习用这种方法说话,请你们用几句话连起来说一件事。

  生:(略)。

  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它启示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精神,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评:

  一堂课的教学就是诸多要素的有机组合体。相同的要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结构,其功能却不一样。这给我们以启示:不改变课堂教学的要素,只对这些要素进行科学排列组合,使之成为优化的结构,可以提高教学的整体功能。

  从识字教学来看,应注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建立生字的音、义、形的统一联系,但对音、义、形又是分步侧重处理的。即,初读课文时侧重字音,理解课文时侧重字义,复习巩固时侧重字形。这样处理,体现了寓识字于阅读教学之中,既分散了识字的难点,又使生字的音、义、形分步得到落实。这样的结构,无论是识字还是阅读,学生学习起来都比较畅通。

  从阅读教学来看,这里可以把听、说、读、写的训练结合起来,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能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一句话,抓住它能一举数得,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把上述诸方面排列组合在一起,并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相互作用,协调发展,有效地发挥了整体功能。

称象课文教案2

  一、谈话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称大象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

  2、板题质疑:出示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

  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二、范读课文

  听老师读课文中的故事,听完后要能知道课文讲的是谁称象,用什么办法称,称出来没有?

  三、学生感知课文:自读、小组读;认识生字

  1、自己读读故事。要求读通句子。

  2、小组读:

  ⑴、交流认字情况。

  ⑵、有几个字特别难认,你怎么记?

  ⑶、读通课文。

  四、检查自读情况,巩固识字

  1、用猜字的游戏检查认字情况。

  2、男女同学比赛,看谁组的词语多。

  3、自愿读课文。

  4、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什么?提示:

  ⑴、官员们想了什么办法?用横线勾出官员说的话,读一读。

  ⑵、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官员们的办法?

  ⑶、你觉得这些办法好吗?曹操的态度怎样?理解“直摇头”。

  ⑷、曹冲的办法是什么?再读一读。

  ⑸、这个办法可行吗?从哪个句子知道的.?曹操的态度怎样?他会说什么?

  五、有疑就问

  1、把不懂的地方做上符号,小组讨论,还不懂的,留着全班讨论。

  思考理解:官员们同时做了哪两件事?从什么词语可以看出是同时做的?想想我们可以一边唱歌一边还可以做什么?

  想想谁还可以同时做什么事?说说句子。

  2、梳理学生的问题。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有些问题留待第二节课解决。

称象课文教案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以及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

  3、体会文章的记叙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二、学示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学本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可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生学法

  自学、自悟、讨论、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

  3、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

  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

  (三)解决办法

  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多媒体,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2、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讨论、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9课。板书课题:19 黄河象。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

  (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

  (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1)拿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可由学生提出,其他学生帮助,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先由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

  (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四)学习生字词

  1、读带有生词的句子,将生词多读几遍。

  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并加以理解。

  3、指导书写。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学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几个问题。

  (二)深入探究课文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讨论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4)媒体演示,进一步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

  (5)朗读体会特点。

  (6)小结并被书。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点)

  2、以浏览方式学习第2-6自然段。

  (1)采取浏览方式阅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阅读思考之后,自己可以小声地说一说。

  (2)找好朋友去交流。

  (3)互动交流,汇报学习收获,相机进行板书朗读指导。

  板书: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指导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先自由练读,然后以行或组分段读,举行朗读比赛,然后让学生评议。

  3、学习第7、8自然段。

  (l)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板书。

  板书:1973年甘肃(发现挖掘)

  关于假想的根据,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着重肯定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4)指导朗读。

  4.浏览全文并对照板书,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三)练习复述

  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四)畅谈收获

  可以谈写法,可以谈启发,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称象课文教案4

  【教材简析】

  本文讲的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出称象的办法比官员强,比官员妙,这实在难能可贵。曹冲称象的故事,因此广为流传;曹冲爱动脑子,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值得我们认真借鉴。本课重点介绍了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教学设计思路】

  学习本课无需分析课文。要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曹冲是个遇事爱动脑子,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利用课文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拓展思路的氛围,可以让学生留下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并会写六个生字。

  2、能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3、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能从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愿意把本文的故事讲给他人听。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的内容,从中受到启发,鼓励学生做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的人。

  2、学习生字、新词,能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教学方法】

  游戏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录像,激趣导入

  1、观看动画片《曹冲称象》,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故事?

  2、板书课题,简介曹冲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轻声朗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的序号。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用简单的话概括出课文的大意。

  3、认读生字:

  ⑴ 出示“我会认”生字卡片。

  ⑵ 出示“我会写”生字卡片。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称象的方法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中介绍了称象的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是最好的?

  2、学生汇报。

  3、前两种方法为什么行不通呢?请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语句。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

  5、观看录相(两种方法)的录相,增强学生的理解。

  四、巧用实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请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曹冲答象的具体办法是什么呢?把有关的语句画在书上。

  2、反复朗读找到的句子。设问: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简易的器材,谁愿意为大家演示称象的过程呢?

  3、播放录相《称象》中的片断,了解称象的过程。

  4、再读书中文字,思考:要称出大象的重量应该分几个步骤呢?学生讨论。

  5、汇报。

  6、与官员提出的方法作比较,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7、按上述步骤,作这个实验。思考:从这个办法中,你有什么体会?

  8、此时此刻,你能用称赞的口气,对曹冲说句话吗?

  9、教师小结:曹冲称象的方法很有创造性,造不出称象的大秤,可以用船;不能把大象杀了,就用石头替代。他想出了一个别人想不出的办法。其实,他是利用了水的浮力。

  10、用称赞的口气再读课文,练习背诵。

  11、指导背诵。

  投影出示背诵提示语:

  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五、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1、曹冲的办法在当时来讲是很好的,符合当时的情况。请你动脑筋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2、学生发言,评议。

  3、请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六、课堂练习

  1、我会组词:

  称( ) 住( ) 像( ) 再( )

  秤( ) 柱( ) 象( ) 在( )

  止( ) 照( ) 点( ) 办( )

  正( ) 找( ) 热( ) 力( )

  2、选词填空:

  再 在

  ⑴ 小明把作业放( )李老师的办事桌上。

  ⑵ 这个话题,没有( )说的必要了。

  ⑶ 李玲( )次见到了音乐大师。

  ⑷ 我( )路上摔倒了。

  七、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内容

  1、练习朗读,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吗?

  2、练习背诵课文。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识字规律

  1、学习本课中“我会认”的生字,找到识字规律,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⑴ 出示写有“我会认”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纠正读音。

  ⑵ 请你仔细观察本课会认的生字,小组讨论识字方法。

  ⑶ 学生汇报表演:

  ① 加偏旁方法记忆。

  ② 重点指导:艘 微

  ⑷ 反复认读,开展识字游戏:

  ① “抓错游戏”教师故意读错字,请同学们指出,并加以改正。

  ② “转字盘游戏“用硬纸制作字盘,分成十三格,分别写上本课的十三个生字,中间安个轴,让纸板转动,在黑板一处做个记号,把转字盘放在指定位置,转动后停下,说出汉字的字音。

  3、学习本课中“我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书写:

  ⑴ 出示写有“我会写”的生字卡片,找准结构规律,指导学生书写。

  ⑵ 这些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独体字:再、象

  左右结构:像、做

  上下结构:点、照

  ⑶ 分别指导学生书写。

  ⑷ 在指导中及时点评。

  三、课堂作业

  1、我会填:

  一( )大官 一( )大秤 一( )线

  一( )大船 一( )大树 一( )大象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的生字、新词。

  2、练习讲故事《称象》。

【称象课文教案】相关文章:

课文《称象》教案范文08-31

《称象》教案03-07

曹冲称象教案01-15

《称象》教案15篇03-08

《称象》片断04-25

课文与象共舞教案08-29

小学语文教案:称象01-12

《称象》教学反思04-04

称象教学反思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