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7篇(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
纸偶的装饰。
教学难点
纸偶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
彩纸、各种各样的纸偶提线纸偶。
教学过程:
一、欣赏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
二、新课
1、出示小纸偶,问,它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它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板书:方法)还有一个问题是考考你们聪不聪明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它装饰得更好吗?
2、课件展示: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
用五颜六色的糖果纸装饰,用粘、绑的方法。
用彩色的易拉罐装饰,用剪、贴的方法。
用五彩的毛线装饰,用编、缠、粘的方法。
3、讨论: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材料:布、电线、包装纸、棉絮提线纸偶
方法:绑、粘、剪贴、编.......。
三、小组合作
请与小组同学合作编个故事,进行角色分工后,提线纸偶用各种彩纸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的背景、道具。然后,演给其他组的同学看。学生表演纸偶戏。
四、小结
让同学们用互评的方式评出优秀小组。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到海底去
教学目的
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进行色彩训练。
2.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海底世界的造型及色彩。
教学难点
幻想创作美丽的海底世界。
教具:海底世界范图
学具:水彩笔、蜡笔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海底是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中国古代就有海底水晶宫、四海龙王、虾兵蟹将的传说,外国也有海底美人鱼等童话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就是人们对海底世界的想象,寄托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美好愿望。如今,科学家发明了许多科学仪器和设备,人类可潜人万米深的海底进行科学考察工作,从而揭示了许多海底世界的奥秘。揭示课题(板书):“到海底去”
2.读画:欣赏课文中照片及学生作品。
小结:
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它们都有艳丽的色彩。照片除了鱼儿外,还
有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水草、珊瑚、贝壳……在表现手法上,有彩色水笔,有蜡笔水彩,有水粉等。
欣赏教师课外收集来的'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幅。
小结:条形、圆形、椭圆形、棱形、三角形、扇形等。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小结:一会儿蓝色,一会儿是绿色,一会儿是紫色,但海水是以蓝色为主色调。海洋越深,色调越深;海洋越浅,色调越浅。三、课堂练习与作业:
1。以“色”为主,学画海底动物。
教师问:同学们喜欢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吗?答:喜欢。
教师:因为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我们要画海底世界,首先要学会画鱼,同学们说对不对?答:对!
A。讲解画“鱼”方法,教师示范
B。学生可模仿教师画“鱼”,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画好“鱼”之后,再画一种自己喜欢的海底动物。
C。教师巡视指导。
2:激发想象,构思作画。
3。教师将中幅蓝色图画纸分发到各组,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全组同学在图画纸上用剪贴法集体创作一幅海底世界图,要求画面饱满,布局均衡,色彩搭配合理。看哪个小组创作的海底世界图构思最独特、新颖,画面最漂亮。
四、总结全课,课堂评价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棉签练习画交叉网线,表现菠萝的表面特征。
2、体验用棉签绘制菠萝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菠萝。 2、材料准备:各色水粉颜料、棉签、油画棒、调色盘。 3、教师自制作品“菠萝”。 【活动过程】
一、感知菠萝的外形,激发创作的热情。
请小朋友看一看菠萝是什么样子的.?身上穿着什么颜色什么图案的衣服?(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菠萝是一种黄色水果,身上有许多条纹。
二、探索与发现菠萝花纹的画法。
教师(出示自制作品)“这是老师画的菠萝,猜猜上面的条纹是怎么画的?”
“刚才你们看到的菠萝身上的花衣服是老师用棉签画的(出示棉签),用棉签蘸颜料,然后轻轻地在菠萝身上画出一条条长长的斜线,再从菠萝的另一端开始画上长长的斜线,这样让这些线交叉在一起,漂亮的花衣服就画好了。”
请一小朋友尝试用棉签画出交叉线。
教师:“快伸出手来试一试,可以边画边说:大菠萝,看看我给你穿的花衣服。”(引导幼儿做书空练习。)
三、创作与表现。
教师:“这里有许多菠萝还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等着小朋友来帮它们打扮呢,一会小
朋友要尽量画得清楚又均匀。”
幼儿进行棉签画
教师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完成操作。
四、欣赏与评议。
将作品展示在前面,请幼儿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菠萝,为什么喜欢?
[活动中的情境创设] 游戏情境:将画交叉网线说成是给菠萝穿花衣。将评价环节设计成“卖菠萝”的游戏。
[情境创设是否有效]
在本次活动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不是很明显,不能帮助幼儿掌握重难点,有些幼儿还是不会画交叉网线。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扭卷的方法将报纸卷曲固定成鱼的外形,并用彩纸装饰鱼身上的花纹。
2、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体验成功开设水族馆,帮助小鱼找到好朋友的快乐。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欣赏过“美丽的鱼”,画过热带鱼,对鱼的外形、花纹色彩有所了解。
2、没有鱼的海底背景、“五彩鱼”范例,半成品“五彩鱼”(缺少鱼眼睛)范例。
3、报纸、彩纸若干、胶水。
活动过程:
1、出示没有鱼的海底背景。
师:最近我们香蕉中班开设了一家水族馆,你们瞧(出示背景)可是鱼池里面少了什么呢?
幼:没有鱼。
师:一条小鱼也没有,现在请你们把小眼睛闭起来和周老师一起念“小鱼小鱼,变变变”一起把鱼变出来好吗?
师、幼:小鱼小鱼,变变变。(出示成品报纸鱼)哇!鱼池里出现了一条小鱼。
2、观察范例、学习制作报纸鱼。
师:你们见过这样的小鱼吗?
师:请你仔细看一看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彩色的纸头和报纸。
师:什么地方是用报纸做的.?鱼的什么地方是用彩色纸头做的呢?
幼:鱼的样子是用报纸做的,鱼身上的花纹是用彩纸做的。
师:鱼的身体是用报纸来做的,可是报纸是怎样变成鱼的身体呢?
师:示范
(1)我们先把报纸条捏成一长条,然后在报纸前空开一点点的地方用我们的手指头把报纸条使劲卷起来,一定要用力气,一只手往里面转,一只手往外面转,把报纸条紧紧地卷成一长条,不要卷到最后和前面一样空开一点点。
(2)然后我们把报纸条的两头交叉,粘一点胶水把它蘸起来。一条鱼的外形就做出来了。
师:现在,请你把凳子底下的报纸条拿出来,用刚才的方法和我一起来做小鱼。
师:做好了吗?现在请把你的小鱼送回家,一起来看周老师手里的鱼,你觉得还缺了什么呢?(幼:鱼身上的花纹)
(3)它的身上还没有花纹,我身边有许多彩色的纸条,现在我要把它们贴在鱼的身上,(教师将过长的纸条贴在鱼身上)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幼:花纹太长)怎么办?(幼:找短一点的、用剪刀剪掉、可以将多余的折到后面)如果有点短了怎么办?(幼:再贴一条在上面、鱼的身体很软可以动,把身体往下压一点。)
师:你们真厉害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现在花纹贴好了,我的身边还有一些小图案,我把它们也贴到小鱼的身上,你们瞧。用刚才先贴花纹再贴图案的方法一条美丽的小鱼就出来了(出示半成品)可是还缺了什么呀?(幼:鱼眼睛)
(4)鱼眼睛可以怎么做?(幼:贴上去)小鱼的头是空空的,眼睛要怎么贴上去呢?(眼睛可以贴在我们刚才装饰的条纹上)
师:这样一条小鱼就做好了(出示成品)我们来把它贴到鱼池里,可是鱼池里只有一条鱼,它会觉得怎么样?
幼:很孤单。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把你刚才做好的小鱼添上美丽的花纹,让它们能和这条小鱼一起在鱼池里玩好吗?
3、幼儿操作。
师:
(1)小鱼身上的花纹可以使各种各样的。
(2)自己动脑筋解决制作中遇到的问题。
(2)注意贴小鱼的眼睛。
4、展示作品。
将幼儿的报纸鱼贴到海底背景上,请幼儿欣赏。
师:你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
师:我们为小鱼找到了许多好朋友,现在它们在鱼池里玩的可开心了,而且有了这么多鱼,我们的水族馆也可以开张了,你们高兴吗?一起来鼓励一下吧!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内容比较新,幼儿对卷搓报纸很感兴趣,所以听的就很认真,很想把这个动作学会,自己用报纸把小鱼搓出来,当幼儿拿着自己搓出来的小鱼时都很开心,也从他们小鱼的外形上发现,他们由于搓报纸条长短粗细的不同,制作出来的小鱼大小、胖瘦也不一,充分发挥了幼儿创造,但是虽然大小胖瘦不一,但鱼形的模式都差不多,没有给幼儿多一点创新的引导,而在彩条装饰方面,许多幼儿能够用相间的方法来装饰,很美丽。
小百科: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
美术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剪窗花是民间剪纸艺术的一种。剪窗花流行于我国西北各地,以陕西为著,许多人家的窗户上都贴有窗花。特别是过年,剪窗花在窗户上贴剪纸已成为一种习惯,剪纸成为了点缀品,所以西北人习惯称它为“窗花”。它的花样有“鸟兽、虫鱼、花卉、吉祥图案、适合纹样”等。既富有画意,又很有装饰趣味。因地域不同,南北风格各异,剪纸一般是南秀北挺,均具欣赏性。剪窗花教材上方的彩色照片,介绍陕西省剪纸能手李秀芳用窗花美化居室的情景。通过介绍使学生知道我国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在国际上素负盛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教材介绍“窗花的剪法”是剪“花样子”最简单、最容易掌握的一种。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是不简单的。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讲、演并用。
教学目的
认识“窗花”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窗花的剪法,剪出好看的窗花。
作业要求
要正确地按剪法的步骤制作,特别注意相连不断。
课前准备
范品若干件及色纸、剪刀、浆糊等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出示窗花范品,让学生欣赏,问:这是什么画种、叫什么名(引出“窗花”)?
二、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上方的彩色照片。说明窗花是西北地区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照片中的老大娘是陕西省剪纸能手——民间艺人。她正在做什么?她剪的窗花是什么内容?这种窗花是我国群众创造的艺术形式,在国际上素负盛名。
2.讲解:什么是“窗花”?“窗花”是用色纸剪成的.图案,花样很多,有花卉、鸟兽、虫鱼及图案纹样等。过春节时,常把这种用纸剪出来的图案贴到窗户上,因此叫它“窗花”。它既有画意,又有装饰趣味,很受群众喜爱。
3.窗花的剪法(边讲边演示):
①将方形色纸对角折两次或三次,要折整齐。
②画上简单的花纹,花纹的线条要接连。把要剪去的地方画上记号。
②按照纹样剪出,小心揭开(美妙的图案出来了)。
④涂上浆糊,贴在窗户或底纸上。
小结:窗花剪法的步骤;特别要注意什么,看图讲述。
三、布置作业:
用色纸剪一幅窗花。要根据窗户的大小来设计窗花图样。注意纹样要相连。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讲评:
教师画一大窗户,选优秀作业贴上,其余的作业集中展示在课室中的某个地方。师生共同评价优劣,教师小结。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线描画建筑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巩固学习人物画,表现人物在家里的活动。
2、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建构房子的造型,并尝试大胆地表现房子里的设施和简单的人物形象。
3、大胆地表现房子侧面的结构,乐意与同伴分享《我的家》。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每组提供彩色纸若干,黑色勾线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1、 音乐活动《家》,引出主题。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家》。
——教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家,你家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2、 幼儿观察阅读幼儿用书《我的家》,感知房子的结构、房子里的陈设和人物的`姿态。
——教师:画面上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屋顶是什么样子的?门是什么样子的?房子里面有什么?
——教师:房子里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3、 让幼儿了解绘画的重难点。
——教师:小朋友,你的家是怎样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用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地画出一位小朋友的家。
——教师:你们家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可请小朋友上来做动作,教师快速地在房子里画出人物站立和侧面的姿态,巩固学习人物画的技法。
4、 幼儿线描画创作《我的家》。
——引导幼儿在桌子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纸,启发幼儿先用勾线笔画出房子的外形结构,再在房子上进行装饰,最后,画出房子里的人物和设施。
——幼儿操作好活动,教师进行巡回观察,并给予语言指导和帮助。
5、展示幼儿的作品,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家,讲述家里的设施和家人的活动,共同分享家庭的快乐。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
3.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
课时1-2课时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能对其外貌特征进行描述。
2>教师请学生欣赏几幅不同风格的肖像画作品。
通过讨论,得出谁是最受尊敬的人,为什么?
出示范作,猜猜“这是谁”?“为什么”?“他为什么受尊敬?”
得出画肖像画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的道理。
2.发展阶段
带领学生进一步讨论,得出要画出最受尊敬的人,可以从他的.职业特点入手,并能进行描述。通过不同职业人物衣着的比较,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肖像画的风格多变,注重色彩与线条的表现力。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绘画,并能运用拼贴,拓印等多种制作方法来绘制作品。
欣赏名家的肖像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收拾与
4.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卫生。
三、课后拓展
1.想象一下,还可以怎样来画肖像画。
2.还有谁受尊敬,可以来画一下。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精品美术教案美术作品教案08-23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的教案01-04
《美术》教案02-18
(精选)美术教案08-22
[精选]美术教案08-22
美术教案【精选】07-29
美术教案(精选)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