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函数的奇偶性》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1
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教学流程设计如下:课前自学→课堂教学(兴趣导入→知识回顾→探索新知→巩固新知→运用新知)→课后提升。
教学环节
课前自学:
任务一
教师:微信群交流预习任务分析梳理教学内容,制定任务单,将学习资源上传至蓝墨云班课,编制测试题。
学生:
1、在微信群接收预习任务。
2、登录蓝墨云班课,查看学习任务单,了解自学要求,明确重点、难点,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
任务二:
教师:
1、课前教师将微课“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上传至蓝墨云班课。
2、教师启用蓝墨云班课的“头脑风暴”区。让学生观看微课后上网浏览、下载生活中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片并上传至云班课里的头脑风暴区。
3、课前教师根据学生上传的图片情况备课。整理学生分享的图片,精心挑选整合到课堂资源中。
学生:
1、课前学生登录蓝墨云班课观看微课“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2、学生上网浏览、挑选喜爱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片并上传至云班课的头脑风暴区。拓宽学生想象和思考空间,集思广益,诱发集体智慧,激活学生的创意与灵感。
任务三
教师:
1、课前教师将微课“函数的奇偶性”上传至蓝墨云班课。
2、教师启用蓝墨云班课的“答疑讨论”区。引导学生讨论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偶函数、奇函数的图像特征。
3、关注学生在平台上的讨论,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梳理学生讨论的问题,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学生:
1、课前学生登录蓝墨云班课观看微课“函数的奇偶性”。
2、在答疑讨论区讨论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偶函数、奇函数的图像特征。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
一、兴趣导入
欣赏对称美视频展示:对称美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课前将学生收集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片制作成视频借助ppt进行展示,兴趣导入本节课。
二、知识回顾
检验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教师利用蓝墨云班的抢答功能完成对课前知识的考查。教师借助蓝墨云班课的抢答功能对学生课前学习“点的对称性”和“图像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进行考查。学生登录蓝墨云班课的抢答功能区进行抢答。对课前自学的知识点“点的对称性”和“图像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进行知识内化。利用蓝墨云班里的抢答功能完成对课前知识的考查,使课前与课中的知识衔接水到渠成。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新知1:师生共同探索偶函数的定义
教师:
1、引导学生在几何画板上作出函数f(x)=x2的函数图像。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f(x)=x2图像上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特征。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偶函数的定义。
学生:
1、学生在几何画板上作出函数f(x)=x2的函数图像。
2、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f(x)=x2图像上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特征。
3、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偶函数的定义。
(二)探索新知2:
教师:学生分组探索奇函数的定义教师对学生小组的探究活动适时给予帮助。
学生:
1、学生在几何画板上作出f(x)=x3的函数图像。
2、学生分小组探索f(x)=x3图像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特征。
3、各小组进行阐述。
4、类比偶函数定义得出奇函数的定义。几何画板在偶函数的基础上,学生作出了f(x)=x3的图像,类比得出奇函数的定义。
(三)探索新知3
教师: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前提条件PPT展示两个函数图像。
学生:
1、观察教师给的两个函数的函数图像。
2、分小组讨论函数是否具备奇偶性。
3、得出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前提条件是: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三、巩固新知
例题讲解定义法判断函数奇偶性归纳做题步骤
教师:
1、教师讲解课本例4的第1.3两个小题。
2、引导学生归纳用定义法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并启发学生提炼关键词一看二求三判断。
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并提炼关键词一看二求三判断,便于记忆。
四、运用新知
课堂练习:
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图像法进行检验)
教师借助蓝墨云班的小组活动对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评价。
1、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每组一题(例4的2.4两个小题和练习3.2.2第2题的四个小题)然后将答案拍照上传至蓝墨云班课的小组活动中。各小组成员自评、互评。
2、利用几何画板绘制上述函数的函数图像利用图像法检验结果。几何画板蓝墨云班课感受由“数”到“形”再由“形”到“数”的转化关系,最后理解定义。
五、课堂小结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学生从知识、方法两方面进行总结。
课后提升作业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从阅读、书写、网络三个层次布置课后作业。
1、请学生课后再次阅读教材(P54——P59)
2、作业本上完成教材P58习题3.2A组第2.3题
3、请学生课后登录云班课完成“测试活动(函数的奇偶性——课后)”
4、利用软件设计一个轴对称或中心对称图案发送到云班课的“小组任务(轴对称或中心对称图标——课后)蓝墨云班课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从阅读、书写、网络三个层次布置课后作业。学生能多角度、多维度、科学地完成作业为后续学习,专业提升打下基础。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把握有关证实和判定的基本方法。
(1)了解并区分增函数,减函数,单调性,单调区间,奇函数,偶函数等概念。
(2)能从数和形两个角度熟悉单调性和奇偶性。
(3)能借助图象判定一些函数的单调性,能利用定义证实某些函数的单调性;能用定义判定某些函数的奇偶性,并能利用奇偶性简化一些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
2、通过函数单调性的证实,提高学生在代数方面的推理论证能力;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从非凡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理论研究,增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培养乐于求索的精神,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包括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单调区间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定方法,函数单调性与函数图像的关系。
(2)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包括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函数奇偶性的判定方法,奇函数、偶函数的图像。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与熟悉。教学的难点是领悟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本质,把握单调性的证实。
(2)函数的单调性这一性质学生在初中所学函数中曾经了解过,但只是从图象上直观观察图象的上升与下降,而现在要求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刻画它。这种由形到数的翻译,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在概念的形成上重点下功夫。单调性的证实是学生在函数内容中首次接触到的代数论证内容,学生在代数论证推理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弱的,许多学生甚至还搞不清什么是代数证实,也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单调性的证实自然就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法建议
(1)函数单调性概念引入时,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出发,回忆图象的增减性,从这点感性熟悉出发,通过问题逐步向抽象的定义靠拢。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图象怎么就升上去了?可以从点的坐标的角度,也可以从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引导学生发现自变量与函数值的的变化规律,再把这种规律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些关键的词语(某个区间,任意,都有)的理解与必要性的熟悉就可以融入其中,将概念的形成与熟悉结合起来。
(2)函数单调性证实的步骤是严格规定的,要让学生按照步骤去做,就必须让他们明确每一步的必要性,每一步的目的,非凡是在第三步变形时,让学生明确变换的目标,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断号,在例题的选择上应有不同的变换目标为选题的标准,以便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函数的奇偶性概念引入时,可设计一个课件,以的图象为例,让自变量互为相反数,观察对应的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先从具体数值开始,逐渐让在数轴上动起来,观察任意性,再让学生把看到的用数学表达式写出来。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再得到等式时,就比较轻易体会它代表的是无数多个等式,是个恒等式。关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问题,也可借助课件将函数图象进行多次改动,帮助学生发现定义域的对称性,同时还可以借助图象(如)说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只是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3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对具体函数的图像及函数值对应表归纳和抽象,概括出了函数奇偶性的准确定义。然后,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举出了奇函数、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和非奇非偶函数的实例。最后,为加强前后联系,从各个角度研究函数的性质,讲清了奇偶性和单调性的联系.这节课的重点是函数奇偶性的定义,难点是根据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函数,让学生经历奇函数、偶函数定义的讨论,体验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其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奇函数和偶函数图像的特征,并能初步应用定义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在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抽象概括能力,体验数学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学生分析
这节内容学生在初中虽没学过,但已经学习过具有奇偶性的具体的函数:正比例函数y=kx,反比例函数,(k≠0),二次函数y=ax2,(a≠0),故可在此基础上,引入奇、偶函数的概念,以便于学生理解.在引入概念时始终结合具体函数的图像,以增加直观性,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为阐述奇、偶函数的几何特征埋下了伏笔.对于概念可从代数特征与几何特征两个角度去分析,让学生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非空数集;对于在有定义的奇函数y=f(x),一定有f(0)=0;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有f(x)=0,x∈R.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矛盾概念———非奇非偶函数.关于单调性与奇偶性关系,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可以取得理想效果.
教学过程
一、探究导入
1、观察如下两图,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两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共同特征?
(2)相应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
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y轴对称.从函数值对应表可以看到,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两个函数值相同.
对于函数f(x)=x2,有f(-3)=9=f(3),f(-2)=4=f(2),f(-1)=1=f(1).事实上,对于R内任意的一个x,都有f(-x)=(-x)2=x2=f(x).此时,称函数y=x2为偶函数.
2、观察函数f(x)=x和f(x)=说出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的图像,并完成下面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然后
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原点对称.函数图像的这个特征,反映在解析式上就是: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函数值f(x)也是一对相反数,即对任一x∈R都有f(-x)=-f(x).此时,称函数y=f(x)为奇函数.
二、师生互动
由上面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建立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1。奇、偶函数的定义
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奇函数.
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偶函数.
2、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如果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2),那么f(x)是偶函数吗?(f(x)不一定是偶函数)
(2)奇、偶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征?
(奇、偶函数的图像分别关于原点、y轴对称)
(3)奇、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征?(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三、难点突破例题讲解
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注:①规范解题格式;②对于(5)要注意定义域x∈(-1,1].
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是奇函数,当x>0时,f(x)=x(1+x),求f(x)的表达式.
解:(1)任取x<0,则-x>0,∴f(-x)=-x(1-x),而f(x)是奇函数,∴f(-x)=-f(x).∴f(x)=x(1-x).(2)当x=0时,f(-0)=-f(0),∴f(0)=-f(0),故f(0)=0.
3、已知:函数f(x)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判断f(x)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先结合图像特征: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猜想f(x)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如下:
任取x1>x2>0,则-x1<-x2<0.
∵f(x)在(-∞,0)上是减函数,∴f(-x1)>f(-x2).又f(x)是偶函数,∴f(x1)>f(x2).∴f(x)在(0,+∞)上是增函数.
思考:奇函数或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何关系?
巩固创新
1、函数f(x)=ax2+bx+c,(a,b,c∈R),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1)函数f(x)是偶函数.(2)函数f(x)是奇函数.
2、设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并且f(x)+g(x)=x(x+1),求f(x),g(x)的解析式.
四、课后拓展
1、有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吗?若有,有多少个?
2、设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偶函数,试研究:(1)F(x)=f(x)·g(x)的奇偶性.(2)G(x)=|f(x)|+g(x)的奇偶性.
3、已知a∈R,f(x)=a-,试确定a的值,使f(x)是奇函数.
4、一个定义在R上的函数,是否都可以表示为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和的形式?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4
教学目标:
了解奇偶性的含义,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能证明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弄清函数图象对称性与函数奇偶性的关系。
重点: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难点:
函数图象对称性与函数奇偶性的关系。
一、复习引入
1、函数的单调性、最值
2、函数的奇偶性
(1)奇函数
(2)偶函数
(3)与图象对称性的关系
(4)说明(定义域的.要求)
二、例题分析
例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偶函数或奇函数
(1)(2)
(3)(4)
例2、证明函数在R上是奇函数。
例3、试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三、随堂练习
1、函数()
是奇函数但不是偶函数是偶函数但不是奇函数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
2、下列4个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
(1)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2)是奇函数;
(3)是偶函数;
(4)是非奇非偶函数
3、函数的图象是否关于某直线对称?它是否为偶函数?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2)能运用函数奇偶性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归纳函数奇偶性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和性质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函数奇偶性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在探究函数奇偶性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2)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2.教学难点
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理解及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展示一些函数的图象,如y=x,y=|x|,y=x,y=1/x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图象的特点。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象有的关于y轴对称,有的关于原点对称。
(3)引出课题:函数的奇偶性。
2.讲解新课
(1)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①偶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②奇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①定义法:先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对称,则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如果对称,再判断f(-x)与f(x)的关系。
②图象法:如果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函数是偶函数;如果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是奇函数。
(3)举例说明
①以函数f(x)=x为例,说明它是偶函数。
首先,函数f(x)=x的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然后,f(-x)=(-x)=x=f(x),所以函数f(x)=x是偶函数。
②以函数f(x)=x为例,说明它是奇函数。
函数f(x)=x的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f(-x)=(-x)=-x=-f(x),所以函数f(x)=x是奇函数。
3.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f(x)=x
f(x)=x
f(x)=|x|+x
f(x)=1/x
(2)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当x>0时,f(x)=x(1+x),求当x<0时,f(x)的表达式。
4.课堂小结
(1)总结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强调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和应用。
5.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课本上的习题。
(2)拓展作业:思考函数奇偶性与函数单调性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函数的奇偶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象,从图象的对称性入手,引出函数奇偶性的概念,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要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函数奇偶性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2)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3)能利用函数奇偶性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2)通过对函数奇偶性的探究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探究函数奇偶性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2)通过对函数奇偶性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2)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2.教学难点
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理解及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一些函数的图象,如y=x^2,y=vertxvert,y=frac{1}{x}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图象的特点。
(2)提问:这些图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象有的关于y轴对称,有的关于原点对称。
2.探索新知
(1)引出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①对于函数f(x)=x^2,有f(-x)=(-x)^2=x^2=f(x);对于函数f(x)=vertxvert,有f(-x)=vert-xvert=vertxvert=f(x)。观察这两个函数,发现当自变量取一对相反数时,对应的函数值相等。
②对于函数f(x)=frac{1}{x},有f(-x)=frac{1}{-x}=-f(x)。观察这个函数,发现当自变量取一对相反数时,对应的函数值互为相反数。
③总结归纳: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①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②如果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再判断f(-x)与f(x)的关系。若f(-x)=f(x),则函数为偶函数;若f(-x)=-f(x),则函数为奇函数;若f(-x)neqf(x)且f(-x)neq-f(x),则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3.例题讲解
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x^3;
(2)f(x)=x^2+1;
(3)f(x)=frac{1}{x^2};
(4)f(x)=x+frac{1}{x}。
4.课堂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
(1)回顾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强调判断函数奇偶性时要先确定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6.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课后习题中关于函数奇偶性的题目。
(2)拓展作业:思考函数奇偶性的性质有哪些,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象,从图象的对称性入手引出函数奇偶性的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本质。同时,在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中,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此外,还可以通过拓展作业,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函数奇偶性的理解。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2)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3)能利用函数奇偶性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函数奇偶性的判断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对称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2)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2.难点
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理解及运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展示一些对称的图形,如蝴蝶、雪花等,让学生感受对称美。
(2)提问:在数学中,有没有类似的对称现象呢?引出函数的奇偶性。
2.讲解新课
(1)观察函数图象
①画出函数(y=x^2)和(y=x^3)的'图象。
②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函数图象的特点。
对于(y=x^2),图象关于(y)轴对称;对于(y=x^3),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2)引出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①定义: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②强调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3)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①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②若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再计算(f(-x))。
③根据(f(-x))与(f(x))的关系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4)例题讲解
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f(x)=x^4)
(g(x)=x^3+2x)
(h(x)=sqrt{x^2})
解:
对于(f(x)=x^4),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f(-x)=(-x)^4=x^4=f(x)),所以(f(x))是偶函数。
对于(g(x)=x^3+2x),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g(-x)=(-x)^3+2(-x)=-x^3-2x=-(x^3+2x)=-g(x)),所以(g(x))是奇函数。
对于(h(x)=sqrt{x^2}=|x|),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h(-x)=|-x|=|x|=h(x)),所以(h(x))是偶函数。
3.课堂练习
(1)判断函数(f(x)=x^2-2x)的奇偶性。
(2)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当(xgt0)时,(f(x)=x(1+x)),求当(xlt0)时,(f(x))的表达式。
4.课堂小结
(1)总结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强调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和应用。
5.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课本上的课后习题。
(2)拓展作业:思考函数奇偶性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函数的奇偶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要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函数奇偶性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相关文章:
函数奇偶性的判定策略04-29
浅谈函数奇偶性的判别04-29
函数教案04-25
区域对称性和函数奇偶性在积分计算中的应用05-03
认识函数教案04-25
《函数的应用》教案02-26
《数的奇偶性》教案设计04-30
数的奇偶性教案(精选10篇)12-12
小学数学奇偶性教案(6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