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28 17:51:0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集锦7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幼儿行为基础

  在大自然中、我们的生活中无不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清脆响亮,有的声音低深沙哑,有的……。那些乒乒乓乓的声音在大人听来也许很平常,可在孩子的脑海中,也许就会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构思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在声音的世界里,孩子们的想象创造会比从视觉上感知的更为广阔、丰富。

  《咚咚咚》这首诗通过摹声和动作的描绘,塑造了一些小动物的形象:“笃笃笃”“飞”的可能是啄木鸟……;“叮叮叮”“蹦”的可能是小兔子……,这些有趣的摹声能唤起孩子对有关声音经验的想象,在积极思维的同时进入诗歌的独特的想象和意境之中,并配以动作来表现诗歌。体验用不同方法表现诗歌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借助摹声,运用不同的动词和方位词理解、想象诗歌的内容。

  2、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物件来发出摹声,并配以动作来表现诗歌。

  3、体验用不同方法表现诗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森林背景图,带有问号的图片。

  圆舞板、沙球、碰铃、木鱼等打击乐器。

  大鼓一面、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音乐,幼儿扮演各种动物角色,进入活动场地,初步接触常见动词。

  今天的.森林多美呀!我们一起去玩一玩。

  2、创设情景,引起幼儿倾听、感受各种摹声

  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树枝上、草丛中、小河里、黑洞里会有谁,好我们小朋友们仔细地听一听

  二、借助摹声,想象表达

  1、倾听各种声音,学习用指代的方法想象、表达。

  (教师在树叉间敲击木鱼)

  提问:(1)听,什么声音,你能学一学吗?

  (教师在树叉间出示小问号)

  在树叉间发出“笃笃笃”的声音,可能是谁呢?(从树叉间出示小问号)

  (2)草丛中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教师在草丛中敲击小铃)

  “叮叮叮”又可能是谁呢?

  (3)小河里又发出声音来了,听一听是什么声音?(老师敲击圆舞板)可能会是谁呢?

  (4)呀!黑洞里还有一个小脑袋,它又发出什么声音?(师敲击沙球)它可能是谁呢?

  (5)这时森林里传来了什么声音(教师敲击大鼓,做到有轻而重)

  这“咚咚咚”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怎样?

  这“咚咚咚”的声音会是谁呢?

  2、创设情景,感知、理解、体验“笃笃笃”等躲藏时的速度,尝试用丰富的动词进行表达

  听到“咚咚咚”的声音,“笃笃笃”、“叮叮叮”“呱呱呱”“沙沙沙”一下子都不见了,什么叫“一下子”?

  (1)一下子“沙沙沙”不见了,到哪里去了?

  原来这嘿嘿的洞就是“沙沙沙”的家

  (2)我们一起来说说“呱呱呱”“叮叮叮”“笃笃笃”一下子去哪儿了?

  3、渲染气氛,体验经过时的紧张气氛

  大伙儿都蹲在看不见的地方,静悄悄的,目不转睛地看着,“咚咚咚”(教师敲鼓)越走越远。

  这一次的“咚咚咚”(演示)有什么变化?

  三、感受气氛,表现诗歌

  1、领会意境,学习合适的情绪和语言完整表达诗歌内容。

  呀好紧张呕,我们把森林里传来的声音一起来说一说。

  2、借助打击乐器,用语言与打击乐器相结合的方式表现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小乐器也想来说一说,拿着你们的的小乐器我们一起来说说《森林里的声音》

  (

  教师敲打鼓,幼儿敲小乐器)

  (小乐器想休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

  “咚咚咚”越走越远了,森林里的声音可好听,可多了,我们快去告诉其它小动物们吧,让它们也出来尽情地玩一玩。

  

  幼儿听着音乐、扮演各种动物角色,进入活动场地。

  幼儿坐好,准备听乐器发出的声音

  幼儿模仿“笃笃笃”的声音

  幼儿想象、表述:

  可能是小鸟、猫头鹰……

  “叮叮叮”

  可能是小兔、小鸭、小熊……

  “呱呱呱”可能是青蛙

  “沙沙沙”可能是老鼠……

  “咚咚咚”

  越来越响、越来越近

  森林里的声音(常州地区)

  会是大灰狼、大老虎……

  “一下子”就是速度很快

  钻进黑洞里、滚、跑……

  幼儿用不同的动词进行表达

  越走越远、越来越轻

  幼儿学说诗歌

  幼儿边敲乐器边学说诗歌

  

  活动小结:

  诗歌参考文本:

  森林里传来了“咚—咚—咚”的声音,

  听见这声音,

  “笃笃笃”一下子□进了树枝间

  “叮叮叮”一下子□进了草丛里

  “呱呱呱”一下子□进了小河里

  “沙沙沙”一下子□进了黑洞中

  大伙儿都蹲在看不见的地方,

  静悄悄地,目不转睛地看着,

  “咚—咚—咚”越走越远。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认识各种蛋,了解蛋是有营养的,喜欢吃蛋。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各种蛋,布置成“蛋宝宝展示会”。

  2、电磁炉、锅、铲子;各种调料。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蛋宝宝

  1、参观“蛋宝宝展示会”。边看边说说自己认识的蛋。

  2、交流:你认识哪些蛋宝宝。

  3、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蛋,尝试区分各种蛋的异同。

  二、区分生蛋与熟蛋

  1、交流自己喜欢吃的蛋,说说喜欢的理由,知道蛋有营养,应该每天吃一个蛋。

  2、猜猜:哪个是生蛋,哪个是熟蛋。

  3、观看演示,知道可以用“转蛋”或放入水中的方法来判断生熟。

  4、和朋友两两结对,试一试,判断生熟蛋,并打开验证。

  5、和朋友一起,剥开熟蛋尝一尝。

  三、品尝好吃的蛋

  1、交流在什么食物里品尝到蛋,知道许多食物里都有蛋。

  2、和老师一起,边讨论炒蛋程序,边现场观摩炒蛋。

  3、品尝炒蛋,说说味道,并想象着蛋的其他吃法。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美。

  2、知道自己有好的东西要想到他人,尝试与他人分享快乐。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准备:

  1、观察、认识过桃花,知道桃花的主要特征。

  2、故事磁带、图片、装有桃花瓣的信封。

  过程:

  1、巩固对桃树、桃花的认识。

  (1) 我们认识了春天里美丽的桃树,为什么说桃树很美呢?

  小结:桃树开着粉红色的花,十分美丽,远远看上去像一粉红色的云。桃花很香。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个在美丽的'桃树下发生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桃树下的小白兔》。

  2、故事欣赏。

  (1) 看图片倾听故事。

  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2) 再次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美。

  小兔子住的地方美吗?美在什么地方呢?

  小兔子捡起桃花瓣想到了谁?

  它为什么要把花瓣寄给它的好朋友?(引导幼儿说出小白兔很会关心朋友,自己有好的东西就会想到别恩,让小朋友与自己一起分享快乐。)

  有哪些朋友收到了小白兔寄来的花瓣?他们把花瓣当做了什么?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老山羊把花瓣当船,蚂蚁把花瓣当书签,行不行?为什么?小结:小花瓣对不同大小的动物有不同的用途。)

  3、迁移经验。

  出示装有桃花瓣的信封,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提问:今天老师也收到小白兔给我们寄来的信,你们猜猜里面会是什么?你想用小白兔寄来的桃花瓣做什么?

  4、延伸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花瓣制作小物件相互赠送。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六月一日儿童节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感受并体验节日的快乐

  2、理解诗歌中的形容词(艳艳的、脆脆的、甜甜的)

  活动准备:

  庆祝六一的视频

  活动过程:

  1、交流六一节的快乐:

  观看录像说说自己节日里最高兴的事情——谁在欢庆六一儿童节?是怎么欢庆的? 你在六一儿童节里什么事情最高兴最快乐?

  2、欣赏并学念诗歌,教师朗诵,幼儿听读:

  ——诗歌的名称叫什么?

  诗歌里说道了六一节有什么?(阳光、鲜花、歌声等)

  出示教学课件,再次欣赏诗歌。

  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六一的阳光是什么样的?

  六一的.鲜花是什么样的?艳是什么意思?

  六一的歌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念准脆字)

  六一的欢笑时什么样的?为什么欢笑总是美美的?

  六一是属于谁的?我们的节日时怎么样的?怎么会是甜甜的呢?

  幼儿跟着教师完整学念诗歌。

  3、大胆想象,仿编诗歌

  ——六一节还有哪些快乐的事情也可以编到诗歌里?

  如:六一的大地是绿绿的

  教师启发幼儿从天空、风儿等角度思考、仿编:

  如:六一的天空是蓝蓝的,六一的风儿是暖暖的……

  幼儿自由结伴,开展诗歌仿编活动。

  集体交流并学习背诵。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欣赏儿歌,发准ting、sheng、yin"等音。尝试用轻重不同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诵 儿歌。

  2.理解诗歌中''小草跳舞''等诗句的美好意境。

  3.乐意欣赏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

  教学准备:

  配合诗歌内容的教学图片一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听声音"的'游戏,请你把眼睛闭上,仔细听。

  ★教师: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呢?(幼儿自由说一说)★教师:有一个小朋友也喜欢玩听声音的游戏,他还编了一首诗歌,名字就叫《听》。

  二、学习诗歌。

  听★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熟悉诗歌内容。

  ★教师:小朋友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教师:他是怎样听的?

  ★教师再次抑扬顿挫地朗诵诗歌,幼儿体验听的情绪。

  ★教师:为什么小草会跳舞呢?是谁让它翩翩起舞的?

  ★教师:有哪些花儿开放了?

  ★教师:夏天向我们告别的声音都是什么声音呢?

  ★教师:当我们念到什么地方时声音应该轻一点,为什么?

  ★鼓励幼儿边念诗歌边做动作。

  ★幼儿与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三、创编诗歌。

  ★教师:夏天向我们告别,你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呢?

  ★教师将幼儿讲述的部分内容编进诗歌里,朗诵给幼儿听。

  效果反馈:

  这首诗歌结构简单,情景优美。孩子们有过相关的生活经验,所以很快记住的诗歌的内容。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鸭妈妈滑稽有趣的形象特点。

  2、能用丰富的颜色帮鸭妈妈打扮。

  3、学会感知整体美。

  【活动准备】

  1、音乐"数鸭子"。

  2、鸭妈妈头饰一个,鸭妈妈大线条图一张,鞋、袜子、大花裙、项链、香水图片各一张。

  3、鞋店、袜子店、服装店、珠宝店、香水店图片各一张。

  4、鸭宝宝线条图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律动"数鸭子"。

  1.师:我是鸭妈妈(带上鸭妈妈头饰),鸭宝宝们,来,跟着鸭妈妈一起动起来。(放音乐)

  2.(音乐完)鸭宝宝跳得真好,我们回家吧!

  (二)基本部分

  向孩子们展示鞋店、袜子店、服装店、珠宝店、香水店的图片!

  1.师:鸭妈妈是以一位爱逛街的鸭妈妈,她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大街上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和孩子一起欣赏图片!

  欣赏故事"鸭妈妈买鞋"(围裙讲故事)

  1.师:看完了爱逛街的鸭妈妈拍的照片,老师现在给你们讲一个"鸭妈妈买鞋"的故事。(老师开始讲故事)

  提问,引导孩子复述故事

  1.师:故事讲完了,现在我要问问小朋友,曾老师刚才讲的故事叫什么名字?鸭妈妈首先去了什么店?买了什么?为什么要买?(边复述边帮鸭妈妈穿上鞋、袜子、裙子、等)

  2.问:鸭妈妈变漂亮了吗?可是他想让她的'鸭宝宝也变得漂漂亮亮的,请小朋友帮帮她好吗?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怎么打扮鸭宝宝?(请两个小朋友来说一说)

  (三)结束部分

  发鸭宝宝线条图,人手一份,让小朋友用油画棒装饰鸭宝宝。

  附:鸭妈妈买鞋

  鸭妈妈今天要去买鞋,它走到了鞋店,左看右看买了一双高跟鞋。

  老板说:"鞋很美,可惜你腿上毛太粗,看来你还得买双袜子,让你看起来像朵花。"

  老板说:"袜子很美,可惜你要腰围肥了些。最好加件大花裙,保证让你受欢迎。"

  这是老板又说话了:"裙子很美,不过你脖子光溜溜的,什么也没有。只要有条金项链,你会变成大美人。"

  项链美,不多老板有意见:"现在什么都不缺,只要一瓶好香水。"

  哎哟哟,鸭妈妈手酸脚也累,原来只想买双鞋。却抱回一大推东西!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幼儿在扮演游戏里的`角色中,学会想象,思考,理解游戏的内容,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

  2、让幼儿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

  3、让幼儿尝试着用完整的语言表述问题。

  活动准备 :

  1、 轻缓的钢琴曲。

  2、小蜗牛头饰、小蜗牛手指偶。

  3、图片:四季景色各一幅、春草发芽、草莓、蘑菇、冬雪等情景。

  4、字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叫牛不是牛,背着房子走(蜗牛)

  (1)请幼儿观察并描述小蜗牛的特征(慢)

  (2)请幼儿畅想和小蜗牛有关的故事情景

  2、出示题目《小蜗牛走过四季》

  (1)请幼儿畅谈四季的不同特征

  (2)讲述故事《小蜗牛走过四季》

  (3)请幼儿看图复述故事《小蜗牛走过四季》

  ①个别复述

  ②集体复述

  ③比赛复述

  (4)角色表演《小蜗牛走过四季》

  3、幼儿讨论

  小蜗牛走过了哪些季节?都看到了什么?它为什么什么都没采到?

  4、创编故事

  活动延伸:

  请幼儿根据自己创编故事的情节,把它画下来,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7-11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树叶01-09

中班语言游戏活动教案01-19

中班语言活动风教案01-12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01-03

《家》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01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05-26

中班语言活动《奇妙之旅》教案08-29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捉迷藏01-05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15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