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雪娃娃教案及反思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雪娃娃教案及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雪娃娃教案及反思 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水粉笔蘸颜料进行涂画,会用提供的材料装饰圣诞雪娃娃。
2、对新的绘画工具感兴趣,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水粉笔白颜料,调色盘装饰物(眼睛,卡纸做的鼻子,小围巾帽子)
活动过程
1、出示作品雪娃娃。
回顾幼儿经验,激发兴趣
教师:你们见过下雪吗?下雪时什么样子的?
雪娃娃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雪娃娃的头和身体都是圆圆的,身体比头要大,都是白颜色,黑黑的眼睛,红红的鼻子,还戴了帽子围巾。
2、认识新工具,初步了解绘画的方法。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它的名字叫水粉笔,今天我们就用它来画雪娃娃。
(2)教师示范水粉笔的使用方法,幼儿观察。
(用手拿住笔杆,让笔毛蘸上颜料)
(3)画好雪娃娃后,我们可以画上雪花,将水粉笔笔头在纸上一点,就点出了雪花。
(4)画好后,我们可以给小雪人粘上眼睛,鼻子和漂亮的围巾,闪闪的.帽子。这样我们的雪娃娃就做好啦。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老师已经用将雪人的脸和身体画好,小朋友在涂颜色时,不要将颜料涂到圆圈外面。
(2)将用过的水粉笔搁在颜料盘的边缘。
(3)装饰是,将雪人的帽子围巾粘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高,也是源于幼儿对雪娃娃的熟悉和喜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特别的专注力,完成自己的作品后,再看看别人的作品,每个孩子都很有成就感。但是在这节课中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整个环节下来,教师语气较为平淡,语速过快,小朋友猜出谜语教师没有表示肯定,是整个活动不完善。
雪娃娃教案及反思 2
【设计思路】
下雪天虽然很少,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感兴趣,有些孩子没有亲眼看见过雪,只在电视上见过。部分幼儿对雪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他们说下雪天会看到房顶上、地上等积成了白白的一层雪,雪花会飘,太阳一晒会雪融化的,乘着这个兴趣点就此开展“堆雪娃娃”这一活动。
活动中采用猜谜语的形式进行,在猜谜过程中感受到了雪花的特征;又运用幼儿喜欢的贴纸形式进行操作,在粘贴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用情境游戏贯穿于活动中,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对渗透五官粘贴位置的合适性能很好地进行探讨。如果要达到预期目的,是需要幼儿有一定的空间位置的判断能力。
【活动目标】
1.继续巩固分辨大小圆形,并能将雪娃娃的五官粘贴在合适的位置。
2.了解下雪是冬天特有的季节特征。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了解雪花的季节特征
1.“说糖不是糖,说盐不是盐,天上飘下来,孩子最喜欢。”请幼儿猜一猜。
2.什么季节才会下雪?我们可以在雪地里玩什么呢?(冬天,堆雪人)
二、示范讲解——知道粘贴雪娃娃五官的合适位置
1.出示大小两个圆形,比一比、放一放,大圆堆成雪娃娃的身体,小圆堆成雪娃娃的头。
2.出示粘纸,说一说胡萝卜可以变成雪娃娃的什么?两颗小樱桃呢?(鼻子)
3.雪人堆好了,我们一起到雪地里去玩吧。(添画人物)
三、幼儿操作——粘贴雪娃娃
1.提醒幼儿雪娃娃的头和身体要紧紧的连接起来。
2.五官要粘贴在合适的位置。
四、分享交流——介绍自己堆的雪娃娃
说说你是怎么堆雪娃娃的?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属于学前艺术领域,《幼儿园教育新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操作活动,使他们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作为教师的我要成为引发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整个活动以游戏化、情节化的形式展开。活动中,我创设了良好的游戏情节,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的教、学具,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使孩子始终在积极的状态中自主地学习。活动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幼儿能力、习惯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照《纲要》精神,反思我的教学,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1.在活动中要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参与者、支持者的角色出现在整个活动中,如:让孩子看,让孩子说,让孩子学,让孩子做,让孩子评,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掌握点子与食物的配对。
2.教学内容:源于生活,缘于兴趣。
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玩具蜻蜓》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缘于幼儿的兴趣。因此,选择这个来源于幼儿生活,又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既是幼儿熟悉的,又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只要动手操作,就会有体验,有收获。同时又有挑战性,而幼儿这种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情感,是幼儿终身发展所要具有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内容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价值的。
雪娃娃教案及反思 3
课程名称:
雪娃娃
课程目标:
1、了解雪娃娃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
1、雪娃娃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制作雪娃娃的步骤和方法;
3、创意雪娃娃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步骤:
1、引入课程,介绍雪娃娃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分组讨论,了解雪娃娃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介绍制作雪娃娃的步骤和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意设计;
4、分组合作,制作雪娃娃,注重动手实践和观察;
5、展示制作成果,评选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想象力。
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手工制作课程,通过让学生制作雪娃娃,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制作实践和展示评选等,让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注重了学生的兴趣和实践性,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课程。通过这节课程,学生不仅了解了雪娃娃的基本知识和特点,还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我也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雪娃娃教案及反思 4
课程名称:
雪娃娃
课程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和认识雪娃娃的外观特征和功能。
2、学生能够通过手工制作雪娃娃,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学生能够了解和欣赏雪娃娃所代表的节日和文化意义。
教学步骤:
1、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圣诞节和雪娃娃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雪娃娃的来历和文化意义。
2、学习(2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雪娃娃的外观特征和功能,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3、手工制作(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图纸制作雪娃娃,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总结(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享他们制作的雪娃娃,并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学资源:
1、图纸:包括雪娃娃的外观特征和功能图。
2、材料:彩色纸张、胶水、彩笔、剪刀等。
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在这节课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雪娃娃,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受,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对雪娃娃这个节日和文化的了解还有待加强,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他们了解和欣赏这一文化现象。
【雪娃娃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美术雪娃娃教案01-12
小班美术教案《雪娃娃》03-03
小班美术雪娃娃教案03-03
小班美术教案雪娃娃02-17
雪娃娃小班美术教案01-15
雪娃娃12-10
雪娃娃12-09
美术雪娃娃教案5篇01-13
雪娃娃作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