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狼教案模板汇编十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狼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狼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鹿和狼分别是什么样的动物?今天,我们来读一个特别的.故事,她会让你重新认识鹿和狼,也会重新反映我们人类自己。
二、根据“阅读提示”充分自学课文
三、联系讲述“鹿和狼的故事”
1、仔细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2、自己练习讲故事。
3同桌互相讲一讲。
四、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2、小组讨论:罗斯福错在哪儿?为什么?
五、全班交流
1、说说罗斯福错在哪儿。
2、举例说说: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六、课外扩展
搜集有关自然界生物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写下来,准备参加“不能破坏生物链”主题队会的演讲。
狼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朗诵文言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重点】
目标3、5。
【教学难点】
目标4。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尽量背诵。
2、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三分钟演讲,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讲一则狼的故事。
教师讲解,狼可怕吗,表面上看,狼凶恶、狡诈,贪婪,但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就看《狼》这篇课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朗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朗读情况:
抽查三个朗读,后学生评价
2、教师作较高水平的示范朗读。
3、学生们自由高声诵读一次。
4、抽查三个朗读,与刚才对比。
四、疏通字词句篇的意思
1、教师投影下列问题学生合作解决:
一词多义:
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
2、讲解词性活用: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
3、讲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解决
5、抽查四人分段译课文。学生评价后教师纠正。
五、大意理解
请学生谈谈初学课文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和屠户的'胜利说明了什么问题。
六、练习背诵
分段,抓住屠户与狼斗争的过程由事情发展的先后结合关键词的方法练习背诵,自己先背,教师再组织男女生分别背最后齐背。
七、教师小结
1、虚词的用法:
⑴ 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⑵ 以:
介词,把投以骨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⑶ “其”的含义:
① 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 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 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 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③ 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八、作业
1、课后练习二。
2、默写课文。
(说课精要:本节的内容主要是疏通文意,进一步的理解留到下一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理解刻划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1。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导入
老师讲述另一则狼的故事,(见课后)让学生对比,创设情境。
教师过度:这则故事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狼具有相似处,狼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本性,这一节课我们将进行详细分析
三、分析课文
1、独立思考: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情节,归纳第一至四段的意思。
提问后交流评价归纳:
⑴ 开端:遇狼。
⑵ 发展:俱狼、御狼。
⑶ 高潮和结局:杀狼。
2、独立思考: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什么本性?
提问后归纳:
⑴ 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狠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⑵ 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3、讨论: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
交流后归纳:
⑴ 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⑵ 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
“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
“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
“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4、自由发言: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归纳: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5、片断写作练习:《狼》一文给我们什么启示?(100字左右,抽查三人)
要点: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四、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三题。
2、预习短文两则。
3、默写课文。
(说课精要: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结合说写讲的方法。)
狼教案 篇3
教师:同学们,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是我的同行,教书之余,他在路边摆一个茶摊,无偿为路人提供茶水,你要喝他的茶水,就为他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故事,里头有个人流汗,有个人流血,还有一个在笑。我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学生齐答“不好”。
教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生1:摆茶摊的人是谁?
生2:故事中的人是谁?
生3:为什么会流汗?为什么会流血?
生4:老师怎么会有时间摆茶摊?
师:这么多问题,一定想知道结果,对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摆茶摊的主人写的一篇文章《狼》。
请同学们拿起书和笔,自身默默地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快快快。
(接下来,同学们互相讨论疑难,老师分小组安排任务,每6人负责一个自然段。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解决疑难的句子,二是说出本小组解决疑难的绝招。)
(学生分小组讨论。约五分种后,老师让第一组的一名学生翻译,另一名学生指出:“我们的绝招就是加一个字把古文变成现代文。)
第二组:甲翻译。乙:有两个绝招,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二是参考注释。
第三组:甲翻译,教师插问:回答我几个问题,哪是“放下”、“拿”、“互相看着”?学生一一回答。教师:我们试试“眈眈相向”。师生扮演。
乙:绝招就是根据注释和所在语境加以推断。
第四组:甲翻译,师问:什么叫“暴起”?你们的方法是不是就在这里呀?
乙:我们的方法就是古今不同意义的词要注意区分。
第五组:甲翻译。师问:“断其股”是什么意思?“股”到底是大腿还屁股?生答“是大腿”。乙:我们的经验就是把以前学过的古文用上。
第六组:一学生翻译。师问:“罢了”在哪里?生答:是“耳”。
乙:我们根据“亦……而……”确定它是“虽然……但是……”的转折关系。
教师:好,现在我们把大家的效果一起汇报出来,汇报的方式就是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现在你们说说这是什么故事?
生(许多人):一个屠户和两只狼的故事。
师:大家已经知道通过自身的劳动和发明理解了故事。
教师串讲故事。
教师总结学生学习的方法:查、加、改、联。
师:那么,故事里流汗、流血、笑的人是谁?
师:你们看过朱军的《艺术人生》没有?看过王志主持的《面对面》没有?他们俩就有身手把他人心里的故事挖出来。
我们现在就把流汗的人心里的故事挖出来。请后两闰的同学组成记者团,一起设计问题采访屠户和蒲松龄。前排的同学研究文本,猜猜他们会问什么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的依据。现在分头准备。
教师:(三分钟后)“面对面”言谈开始。看看发问的能否问到对方心里去,回答的能否把问题准确地回答出来。
生1:屠户,你第一次流汗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流汗?
生2答。
生3问:第二次流汗是什么时候?
答4:前后都有狼,而骨头都扔完了,我怕前后夹击,狼会吃掉我的。
生5问:当你发现麦场上的草堆时,你怎么想的?
生6答:我想这下好了,我有救了。
生7问:当你看到一只狼装睡时,你为什么要杀他?
生8答:我想这是最好的机会,莫失良机,先下手为强。
生9问:你怎么会到草堆后面杀另一只狼的?
生10答:并非故意。当我来到草堆旁随便转转时发现的。
生11答:我想另一只狼一定就在和近,就四处找找,果然找到了。
师(问生9):你觉得两个人的猜想谁更有道理?
生12:请问经历了这些,你自认是个勇敢的人吗?
生13答:应该是,基本上是。
师:基本上是,你们同意吗?
生答:同意。
教师小结这局部的答记者问:屠户基本上是勇敢的,也还算机智的,对不对?
(大家造成赞同。)
另一组针对“蒲松龄”的访问开始了。
问:请问蒲先生,你为什么把故事布置在晚上?
生1答:因为晚上更能突出恐怖的气氛。
问:你为什么要笑?
生2:因为狼想欺骗屠户,但手段并不高明,所以想笑。
师补充问:写的是狼的'故事,为什么故事的结尾却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而不是说“狼之变诈”?
生3:由狼推广到别的禽兽。
师(恍然大悟状):我懂了,不只是狼,一切想害人的,只要想坑人,最后的下场一定是可悲的。
生问:蒲先生,你为什么要写这个寓言?
生4答:这个故事可以使后人得到启发。
师问:蒲先生,你觉得自身写得最妙的地方在哪里?
生5答:第4段第2句。(教师提醒他念出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教师示意他扮演一下这几句所写,生微眯眼睛,慢悠悠地摇头晃脑。
师:大家觉得这个“笑”字笑出了人的自豪。那么,在中国古典作品中狼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纷纷答:凶猛、贪婪。)
师:我刚才听到有同学喜欢看科普文章,动物大世界,说说那里面的狼是怎样的?
生1:狼是群居动物,他们非常团结合作。
师:现在有环保主义者提出要“拯救狼”。
教师结合演示文稿告诉学生三个有关拯救狼的事实。然后问:“你觉得这是什么回事呢?是蒲松龄错了吗?还是环保主义都忘了要维护人类呢?
现在就让大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文学狼”与“自然狼”的问题研究。
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才是新时代同学的风貌,让问题随同始终。
狼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积累文言词汇: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
(3)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4)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进入课文。
(2)通过讨论探究,自己解决生难字词,自己感悟课文,教师适时点拨。
(3)通过学生表演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
(2)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词汇,理解文意,体会道理。
难点:怎样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课型及课时:
阅读探究型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做好充分预习:读准字音,读顺句读,发现疑难问题,回忆巩固作者及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由学生说带“狼”字的成语。然后谈起狼的本性顺势导入。
(二)回忆巩固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三)检查预习
1、检查朗读情况: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2、检查字词句疏通情况:(以考查的形式进行)
3、让学生口译进一步发现疑难问题。(小组解决或向老师提出)
(四)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叙述怎样的一个故事,并能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矛盾双方、故事的.开端。(准备抢答)
2、理清情节
(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毙狼
(五)变换角度,读评故事。
1、揣摩屠夫当时的心理和狼当时的心态。
屠夫天晚回家,从遇狼到最后把狼杀掉,他当时心理是如何变化的,而狼当时的心态又是如何?请同学们展开丰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自选角色(四人小组,其中一人用客观叙述的语气旁白屠夫的行动)作形象表演。
要扣住几个主要情节:
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毙狼
狼: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眈眈相向——假寐诱敌,挖掘出狼的性格。
(教师点评,师生共同分析屠夫和狼的形象)
屠夫:机智、勇敢、警觉、善于斗争。
狼:贪婪、凶狠、狡诈。
2、悟读:明主旨,谈感受。
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谈。学生畅谈之后,教师点评、小结。)
请结合图片适当想像,将此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狼
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屠夫:机智、勇敢
恶狼:贪婪、凶狠、狡诈
寓意:对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狼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狩、宠、厄、悖”4个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4.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的结论。
三、媒体运用
1. 课前查阅有关生物链的资料。
2. 大屏幕演示语,引起学生注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由生活导入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狼呢?学文,增加是啊,鹿通常是美丽善良的化身,而狼却凶恶残暴,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学文兴趣《鹿和狼的故事》(板书课题),看看课文又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
1. 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2. 指名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理解“苟延残喘”、“罪魁祸首”。
3. 指名说主要内容。
〈三〉理解
1. 导言
是啊,昔日的森林松杉葱郁,而今却面目全非;原来的鹿群活泼自由,现在却苟延残喘。这严重的.生态灾难不能不使我们感到痛心疾首。然而,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如果有人能够劝阻他不再继续这个错误的决定,必将会挽救森林,挽救鹿群,挽救整个生态系统,可惜,罗斯福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向总统先生进见直言吧!我们来以形式的创给他写一封信,好吗?新达到激发要想使这封信更具有说服力,我们需要以课本为依据,可以用事实说学文欲望话,可以讲明道理,可以引用身边的例子,要有理有据的阐明你的观点。
2. 自由研读课文,思考如何写信。体现自主与
3. 小组交流。合作
4. 集体交流。
(根据学生信的内容适时出:生物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不要以惯有的眼光片面的认识事物)
〈四〉
同学们一封封发自肺腑的信,不仅使罗斯福醒悟,也会使更多的人警醒。
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这个惨痛的教训不要再重演。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请同学们再回味全文,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回味全文,老师这也有一句话,送:尊重动物,尊重自然,也就是尊重自己。领悟文旨。
狼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通过自身活动,感受里外的位置关系。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在场地上分散画几个直径为一米的圆圈作为兔子的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一位幼儿扮成大灰狼,其余幼儿当兔子。
游戏开始前向幼儿说明游戏规则。
二、基本部分:
1、当兔子的幼儿,蹲在家里面,一个家只能蹲三只兔子。
2、教师问:“小兔子,你们在哪里呀?”(在家里)老师又说:“小兔小兔快出来,外面青草真正多,青草青草鲜又嫩,吃饱肚子好干活。”于是,小兔们离开家。
3、教师问:“小兔子们,现在你们在哪里?”(在家的外面)小兔们在草地上做吃草的.动作。当老师喊:“大灰狼来了,小兔们快回到家里面去吧。”场外的大灰狼冲进场内捉兔子,小兔叙述跳进家里,每个家不能超过三只兔子。
4、教师问:“小兔子,现在你们躲在哪里呀?”(家里)老师说:“大灰狼回到山洞里了,小兔子们到外面来玩吧。”兔子们又跳到圆圈外面来。
三、结束部分
游戏可以进行2-3遍,在游戏结束后,老师和幼儿共同对游戏情况进行讲评。
狼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标还强调重视朗读感悟,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加语感、陶冶情操起着其他任何认知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弄清狼和鹿的关系,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从而在生活中时时处处留意观察,自觉做到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讨论、交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引号的作用。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人们肆意杀鹿,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鹿群变化的对比,森林状态的对比,弄清狼和鹿的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
难点:通过诵读,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称鹿为“大坏蛋”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出示鹿的图片)这是鹿,能说说鹿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它的天敌是什么动物呢?
(出示狼的图片)说起狼,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是啊,在人们心目中狼是不折不扣的大坏蛋,鹿则给人美好的感觉,可在今天的故事中,狼变成了森林的功臣,鹿倒成了破坏森林的大坏蛋,这是为什么呢?
3.请听我讲讲这个故事。(多媒体演示画面,师配乐讲故事。)
(二)揭示课题。
刚才老师讲的就是第30课狼和鹿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精读课文
1、请大家打开书,大声地读读这篇课文,读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你读书的感受。(学生大声读,读完后同桌互相交流)
2、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狼鹿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当地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的捕杀狼,但是不是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鹿就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再去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3、出示:狼被捕杀前,()的鹿在林间()。
你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填一填吗?指名交流。
4、这美好的情景怎么读呢?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5、由于狼的贪婪凶残,为了保护鹿群,为了保护这片美好的森林,人们向狼开枪了,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狼被捕杀后,鹿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出示:狼被捕杀后,()的鹿在林间()。
还是这道题,这时该怎样填呢?你为什么这样填呢?
6、真想不到,捕杀了狼以后,竟会造成严重的饥荒和疾病的流行,转眼间,森林被破坏的一塌糊涂,真令人痛惜啊!该怎么读呢?选择表现这一情景的句子,练一练。(学生练习,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7、善良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好心居然办了坏事,鹿的急剧变化,也给森林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轻声读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看看原本美丽的.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把有关句子画下来。(学生边读边画)
8、师: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指名交流。
出示: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前后的森林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吗?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出示绿森林的图片:想象一下葱绿森林里是什么样的情景,指名交流。
这样的森林应该怎么读呢?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指名读,同桌互相读。
出示黄森林的图片:枯黄的森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指名想象交流。
你能读出它的荒凉与萧条吗?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男女生分组读。
9、同一座森林啊,100年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默读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的意思。(学生快速默读思考)
出示:(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度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分组讨论交流。你怎么理解狼是“功臣”,鹿是“大坏蛋”的?
指名交流:①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②“大坏蛋”是什么意思?鹿为什么变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四)由事明理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黄森林变成绿森林呢?(学生讨论交流)板书:保持生态平衡
2、总结明理。自然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论他们是朋友或是敌人,我们都不能破坏这种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不光要保护鹿,还应该保护所有生物。目前,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常常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森林资源被毁,水土流失,草原荒废,土地沙漠化。
3、多媒体演示各种事例。
(五)课后拓展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不注意生态平衡的事情。课后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相互讨论。
狼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狼来了小兔要快快地藏起来;
2、初步学习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小兔跳的动作;
3、通过小兔和狼的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草地、萝卜地)。
经验准备:有学习小兔子跳的经验
材料准备:兔妈妈头饰,兔宝宝胸饰。
活动过程:
一、情境设置教师以兔妈妈的角色出现。
兔妈妈:我来找我的兔宝宝,谁是我的兔宝宝。(边问边有节奏地做兔跳)兔宝宝:我是你的兔宝宝。(兔宝宝有节奏地回答。肯定一位幼儿说得真好听,并挂上胸饰)。
兔妈妈:谁是我的兔宝宝?(幼儿集体回答后师分发胸饰)幼儿佩带胸饰。
谁是我的兔宝宝?(通过提问集中兔宝宝的注意力)
二、感知乐曲一(小兔的音乐)
1、听乐曲一兔宝宝长耳朵最灵了,听!谁来了呀?(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合着音乐做小动物相应的动作,如:小鸭子——小鸭子怎么走路的,喜欢到哪里玩?我们一起到水里去玩了,引导幼儿做做小鸭子洗脚、游泳的动作。
2、小动物玩得真高兴啊,走!跟着兔妈妈到草地上玩咯!看看谁的耳朵长得最最长,一蹦一跳出发咯!(兔妈妈夸张的做四次兔跳,起到再次演示的作用,幼儿练习时加入语言节奏的暗示:我是一只 小白 兔呀 蹦蹦 跳跳 真可爱。。。。。)
3、兔宝宝第二次练习:宝宝,我们在草地上跳个舞吧!长耳朵们,跟着妈妈轻轻跳、慢慢跳
4、宝宝第三次练习:时间不早了,跟着妈妈回家了,我们的'家在哪里?(那里)我们的家在前面。
三、感知乐曲二(大灰狼的音乐)
1、到家了,真累呀!擦擦汗、洗洗手,拍拍身上的灰尘舒舒服服睡觉了(大灰狼的音乐)兔妈妈:嗷哟!谁来了?
2、大老虎大灰狼来了我们怎么办?(躲起来、藏起来,这样我们就安全了)
3、你想躲在什么地方?(我想躲在大树后面,肯定说完整的幼儿,引导后面的宝宝说完整)
4、是呀,大灰狼来了,我们可以躲在很多地方,这样就安全了。可不要躲在一起,不然大灰狼会发现你们的。
四、音乐游戏:小兔和狼
1、音乐声起,兔妈妈:宝宝记住了,大灰狼来了,要躲在安全的地方)播放音乐做小兔跳的动作,播放曲二旋律时,小兔躲藏起来,大灰狼出现了,大灰狼自言自语:“怎么一只兔子都没有,咳!今天只能饿着肚子回家了。”兔妈妈:大狼走了,我们安全了!
2、再次出现大灰狼音乐,兔妈妈:不好,大灰狼又来了!
狼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狩、宠、厄、悖”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4.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三、媒体运用
1.课前查阅有关生物链的资料。
2.大屏幕演示总结语,引起学生注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由生活导入
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狼呢?
《鹿和狼的故事》(板书课题),看看课文又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
1.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理解“苟延残喘”、“罪魁祸首”。
3.主要内容。
〈三〉理解
1.导言
昔日的森林松杉葱郁,而今却面目全非;原来的鹿群活泼自由,现在却苟延残喘。这严重的生态灾难不能不使我们感到痛心疾首。然而,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如果有人能够劝阻他不再继续这个错误的决定,必将会挽救森林,挽救鹿群,挽救整个生态系统,可惜,罗斯福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向总统先生进见直言吧!我们来以形式的创给他写一封信,好吗?
要想使这封信更具有说服力,我们需要以课本为依据,可以用事实说学文欲望话,可以讲明道理,可以引用身边的例子,要有理有据的.阐明你的观点。
2.自由研读课文,思考如何写信。
3.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根据学生信的内容适时小结出:生物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不要以惯有的眼光片面的认识事物)
〈四〉总结
同学们一封封发自肺腑的信,不仅使罗斯福醒悟,也会使更多的人警醒。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这个惨痛的教训不要再重演。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请同学们再回味全文,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老师这也有一句话,送给大家:尊重动物,尊重自然,也就是尊重自己。领悟文旨
狼教案 篇10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课文写一位善良的大娘从同情怜悯狼到认识狼凶残的本性,最后施以巧计惩罚了狼的故事。课文以良为母体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4个子体字及其它6个常用字。这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习由母体字良派生出的4个子体字,随文认识6个常用字,要求在能读会写的基础上,基本会用。
2、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狼吃人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对象狼一样的人不能同情、迁就。
3、理解浪费并练习读写。
教学重点:
本课10个生字的读写。
教学难点:
生字的运用。
本课所使用的教学模式:
字族文识字主体教学模式。即:激趣感知研讨学习巩固反馈。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幻灯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程序:
一、激趣感知。
1、出示幻灯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说说:狼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从图上看,大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大娘和狼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范读课文。
3、回答问题,初步感知。
4、学生连词读生字。
二、研讨学习。
(一)学习子体字。
1、出示子体字。
2、有小老师领学子体字,基本步骤如下:
(1)、指名讲解生字的音、形、义。
(2)、其余同学自由补充。
(3)、再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练习组词、造句。
3、浪费是什么意思?与它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你会用浪费造句吗?
4出示小黑板,选字填空。
狼 娘 酿 浪 良
( )费 大( ) ( )酒 ( )群
姑( ) ( )狗 ( )食 波( )
(二)、学习常用字死、肯、改、费、拾、扁。
⒈、根据要求自学生字。
①读准字音。
②运用对比、联想记忆法等辨析字形。
③据旁解义或结合课文理解字义。
④在理解的基础上组词造句。
2、检测。
3、重点指导死、改的写法。
4、对一对。
死对()扁对()浪费对()
三、巩固反馈。
1、配乐回想。
2、用生字卡片开火车。
3、口头说话大奖赛。
(用本课10个生字随意联想,编成一段与课文内容不同的话,
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的不同,要求可有所不同。)
4、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巩固字族。
教学程序:
一、复习字族。
二、研讨学习。
1、出示自学提纲。
2、按要求分组自学。
3、各组汇报自学情况。
4、根据反馈信息,重点讲解。
三、巩固强化。
1、小结。
2、完成课后习题2。
【狼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狼(教案)01-02
《狼》教案01-31
《狼》教案12-17
《狼》教案09-30
有关狼教案01-27
关于狼教案01-04
狼教案范文01-09
关于狼的教案03-27
《狼》优秀教案09-19
《狼》教案范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