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图形的运动》教案(通用1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图形的运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图形的运动》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
(1)钟表的转动;
(2)风车的转动。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第1课时旋转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
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
新课讲授
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教师再次演示风车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
①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
②点O的位置没有变;
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
④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2.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教师出示教材第84页例3。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①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O的距离是6格;
②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
③然后把点OA′,OB′,A′B′连接起来。
(2)组织学生在课本上画一画,然后相互交流检查。
3.完成第83页“做一做”。
4.完成课本第84页下面的“做一做”。先放手让学生独立画。再全班汇报交流,最后教师小结。结合生活中的数学介绍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作业
1.完成课本第84页“做一做”
2.完成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1)第3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对称、平移和旋转变换的知识进行判断,注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体会图形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第4题练习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再进行交流,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旋转的特点和性质,体会旋转所创造的美。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3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图形的运动》教案 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2、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3、注意知识的科学性。
章节名称 图形的运动(二) 课 时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内容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教学重点 1、 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图形的运动》教案 3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体会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
难点:在方格纸上数出简单图形平移的格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让我们先去游乐场看一看,说说这些游乐项目的名称,请你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它是怎样运动的。
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通过观察发现,不一样,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
像空中缆车和激流勇进等物体所做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
像摩天轮和八爪鱼等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旋转。
二、探究新知:
为了区分这两种运动方式,让我们的小伙伴——铅笔来帮忙,把它放在桌面上,陪我们一起玩,你可以让铅笔在桌面上滚动,也可以让铅笔直直的移动,还可以让铅笔绕圈转动在桌面上跳舞。
1、认知平移:
像这样,铅笔平平的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的运动方式,我们把它看做是平移现象。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铅笔是怎样移动的?(直线移动)铅笔平移时什么没有改变?(形状和大小不变、方向不变)只是位置变了。
像这样,铅笔沿着直线方向移动,可以左右平移,上下平移,前后平移,还可以斜着平移。
得到: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举例:比如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就是平移现象。再比如空中缆车、推拉窗户、电梯的移动也是平移现象。
练习:那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2号、5号、6号这三座小房子通过平移可以相互重合。
2、认知旋转:
再看,横着的铅笔是怎样运动的?(绕着一个点转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铅笔转动时什么不变?(形状和大小不变)什么变了?(位置变了,方向变了)
像这样,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运动现象叫做“旋转”。
举例:比如风扇的转动就是旋转现象。开动的汽车沿着直线行驶的时候,车轮在旋转,车身相对于公路来说是在平移。这个图标和齿轮的转动都是旋转现象。
练习:请你判断一下,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3、探究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小精灵搬家了,你看小精灵的家是向什么方向平移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对,看箭头(箭头是用来指示图形平移方向的。)
小房子平移了几格?数数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知道小房子是向上平移5格。除了数格子,还有更快的方法,可以数点,(我们先选中一个点,比如房顶的点,再找出它的对应点,数出两点之间的格子数)数一数,12345,我们就知道小房子是向上平移5格。
小结:要知道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点”,找到两处相对应的点,比如房子的顶尖就是一组对应点,然后数一数两点之间有几格,这个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三、总结:
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有很多作用。今天的好多动画,像铅笔的平移和旋转,小房子的平移,都是老师利用它们的特征自己制作的。很多动画片都利用了这样的技术。
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我们创造更多的惊喜和快乐!
《图形的运动》教案 4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知识点本身比较抽象:轴对称图形需要想象加实际操作相结合。
难点分析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理解困难: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图形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很难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判断。
教学方法
1、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感受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特点。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根据物体的一部分,猜出这个物体是什么,好吗?
师:请看图,对,是剪刀,猜的真准,再来一个你猜出来了吗?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奥,是手套。
师:再来一幅,对,是螃蟹,那这个呢?你猜出来了吗?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奥,是飞机。
师:再来一幅,对,是灯笼,那这个呢?你猜出来了吗?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奥,是杯子。
师:通过刚才的猜图游戏,你发现左边的物体好猜还是右边的物体好猜?确实是左边的好猜,那为什么左边的物体好猜?
师:对,因为左边物体两边都是一样的,看到一半很容易想到另一半,右边物体两边都不一样。
师:看来还真不能怪有的同学猜的不好。像左边这些物体,两边的大小和形状都是一样的,在数学上,我们称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对称。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一)认识对称现象
师:像这样的对称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试着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物体有这种对称的.特征?
师:对,电视是对称的、黑板是对称的、天安门城楼也是对称的。
(二)认识轴对称图形
1、观察图形,初步认识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图片,它们是不是对称的呢?请同学们做出判断。
师:小衣服是—对称的。梳子—不是对称的。蝴蝶是—对称的。
师:音符呢?我想有同学认为是,有同学认为不是,我们先把它放在最下面。
师:小船是不是对称的?我想有的同学们也有不同意见,我也把它放在下面。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做出了判断,但是我们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仅凭眼睛看就得出结论还有点为时过早。对于大家刚刚做出的判断,我们有办法来验证吗?
师:对,可以折一折。怎样折?具体说一说。可以把这些图片从中间对折,看两边是不是一样。
对折以后看两边是不是一样,我们也可以说是对折后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大家觉得这种方法行吗?
2、动手对折,完善认知
师:那咱们就一起来折一折、比一比,最后说一说我们的发现。
折一折:把图片从中间对折。
比一比:比较一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
说一说:在小组内说说你们的发现。
我们先来看这三个。
师:我们通过对折和比较后不难发现,小衣服、蝴蝶和花朵的两边都能够完全重合,所以它们三个是对称的。
师:仔细观察花朵,你还发现什么?对,花朵既可以左右对折,也可以上下或斜着对折,对折后两边都能完全重合,相信你能很全面的观察。
师:再来说一说梳子,通过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师:对,梳子无论怎样对折都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它肯定不是对称的。
最后我们来看这两图形,刚才同学们的意见不太统一,现在你们想说点什么?可以指着说一说。
师:对,音符对折后有一部分能重合,但是还有一部分没有重合,所以它不是对称的。看来对折后我们还需要认真观察,有一点不一样都不行。
师:那小船呢?对,小船对折后不能重合,所以它也不是对称的。
可是这两只小鸭子是一模一样的啊?说说你的想法。
师:对,虽然这两只小鸭子是一样的,但是对折后无法完全重合,所以它也不是对称的。
师:原来我们在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时,除了要看两边是否一样,还要看对折后两边是否一样。我师:把它也拿走。
现在黑板上只剩下了这三个图形,它们在对折后都能够完全重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3、实际操作,深化认知
师:刚才,大家一致认为这件小衣服是轴对称图形,下面我们就专门来研究研究它。你有什么办法能把它剪出来吗?
师:对,可以先对折。那,为什么要对折?对,对折后只需要剪出衣服的一半就可以了。
师:真是一个好方法,这样剪出来的图形两边一定可以完全重合。课下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剪一剪、试一试。除了小衣服,你还可以尝试着剪一剪其他的图形,比一比谁剪得最有创意,剪得时候要注意安全!
师:老师搜集了一些同学的作品,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师:这些作品都是出自同学们灵巧的双手,看着我都想动手试一试。老师这里有剪下的一些图形,但是剪下来的图形和剩下的纸边不小心弄乱了,你能猜出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吗?
师:这个是,对了,这个呢?对,这个呢,对。同学们真善于思考,这些作品,虽然形状不同,大小不同,但都是通过对折之后再剪出来的,所以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除了这些图形之外,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也有一些轴对称图形,你能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判断一下哪些是,哪些不是吗?一起看。
三、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一)平面几何图形辨析
师: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因为正方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所以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你还有什么发现?对,正方形既可以上下,也可以左右或斜着对折。
师:是的,只要找到一种折法使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说说你的理由。因为长方形上下或左右左右对折后两边都能完全重合。
师: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如果左右两条边(腰)不一样长呢?那就不是轴对称图形了。我们看问题要全面。
师:这个三角形—不是,当其中两条边相等时就是了。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我觉着这里又该会出现分歧了,怎么办?对,动手折一折。眼见为实,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通过验证说说你的发现?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边不能完全重合,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时也是轴对称图形。我们思考问题要思维严谨。
(二)想一想,画一画
师: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很有挑战性的游戏,敢接受挑战吗?
师:老师手里有一张正方形的纸,如果我将它对折再对折,然后从这里剪一刀,请你想一想,打开后会是什么图案呢?把你的想法画到练习本上。计时1分钟。
师:同学都已经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图案了吧!到底对不对呢?下面就是见证奇迹时刻,一起看!
画对的同学请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师:课下同学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剪一剪、玩一玩,相信你会剪出更多、更漂亮的图案。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对称,你会辨认轴对称图形了吗?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生活,感受对称带给我们的美吧!好,这节课就到这里。
《图形的运动》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认识、感知平移现象,理解平移的本质。
2、通过探索掌握平移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讨论、探究、归纳的过程,抽象概括的能力得到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数学的美,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验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
直观感受平移这种现象,理解平移是在做直线运动。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平移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观察操作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推拉式的黑板。
六、教学过程
课件出示在商场和游乐园的观光电梯、空中缆车、推拉门三幅图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图片的三个物体分别在做什么运动?(出示情境图给学生时间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观光电梯、空中缆车、推拉门这三个物体都在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大小、形状、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它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做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也是平移吗?(学生根据刚才的所学思考发言)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举例:拉抽屉、坐公园里的滑滑梯、电动伸缩门、电动推拉门等等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属于平移。
大家真的很善于观察,知道的课外知识真多。老师相信大家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那么,本节课的内容你掌握了吗?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小结:物体的大小、方向、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七、作业布置
同学们放学回家后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事物,看看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属于平移形象,举例说明。
八、板书设计
平移
物体的大小、方向、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图形的运动》教案 6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简单的路线图,进一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和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有关简单的路线图,会辨认运动方式,并能根据要求画出相关图形。
教学难点
画出轴对称图形和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方位图。
1、复习。
(1)简单地让学生回顾一下有关方位的知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教室里同学间的相互之间的位置情况。
2、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
(1)教材示范:邮局在(华光路)和(柳泉路)的交叉路口的(西南)角。
让学生理解是填路名和方位。
(2)问题1:育英小学在电影院的()方向。
引导学生找到育英小学和电影院,然后根据它们的位置来判断。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3)问题2:公园在()和()的交叉路口的()角。
同样引导学生先找到公园,再找到与公园相邻的两条路,再判断其方位。
(4)问题3:张丽去上学,她可能沿着()向()走,到华光路再向()走,在马路的()侧就是育英小学。
让学生找到张丽家和小学,然后根据张丽所走的路线来完成此题。
(5)问题4:张丽上学还可以走哪条路线?
同学之间说一说后集体交流。
二、运动。
1、回顾。让学生回忆一下,像哪些物体的运动我们认为是平移,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2、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
逐一出示四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哪种运动方式?
思考后举手发表。
三、在方格纸上画图。
1、出示几幅图,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你们画出对称轴。
2、在方格纸上出示几幅比较简单的图形,让学生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图形,并说一说是什么图形。
3、出示书本上第88页第13题的第1小题。
让学生独立画出轴对称图形。
这幅图形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如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也可以借用镜子来完成。
4、平移图形。出示三幅图形,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平移,在平移前让学生说一说在平移的过程要注意的问题。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5、完成书本上第2小题。
将小船向下平移5格。
《图形的运动》教案 7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一猜
出示笑脸和花瓶的一半,请同学们猜一猜(真聪明,你们为什么能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呢)
2、师: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课件出示蜻蜓和蝴蝶图片
师:小眼睛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说
师:你们说的真好,它们左右都是一样的。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特征的东西吗?
生说
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真是善于观察生活的好孩子,老师要给你们点个赞。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记住喽,像这样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现象在数学上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对称。(板书:对称)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它们是对称的吗?如果是,就用对号手势,如果不是就用叉表示。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有争议的图,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折一折)
师:老师把它变出来,请大家折一折,说出自己的发现。
二、动手操作,探究对称
1、折一折
师:我们就用折一折的方法看看它们是不是对称的呢
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折一折,以小组为单位。
师巡视并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对折后的两边,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得出结论:这些图形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板书:两边完全重合)
2、剪一剪
再出示花瓶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剪出这样的.图形吗?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请大家先认真看老师是怎样做的。
师师范剪,介绍方法--(将长方形纸对折,画出你喜欢图形的一半,沿着虚线剪下来)。用老师的方法,还能剪出很多图案,比如刚刚我们见过的小衣服,试试看,相信你们一定会做的很棒!
生剪出不同的图案
展示
师小结:对折后再剪出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手中的图形,谁能说说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引导说出: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板书)
师:再次轻轻打开手中的图形,你看见了什么?
生答中间有折痕
师:这条折痕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师:我们认识了对称轴,现在就请大家画出你手中图形的对称轴,同桌互看,想一想要注意些什么呢?
小结:画在中间、画直、画虚线
三、巩固练习,能力提升
师:同学们画的很用心,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要给你们一个任务,有信心完成吗?我们一起去轴对称图形博物馆看看吧。
1、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1)简单的图形,生说说判断的理由
(2)数字
(3)小组合作说说字母和汉字
(4)平面图形
2、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四、总结收获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我们的课即将要结束了,你想和老师说什么吗?
老师非常开心能和大家一起上课!
五、图片欣赏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更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课件出示图片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对称轴
《图形的运动》教案 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
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 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教师用课件演示:
(1)钟表;
(2)风车。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想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3、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民主导学
1、认识旋转的含义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3)完成做一做
2、认识旋转的.特征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点O的位置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三、检测导结
(1)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2)变换旋转90°时,中心点的位置不变,其他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不变,对应线段长度不变。
Tags:图形的运动,教案
《图形的运动》教案 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生活实例,引出课题。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是旅游的最佳时节,你们喜欢春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一看。(出示图片)想看嘛?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风车是怎样运动的?(旋转)板书课题:旋转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抓住了孩子们爱玩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2、学生举例。
旋转这个词,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认识过,谁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我们比一比谁知道得多,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旋转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旋转还隐藏着什么知识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旋转三要素及性质。
2、会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三、学习探究新知
1、下面老师想要考考同学们的眼力,看谁是火眼金睛,仔细观察这些物体都是怎样旋转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引出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含义。)板书
师:这个点或轴,我们给他们起个名字叫“旋转中心”或“旋转点”。(板书:旋转中心)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引出图形的旋转运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是学生第一次正式了解,教师以钟表和风车为例,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两种物体旋转的区别,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物体旋转是有方向的,认识顺时针和逆时方向。)
3、我发现同学们眼力越来越好了,并且脑子也越来越爱思考问题了,下面我想再试试同学们的眼力如何?准备好了吗?
(课件)请看大屏幕,请大家仔细观察,指针是怎样旋转的?
预设:
(1)指针是按顺时针旋转的。
(2)指针是绕着一个点转动,这个点不动。(师补充;这个点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旋转中心,用字母o表示。
(3)指针顺时针旋转30°,从12到1。(30°你是怎么判定旋转了30°)
(板书:旋转角度)
(4)谁能把旋转的这三个要素完整的说一遍。(生答)
接着出示2、3个表,学生观察汇报。(可同桌互相说一说)
4、师: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了吗?(会了)
哦,小精灵看老师难不住你们了,也想考验你们一下,你们能不能经受的住小精灵的考验。(这一次咱们来个同桌比赛怎么样?)
请看大屏幕,仔细读题要求,看谁先拨出来。
咱们拨完以后,同桌互相对照一下,不一样的要勇敢地把手举起来,好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会旋转,为后面学习旋转的特征做了很好的'铺垫。)
5、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一般要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三个方面去描述图形是如何旋转的,那么如果给你一个基本图形,该怎样去画呢?
你们想不想试试?
好,我们拿出提卡1,认真审题哟。
师: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对照一下,答案不同的请举手。
(设计意图:线段的旋转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时已经由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上升到图形的旋转。在方格纸上画图,是一种特殊的操作活动,它在图形变换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学会画图是学生必须达成的学习目标,同时它又是反映学生是否理解有关概念,掌握有关特征的表现形式与检测手段。这里教师设计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让学生先模拟“转”再“画”,通过操作,看清楚旋转后图形位置,再讨论怎样画,由此可以比较容易找到画图方法。线段的旋转既承载了对旋转要素的深化理解的作用,又为后继学习面的旋转打下了坚实基础。)
6、刚才我们研究的是一条线段的旋转,那如果给你一个平面图形,它又会怎么旋转呢?
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借助三角尺探究一下。(我们快速读题要求)
请拿出一个像图上这样的三角尺,摆好方格纸,在方格纸上摆好三角形,按要求旋转,在旋转的时候,我们要带着问题去操作。(看屏幕)
注意事项:是用三角板在方格纸上旋转,不是用笔画三角形,不拿笔。
同桌可讨论一下如何旋转?会的同学可以帮一帮不明白的同学,看我们谁会当小老师,我们要互相帮助。
师:好,同学们旋转好了吗?观察一下你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旋转的?
(设计意图:借助三角尺在方格纸上的旋转,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的特征,为下节课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做准备,本环节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在实践操作中升华概念,得到知识。)
预设:
(1)我发现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
(2)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每条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是怎样判定三角尺旋转了90°呢?
(看三角尺连o点的两条直角边或一条边)
连o点的两条边旋转的方向相同,旋转的角度相同。每个顶点旋转前后到o点的距离都没变。
(3)旋转后的三角尺,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预备环节,看时间。师:三角形旋转具有这些特点,那其它图形旋转是否也具有这些特点呢?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在方格纸上试一试。
(逆时针旋转90°)生上台展示。说发现。)
设计意图:这里教师设计了在带有方格的纸上操作小三角形旋转90°的活动。利用三角形学具,在有方格的纸上操作,为下节课学习例3做了知识与技能上的孕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掌握有关旋转的知识了吗?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练习1题找出小图形。
(设计意图:本题呈现了几个通过旋转运动形成的图案,让学生根据旋转变换的特征判断该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旋转而成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题带阴影的三角形是以原来三角形中的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
3题道闸。
(学生举生活实例,问其旋转三要素)
(设计意图:选取生活中较为典型的例子,特别是注意选取旋转角度不是360°的道闸、秋千等,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充分感知旋转现象。)
五、谈收获,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妙的旋转无处不在,就让我们带着收获,走进生活,去发现生活中更有趣的旋转现象,更美的运动吧!
《图形的运动》教案 10
一、教学内容:
教材P83图形运动(二) 轴对称(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②过程与方法: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正确地补充完整轴对称图形。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补充完整轴对称图形,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
通过画、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
四、教学难点:
掌握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看看能画几条。
1条 1条 5条 无数条
2、你能根据对称轴,在方格 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 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吗?
3、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剪下教材附页上的脸谱,补全到教材第84页 第2题的空白处。
应该怎样想呢?
先找到对称轴,再根据轴对 称图形的特点来补全脸谱。
2、试一试,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A5格5格A
第一步:标出点A和点B;
第二步:通过数格找到 对称点A 和B;
第三步:顺次连线。
B 3格3格 B
怎样画得又快又好?
3、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试一试。
(1) 先找到对称轴左边 图形的几个关键点 的对称点,再连线。
怎样画得又快又好?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试一试。
(2)应该怎样想呢?
(三)布置作业
1、第84页,练习二十第4题。
2、在方格纸上设计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图形运动(二) 轴对称(3)
3、轴对称的特点
①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先找到对称轴,再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补全脸谱。
4、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
①先找到对称轴左边图形的几个关键点。
②通过数格找到关键点的对称点。
③顺次连线。
七、教学反思:
通过画、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图形的运动》教案 11
一、单元教学内容
图形的运动(二)P82——P89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探索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变换成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4、经历运用轴对称或平移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轴对称和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并运用图形的平移解决数学问题。
5、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并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能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知道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知道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四、单元教学安排
图形的运动(二)2课时
第1课时 轴对称
一、教学内容:轴对称P82——P83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变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尺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欣赏。
师:这些图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特征?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你们知道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吗?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在教材上分别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画出对称轴后,课件演示画出对称轴的过程,明确沿着对称轴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
3、对于轴对称图形,大家在之前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深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质。
板书课题:轴对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例1主题图。
提出问题: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它的对称轴在哪?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与哪个点重合?
组织学生比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反馈时,教师重点说明: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和A’重合。我们把像这样对折后能重合的一组点叫对应点。
师:你还能在图形中找出其他的对应点吗?
学生完成后反馈。
(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以下问题:
①数一数,看看轴对称图形中每组对应点有什么特点。
②画一画,连接每组对应点,看看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全班反馈。
反馈小结:轴对称图形中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板书)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例2主题图。
(1)猜一猜。
课件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看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图形。
师: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图形吗?为什么这样想?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个图形可能是五角星。再引导学生根据对称轴想象出图形的另一半。
(2)画一画。
你能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吗?
引导学生思考:
①应该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②每条线段应该画多长?
师生交流后明确:可以先找到一些关键点,然后根据对称轴画出它们的对应点,最后连接各对应点。
(3)说一说。
组织交流: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①根据对称轴来确定一些关键点的位置。
②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到关键点的对应点。
④根据这个图图形的形状,连接各对应点。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又好又快地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
2、巩固提高。
拿出方格纸,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①动手设计。
②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说一说你是如何设计的。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互动后总结:今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了轴对称,知道了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还学会了画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五)板书设计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直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六、教学后记
第2课时 平移
一、教学内容:平移P86——P87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性的系列活动,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掌握平移的特征。
2、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运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精神,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平移的特征。
难点:利用图形的平移解决数学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活动:
课件演示:一个图形在方格图中从左往右平移。
师:图形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它向右平移了几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同答)
2、说明:
为了能看清平移的情况,用实线表示平移前的图形,虚线表示平移后的图形,用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
3、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图形变换的另一种形式:平移。
板书课题:平移。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3。
(1)探究平移的特点。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平移的小游戏,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聪明,能迅速找到变化和没变的地方。
《图形的运动》教案 12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认识对称轴。
2、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辨认出轴对称图形。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辨认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情分析:轴对称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单元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好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激法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现在它们就在你们小组的桌子上,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那就快点儿拿出来看看吧。(学生分别拿出图片)
谁能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图片?(学生汇报)
二、讲授新课
1、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观察图片?(电脑课件,大屏幕出示)
找生读问题:思一思,想一想:
1、你手中的图片有什么特征?
2、你用什么方法验证?
3、验证后你发现了什么?
温馨提示: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做的。
学生活动,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愿意根据问题来说一说?(听汇报,同时板书:特征、两边形状完全相同、方法、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师:像你手中的这些图片那样,沿图片中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黑板上贴“对称”)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对称现象。
2、欣赏剪纸,体会对称图形的美。
师: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在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对称现象吗?谁来说一说。
师:的确,生活中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有很多,我国的剪纸艺术中有很多作品就是对称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
3、动手操作,感受轴对称图形。
师:老师也制作了一个剪纸作品(展示小衣服)大家看这是什么?它是对称的吗?你能把它剪出来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比赛,只有全组的同学都剪完,才能获胜,组内的同学可以互相帮助。
学生剪,教师巡视。
师:请获胜组的学生说一说剪衣服的`方法及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演示的同时教师板书:剪、纸对折、画一半图形、不能剪断。)
用这样的方法,你还能剪出其它图案吗?同学们试试吧。
教师边巡视边收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像上面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轴”、“图形”。
(大屏幕出示课件)小组讨论:谁来说说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图形中间有一条折痕,折痕两边形状完全相同。(大屏幕同时出示课件)
4、认识对称轴
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是怎样画对称轴的。
谁能说一说老师是怎么画的?
(学生回答同时板书:画对称轴、中间、穿过、虚线。)
现在请剪纸作品在黑板上的同学来画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了,现在就用你的火眼金睛来判断一下,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吧。(大屏幕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完成随堂练习卡中的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2、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数字,大家一起来看看哪些数字是轴对称的?(大屏幕出示课件)完成随堂练习卡中的第2题。让学生说说判断的方法。
3、(大屏幕出示课件)刚才同学们做了剪纸,老师这也有一些作品,这些作品都出自于同学们灵巧的双手。但剪下来的图案和剪下来的纸边并不对应,你能猜出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的纸上剪下来的吗?完成随堂练习卡中的第3题。看大屏幕集体订正。
4、这几个问题都没有难到同学们,下面请看(大屏幕出示练习卡中的第4题)学生读题,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用你手中的纸来折一折、画一画吧。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发现将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一些美丽的图片吧。(大屏幕出示课件)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图形的运动》教案 13
教学目标
利用轴对称知识剪小人,体会对折次数与得到小人的个数间的关系,解决手拉手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利用轴对称知识剪小人,体会对折次数与得到小人的个数间的关系,解决手拉手的问题不仅要求会动手,而且要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关键点。思维过程从形象到抽象,学生容易出错。
难点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限,剪的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抽象思维较弱,理解困难。
教学方法
1、通过辨析错例,理解剪失败的原因。
2、直观演示对折和画的过程。
3、通过讨论、探究得出对折次数和得到小人个数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谈话交流,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前几节课学过哪些知识?(轴对称,平移,旋转)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轴对称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让我们动手来剪一剪。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出示例4:你能剪出像这样手拉手的四个小人吗?
先剪两个手拉手的小人试试(出示两个手拉手的小人)?
(一)、剪2个手拉手的小人
1、独立操作:?你知道一个小人怎样剪吗?(课前布置过剪一个小人的实践活动,课件展示操作方法)
请同学们试试剪2个手拉手的小人怎么做。
2、交流正例?(成功的作品)
说一说你的方法。一张纸对折一次可以剪出一个小人,对折两次后再剪就能得出两个手拉手的小人。
3、交流错例1(两个分开的小人)?你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了吗?
要保证小人是手拉手的必须要把手画到边(师用笔画),剪的'时候也要一直剪到边。
4、交流错例2(有两个半个小人)
(展示两个半个人小人)同学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引导学生总结:小人的身体必须画在纸的连接处,也就是靠近折痕的一侧。
5、总结关键?:要成功得到两个手拉手的小人,我们先连续对折了2次,然后把半个小人的身体画在纸的连接处(靠近折痕的一侧),还要注意手画到边,剪的时候也要剪到边。?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能比第一次剪得更好吗?
(二)、剪4个手拉手的小人?我们能剪两个了手拉手的小人了,你还可以剪几个?剪四个行不行?
讨论、探究:
首先需要对折几次?(师生对话交流:对折1次,纸就变成了几层,打开就是2份,每份有半个小人,就得到1个小人;对折2次,2层纸就变成了几层,打开就是几份,就得到几个小人;对折3次,纸就变成几层?想不出来,那就拿出一张纸对折3次,再打开看看,纸被分成了几份?)
看来,要得到4个小人,对折3次就可以了;至于对折4次能得到几个小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折折看。对折完了,接下来的步骤老师不再说了,大家有信心剪出4个手拉手的小人吗?那就按照步骤开始吧!看谁剪得又快又好。(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其实,折纸的方法可不止连续对折这一种哦,大家请看(课件播放折纸方法的视频),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折折看。
仔细观察,对折纸的次数和剪出的小人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你发现了什么?要想得到16个手拉手的小人需要将纸对折几次呢?
小组交流汇报,课件展示结论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能剪四个这样的小人了,大胆地说说你还能剪什么?
2、出示教材36页练习七第12题,观察思考:怎样折、画、剪?
教师提示:剪这样的图形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纸张?(正方形)怎样折、怎样画才能剪出来?(学生说一说,再课件出示提示)
动手剪一剪,播放视频参照。(也可课后完成)
小结
回顾我们剪小人的过程,它用到了这一单元的哪些知识?(轴对称)
一个小人是轴对称图形,两个小人是轴对称图形,三个小人也是轴对称图形,四个小人还是轴对称图形),正是这一次次的对称我们才得到了四一样的小人。既然这四个小人都是一样的,我就可以由一个小人得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大家看这是我们学过的哪种现象?(平移)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做个有心人,你一定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很多问题呢!
《图形的运动》教案 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对称轴。
2、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辨认出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辨认轴对称图形。
难点: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
学生:剪刀、彩纸、尺子、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到这个字的呢?
生:对称的。
师: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走进对称的世界,和大家一起认识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板书题目,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猜字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在教学平移、旋转课程时,学生就可以自然地联系到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在一个轻松、熟悉的氛围中学习。)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认识对称现象。
谈话:我们先欣赏几张图片,并且请你将这些图片分成两类,该怎么分呢?
预设:按照是否对称进行分类。
2、明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这些物体,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老师想现场给大家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好吗?
请你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剪的,它有什么特征?
生:(折叠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
3、验证课堂开始欣赏的图片,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图片已下发到每个同桌的手中)。怎么验证呢?
生:对折。
4、即时练习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物体,你能说一说吗?
(2)课件出示练习题。
(设计意图: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印象,然后通过老师剪图形的过程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准确概念,最后通过学生亲自对折课堂开始欣赏的图片,验证自己的判断,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你想不想自己剪出一些轴对称图形呢?开始吧。
1、生动手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2、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并在全班说一说自己的制作过程。
3、观察自己的作品,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把这些图形放在一起打开观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都是对称的,中间有一条折痕。
4、明确对称轴的概念。(板书)
我们把中间的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一般用虚线画对称轴。
5、学生在自己的图形上画出该图形的对称轴。
师:我们把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一般用虚线表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自己剪出轴对称图形,目的是巩固前面所学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本环节对称轴的认识做好铺垫。因为在剪图形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经历对折的过程,其实这就是与对称轴的初步接触,等到学生自己观察得出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其实就是对称轴这一结论时,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对称轴的概念了。最后经历亲自画一画的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动手操作能力,也是对对称轴又一层次的理解。另外,这一环节在本单元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如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都为第三课时的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判一判: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猜一猜: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猜出它是什么图形。
3、折一折、画一画、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一般用虚线画对称轴。
【知识扩展】
思考:长方形、正方形、圆各有多少条对称轴?
【作业布置】
欣赏轴对称图形的美丽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我用猜字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图片,了解对称图形;折一折,验证自己对轴对称图形判断的正确与否,加深理解;合作学习,剪出轴对称图形;探究发现,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四个环节,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学生虽然能快速的判断出轴对称图形,但不能准确地找出对称轴,证明对对称轴的理解只是表象。
再次设计本课时,我会在教学“对称轴”的环节,加入一个反向练习。如找一个不是轴对称的图形,沿各个方向对折都不能重合,经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对对称轴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了。
【《图形的运动》教案】相关文章:
《图形的运动》教学反思04-08
《图形王国》教案02-06
《图形分类》教案02-28
《有趣的图形》教案03-06
《图形的旋转》教案03-29
《美丽的图形》教案02-11
图形宝宝教案07-17
图形的认识教案02-13
轴对称图形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