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时间:2024-11-01 14:19:56 诗琳 教案 我要投稿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通用10篇)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和近代衰微的过程,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书典籍;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能力目标:

  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本课信息量比较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综合分析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对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历史和地理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化”为主线,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难点: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三、教法简介

  情景教学法、历史对比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步骤:课前准备→情境导入→讲授新课→小结板书→拓展提升

  (一)课前准备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效果,要求学生课前做一定的准备)

  1、把学生分为五个合作探究小组,通过网络、初高中历史课本,书籍、杂志、光盘等学习资源找到:其他古代文明中断、湮灭的史实特别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走过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的史实。

  2、我国近期科技创新成就的事例

  3、预习教材内容

  (二)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刷表演,并配以【导语】。提出设问:北京2008年奥运会不仅仅是一次世界的'体育盛会,而且也是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文化的盛会。那么我们作为中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多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学习的内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设计意图:是通过情景导入课题,激发探究兴趣。同时把学生的思绪带进古老悠久的中华文化之中,使迅速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三)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

  【多媒体展示】四组文明发祥地的图片

  【问题探究】:根据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感想。

  设计目的: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启发学生自己归纳观点,得出结论,并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并引出第一个教学内容:只有中华文化走过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1、古代辉煌的历程

  【活动与探究】根据学生课前准备,分组完成表格: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及其影响与作用。

  设计目的: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是本课的重点,所以认学生通过填表从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中来领悟这一特征,同时培养学生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部分

  【多媒体展示】汉字演变过程的资料。

  【探究问题】汉字演变过程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汉字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汉字字体演变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体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特点,从而突出重点。并引出第二个教学内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见证之一汉字

  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为书写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意义: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多媒体展示】梁启超: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黑格尔: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比一比】在中华文化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你能一口气说出多少本史书名称

  【探究问题】从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我们能发现我国史书典籍有什么特点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见证之二史书典籍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2

  教材分析

  1.知识主线: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史书典籍。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能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能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2.情感主线: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懂得如何再创中华文化辉煌。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初步懂得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

  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学校电脑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知识,也可以直接从历史课本上找到相关的大部分知识,甚至可以从我们周围的民俗乡情文化中收集、挖掘一些本土文化,让同学们直接体验一下探究的乐趣。这样可以直接调动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学生主动跨越碍障探求知识的目的。

  所以根据学情分析采用教学方法如下:

  1、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巧妙利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感悟,做出正确的判断、形成应有的情感。

  2、合作探究式教学:依托探究活动教师提出问题或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朝着学生自己答疑的方向努力。

  3、小组讨论教学: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及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不了的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复兴中华文化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学生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懂得如何再创中华文化辉煌。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初步懂得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时重点

  重点: 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复兴中华文化

  学时难点

  难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学生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情景导入: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教师: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继承性,优秀的文化能够塑造人生,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它们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下面就让我们伴随着一首非常优美的中国古典音乐《茉莉花》,来进入我们中华文化的学习。请同学们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一下中国的四大国粹。

  设计意图:是通过情景导入课题,激发探究兴趣。同时把学生的思绪带进古老悠久的中华文化之中,使迅速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课件展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地图展示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

  各学习小组推选代表,课堂上展示他们通过到图书馆查询、互联网查询等方式收集的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图片及多媒体资料,阅读教材P62-63思考问题:大家觉得中华文明与其他三大文明相比较,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说明中华文化具有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小组代表展示课件并回答:唯有中华文明一直都没有中断,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教师小结:古代文明中,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印度的婆罗门文化极其辉煌,可创造文化的雅利安人却不是本土居民;埃及的文化渊源甚古,但历经希腊化、罗马化,直到17世纪伊斯兰化,已与古代面目全非;唯有中华文明远远而流长。

  活动3【活动】活动具体内容

  活动1:

  问题: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怎样的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简述古代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并填表(让小组进行填表竞赛)

  发展时期::殷商 春秋 战国 秦汉 隋唐 宋元明 明清文化:学生概述它们的思想影响和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的

  教师小结:从思想的角度再补充中华文化的内容。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我们的中华文化(注意每个朝代对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

  殷周(早期)──春秋战国(初步形成)──秦朝(促进)──汉朝(进一步发展)──隋唐(全盛)──宋元明(延续)──清(面临冲击)

  活动2:

  教师:我们知道中国文字的起源是在古代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那你对印刷术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观看视频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场景之一:“和”。来了解中国文字的魅力。思考问题:1视频中出现了几个文字,这个文字发生了几次变化?2谈谈你对这个文字含义的认识。

  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小结:

  1、和,首先就承认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在这种差异性下,各种事物要共同存在和发展,这体现了一种宽大的胸怀和包容性,正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强大包容性。

  2、和,体现在各国家、各民族之间就成了“和平”。各国家、各民族在和平、友谊、平等的环境下不断追求和超越人类自身的极限。这正是奥运会的主要宗旨之一,

  3、和,这也符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社会的内容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和谐。

  活动3:大家文字猜猜看以及学生现场书法展示

  教师:有哪些字体?

  生: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还有两种辅助性的字体,草书和行书。

  教师:不管汉字的字体如何改变,始终保持着方方正正的特色,汉字被称为“方块字”。横、竖、撇、捺、点,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艺术,在世界各种文明中,只有中华民族把字的书写提升到如此高的'境界(中国书法)。那么,下面老师把时间交给大家,我们的同学们中又没有擅长书法的给大家展示一下?(教师准备投影,笔墨纸砚,背景音乐我爱你中国)

  教师小结:没想到90后的你们可以把中国书法诠释的这么好,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文字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总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活动4: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着自己的辉煌与苦难,也为我们留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第二个见证──史书典籍。

  教师:你知道的史书典籍有哪些?

  生:《史记》、《春秋》、《论语》、《汉书》、《资治通鉴》、《左传》、《战国策》、《续汉书》、《竹书纪年》、《后汉书》……

  教师:猜猜看

  教师:史书多不多?(多!)不胜枚举。

  教师:可见,我们的史书典籍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规模大,存留丰,为世界所仅有。

  教师小结:我们为什么能编撰这么多的史书?相传我国夏商时期就设置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了史官。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这使他们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下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活动5:教师:我们古代文化灿烂辉煌;近代文化逐渐衰微,历史的车轮又转过了100多年,那么在今天,在当代我们中华文化在繁华与衰弱的起伏之间又将何去何从呢?

  教师:当前文化现象中让人欣喜的和令人担忧的有哪些?

  喜的:

  剪纸艺术

  中国功夫和中华美食已成为西方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孔子学院,太极拳,国学受重视

  忧虑:

  外来文化的撞击主要是身边感受到强健的欧美风、韩日风。

  日本文化:日本的动漫。

  韩国文化:韩剧如《可爱的四兄弟》。

  美国文化:好来坞大片如《功夫熊猫》、《花木兰》。

  传统节日的淡漠:

  传统文化的丢失:汉语在国内流失,人们以说洋话为荣,有人甚至用英语胎教,大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薄弱。韩国人向世界遗产申请端午节和中医。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教师提问: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中华文化走向衰微的原因:

  (1)封建王朝的日渐没落

  (2)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2、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如何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3)、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活动5【测试】测试

  1.通过到图书馆查询、互联网查询等方式收集的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图片及多媒体资料,阅读教材P62-63思考问题:大家觉得中华文明与其他三大文明相比较,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说明中华文化具有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2. 问题: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怎样的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简述古代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并填表。

  活动6【作业】作业

  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邓小平曾说过:“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而此时的西方正在崛起。”

  问题:(1)导致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有哪些?

  (2)给我们什么启示,你认为怎样才能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结合教材)

  活动7【讲授】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然后教师点拨,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提升感悟:师生共颂,中华世纪坛序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小结:我们相信,我们中华民族拥有灿烂辉煌的文化,我们年青一代拥有无穷的创造力!只要我们青年一代发奋努力,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的中华文化一定会走向新的辉煌 。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然后教师点拨,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提升感悟:师生共颂,中华世纪坛序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小结:我们相信,我们中华民族拥有灿烂辉煌的文化,我们年青一代拥有无穷的创造力!只要我们青年一代发奋努力,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的中华文化一定会走向新的辉煌 。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然后教师点拨,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提升感悟:师生共颂,中华世纪坛序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小结:我们相信,我们中华民族拥有灿烂辉煌的文化,我们年青一代拥有无穷的创造力!只要我们青年一代发奋努力,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的中华文化一定会走向新的辉煌 。

  活动8【讲授】教学反思

  课前的构思和准备:

  1. 教材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与上课是一样的。要上好一节课,首先必须要把教材,教学用书,课程标准吃透。这就是我们说的备教材。所以,把教材反反复复琢磨了很多遍。遇到不清楚的,就上网查找和请教相关的老师。因为这一课的线索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讲的,所以涉及到不少的历史知识,于是也借来了相关的历史书(必修三)。

  2. 构思

  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政治教学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文化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有一定了解,涉及本课。所以就把这四部分内容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去展示。而课堂教学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成果,更多的知识是通过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来掌握的。这种学习方式所掌握的知识远远地多于课本。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

  上课中的收获和遗憾:

  收获:

  1. 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丧失对政治课学习兴趣,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调查整合的材料展示给同学,其中很多材料都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2.实现“沟通”和“合作”。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在这堂课里,我采用探险寻宝的方式去探索知识,将师生关系设定为“同伴”,遇到问题互相商量,一同解决,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探险的共同体”。

  3. 教师在课堂中更多的是发挥引导和指导作用。

  遗憾:

  1.在整个教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因为不是重点和难度问题,就无需花太多时间。但这部分内容在实际课堂上花费的时间有点多,所以导致课堂任务没有顺利完成。

  2.在教学内容间的衔接上处理的也不太成熟。

  3.对教材的整合能力还是有些欠缺。

  4.备学生不够细致,所以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的推进感觉还是有些拖沓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3

  知识目标:

  识记::文字的作用、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是文字和史书典籍。

  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分析: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能力目标:

  1、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3、联系实际分析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教学过程

  [教学预习准备]:

  第一、教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类,获得视频资源、图片资源以及党和国家相关政策资料,制作教学演示文稿。

  第二、学生分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确定小组研究的内容,使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①收集四大文明古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的资料。②收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教学过程]: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复习之前两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到第三单元的内容,回顾开学初的笔记,明确本课学习的是中华文化的第一个特征:源远流长。

  展示学习目标,有的放矢,明确重难点。

  拆解源远流长的含义,并比较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深刻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镜头一: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出现城市与最早的文字,率先跨入了文明时代。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公元前538年,巴比伦王国被并入波斯帝国的版图。古文明烟消云散。

  镜头二: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因凯撒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古埃及文明面目全非。

  镜头三: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是佛教的诞生地,古印度人民还发明了0-9的记数符号,后被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古印度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其中的代表。公元前1750年,印度河文明突然失落被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

  列表比较得出结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图片搭配轻音乐,历数古代中华文化的优秀作品,感受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结合中华世纪坛的图片和“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摘自《中华世纪坛序》

  提出疑问: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有哪些历史见证?

  引入第二目的内容: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史书典籍

  汉字:发展: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投放图片)

  汉字的字体不断演变,但始终没改变“方块字”的特色,至今仍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应用举例: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是(C)。

  A.甲骨文B.汉字的发明

  C.文字的发明D.火的发明

  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交流分享:你都知道哪些史书典籍,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初步感悟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理解中华文化的古代辉煌历程;

  (3)通过视频学习、课堂讨论等环节,联系实际分析中华文化的复兴历程,分析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表现和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能力目标

  (1)通过课前准备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通过视频学习和课堂讨论等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信息提取、解读的能力;

  (3)通过具体分析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复兴历程,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难点: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三、教法

  历史对比法、情景教学法、集体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

  30分钟(具体时间分配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五、教学过程

  基于前面的分析和教学的需要,本框的教学过程具体设计为五个步骤:课前准备→情境导入→讲授新课→作业布置→结束新课

  (一)课前准备

  1、预习教材内容;

  2、把学生分为两个合作探究小组,便于开展课堂讨论和探究活动;

  (二)情境导入

  古人有对联曰: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叹炎黄子孙博大精深。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幅对联的上联部分,也就是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中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同学们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复习了吗?(学生回答教师应作出评价)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翻到P62,用一分钟的时间再熟悉一下探究活动1。

  【教师板书】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同学们看完探究活动1了吗?材料上面列举的古老文明想必都不陌生,老师在课前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做成了幻灯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影集】

  教师制作影集<<世界上的古老文明>>,并配以对应的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意在营造情境,让学生从视觉上和听觉上感受不同世界文明的风采,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陶冶学生情操。

  好,观看结束了,现在请同学们按照之前的分组,用1分钟的时间来梳理一下这些文明的.源流和现状。

  【多媒体展示】

  世界地图

  令人惋惜!世界如此灿烂的文明,有的灰飞烟灭,有的面目全非,仅有中华文明从未间断。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呢?请同学们翻到教材P63,根据课前准备,分组完成表格: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及其影响与作用。从历史的角度来感受从未间断的中华文化。

  设计意图: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启发学生自己归纳观点,得出结论,并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让学生通过填表从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中来领悟这一特征,同时培养学生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随堂练习】

  多媒体展示题目

  刚才同学们合作完成了这个探究活动,表现非常棒!中华世纪坛序有这样一个段落,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读出来。

  【多媒体展示】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世纪坛序

  文字优美,气势豪放!同学们,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信息提炼的能力,从而引出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不仅是《中华世纪坛序》,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和()是见证,同学们之前都有预习,请大家一起说出来。

  【多媒体展示】

  有关文字和汉字的地位和作用的内容。

  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为书写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地位: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展示图片】

  汉字的演变过程,并请学生模仿书写不同体裁的汉字。

  【探究问题】

  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汉字拉丁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国人有了这样的忧虑:按此发展,汉字会不会被英语取代?对此同学们怎么看?

  对于这个问题,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表示:英文充其量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铭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母语是汉语。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5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

  (2)文字的作用、意义

  (3)史学典籍

  (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理解:(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2)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见证

  (3)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分析: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能力目标

  (1)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培养同学们辩证分析能力,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上古老文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重点、难点]:中华文化的特征

  解析(1)明确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

  (2)明确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

  (3)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和史学典籍,运用事例

  (4)说明并理解源远流长的原因—包容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逻辑导入:明确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古代辉煌的历程:

  殷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 秦 → 汉 → 隋唐 → 宋元明 →明清

  讲述利用课本事例及说明,辉煌历程,并加以明确各自的地位。利用课件,学生填图表,并辅之以相关的练习。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源远流长 利用例题加以解释

  (2)中华文化的见证:

  ①文字:

  明确文字的发展历程,加深对文字的意义及作用的理解

  作用 使文明得以传承,书写中华文明

  学生利用相关联接的内容,加以明确

  意义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 史书典籍 :

  利用课件,加以明确一些经典的史书典籍,让学生了解。

  意义: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原因: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并设有史官

  特点:规模大、存留丰富、为世界所仅有。

  利用材料,让学生明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即:导出下一个问题,并利用材料让学生讨论说明包容性——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含义及意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

  包容性即 求同存异 、 兼容并蓄 。

  ①含义

  和谐相处,吸收和借鉴

  ②意义

  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明确基本的历程即:

  (1)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原因 了解

  (2)再创辉煌的重要因素 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

  (3)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崭新一页。

  [课堂小结]

  明确本课主要问题 及相应的.重难点。

  学生撰写小论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起草。

  [课堂练习]

  1、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秦朝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2、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较,从发展结果看,其特征是:

  a、发源地不同 b、传承的民族不同

  c、传承的范围、地区不同 d、传承的时间不同

  3、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

  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③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④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5、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 )

  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③维新运动出现④洋务运动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6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难点: 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

  1、听“古典音乐”

  2、看“万里长城”“故宫”“书画展”等图片…

  3、古诗朗诵…

  讲授新课:

  活动一:看谁说的多

  1、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2、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

  活动二:品味中华文化

  1、 你是怎样品味这些文化情趣的?

  2、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为什么你觉得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

  活动三:谚语和格言赏析

  1、 吃一堑,长一智

  2、 车到山前必有路

  3、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欣赏并说出上述谚语的内涵,在横线上再写三句类似的格言,并谈谈面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

  活动四:讲故事

  1、请三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以下三个历史故事

  书武牧羊 徙木为信 负荆请罪

  2、这些故事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课堂训练】

  当堂完成巩固练习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7

  教学目标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重难点

  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问:“我们同学每天都在读书、写字,要接触大量的文字,文字帮助我们记事、传达信息、获取信息,文字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在文字没产生之前是如何记事、传达信息的呢?”

  2、讲仓颉造字的故事。

  3、导入:这是个传说故事,但反映了古代的文字是从图画开始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发明创造出来的。那么我们今天所能考证的较成熟的文字是什么呢?以后文字又是怎样演变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商周、春秋战国的文化展厅去看看,这里展示了古代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成就、文学和艺术成就等。

  二、教授新课

  展厅一:文字的演变

  1、先展示各种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

  2、关于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对哪种文字最感兴趣呢?

  3、甲骨文:

  (1)展示一些龟甲。

  (2)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3)小组一起动手、动脑,自己造几个简单的甲骨文,展示和介绍造字的意图,比比哪个组造的字合理,并和真正的甲骨文对照。

  (4)学生通过实践后,总结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4、甲骨文以后文字又是怎样演变的呢?

  学生展示其他文字的探究成果。

  比较金文、大篆与甲骨文的不同:即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象形程度逐渐降低。

  5、小结: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字,并写好汉字好吗?

  展厅二: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

  当一回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古学家,看资料推断。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8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2、分析历史现象、提高学习能力。

  3、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孔子的主张和教育成就。

  学习难点:

  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学习过程:

  一、学习课文做导学练习: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孔子的言行记载在《 》,他提出的“仁”的学说的内容有( )民情( )民力;反对( )和任意( )。孟子的思想主张有:轻( )治国;笼统地反对( );不滥用( )资源。

  2、成为我国封建文化正统思想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学说是( )家。

  3、孔子的.教育思想有:“( ),不亦说乎”;“三人行,( )”;“知之为知之,( )”。

  4、孙武是( )时期的军事家,他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5、墨子的思想主张有:反对( )战争;主张“( )”、“( )”希望人们( )。

  6、老子的思想主张有:一切事物都有( ),事物对立的双方能够( ),从( )两方面思考问题。

  7、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学派是( ),代表人物是( )。

  8、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倡“因材施教”是( )。

  9、思考动脑筋P47、P48。

  二、学生互动讨论:

  1、讨论完成导学练习;

  2、找出文中的主要知识点,提出疑问难点;

  3、讨论动脑筋。

  三、师生互动讨论:

  1、分别指名学生说出导学练习完成的情况。

  2、讨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①说出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点;

  ②师适当点拨、讲述、归纳;

  ③P47讨论动脑筋题目。

  3、讨论思想家老子

  ①指名学生说出知识要点;

  ②师点拨、简述、归纳;

  ③讨论动脑筋P48。

  4、讨论百家争鸣

  ①指名学生简述主要内容和要点;

  ②师点拨、简述;

  ③讨论活动与研究。

  四、小结。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9

  知识目标

  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能力目标

  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使之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

  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

  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结合课前音乐古筝曲《化蝶》导入中华文化

  【学习新课】

  一、展示自学提纲(用幻灯片展示)

  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2、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3、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什么构成的?

  4、中华文化总的特点是什么?

  5、中华文化有何影响?

  二、活动小结

  活动一:1、要求学生阅读p64第一幅图并思考: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2、教师组织学生回答。

  3、教师展示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图片:

  4、得出结论: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活动二:1、要求学生讨论方块字、故宫、京剧、编钟、粽子等的来历。

  2、教师展示巴比伦、印度、埃及的图片

  3、得出结论: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的原因是什么?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活动三:1、要求学生思考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成就,提问回答。

  2、教师提出问题:

  A、中华文化的构成: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B、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活动四:1、要求学生按p66最上面的内容做

  2、教师边提问边归纳总结。

  3、提出问题: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小结巩固】

  1、中华文化的产生:

  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2、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的构成:

  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

  4、中华文化的特点

  横向看:博大精深

  纵向看:源远流长

  5、中华影响

  对中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

  对世界: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课堂练习】

  用幻灯片展示,当堂完成

  【课外作业】

  配套练习作业:单选①②,多选①②,判断改错①②,活动与实践①,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10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了解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及其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旅游资源的分类。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记住地理知识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4、增强学生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我国的民俗。

  2、 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

  我国不同地方民俗的成因与该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式、读图分析法 、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课件学案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谈谈旅游中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展示图片

  [转承]我国疆域辽阔、地域差异明显,各地区、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 ”。(板书)

  二、民俗与环境

  1、 [自主学习] 结合学案问题提示,认真预习教材P92-94页内容,仔细研读教科书。

  2、 【解释】民俗即民间风俗。

  3、 活动:阅读“地方美食图”、“中国民居图”、“中国民族服饰图”和有关资料,体会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饮食、民居、服饰的地方特色。

  4、 [讲述]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各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差异、风俗习惯不同,饮食文化、建筑艺术、节日庆典、衣著礼仪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5、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分别从食 、住 、衣 、行 、节日庆典等方面探究各地民俗差异。

  (1)食:学生读【知识之窗】 了解我国的八大菜系 课件展示地方美食图片

  【学生活动】 课本P92 活动、P93活动1、2。

  (2)住: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展示图片中国民居 【学生活动】 课本P94活动1

  (3)衣:服饰的产生和服饰民俗的形成和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各民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示图片中国民族服饰

  【学生活动】 课本P94活动2

  (4)行:学生交流 南方与北方的交通差异

  (5)节日庆典(视频播放)

  6、拓展练习:

  三、旅游与文化

  (1)旅游业及其意义(播放视频)。

  (2)我国旅游资源的分类.

  (3)世界遗产的分类方法以及分类,找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等景点,并完成P96活动1

  (4)旅游业的开发与保护因注意些什么?(视频播放)

  四、作业 完成学案 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民俗与环境

  1.民俗差异

  衣、食、住、行、节日和宗教

  2.民俗差异因素

  地理环境

  历史习惯

  风俗因素

  二、 旅游与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相关文章:

责任的光芒,源远流长05-04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教案设计04-30

作文 责任的光芒,源远流长05-06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作文04-26

源远流长的端午节作文300字05-03

百年二外,源远流长_550字05-02

[背景资料]传统工艺美术源远流长04-28

作文 我们没有资格将快乐写得源远流长05-06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