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
教学内容:
P37-38及做一做、练习九。
教学目标:
1、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主题图)
1、师:小朋友,这是我们宁波的甬江大桥,看,桥面上无数根拉索与桥面形成了许许多
多的角。你能找一找吗?
2、学生交流汇报,并让学生用手指一指找出来的角。
提问:有关角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角。
二、教学新授
1、(出示刚才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出的角)
你能把这些角分分类吗?怎么分呢?(可四人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各组讨论情况(学生一般会有两种分类结果1、根据是不是直角分2、根据角的大小分为三类:直角、比直角大、比直角小)
3、根据学生回答,归纳
师:根据角的大小,我们可以把角的分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把刚才找出的角分三类显示)
4、练习:书P39(1)
直角、锐角、钝角生活中处处都有,请你找一找,说一说。
除了书上的,你还能举个例子吗?
5、师:刚才我找了直角、钝角和锐角,现在请你自己动手来创造直角、钝角和锐角。
(纸片、小棒、活动角等材料)
6、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创造的直角、钝角和锐角。
7、练习:书P39(2)连线
1)全体独立完成
2)校对
8、画角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锐角、钝角,那么怎么来画锐角和钝角呢?你可以利用你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试一试。
9、让学生自由尝试
10、汇报,展示
1)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画得是什么角?
2)说说你是怎样画钝角和锐角的?
三、课堂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揭题:锐角和钝角)
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后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
教学目标:
1、巩固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里添加小括号,会改变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2、会根据图表列综合算式,会正确使用小括号,会读综合算式。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小括号,综合算式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运算顺序。
师:混合运算的几种基本类型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巩固一下。
1、课件依次出现教材第8 题的算式,让学生说说这些算式的运算顺序和结果,并说出为什么。
2、学生口算以上四道算式。
3、学生展示计算结果。
4、师:请同学们观察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数字和运算符号相同,但运算的顺序及运算的结果不同。
结论: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的结果可能不同。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讨论混合运算的相关问题。
二、看图列综合算式。(第6题)
1、将第51页第6题的苹果和叶子图分解出现, 学生根据图形,说出苹果的得数。
【设计意图】将苹果图分解出现,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利于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
2、学生口头表达图形的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说左边这幅图的计算过程。
预设:
生:先算81÷9=9,再用9-3=6。
【设计意图】通过口头表述苹果图的计算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
3、根据图形列综合算式。
(1)师:你会根据左图的计算过程,列一道综合算式?
学生独自列算式,教师巡视,选择一些卡片上来展示。
预设:
生1:81÷9-3=6
生2:(81÷9)-3=6
生3:9-3=6
师:谁来说说你同意谁的,为什么?
教师用课件演示列综合算式的过程。
4、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师:为了完成这道题,你会先怎么做?再怎么做?
预设:
生1:我会先看题目: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教师板书:看)
师:接着怎么做?
生:1:我会先算出43-36=7,再算21÷7=3.
(教师板书:算)
生1:接着列算式。
(师板书:列)
师:列好后还要怎么样?
生1:最后还要检验。
(教师板书:验)
师:根据这个图形,你会列综合算式吗?
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选择一些卡片上来展示。
教师用课件演示列综合算式的过程:
【设计意图】列综合算式由不用小括号过渡到需要添加小括号,凸显了小括号的作用。
三、看表格列算式。(第9题)
1、减法。
(1)出示过渡题目:
被减数56减数35
师:被减数是多少?减数是多少?
师:怎样列式?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张贴被减数和减数及相应的数字。)
(2)将56换成42+14,出示如下课件:
被减数42+14减数35
师:这个时候,被减数是多少?减数是多少?
师:你又会列式吗?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并收集学生的作品展示。
预设:
生1:42+14-35=21
生2:(42+14)-35=21
生3:42+14=56
56-35=21
学生评价作品并验证作品。
读出综合算式。
师:你会读出这道算式吗?是多少减多少?(教师一边指着算式42+14-35,一边问)
预设:
生1:42加14减35。
生2:42加14的和减35。
师:综合算式比较规范的读法是,先算的符号读成“与”,比如这道算式可用读作:42与14的和减35。
(3)小括号在减法算式中的应用。
出示下表:
被减数62减数15-3
师:你还会列式吗?
师:被减数是多少?减数又是多少?
根据上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收集典型作品展示。
预设:
生1:15-3=12
62-12=50
生2: 62-15-3=50
生3: 62-15-3=44
生4:62-(15-3)=50
学生评价作品,并验证作品。
读出综合算式:
师:你会读62-(15-3)这个算式吗?
预设:
生1:62减去15减3的差。
生2:62减去15与3的差。
生3:62减15减3。
【设计意图】从不用括号的综合算式过渡到需要添加括号的综合算式,既体现了层次感,又再次凸显了小括号的'作用。
2、除法。
(1)课件出示下表:
被减数6+6减数3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表格,跟刚才那个相比,哪里不一样了?
师:被除数是多少?除数又是多少?
师:你还会列式吗?
根据上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收集典型作品展示。
预设:
生1:6+6÷3=8
生2:6+6÷3=4
生3:6+6=12
12÷3=4
生4:(6+6)÷3=4
学生评价作品并验证作品。
师:你会读出(6+6)÷3这个算式吗?
预设:
生:6与6的和除以3。
(2)课件出示下表:
被减数36减数16÷4
师:你还会列算式吗?
师:这时被除数是多少?除数又是多少?
根据上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收集典型作品展示。
预设:
生1:36÷16÷4=9
生2:36÷(16÷4)=9
生3:16÷4=4
36÷4=9
学生评价作品并验证作品。
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预设:
生:36除以16与4的商。
3、巩固练习。
被减数7x950减数2836÷6
被减数54-2214减数883-76
生先独立完成,展示后评价时:
师:你会读出你写的算式吗?
预设:
(1)7与9的积减去28。
(2)50减去36与6的商。
(3)54与22的差除以14
(4)14除以83与76的差。
【设计意图】相应的巩固练习,加深学生的对小括号作用的认识,巩固了综合算式的读法。
四、课后练习。
出示下图
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根据分步算式列综合算式,比根据表格列算式更深一个层次,知识难度层层递进。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
教学目标
不带括号的两级运算的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重点分析
初次经历不带括号的两级运算的'计算过程,容易与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混淆。
难点分析
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容易书写错误导致计算结果有误。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回顾同级运算的计算方法
(1)明确运算顺序。
(2)明确计算过程。
没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与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探究新知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1、理解图意
2、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
3个翘翘板上各坐4个小朋友;
草地上有7个小朋友。
所求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3、分析题意,列算式
分步算式:4×3=12 12+7=19
综合算式:4×3+7或7+4×3
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19人。
4、探究计算方法
(1)明确运算顺序。
这道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属于不同级运算,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明确计算过程。
先算4×3=12,再算7+12=19。
具体步骤如下:
归纳总结
在不带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三、巩固练习1-4题。(课件出示)
小结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不带括号的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4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认识厘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能合理估计一些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教具:Flash课件,刻度清晰的尺。
学具: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一把学生尺,每两人一个学具盒(内含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橡皮、方格纸、图钉、回形针、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统一标准。
1、 (电脑显示)故事情境:珠宝在哪里?
出示黑猫警长图,认识他吗?黑猫警长是破案的高手,让我们一起来跟随黑猫警长破案。
2、为什么白猫战士没找到珠宝呢?小朋友来分析分析看。(学生分析原因。)
3、说明:
“白猫战士”脚长,“一只耳”脚短,正是因为它们度量的标准不同,所以同样走5个脚长,量出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说明:在度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得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是长度单位。
二、统一标准,建立表象。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厘米。厘米就藏在小朋友的尺子上。请小朋友拿起尺子,看一看,(实物投影学生尺)瞧,这样的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师剥下1厘米:0—1)
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把1厘米的小棒模型请下来。看一看,1厘米有多长?
2、初步感知1厘米。
(1)游戏:和1厘米交朋友。
接下来,我们就和1厘米来交个朋友,看谁能很快地记住1厘米有多长。(学生操作)
(在黑板上贴出1厘米)你觉得1厘米这个新朋友怎么样?
说明: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2)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找一找,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先找一找,再用小棒比一比验证一下。
交流展示。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方格的一条边大约1厘米等。
3、用1厘米测量。
橡皮的长度大约有几个1厘米呢?请小朋友四人小组合作,用1厘米的小棒量量看。
汇报交流,引出尺子。
三、观察尺子,认识厘米。
1、认识尺。
尺是量长度的工具。对比你手中的`尺子,它还少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揭示:
A、数
尺子上有哪些数呢?我们把他们请上来。
B、刻度
这些长短不一的竖线就叫刻度。0所对的刻度就叫刻度0,1所对的刻度呢?
C、 cm
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在尺子上一般用英文字母cm表示。
2、认识1厘米。
(1)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尺子,先仔细观察,再用铅笔尖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是1厘米?(如: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说明:像这样,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3、认识几厘米。
(1)1厘米我们会找了,2厘米你也能找一找吗?
(2)你还能在这把尺子上找到几厘米呢?同桌指一指,说一说。
(3)全班交流。
说明: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四、动手实践,学会测量。
活动情境:小蟋蟀跳远比赛。
1、量几厘米。
(1)小蟋蟀们至少要跳过几厘米才能过关呢?(学生动手测量)
(2)展示交流:你从刻度几量到刻度几?(刻度0—3。)
(3)想一想: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什么?
2、量大约几厘米。
(1)3只小蟋蟀分别跳了几厘米呢?小朋友来量量看。
(2)认识大约6厘米。
说明:2号和3号的长度都不是正好6厘米,但是很接近6厘米,我们就可以说是“大约6厘米”。
3、画几厘米。
(1)学生画7厘米的线段。
(2)交流:你从刻度几画到了刻度几?
(3)同桌互相检验。
五、巩固拓展,活化应用。
1、用断尺量。
小蟋蟀的尺子断了,用它还能来量长度吗?怎么量?
2、变式练习。
宝盒里的项链有多长?你是怎么看的?
3、学习估测:奇妙的“身体尺”。
六、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回顾: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咱们和谁交上了朋友?关于这个新朋友你了解了些什么?
小结:我们知道了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在尺子上刻度0—刻度1的长度是1厘米;还知道有很多物体的长度是大约1厘米。
2、游戏:眼力大比拼。(学生动手操作)
3、拓展:在长度单位这个大家族里,厘米只是其中的一个成员,还有很多成员等着和你交朋友。其实10厘米的长度就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把10个这样的长度单位连起来,就又得到一个长度单位。这些长度单位叫什么名字呢?它们有多长呢?和我们今天认识的1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留到以后的数学课上再来研究。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教师: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师:请同学们边说边摆一摆。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
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设计意图:沟通操作过程、语言表达、算式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形式不同。)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出示下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大家用手中的学具边说边摆一摆。
教师: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剩下一个草莓没地方摆了。
教师:这一个草莓没地方摆了,也就是剩下了1个,多了1个。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教师:请你们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写算式,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教师(出示学生资源):这是咱们班同学的想法(呈现下面3种方式)。请大家仔细看看,你同意用哪一个表示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教师(针对①):剩下的1个草莓不表示出来行吗?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针对②和③):后面的两种表示方法能清楚地表示出刚才分的过程吗?7、2、3、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看来大家都认为需要把剩下的1个草莓表示出来,后面两种表示方法都对,只不过在数学上规定这样表示(板书如下)。
7÷2=3(盘)……1(个)
教师: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下1个草莓。省略号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教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7、3、2表示什么,余数表示什么?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师: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随学生回答呈现并完善下表。
分的物品几个一份分的结果算式表达6个每2个一盘分了3盘,恰好分完6÷2=3(盘)
7个每2个一盘分了3盘,还剩一个7÷2=3(盘)……1(个)
教师(揭示课题):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为继续探究奠定基础。)
二、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按要求操作并记录
教师(出示下图):用4根小棒可以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教师:很好,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用小棒来摆一摆这样的正方形。大家看好,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不同数量的小棒,请你们用手中的小棒一个一个地摆出像这样的'独立的正方形(出示下图),并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算式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
小棒根数摆的结果算式
(注意:教师课前为每组学生准备小棒,小棒的数量在8--16之间,且尽可能保证每组学生的小棒数量不同。)
学生活动,教师巡察,了解学生情况。
2.组织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并随着交流在黑板上完成如下板书
根数摆的结果算式
8根□□8÷4=2(个)
9根□□19÷4=2(个)……1(根)
10根□□1110÷4=2(个)……2(根)
11根□□11111÷4=2(个)……3(根)
12根□□□12÷4=3(个)
13根□□□113÷4=3(个)……1(根)
14根□□□1114÷4=3(个)……2(根)
15根□□□11115÷4=3(个)……3(根)
16根□□□□16÷4=4(个)
3.通过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及算式中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余数可能是1、2、3,可能是4或者5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2)余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小结并板书:余数<除数。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列举出了这样的有规律变化的许多算式。大家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在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最后又举了一些例子进行验证。看来动手做一做、写一写,举例说一说,这些都是我们研究数学、发现规律的好方法。
4.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
教师:下面老师用一堆小棒摆下面的图形(呈现下图)。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谁来猜一猜?
教师就如下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可能剩几根小棒?有几种情况?
(2)为什么只有这几种可能性?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可能会剩几根小棒?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过程:一方面巩固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感知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向学生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2.填一填
A÷6=5……□
教师:题目是什么意思?
教师:口里可以填几,你能完整地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交流,互相学习借鉴;进一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以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
教师:看来,大家都很好地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6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7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8例2及“做一做”,完成P50~51“练习十一”第5、6题。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德育教育:爱是什么?(爱可以是一个拥抱;可以是一次感动;爱也可以是一件礼物;一声问候;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真真实实的爱,最看得见,摸得着的爱,爱还可以事一个动作,一句话语。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练习题
指名学生回答。
师: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呢?
【学情预设】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师:刚才这几道题,我们都采用了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板书课题: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8例2主题图。
【学情预设】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吗?谁来说一说?
【学情预设】预设1: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预设2:坐跷跷板的`比没坐跷跷板的多多少人?
预设3:没坐跷跷板的比坐跷跷板的少多少人?
2.解决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出示课件)
师:想一想,要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情预设】先求坐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再把坐跷跷板的人数和没坐跷跷板的人数加起来。
师:请列式解答。
教师巡视,注意案例收集。
【学情预设】
预设1:3×4=12(人)12+7=19(人)
预设2:3×4+7=19(人)
预设3:7+3×4=19(人)
预设4:7+(3×4)=19(人)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你能尝试用递等式来计算上面的综合算式吗?
指名学生板演。
在集体评析计算过程中,教师用下划线和箭头进一步标注运算顺序。
【学情预设】
脱离情境后会有学生仅仅看算式,出现不同的答案的情况。作为错误案例,教师正好可以引用,追问:“这个解答先算的是什么?”“符合我们解题的要求吗?”……从而引出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师:不同的综合算式,有什么联系?
【学情预设】都要先算“坐跷跷板的一共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师:也就是不管乘法算式写在哪里,和加法在一起的时候,都要先算乘法。如果没有规定这样的顺序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学情预设】一道题就有两种结果。
师:是的,这样就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唯一性了,这不符合我们数学运算的要求。
师:观察7+4×3和7+(4×3),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运算顺序相同,结果相同,但后一个算式给乘法加了小括号。
师:这样还有必要加小括号吗?
【学情预设】没有,不加小括号更简洁。
师:所以,我们要注意数学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设计意图】例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仅数量关系简单,而且有情境图作为直观支撑,
学生还有过学习乘加的经验,给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处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学生在该阶段会用综合算式,但习惯用脱式的会比较少。从情境出发,首先让学生明确在有加法、乘法的综合算式中,不管乘法放在哪个位置都应该先算乘法。
3.结合已有经验,归纳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还记得上节课所学的关于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学情预设】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现在一个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法,不是同级的综合运算,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情预设】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也就是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引导学生说出)
师:这节课学习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熟悉脱式计算的格式
课件出示教科书P48“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析。
教师组织学生从运算顺序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计算是否正确等方面评析学生的计算情况。
师:谁能说一说,刚刚的脱式计算在格式上需要注意什么,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学情预设】横式的等号写在式子的右边,而脱式计算的等号写在算式的下面,上下对齐,还要写在式子的左边;尽量做到数与数对齐,计算符号与计算符号对齐。
【设计意图】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表述较长,且二年级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时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这里分两步(乘和加、减混合,除和加、减混合)分别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0“练习十一”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先算出综合算式的答案,再标记在算式的下面,最后进行比较。
(3)指名学生汇报各题是怎样算的,集体核对。2.完成教科书P51“练习十一”第6题。
师:比较上面的树形图与综合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先从上往下观察运算顺序,再从左往右观察书写顺序。
【设计意图】每个练习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样能化解难点,同时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今天学的运算顺序?
板书设计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8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3)引导发现(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操作性。)
(2)小组合作完成。
(3)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3、小结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4、游戏:我说你想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图形,可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现告诉大家。)师: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看吧!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课件演示: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找朋友(进一步体验面由体得。)
4、数一数数一数每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5、拼一拼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好,胡老师要奖励给每个小组一份礼物。请打开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出你最喜欢的东西。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6、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除法》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
难点: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计算,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苹果模型等。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复习乘法口诀:教师引导学生快速说出乘法口诀,为后续的除法计算做准备。
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猴妈妈给小猴分桃子的情境,引出除法问题。
2. 新知探究
认识除法:教师结合情境,讲解除法的意义,即“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过程。
写出除法算式:教师示范如何根据情境写出除法算式,并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使用小棒进行“平均分”的操作,体验除法的过程。
讨论交流:小组内交流分法的多样性,并派代表在全班分享。
3.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除法的计算方法。
游戏环节:设计“送信游戏”,将除法算式写在卡片上,学生计算后将卡片投进对应的信箱,检查是否正确。
4. 拓展提升
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情境提出除法问题,并尝试解决。
实际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除法知识,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5. 总结反思
学生总结: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概括,强调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同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部分学生在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计算时仍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和练习。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的设计应当紧密围绕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下是一个典型的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示例,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方面: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能够正确读出除法算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经历除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苹果图片等。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些小棒或圆片。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猴妈妈分桃子的情境,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提问:猴妈妈有12个桃子,要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得到几个桃子?
2.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学生分组,使用小棒或圆片代替桃子进行分一分活动。
交流分法,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分的过程,如12÷3=4。
讲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强调除号的意义。
3. 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出示多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填空、选择、判断等。
引导学生说出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4. 游戏互动,激发兴趣
设计“送信游戏”,将除法算式写在“信”上,学生扮演邮递员将信送到对应的“信箱”(答案)里。
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归纳,提升认识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算式的写法。
强调“平均分”在除法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经历了除法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同时,通过游戏互动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时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与有余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余数在除法算式中的表示意义,以及如何利用余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复习除法的意义及基本计算方法。
2. 创设情境,如分发物品时出现不能整除的情况,引出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二、新知探究
1.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会剩下一些物品,这个剩下的数就是余数。
引导学生用算式表示这种关系,如“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2.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组合作,利用小棒、圆片等学具进行分一分、摆一摆的活动,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得出“先试商,再调整”的计算方法。
3. 理解余数的`特点
通过举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余数一定小于除数,以及余数在除法算式中的表示意义。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如“一篮子里有2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个?还剩几个?”
四、课堂总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及余数的特点。
2. 强调有余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表内除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经历除法意义的认识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如苹果、小棒等)
学具:小棒、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分苹果或分小棒等实物操作,引导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概念,从而引出除法的意义。
2. 探索新知
认识除法算式:结合实物操作,介绍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和除号等各部分名称。
理解除法意义: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除法的意义。
用乘法口诀求商:引导学生观察除法算式与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 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或游戏,如“快速求商”、“除法接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强调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否流畅,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检查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3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理解数位的概念,掌握数位顺序表。
学会用计数器表示万以内的数。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理解数位的概念,特别是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三、教学准备
教具:计数器、数位顺序表、万以内数的卡片等。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张数位顺序表卡片、小棒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万以内数的实例(如商品价格、班级人数等),引导学生感受万以内数的存在。
提出问题:这些数怎么读?怎么写?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知探究
认识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读写没有零的数:教师示范读写没有零的`数,学生模仿练习。
读写有零的数:
引导学生讨论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的数的读法(只读一个0)。
引导学生讨论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末尾的0不读)。
学生尝试读写有零的数,教师巡回指导。
3. 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上的相关练习题,如读写万以内的数、用计数器表示数等。
开展小组竞赛活动,看谁读写得又快又准。
4.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特别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数位的概念。
强调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规则。
5. 布置作业
完成教科书上的课后练习题。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读写方法:
没有零的数: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写。
中间有0的数:只读一个0。
末尾有0的数:末尾的0不读。
六、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在读写有零的数时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馈,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4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识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利用这些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难点:利用这些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平面图形的模型或图片、彩色卡纸等。
学具:学生准备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图片(如书本、窗户、汽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图形,从而引出课题《认识图形与拼组》。
2. 新知探究
认识图形: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教师适时介绍图形的特征,如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动手操作:让学生用彩色卡纸剪出不同的图形,并尝试用这些图形进行拼组,创造出新的图案。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3. 巩固练习
图形分类: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图形拼组:给出一定的图形,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拼出指定的图案或自由创作。
4.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以及图形的拼组方法。
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5. 作业布置
让学生在家里找一找哪些物品上有今天学过的图形,并尝试用这些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5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过程,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各数,并理解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测意识和估计能力,以及观察、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地数数和理解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难点:数“翻坎数”(如99到100,199到200等)和万以内数的组成。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每组1000根左右)、计数器。
学具:学生自备的小棒或纸片等计数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讲述一休的故事或展示相关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数数”的主题。
2. 探索新知,理解概念
1. 小组合作数小棒
组长合理分工,小组合作数出1000根小棒,并记录数的方法和结果。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发现数数的规律和技巧。
2. 汇报交流
各小组汇报数小棒的方法和结果,教师适时点评和总结。
引导学生理解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的概念。
3. 巩固练习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数量的物品或图形,让学生快速说出数量,并说明理由。
进行数“翻坎数”的练习,如99到100,199到200等。
3. 深化理解,拓展应用
1. 计数器操作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计数器表示不同数量的数,特别是“翻坎数”的表示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计数器,尝试表示不同的数,并说出其组成。
2. 游戏活动
设计“小猫闯关”或“小猫收苹果”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数数和估算的能力。
组织小组竞赛或接力赛等形式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 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课堂总结: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总结和提升。
布置作业: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一、认识千以内的数
1. 正确地数数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2. 数的组成
例如:123 = 1个百 + 2个十 + 3个一
二、巩固练习
数“翻坎数”:99→100, 199→200等
三、游戏活动
小猫闯关:每闯一关得100分
小猫收苹果:每收一个苹果加1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6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千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地数出千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
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等。
学具:学生自备小棒或计数器。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大数场景,如图书馆的书本数量、学校的学生人数等,引导学生感受大数的`存在。
提出问题:这些数都比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大很多,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么数出来的吗?
2. 新知探究
数数活动:
1. 小组合作,利用小棒或计数器数出100以内的数,并说说数的组成。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继续数下去,数到100后应该怎么数?引出“百”和“千”的概念。
3. 小组合作,继续数出100到1000的数,边数边用小棒或计数器表示,同时说出数的组成。
数的组成:
1. 通过数小棒或观察计数器,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 举例说明,如325是由3个百、2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3.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数的组成和数数方法。
拓展练习:
1. 估一估:出示一些物品的图片,让学生估计它们的数量,并说说估计的方法。
2. 数一数: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数量,如书本、桌椅等,并记录下来。
4. 总结提升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千以内的数,知道了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思考如何数出更大的数。
六、板书设计
认识千以内的数
一、数数活动
1. 100以内的数
2. 100到1000的数
二、数的组成
例:325 = 3个百 + 2个十 + 5个一
三、巩固练习
1. 基础练习
2. 拓展练习
四、总结提升
收获与感受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03-02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11-15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12-27
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02-07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11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03-06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二年级09-29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6-17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02-02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教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