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时间:2023-02-24 08:36:0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

  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

  二、引入新课

  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三、力的平衡

  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叙述)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教师演示课本图96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

  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学生回答)

  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演示)

  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演示)

  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

  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

  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

  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

  六、总结

  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七、作业

  习题5、6、7。

  (四)说明

  本节课有三个重要环节。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给出什么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研究平衡力和二力平衡条件的重要意义有两方面,根据运动状态分析力的情况和根据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

  建议老师们突出这三个环节,使学生有非常清晰的思路,以免学生把平衡力和二力平衡的条件混为一谈。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 德育目标: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大自然和物质运动形式多样化的认识

  2、 知识目标:

  (1) 认识液化现象

  (2) 了解液化的方法

  (3) 知道液化放热

  3、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液化现象

  教学难点:

  液化的过程

  教学器材:

  烧瓶、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小烧杯、玻璃片、水、禁药、注射器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新课引入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请大家举出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实例

  学生举例:

  水蒸气遇热升到高空,遇冷后变成液态的水落回地面,形成雨。冬季厨房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变成了水。

  教师活动

  新课探究

  教师:水蒸气遇热升到高空,遇冷后变成液态的水落回地面,这就是雨。冬季厨房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变成了水。

  我们做个实验观察这类现象。

  教师:我们发现水蒸气吹到玻璃片上,有水珠在玻璃片上生成。这就是物质由气态变成了液态,叫液化。

  需要指出的是水蒸气由管内喷出时,在管口外很短的距离内我们什么都看不到,管内部分的气体才是水蒸气。我们看到的雾状的“白气”是已经液化了的细小的小水珠成雾状。切不可把这些雾状物误认为是水蒸气。生活中大家见到人呼出的“白气”,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门口出现的“白气”,打开热水瓶盖子,瓶内冒出的“白气”等等,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成雾状。

  大量的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但是要使气体的温度足够低,需要非常复杂的低温技术。人们探索能不能使气体在常温下,或者在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实现液化?

  教师:这个实验表明,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所以,气体液化的方法是使气体的温度降到足够低;或者是气体的温度虽然没有降到足够低,但是只要温度降到一定程度,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教师:我们从实验中看到,水蒸气只有遇冷时才能液化。所以液化时放热。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原因就是水蒸气液化时放热,它比同温度的沸水放出的热要多。

  实验1:烧瓶中装入热水,用酒精灯加热,待水沸腾时,水蒸气从瓶口的细玻璃管内喷出,吹到玻璃片上,让学生注意观察在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观察思考:烧瓶中装入热水,用酒精灯加热,待水沸腾时,水蒸气从瓶口的细玻璃管内喷出,吹到玻璃片上,让学生注意观察在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2:我们在这个注射器里吸入少量禁药,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口堵住,然后向外拉活塞,注射器中液态的禁药消失了,全部变成了气态的禁药。我们再推活塞,使气态禁药的体积被压缩,注意观察管内发生了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回答:

  注射器内的气态禁药又液化了

  学生看书举例:

  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打火机内的可燃气体都是液态的,是采用在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实现液化的。液化后,气体的体积大大缩小,便于运输和贮存。

  我国向国际市场提供的长征3号运载火箭要用氢作燃料,氧作助燃剂,就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后装入火箭的。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4.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光源、老花镜、近视镜、实物投影仪、手电筒、激光笔、学生多功能光学工具箱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问: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的镜子是什么?

  生: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问:那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镜子?

  生:(比如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

  问:你们讲到的这些镜与我们第一章所讲到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有什么不同?

  (分别出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

  观察后得出结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都是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光线在面镜的反射面上发生反射。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则能够透过光线,凡是类似的这一些片我们都叫做透镜。

  还有哪些是我们经常看见和接触到的透镜呢?(图片展示:照相机的镜片,望远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等)

  二、进行新课

  [师]和面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一样我们也从形状上对透镜进行区分(课件演示凸透镜、凹透镜)并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一块凸透镜并讲解: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然出再出示凹透镜并讲解。然后两相对比

  [生]透镜包括两种: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透镜在形状上与刚才的这两块透镜有稍许不同,你们怎样区分它们,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分它们。

  [师]先看我投影出来的这几块透镜分钟是什么透镜,辨认一下。

  学生讨论

  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辨认它们的?对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反之则是凹透镜

  (发下一组透镜,其中既有凸透镜也有凹透镜,让学生自行辨认它们。简单的直观的通过触摸来辨别透镜。)

  凸透镜和凹透镜是怎么画出来的?

  课件演示

  我们看到两个交的球形的公共部分就是一块凸透镜,这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这块凸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

  两个未相交但相互接近的球形的中间部分就是一块凹透镜,这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这块凸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

  主光轴和光心是我们研究透镜的两个常用科学术语

  下面我们来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6,“想想做做”

  演示实验。(用平面镜取光做凸透镜使光线会聚的实验并记录在白纸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然后取出另一块不同的凸透镜让一位学生模仿刚才的实验做一次看结果是否相同。最后换用凹透镜,重做以上实验,看有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

  得出实验的结论: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不同。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从以上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不同。这体现在用不同的凸透镜做上述实验时,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所成的最小最亮的光斑离凸透镜的距离不同。

  (课件演示光路图)

  由于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我们看见太阳光是一束平行光,通过透镜之后会聚于一个小而亮的点。我们把这个点叫做焦点。(这时太阳光与主光轴平行,焦点恰好在主光轴上)我们把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实验中我们看到不同的透镜焦距是不同的。

  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光路图)。

  从光路图出发我们来研究几条特殊光线通过透镜后的走向

  (分别演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光线恰好通过光心,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情形。然后由前面所学过的光路可逆的原理出发画出逆向射入的光线光路图)。

  动手动脑学物理1、2小题作为课堂练习。

  作业:物理套餐的相应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章 透镜及其作用

  一、透镜

  1. 凸透镜和凹透镜

  2. 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三者间的关系;

  (2)能区别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知道机械效率的定义;

  (4)机械效率的表达式.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

  (5)会用公式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6)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2、能力目标

  (l)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包括组装滑轮组,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刻度尺等能力。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加深理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交流的素养。

  二、实验器材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一大一小)轮组成的滑轮组,长1米的细绳2根。

  三、教学方式

  引导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活动1

  复习提问

  一、回顾-----各种简单机械

  1、 省力费距离的机械;

  2、 费力省距离的机械;

  3、等臂杠杆。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常用的机械;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机械的结构;3、为导出“机械效率”作准备。

  活动2

  猜想

  二、猜想----比较直接对钩码做功和使用机械对钩码做功的大小?

  1、教师演示两种做功形式并提出问题;

  2、学生猜想,比较二者做功大小。

  1、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活动3

  制订计划进行实验

  三、探究-----WW的大小

  1、学生动手做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2、教师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学会收集证据和计算;

  3、学生陈述自己的猜想和证据是否一致。

  1、会动手实验;

  2、会收集数据并进行计算;

  活动4

  分析论证

  四、分析-----WW的原因

  1、 机械本身有重力;

  2、 摩擦阻力;

  结论:1、有用功(W有用):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W有用=G·h

  2、额外功(W额外):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

  W额外=W总-W有用

  3、总功(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W总=F·s W总=W有用

  +W额外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

  机械效率,公式:

  5、机械效率没有单位,永远小于1。

  6、能对自己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

  7、理解各概念的含义。

  活动5

  应用

  五、观察----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加深理解

  活动6

  猜想

  六、猜想----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小组讨论;

  2、学生各抒己见;

  3、老师进行提示和小结。

  4、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活动7

  设计与评估

  七、探究----设计改变机械效率的方案?

  1、每组设计一个提高或降低机械效率的方案;

  2、老师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分类;

  3、学生陈述能提高或降低机械效率的理由;

  4、教师总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5、会设计一种或几种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案;

  6、能理解机械效率中改变机械效率的原理。

  活动8

  交流与提高

  八、交流----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如何改进?1、不同的组之间进行交流,陈述自己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2、用剩余的时间或课余时间让学生反复的操作和研讨改进提高机械效率的其它方法。

  3、家庭作业:完成《每课三练》练习。

  4、加深理解;

  5、学会合作与交流;

  6、会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5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要求:

  1.知道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条件,知道什么是实像.

  2.知道照相机的原理.

  (三)教具:

  凸透镜(焦距已知),照相机(实物、模型或挂图).

  学生实验器材:凸透镜(焦距已知),纸屏,蜡烛、火柴、光具座.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问:哪位同学使用过照相机?说一说你照相的过程.(学生说,教师提示,引起学习兴趣.)

  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照相机能使人或景物在底片上形成缩小的像吗?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生实验:观察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

  1.教师演示:改变凸透镜与蜡烛间的距离,可以在纸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或缩小的像.

  2.向学生说明实验的目的和做法,介绍实验装置.

  3.学生分组按课本上的步骤进行实验.

  提醒学生注意做每一步骤时,要注意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的大小,像的位置的变化,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4.实验完毕,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得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介绍什么是物距、像距.

  讲解实像:照课本图6?17画出板图,说明像是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的会聚点,是实像.让学生跟平面镜所成的像作比较,进一步说明什么是虚像,什么是实像.

  三、照相机的原理

  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性质.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胶卷相当于光屏.胶卷上有感光物质.

  四、简介照相机的`构造和使用

  展示照相机挂图或模型、实物,对照讲解以下各部分的功用:

  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以便胶片上产生清晰的像.调焦环上面的数字是指被照物体到镜头的距离.

  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光圈环上的数字越小,进入镜头的光越多.

  快门:控制曝光时间.快门上的数字表示多少分之一秒.数字越大,曝光时间越短.

  五、照相和洗相过程简介

  胶片上有化学物质,感光后起化学变化,留下潜影.

  洗相时先显影,再定影,得到底片(负片).

  印相时,用底片使相纸曝光.再经过显影和定影,得到相片.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节后的练习题

  如果家里有照相机,回家观察照相机的构造,向家长请教如何选择和调节光圈、距离和快门.

  板书:

  三、照相机

  1.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条件

  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照相机的原理

  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性质.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6

  第一节什么是力(l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教具

  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但是在大量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

  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学生举例,教师选择适当的'例子写在黑板上。教师也可补充具有启发性的实例)

  教师:火车头拉着车箱前进,运动员踢足球,吸铁石吸引铁钉,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等等。

  以上实例中都有力存在。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钉的吸引力。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现在我把上述有力存在的实例中的物体分为两组,请大家分析这两组物体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答:二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

  教师: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教师出示小黑板。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

  推土机对土的推力

  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学生回答)

  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三、物体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2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教师:吸铁石对铁钉有吸引力,这是大家熟知的。但是我们也看到铁块对小磁针也有吸引力。这说明磁铁吸引铁,同时铁也在吸引磁铁。

  3.演示实验:把钢锯条固定在台钳上,用弹簧将锯条拉弯。

  教师:用弹簧把锯条拉弯,弹簧对锯条有一个拉力,同时弹簧也被拉长,这说明锯条对弹簧也有一个拉力。

  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一个力,同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有一个力。

  四、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效果呢?

  (l)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教师: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教师:锯条受到力时变得弯曲。

  (3)实验:手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教师: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

  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嫩师:乒乓球向自己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不论是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还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练习

  1.用手将弹簧拉长,弹簧受_____力,力的效果是

  2.用力推桌子,桌子动起来,力的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 。

  3.玻璃杯落在地上,林子给地一个力,同时杯子也会破碎,原因是__________ 。

  六、作业

  1.复习课文。

  2.章后习题1 、 2 。

  (四)说明

  1.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一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岁概括出以下两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

  (1)“作用”就是力。(2)力离不开物体,即施力物和受力物。

  3 .强调作用就是力。注意避免“由于作用产生了方这种模糊不清的说法。否则学生会误认为除了作用之外还有一个力。这样对学生将来分析物体胸受力增况有好处.

  4.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过急,力的概念的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逐步深化。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知道摄氏温度。

  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难点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具演示

  演示用温度计,烧杯3个,冷水,温水,热水,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

  学生实验室用温度计(2人1支)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一. 温度

  请一位同学操作图4-1实验,并说明感觉

  教师:从这个实验中可知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

  二. 温度计

  1.构造和原理

  实验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所以,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摄氏温度

  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摄氏温度。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它表示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写作1 ℃。例如,人体正常温度为37 ℃,读作37摄氏度。

  教师: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请大家看课本图4-3,

  回答教师的提问。

  教学过程设计

  3.绝对零度和热力学温度

  宇宙中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大约是负273摄氏度,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科学家们提出了热力学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用K表示。

  热力学温度是以绝对零度即负273摄氏度为起点。-273 ℃=0 K,0 ℃=273 K,100 ℃=373 K。所以,摄低温度的数值加上273就等于热力学温度。

  练习:

  (1)水的沸点=____ ℃=____K (2)沸水的温度=____ ℃=____K

  (3)绝对零度是____ ℃=____K (4)人体正常体温是____ ℃=____K

  4.体温计

  学生阅读课文"体温计",回答以下问题。

  (1)体温计是用什么液体的什么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它的刻度范围是从多少度到多少度?(刻度范围是从35℃到42 ℃。)刻度范围为什么是这样?

  (3)它的最小一格是多少度?(最小一格表示0.1 ℃)

  (4)测体温时,为什么要把体温计夹在腋下近10分钟?(因为只有时间足够长,才能使体温计中水银的温度跟人体温度相等。)

  (5)测体温前,为什么要拿着体温计用力下甩?(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水银收缩时,水银从缩口处断开,管内水银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测量的温度,所以再用时必须向下甩。)

  三.归纳总结

  三.思考与作业

  课本P46,1、2、3;《课课通》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8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3.知道大气压强的值是由托里拆利实验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斯卡,它相当于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二)教具

  演示用:玻璃杯、硬纸片、水、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壳鸡蛋一个、注射器、钩码、约1米长的玻璃管、水银、汽水瓶、皮碗、米尺、啤酒瓶。

  学生用:皮碗(每二位学生一对)。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2.讲述:同学们要知道实验时,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阅读课文前面的“?”和图11—1。读后问:大家阅读了马德堡半球实验,空气把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16匹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来做一做。

  2.学生实验:学生照课本中图11—2做实验,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不容易拉开(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

  3.讲述: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教师板书这句话)。

  4.讲述:刚才同学们所做的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和奥托·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充分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抽出金属半球内空气(或挤压出皮碗内的空气),两个金属半球(或两个皮碗)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紧紧地压在一起,因而很难把它们拉开。

  5.演示、验证:刚上课时,老师演示的实验,表明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水对硬纸片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托住了硬纸片,所以硬纸片不会掉下来。

  演示课本中图11—4的实验(演示后,由学生举手发言,说明鸡蛋为什么会挤进广口瓶内,引导学生说出由于棉花燃烧耗尽了瓶内空气,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鸡蛋在大气压强作用下,被压入瓶内)。

  6.讲述、过渡:根据奥托·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伽俐略的学生托里拆利解决了这个问题。

  7.演示:

  (1)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2)演示托里拆利实验(一面演示,一面讲解),演示完后,请一位学生上台用米尺测一测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

  教师讲述并板书:大气压强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8.讲述:760毫米水银柱的压强有多少帕呢?请同学们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hg算一算(学生演算,教师巡视)。学生算出结果后,接着讲述: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帕,这就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强的值(教师板书后,简要说明这个值是“海平面”所测的值,不同的地方大气压强不同,将在下一节课学习)。

  三、小结本课内容

  四、巩固练习:

  1.演示: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向底端,插注射针的孔用橡皮帽盖住,倒置注射器后,在活塞上挂上500克的钩码,活塞不会被拉出注射筒。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

  2.演示课本图11—6的实验:将啤酒瓶装满水,堵住瓶口,倒插入水中,缓缓往上提(瓶口不提出水面),观察啤酒瓶中的水是否流出来。讨论原因。

  五、布置作业:

  1.课后认真阅读一遍课文。

  2.把本节后练习的第1、2题和章后习题第3题做在作业本上。

  3.把课文后练习第3题和习题第1、2题在阅读课文后,联系课内所讲内容,进行思考,准备着下节课在课内口答。

  (四)说明

  1.课文中图11—2“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的“皮碗”在农贸市场的金鱼市上可以购买,这样的皮碗是金鱼缸中固定水草用的,价格很便宜。学校实验室可统一购买,用后由实验室保管,供长期使用。这个模拟实验效果很好。

  2.在做托里拆利实验要注意打开窗子通风。要边做边讲,使学生明白玻璃管内装满水银,排出了空气,倒置插入水银槽内,管内水银徐徐下落到一定高度而停止下落,上部为真空,这段水银柱是由大气压强支持着的道理。

  3.用注射器挂钩码的补充实验,一方面是进一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另一方面也达到巩固本课知识的目的,同时在注射器活塞下挂一个500克的砝码,给学生以惊奇,更加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到此,初二学生已学习了快一年的物理了,要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断地保持下去,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4.对于啤酒瓶的实验,啤酒瓶容易获得,学生自己都可以做,可作为作业(动手的作业)让学生回家自己做一做,比在课室内看一看更生动,更具体,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物理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5.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9

  知识目标

  1.掌握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

  2.照相机成像的原理,

  3.了解照相机的结构,的使用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物理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锻炼学生多方位发展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物距变化时像及像距的变化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信息技术应用设备实验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生活动

  教一、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从人们旅游观光时使用照相机拍摄留念,提出问题:照相机是怎样把人的影像留下来的?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

  目的:研究物体放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在凸透镜镜中成像规律实验方法:

  (1)保持凸透镜、烛焰、光屏中心在同一直线并在同一高度上

  (2)将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某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像距的大小

  (3)将蜡烛由远处逐渐向二倍焦距处移动,观察像的'大小、像距的大小的变化

  实验结论:

  (1)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异侧。

  (2)当蜡烛移动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2.学生得出结论后,

  教师总结:

s("content_relate");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相关文章:

光学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09-29

透镜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09-29

测量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09-29

温度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09-29

力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09-29

压强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09-29

液化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09-29

杠杆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09-29

光的折射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09-29

科学之旅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