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
案例描述:
一、导入:
师:老师带来一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
生:雨!
师:你们喜欢雨吗?为什么?
师:下雨的时候,你们在雨中玩些什么?
师:雨有许多许多,有绵绵细雨、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阵雨等等,你喜欢怎样的雨?为什么?
师:当天空下着小雨时,发出怎样的声音?(滴答滴答)
雨越下越大,这时候你觉得雨声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声音变大了,哗啦啦啦)
师:你能用身边的东西或肢体表现大雨或小雨吗?
(学生表现得很棒!)
师:你们瞧,有一个小朋友正在路边踩雨玩呢!你们想不想加入他?
(生初听音乐边律动)
二、教授新课
1、出示课题《踩雨》
2、复听歌曲,熟悉旋律,说说听后的感受。
3、用视唱法学唱歌谱,并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
4、完整唱歌谱。
5、跟伴奏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唱第一段歌词。(提出注意点,并正确演唱)
7、自学第二段歌词。
8、学生说说用怎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表现了一个少年儿童在夏日的雨天里,踩着雨花玩耍的情景,塑造了活泼、轻松、可爱的形象。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才能体现出歌曲的意境。
三、创编与活动
提出要求:发挥想象,创设情境,表现儿童在绵绵细雨中踩雨的情境。
1、生小组讨论合作(多种形式表现)比一比哪组表现最棒!
2、小组展示,、表扬。
四、、作业
师: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音乐家们用他们的笔,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各种各样的雨景,他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我们学过许多关于雨的歌曲,回去以后搜集一下,下节课交流,看谁找到的.关于雨的歌曲最多!
反思:
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告诉我,现在的音乐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表现和交流情感,并获得创造、表现、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组合、运用、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始终在愉快合作、多彩、友爱、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我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特别是在情感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欢乐。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2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
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1、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A、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2复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3、复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4、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3
一.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及相关文化,如西藏的拉萨、长江三峡及三峡工程,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等,通过音乐抒发对家乡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视谱演唱歌曲、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能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
(二)具体要求
1.能用热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能积极地参与“走进西藏”音乐会。
3.能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背唱其中的一段旋律。
4.能用自豪的心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5.能了解一些有关西藏、三峡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准备
(一)教具
布达拉宫的图片或录像;《阿姐鼓》《洗衣歌》《川江号子》等录音带。
(二)资料
有关西藏、三峡及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感受《北京喜讯到边寨》中苗、彝民族音乐的特点。
本单元难点:
1.启发学生用热爱自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
3.感受《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川江号子的`风格。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拉萨谣》。
2 、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教学目标
1 、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萨谣》。
3 、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
1 、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
2 、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
教学准备
风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走进西藏》
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它会带领同学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会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一起来听。(录音播放《走进西藏》学生静听)
提问:听到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生回答)
教师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边观看边总结: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更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拉萨谣》
(一)学唱曲谱
1 、播放歌曲《拉萨谣》学生静听,并谈一谈听后的感觉,及歌曲的特点。
2 、教师总结:《拉萨谣》这首歌曲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何训田所作的曲子,乐曲优美独特,粗犷朴实,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歌曲,《拉萨谣》吧!
(教师出示曲谱,并播放乐曲旋律,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组成旋律的各音:)
(1 2 3 6)
3 、教师引导学生随琴演唱以上各音。
4 、随教师琴声轻声演唱歌谱(用啦的演唱方式进行练习、哼鸣演唱等)。
(二)学唱歌词
1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 、教师介绍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3 、教师范唱(伴奏)。
4 、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导、师领唱,生跟唱、师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个人展示)
5 、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再次欣赏《拉萨谣》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6 、让学生结合拉萨谣的歌词谈论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4
第一课朝夕
教学内容
1通过钢琴和伴奏带教唱学生《清晨》和《晚风》两首歌曲。2对比歌曲欣赏描绘早晨的《晨景》和描绘夜幕的中国筝曲《渔舟唱晚》.
3创造性地表演及编配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2通过欣赏外国的晨景,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学唱俄罗斯歌曲《晚风》,感受中国器乐描绘夜幕的音乐风格。3对比国内、国外描绘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4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5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1《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41|664|3.1|5”中的大跳要唱准。
3《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
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
4歌唱为主,欣赏为辅。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晨景》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本曲就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这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乐曲的主题仅在五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
2.筝曲《渔舟唱晚》
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乐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乐曲的第二部分清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
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
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
3.歌曲《清晨》
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2/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一、第三乐句是旋律的重复,第二、第四乐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变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节间奏,更使曲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它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优美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歌曲通过了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随后,歌曲在“D?S”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4.歌曲《晚风》
这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的夜莺在歌唱”??。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歌曲为6/8拍,大调式,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第一乐句在弱起小节进入后以平稳的节奏展开,在第1小节和第3小节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变化,使得曲调在平稳中稍有起伏,似乎音乐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黄昏时刻、当晚风吹来时四周田野一片静谧的情景之中,富有诗情画意。第二乐句在四度跳进后,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由上而下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起伏,抒发了人们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象树丛中的
夜莺一样快乐的歌唱。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的旋律。把赞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以进一步的抒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教学内容:
歌曲《清晨》,聆听《晨景》
教学重难点:
1《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41|664|3.1|5”中的大跳要唱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歌曲《清晨》
1、导入:
今天,我们请四位同学上台为大家表演一小段情景剧,是关于清晨我们起床之后的故事。无论你怎样描绘清晨,但一定要特别,最好不要
和其它同学表演得一样。(选择性格活泼开朗,大方的同学。时间控制在3分种以内)。
学生表演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通过刚才的表演,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定会感到好奇,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去歌曲中的清晨感受吧!
2、带着问题完整的聆听一遍范唱
设问: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我们心中所想象的清晨一样吗?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跟着钢琴用“LU”哼唱歌曲(2遍)
4、朗诵一遍歌词(充分理解歌词的内涵。)
5、加上唱歌词歌唱《清晨》
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把握通俗朴素,要想说话似的歌唱。唱好之后,注意处理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之间的对比表现。第二乐句比第一乐句处理得稍强一点。
6、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乐器给《清晨》伴奏
伴奏的节奏由表演者自由加进,但是一定要是具有美感和和谐的音响。
三、欣赏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
1、导入:
师:请问同学们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太阳都是同一时间升起来的吗?
各国的晨景是否都是一样的呢?(同学讨论)教师做总结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
教学内容:
1、听《步步高》
2、听唱《步步高,新春到》
3、拓展:广东音乐
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相关文化。
2、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欢快地情绪演唱该曲。
3、欣赏更多的广东音乐。
教学重点:能听辨出广东音乐中常用的几种乐器。
教学难点:在听熟乐曲的基础上,跟着音乐边划拍子边哼唱歌谱。
教具准备:录音、钢琴、高胡、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乐器(高胡)
2、谁能来试着演奏这件乐器。
3、高胡有别于二胡。高胡的声音更为明亮,它是由二胡改造而成,也称粤胡。你可知道“粤”是我国哪个省的简称。(广东)
4、介绍其它乐器。秦琴、扬琴(出示图片)
5、有一位广东的作曲家吕文成,创作了很多用以上这些乐器演奏的乐曲,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他的代表作《步步高》
二、赏析结合
1、这音乐情绪如何。
2、你能用一个“lv”字来跟着模唱,感受此曲的`欢快吗?
3、播放《步步高,新春到》
(1)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2)能否用线条或色彩来记录你听到的音乐。
(3)导学生跟琴摸唱。
(4)完整哼唱该曲。
4、再听《步步高,新春到》,为歌曲配上声势动作,划拍子。
三、拓展
1、广东音乐的特点: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丝竹乐,主要由高胡、扬琴、秦琴和琵琶等乐器演奏。广东音乐的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
2、听其它作品如:《雨打芭蕉》, 《平湖秋月》等。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6
教材分析:歌曲《故乡的亲人》在教材中要求为“听赏与跟唱”。同时,本曲也是株洲市20xx年度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学科“三必”内容之一。乐曲的作者以及其创作背景联系到了美国的历史文化。旋律优美,结构简单,音域跨度适中,符合五年级学生听赏能力和吹奏水平的范围。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感受歌曲《故乡的亲人》情感意境
2.能够用竖笛演奏的方式来体验歌曲《故乡的亲人》
3.在学习《故乡的亲人》的过程中认识美国作曲家福斯特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将竖笛教学贯穿歌曲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从听赏、吹奏、身势律动等活动中感受音乐旋律优美的意境,同时认识曲作者。
教学设计亮点:
趣味的.音乐教学活动贯穿始终,在简单的竖笛学习中熟悉歌曲,学生在歌曲意境铺垫的驱使下能够运用唱、奏等方式抒发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不同的音乐活动方式感受歌曲
能够用竖笛演奏的方式来体验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竖笛、口琴、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放松导入(集中注意力活动“拇指游戏”,伴奏《老黑奴》)
2.熟悉C调指法
①考眼力:指音唱音(单音)
指音吹音(单音、音组、音阶)
②考听力:弹音唱音(单音)
弹音吹音(音组)
二、新课
1.视力放松操
①播放《故乡的亲人》(师配节奏)学生视力放松操
②介绍曲名《故乡的亲人》、作者:史蒂芬·福斯特
2.身势律动
①原地挥手(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
第一句:点头
第二句:单手一拍一次……
第三句:举起双手……
第四句:单手一排一次……(和第二句动作一样)
②走动(重复前面动作)
③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及特点
3.用竖笛为歌曲伴奏
①学生吹奏每句的最后一小节(单独吹四拍→钢琴弹奏前面学生吹奏长音)
②学生吹第一个音伴奏(每个音吹足四拍)
4.教师口琴范奏全曲
三、拓展
1.学生用“Wu”哼唱歌曲旋律
2.教师范奏与原曲合作加支声伴奏
3.学生尝试与教师合作加支声伴奏
四、小结
拇指游戏《老黑奴》
作者:斯蒂芬福斯特作品:《故乡的亲人》、《老黑奴》
学生听《苏珊娜》出教室
教学反思:
现代的音乐教学环境是开阔的世界,学生成长环境是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世界。在音乐教学中常常误入了“为了唱而唱”或“为了奏而奏”的教学模式里。为了追赶上学生日益多元的信息量,也在不断的更新教学手段。但一切的教学手段、学生所学习的技能、感受音乐过程中参与的活动等内容,最终都是为了辅助孩子们找到抒发情感的方式,和增加音乐表达能力所作的铺垫。经历这堂课的不断打磨和改进过程,我有了以上的启示。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7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欣赏《彼得与狼》
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复习已有的乐器知识,对乐曲中的所有人物和动物进行介绍。为整首作品进行欣赏前的铺垫。
三、教学重难点
记住每种乐器的声音,认识乐器并马上说出乐器的形状。
四、教具
图片 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西洋乐器可以分哪几大类? 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
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等。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等。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乐器的图片和音响,对已有乐器知识进行检验和复习。
2、揭示课题。每一种乐器都具有独特的音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用各种乐器讲述的一个故事《彼得与狼>>.
3、故事梗概。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1) 彼得
播放彼得和老爷爷的主题。
师:请听下面的两段旋律,哪一段描述的是彼得?为什么?
小提琴演奏的音色柔和,节奏跳跃,似乎彼得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
学生跟琴视唱主题。用有 弹性的声音,表现彼得活泼的样子。
(2)老爷爷
这段旋律描述的是老爷爷。请问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音色、速度如何?表现老爷爷什么特点。
大管演奏的音色低沉。爷爷说话声音低,速度慢,说明是爷爷的年龄特点。节奏紧奏暗示老人絮叨的特点。
(3动物
在这个故事中,有许多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是用一种乐器表现的。下面分别播放四段乐曲,请判断这段旋律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述的是谁?为什么?
播放小鸟的主题:长笛明亮的音色、流畅的旋律形象的描述了狼的凶狠和恶毒。
分别播放燕鸭子和猫的主题:让学生判断。
鸭子更笨拙,猫更狡猾。
5、总结:每一个人物或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在故事中怎样表演?这个故事怎样用乐器表现的?我们下节课分段欣赏。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继续欣赏《彼得与狼》
二、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段欣赏《彼得与狼》。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
2、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四、教具
录音机 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1、复习
作品中每个人物或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分段欣赏
(1)片段一:彼得出场。
清晨,明媚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绿茵茵的草地上。是谁走在草地上?他的心情怎样?你能不能随着音乐得旋律,哼唱彼得的旋律,体会彼得此刻的心情?
(2)片段二:小鸟出场。
彼得走着走着,先后遇到了他的三个朋友。你听他先遇到的是谁?(小鸟) 他们在做什么?(彼得和小鸟他们在互相问好、对话等等。)再听此段旋律。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听到弦乐演奏的彼得主题,请举红牌;另一组听到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请举黄牌。
(3)片段三:鸭子出场。
彼得又遇到了谁?(鸭子) 下面的旋律描述的是谁?它们在干什么?(鸭子与小鸟正吵得面红耳赤)怎样表现他们在吵架?(节奏紧张、速度快)再听此段旋律。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听到双簧管演奏的鸭子主题,请举红牌;另一组听到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请举黄牌。
(4)片段四:猫出场。
这是谁?(猫) 猫怎样出现的?为什么?(猫准备偷袭鸭子,是小心翼翼的。)
(5)片段五:老爷爷出场。正在这时,谁出现了?(老爷爷)
(6)片段六:狼出场了? 从哪走过来?怎么听出来的?(狼从树林的深处慢慢走了出来。音乐力度渐强,表明狼越走越近。)
(7)片段七:动物们的反应。
猫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猫见到狼迅速爬到了树上。速度越来越快,旋律上行,表明猫快速爬到树的高处。)
小鸟呢?(长笛高音区快速的演奏,表示小鸟飞到高处去。)
鸭子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鸭子拼命地逃跑。音乐速度越来越快,表明鸭子着急得心情。)
结果呢?(音乐出现了强音,像是鸭子的惨叫。最终还是被狼抓住了,一口吞了下去。)
(8) 片段八:智斗
彼得在屋内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他运用智慧与狼周旋。(听音乐) 音乐描述了什么?乐器代表谁?音乐主题是谁?说明什么?(小鸟在狼的头上盘旋。乐器是代表小鸟的长笛,音乐主题是彼得。小鸟代表彼得的智慧与狼周旋。)
(9) 片段九:放绳
彼得迅速从墙头顺着树枝爬到了大树上,他用手中的绳子拴了一个结,然后…
彼得在做什么?怎么听出来的?(音阶下行表示绳子从树的高处顺了下来。)
(10) 片段十:捉狼
彼得手中的绳子悄悄地套在狼的尾巴上,用力一拽。(狼拼命挣扎。)
(11) 片段十一:猎人出场。
谁出现了?(定音鼓和大鼓代表的猎人)
猎人是怎样从树林深处走来的?(力度由弱到强)
3、总结
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参与,下节课我们完整欣赏这部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继续欣赏《彼得与狼》
二、教学目标
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教具
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总结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六、分解色进行表演。
七、总结
故事到了这里已经结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遇事要沉着冷静。要勇敢、不怕困难。要善于动脑。)
知识目标:
1、认识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2、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学期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还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8
一教学内容分配建议表
略。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通过欣赏歌曲演唱及组织音乐会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从小有爱心,把心中最美好的祝福带给自己的长辈老师和小伙伴。
2.进一步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3.在音乐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组织新年联欢会的活动。
(二)具体要求
1.以赞美感恩的心情,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平安夜》,并了解歌曲的来历。
2.以充满深情的歌声,喜悦的心情演唱歌曲《难忘今宵》。初步了解词曲及演唱者的情况。
3.体验感受民乐《花好月圆》带给人们的欢乐情绪。
4.分组准备新年联欢会。
三教学准备教具
1.钢琴、录音机、录音带、多媒体设备、VCD光盘、录像资料等。
2.沙锤、双响筒、铃鼓、碰钟、响板等打击乐器;口风琴或竖笛。
3.圣诞节的贺卡、圣诞树、圣诞老人。
四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本单元的题目是“美好的祝福”,由于是教材中的最后一个单元,按照时间推算,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就要准备过春节了。对于老百姓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接到来自亲朋好友的最真挚的祝福。本单元收集的三首音乐作品中,合唱歌曲《平安夜》是一首著名的外国歌曲,是西方人过圣诞节时必会听到唱到的。而中国作品《花好月圆》是一首民乐合奏曲,乐曲由衷地表达了人们在节日中喜气洋洋欢乐歌舞的情景。歌曲《难忘今宵》是每年的春节晚会上必会听到的祝福歌曲。由于词曲作者满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曲由心生,歌曲表达了人们希望祖国繁荣昌盛的真情实感。因此这三首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为人们广为传诵。学习这三个作品,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优美动听的旋律,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而且可以接触到这些饱含情感的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了解到这三个作品成功的原因:那就是对人类美好幸福生活的赞美与憧憬。音乐家们用最朴实无华的音乐语言传达出内心深处对人类的关爱,所以作品才会这样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就像20xx年春节晚会上的舞蹈《千手观音》一样。这些经典作品无不体现着人文主义思想。作品之所以流传至今,正是这种人文关怀的思想的体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重点
1.用真挚的情感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难忘今宵》;用和谐优美宁静的声音演唱歌曲《平安夜》,表达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之情。
2.小组合作组织新年音乐会。本单元的难点:
1.根据音乐的情绪为乐曲《花好月圆》分段。
2.为新年音乐会设计海报节目单等策划活动。
(三)音乐材料分析
1.《平安夜》这首歌曲是奥地利的一个小乡村教会的神父Joseph·Mohr在1816年写的歌词,曲作者Franz·Gruber是当地一位默默无闻的音乐老师。据说当时因为小教堂的管风琴坏了,可恶的老鼠把送风的皮风箱咬出了许多破洞,所以Mohr神父要Gruber先生为他写的这首歌谱上用吉他伴奏的曲子应急。Gruber先生被Mohr神父写的小诗所感动,立刻回家,飞快的记录下他泉涌般的乐思,只用了两个小时,歌曲写好了。神父集合了唱诗班的学生,在吉他的伴奏下,孩子们唱出了沁人心脾的优美旋律。乐谱后来由修管风琴的人带出来,外面的世界才得以知道这首歌曲。这首歌很快就被人们广为传唱。今天已经几乎成为圣诞节的官方“节歌”,被译成许多种文字。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旋律动听,歌词优美,音乐语言朴实无华,充满了安祥宁静的感觉。可以想象当年默默无闻的Mohr神父在圣诞节前的晚上,在山坡上望着奥地利乡村月下的景色,遥想圣经中关于耶稣降生的记载,是如何灵感奔涌,写下这首不朽的诗篇。歌曲为降B大调拍,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第一乐句先抑后扬,形成一个大的起伏,歌唱性极强;第二乐句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句组成,带有叙述性,第三句是歌曲的高潮乐句,旋律在较高音区进行,格外明朗,似心潮澎湃激荡。高潮后的回转,旋律一路下行平稳地落在主音do上,舒展平和地结束了全曲。歌曲的旋律完美地抒发了作者内心对和平与幸福的追求,带给人们祥和与安宁。
2.《花好月圆》(民族管弦乐曲)彭修文根据黄贻钧同名管弦乐曲改编,是一首采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轻音乐作品。ABA结构。全曲在热烈的快板引子中开始。A主题柔和轻盈,先由笛子以明亮音色呈示,然后转入高胡和二胡变化重复,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B主题先在扬琴上出现,轻快活泼;然后经过笛子和二胡高胡的变化重复,通过一个切分节奏的变音“降7”,乐曲由G调转入C调,低音乐器以深厚的音色演奏出有舞蹈性的节奏型,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月下花丛尽情欢舞的场面。最后,乐队以快速的加花演奏,变化再现A的主题,使乐曲在热烈欢腾的情绪中结束。彭修文是杰出的民族音乐大师,曾任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首席指挥。1931出生在湖北武汉,彭修文从小学习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1950年到重庆人民广播电台从事音乐工作。1954年调中央广播民族乐团任指挥和作曲,指挥创作和改编了不少深受群众欢迎的作品,如《步步高》《彩云追月》《花好月圆》《丰收锣鼓》《月儿高》《瑶族舞曲》等。1957年在莫斯科第六界世界青年联欢艺术比赛上,由彭修文指挥的民族乐团获金质奖章。1977年和1978年赴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意大利马耳他等国指挥演出,颇受欢迎。
3.《难忘今宵》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在中央电视台每一年的春节晚会上,都有一首熟悉的旋律伴随着全国老人民辞旧迎新,这首歌就是我们百听不厌的《难忘今宵》。每当歌声响起,台上台下荧屏内外,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随声唱和:“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新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这优美的旋律质朴的歌词,祝福了祖国,祝福了海内外的所有同胞,蕴涵着对过去一年的眷恋,对新一年的憧憬。寥寥几句,言简意赅,表达了春节晚会不变的主题,道出了除夕之夜人们共同的心声,真是恰如其分,情真意切。这首广泛流传久唱不衰的经典歌曲的歌词,是被誉为中国“词坛泰斗”的乔羽先生创作的。但是,谁会想得到,当年他创作这首歌词的时候,是一挥而就,连草稿都没打,前后只用了5分钟的时间。在他创作的1000多首作品中,这首作品创作耗时最短。说起其中的故事,乔老先生笑着说:“这首歌,压根就是给‘逼’出来的哟。”乔羽心想,既然是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在过年,那么团聚祥和祝福就是主要的氛围,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普天下中华儿女最一致的祝愿是什么呢?国泰才能民安,当然是:共同祝愿祖国好!在全世界华夏子孙最重大的节日里,在除夕之夜这样一个特殊时刻,就让大家一起来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吧。于是,乔羽从“难忘今宵”开始,让感情自然流露,信手挥洒,一挥而就,短短几分钟,用平实的话语和深厚的激情,写出了这首传唱至今的春节晚会终曲──《难忘今宵》。当时,乔羽并未想到这样草就的一首歌词,竟能打动亿万观众的心,并连续十几年成为春节晚会的保留曲目。后来为这首歌词谱曲的任务落到了作曲家王酩肩上,这位曾创作过《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等经典歌曲的作曲家,体会到这首歌在春节晚会上的分量,把自己灌得大醉,醉后蒙头大睡,早上醒来灵感忽来,随口哼出了“难忘今宵……”的`旋律,也是一气呵成,两位艺术家珠联璧合,推出了传唱至今的《难忘今宵》。乔羽非常佩服王酩,他说,能让这样短的一首歌唱出如此大气深远荡气回肠的意蕴,王酩实在是居功至高。真是“歌由情发,词为心声”。歌曲为降E大调,拍,一段体。前奏是由到5的跳进开始,紧接着使用了三连音的节奏,第二小节依然重复了这样的节奏,只不过旋律音从下属音4开始,第三小节仍然有四度1-4 2-6的五度的跳进,第四小节结尾落在了主音1上。音乐显得大气磅礴感情真挚,是亿万人民对祖国母亲发自内心的祝愿。主旋律亲切朴实,加之旋律的八度大跳,刻画出华夏儿女对祖国的深情祝愿。从第五小节开始音乐变得明朗开阔了,表达出每个中国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歌曲的结尾处,音乐更加委婉流畅,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福,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五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平安夜》。
教学目标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
2.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师: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设问:什么节日会听到这首歌?生:圣诞节。师: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生:《平安夜》《新年好》《哈里路亚》等。
2.学习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中文英文)。(2)学习高声部旋律学习用口风琴吹奏歌曲《平安夜》高声部的旋律。(3)学习低声部旋律学习用口风琴吹奏歌曲《平安夜》低声部的旋律。合奏练习。
3.分组用各种形式演唱歌曲。(1)分声部学习。(2)合唱练习(注意保持声部间的和谐音色)。
4.各组汇报展示。第一组:齐唱。第二组:用英文唱。第三组:合唱。第四组:口风琴合奏。
5.欣赏吉他演奏的《平安夜》和电声乐队演奏的《平安夜》。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分四个组听音乐,律动(可以摇动身体走步慢速转圈或原地做造型等方法)。
教学评价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平安夜》。
2.分组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花好月圆》。
教学目标
1.从音色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情绪等方面感受体验音乐,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根据乐曲的情绪分段。
3.设计节奏型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教师出示民族乐器的课件,介绍乐曲主奏乐器的音色(笛子二胡扬琴)。学生了解乐器的音色和民乐队的组成(拉弦乐弹拨乐吹管乐打击乐)。师: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首民乐合奏的乐曲《花好月圆》,乐曲是由彭修文根据黄贻钧同名管弦乐曲改编的。
2.欣赏乐曲。(1)欣赏引子部分。师:这段音乐使人联想到什么?伴奏音乐中出现了什么声音?生:这段音乐气氛热烈,使人联想到过年时的情景。(2)欣赏第一段主题。哼唱乐曲这部分的旋律,训练学生用串铃在歌曲长音处伴奏。教师出示这段主题的旋律并指导学生视唱。学生哼唱乐曲的主题。教师指导学生用散响乐器为第一部分音乐伴奏。学生在长音出现时用串铃伴奏。引导学生加入其他伴奏乐器。(3)欣赏第二段音乐:教师指导学生唱第二段主题。教师指导学生体会与第一乐段的不同(从节奏速度力度音色情绪等方面)。生:节奏欢快速度加快力度加强情绪更加热烈。(4)欣赏最后一部分音乐。教师出示第三个主题的片段。学生唱第三部分主题。师:由大提琴演奏的这段主题性格鲜明感情奔放(播放音乐)。学生感受欢快的气氛。(5)完整欣赏乐曲。教师播放影音资料。学生再次完整欣赏音乐看画面。
3.分组设计节奏型为音乐伴奏。
4.各组汇报展示。师:小结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教学评价
1.听辨乐器的音色并根据主题的变化为音乐分段。
2.分组为音乐伴奏。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歌曲《难忘今宵》。
教学目标
1.用满怀深情的歌声表达祝福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鼓励学生加强学习,提高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教师播放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片段。师:听过这首歌吗?歌唱家在什么场合唱的这首歌?生:听过,在春节晚会上听过。
2.学习歌曲旋律。师:指导学生朗诵歌词。学生分组朗读歌词师:歌词写的这么好,知道是谁写的么?是怎样写的?生:是乔羽爷爷。教师给学生介绍歌曲创作的故事,激发学生平时不断地学习积累。学生再一次听音乐朗诵歌词。教师指导学生轻声哼唱旋律。学生轻声演唱歌曲的旋律。
3.分组学习歌词。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女声男声领唱齐唱等)。
4.汇报展示。师:请你用简短的话小结本课的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5.布置作业。请学生课下查找有关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资料(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
教学评价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分组演唱歌曲。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9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听赏合唱《我爱我的祖国》时,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
2、能积极参与二部轮唱,体验轮唱的乐趣;能在音乐活动中将曲子按拍号分类存档。
教学重难点:了解二部轮唱、体验二部轮唱的`乐趣; 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一、 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在每周都要进行升旗活动吗?每当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什么?
2、 揭示课题
二、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1、全班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的情境及节拍特点;
3、复习3/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4、引导学生说出6/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并讨论歌曲中几种典型节奏
5、全班随着范唱音乐轻轻划拍,加深对音乐的印象;
6、 随琴跟唱歌词三遍,第一遍用“|a”模唱,第二、三遍带词演唱;
7、突破难点,分组划拍演唱;
8、 艺术处理: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三、感受《我和我的祖国》
1、初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特点;
2、复听全曲,体验“我”和祖国永不分割的情感;
3、再听全曲,表现情感,可跟唱,身势律动等。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 祖国在我心中
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祖国印象》,并随机评价。
二、读谱学唱《美妙的歌声》
1、介绍各种演唱形式;
2、随琴识读乐谱;
3、熟唱歌曲;
4、将全班分成两个轮唱组,并进行轮唱练习
(1) 要求:轮唱是不同时开始,但同时结束的演唱形式,结束时两个声部一定要整齐。
(2) 方法:当第一声部唱到回时,第二声部从处进入,第一声部将 反复一次,以便两个声部同时结束。
5、说说轮唱与齐唱的气份是否一样,轮唱有何特点。
三、给下载的音乐存档
1、 学生回忆2/4,3/4拍子的含义及其规律;
2、 教师弹奏谱例,学生随及轻轻划拍,辨别拍子;
3、 请学生为教师弹奏的谱例存档,将相应的拍子写上序号。
四、课堂小结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0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牧童》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牧童、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儿,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
4、请学生贴出画面
(1)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2)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3)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4)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5)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3、师:“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4、生:“非常高兴、热烈欢快……”
5、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6、生:“二声部合唱”。
7、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出示切分节奏xxx
9、师:“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学生小组讨论。
11、师:“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生:“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13、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朗读歌词好吗?”
14、生:“好!”
15、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用快乐的情绪读歌词)
16、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17、小组比赛(老师进行评价)
(二)视唱曲谱
1、出示高声部旋律。
2、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的最认真,速度最快!”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师:“老师要检验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样,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高声部旋律。”
5、学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
6、学唱二声部旋律
(1)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2)师:“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有和声处。
(3)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
(4)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5)师:“哪组试试演唱其中的一句?”(教师钢琴指导音准)
(6)小组进行演唱。
(7)师:“我们来一个旋律接龙好吗?老师演唱第一句,其它三句每组一句怎么样?”
(8)生:“太棒了!”
(9)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10)两个声部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
b、学生分两组进行合唱。
(11)师:“看样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唱词了,下面我们就试着把歌词填进去演唱好吗?”
(12)生:“好!”
(13)分两声部进行填词演唱。
三、知识扩展:
1、师:“你们知道歌曲《牧童》是哪个地区的歌曲吗?”
2、生:“是蒙古族的”、“是外国的”……。
3、教师介绍:《牧童》是斯洛伐克民歌,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高山峻岭,牧童们在自己的家乡自由地放声歌唱。
4、国旗
5、首都:布拉迪斯发。人口:539万。面积:4.9万平方公里。
6、风景欣赏:
四、小结:
课下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
五、随《牧童》欢快旋律出教室。
教学反思:
收集整理资料,在音乐活动中积极感受,积极参与。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看羌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图片(出示图片),介绍羌族。
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
(2)集体朗读歌词,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3)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
(4)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
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
5.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介绍瑶族,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____,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3.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4.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
2.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
(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3.学唱歌谱: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
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2
教学内容:
接力出版社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45页歌曲《愉快的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演唱、感受歌曲,引导学生在歌唱时能突出6/8拍节拍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愉快的梦》,让学生放飞心中梦想,通过自己努力去实现梦想。
教学重点:
能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的一声部。
教学难点:
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谈话:同学们,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日本这个国家,你了解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做出评价及鼓励)
2.播放多媒体课件:“哦!看来,你们对日本的了解还真是不少,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到美丽的日本去看一看。(播放有关日本风景、名胜、饮食、服饰等图片。同时配上日本民歌。如:《樱花》、《四季歌》。)播放时,教师可做简单的讲解。
二、聆听歌曲范唱
1.“就在这个美丽的国家,有一个可爱的,和你们同龄的孩子,他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做了一个神奇而有趣的梦。你们想知道他梦到了什么吗?(想!)那就快快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和老师一起伴随着音乐走进他的梦乡……(播放歌曲《愉快的梦》最好是带有动画的VCD歌曲,或独立制作动画。让学生边看边听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他都梦到了什么。)在播放音乐的同时,老师边听边打拍子。(3/4拍)
2.歌曲聆听结束后,师生谈歌曲的.内容。
问:刚才,在同学们听音乐的同时有谁注意到老师在做什么?(打拍子)
三、学习歌曲
1.初听音乐。
2.复听音乐。
师:歌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它的这个愉快呢?你能不能从力度,演唱形式这两个方面来说说呢?
3.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4.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
5.唱歌词,随琴一起。
6.再听歌曲,分析歌词内容。
7.有感情地演唱。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你能告诉大家你做过哪些十分美丽的、令人愉快的梦呢?能告诉我们,让我们和你一起分享吗? 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也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姑且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们吗? 学生演唱
四、延伸创编
1.同学们,你们唱得真好听。下面,请大家每人选出一张你最喜欢的彩纸,让我们一边唱着梦之歌,一边折一支满载理想的梦之船。让我们把自己心中的梦想都装载到梦之船上。看谁折的又快又好。(播放范唱带,边唱边折)
2.折好后,拿着自己的梦之船,相互交流自己的梦想。教师给予鼓励,支持。
3.同学们,你们的梦想可真是五彩缤纷,美丽极了。
五、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同学们,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格言我们大家共同勉励: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辛勤的劳动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老师做简单讲解)
“同学们,快为你心中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吧!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够梦想成真!”
六、最后,在歌曲《愉快的梦》中结束本堂课。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2、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丰富和表现歌曲《清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3.在学习歌曲中让学生懂得珍惜清晨的美好时光,珍惜儿童时代的美好时光。
教学重难点: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2.区分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合唱与重唱。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倾听,勤于动脑、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
教学方法:听唱法、自主学习、合作、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课
(二)学习歌曲《清晨》
1、播放《清晨》
师: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首先我们来听一遍歌曲,请你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答:歌曲情绪……)
2、再听歌曲
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可以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呢?每段的情绪分别怎样?
(三段:第一段活泼,第二段优美,第三段活泼)
3、自学旋律
(1)轻轻跟唱旋律,找出你认为比较难唱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
(2)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与帮助,指导学生唱准歌曲,引导学生观察歌曲旋律的特点,找出相同或相似乐句,讲解“同头换尾”的概念和D.C.反复记号的作用,分析歌曲ABA三段体结构
(3)生分别齐唱一二声部旋律
(4)生分组分声部唱旋律
重点强调:每个声部的同学在演唱时声音不要太大,相互兼顾,声音均衡
(二声部难度要大一些,可以让音准非常好的学生唱第二声部,老师也参与到第二声部中)
4、师示范歌曲
学生评价
5、这首歌曲一共几段歌词?
学唱第一段歌词:悄悄慢唱:间奏(3616-)她使歌曲轻快而活泼更富有动感,这一段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分唱----交换----连起加快一点唱。
第二段:直接唱。
-----分唱---纠正(加手势)(板书)两条龙,同头换尾。还有第二部分附点、末尾音的音高。注意看老师手势。(山坡)----交换--- ---连快。这一段旋律优美舒展,歌曲通过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三段同前
第四段:直接唱。歌曲在D.C.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四段连起来(随琴录音伴奏)
6、指导学生用轻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7、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清晨》全曲。
(三)编创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种演唱形式,你还能为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吗?你觉得,怎样唱,才会让这首歌唱得更美呢?
分小组讨论用什么演唱方式来演唱这首歌。
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方案范例:
方案1:演唱形式:我唱第一声部,邀一个同学唱第二声部,一道演唱这首歌,并请全组的同学为我们伴舞。
方案2:演唱形式:我们全组的同学一起来合唱这首歌。
方案3:演唱形式: 我一个人独唱第一段,再和全组的同学一起合唱第二段。)
学生间相互评价,评出唱得最好的一组。
(四)、小结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希望同学们正像歌中唱的那样:“奉劝大家要起早喔喔,美好时光不要辜负了。”
伴随着歌曲离开教室。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讨论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应“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教学的重点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小结
4、课后作业: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学唱《在卡吉德洛森林》
这首短小精干的`波兰民歌,具有三拍子音乐的舞蹈风格。初听时,引领学生作第一拍跺脚、第二、第三拍拍手的动作感受三拍子音乐的风格。前两个乐句要求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后两个乐句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二声部第二乐句接第三乐句处,注意唱准五度音程。结合教材中的练声曲,学习连音和跳音的唱法。
(二)欣赏男声合唱《游击队歌》,混声合唱《茨岗》。
《游击队歌》是我国老一辈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的代表作。它诞生在1937年的抗日烽火岁月。全曲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特点,曲调轻快流利,节奏活跃,富于变化,充满旺盛的活力,生动地刻画了游击健儿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形象和乐观昂扬的精神面貌。
《茨岗》是一部混声合唱,主要让学生接触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作曲家——舒曼的作品,体验茨岗人丰富的感情和富有异国情调的诗意。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积极参与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动参与即兴接唱的音乐创遍活动。
2、能认真听赏电子音乐《森林晨光》,并能用语言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3、能用欢快,明亮的音乐跟唱《绿色的歌谣》。体验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动搜集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并参与课堂交流。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怎样指导学生创遍歌词、歌曲是本节课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讲述《小鸟的故事》
二、导入
播放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听了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结合你看到的一些现象来说一说。
三、导学
1、范唱
播放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2、即兴接歌词
用响板击拍节奏:
2 xx xx |xx x| 4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学生按此节奏接着说:这里 。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生:这里 森林 长成 排。
这里 草地 像绿 海。
这里 鲜花 为你 载。
这里 清泉 为你 开。
听老师弹奏四段曲子,想一想:这四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3、排列旋律
(1) 听旋律(1~4句);
(2) 说联系,组合旋律;
(3) 唱旋律。
四、组装词曲
将首先接歌词的内容添到旋律里,大家唱一唱。
五、学唱歌曲
1、 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对比一下,这首歌曲有那些地方和我们创作的歌曲不同呢?
2、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1)用小鸟展翅的'动作解决八分休止音的节奏问题。
(2)用“啦”轻唱旋律。
(3)跟琴模唱第二乐段。
3、全班齐唱歌曲
第二课时
一、表现创作
1、情感处理
(1)第一乐段;
①学生轻声唱一遍,感受体验歌曲情绪;
②分析讨论:小鸟们渐渐地飞回来了,飞来了。力度?情绪
(2)第二乐段:
①轻唱一遍,感受、体验;
②分析讨论:小鸟多自由吧!多快活呀!小朋友高兴地呼唤着小鸟快回来。这里力度?情绪?
③老师总结:
很好,这一段我们应该唱得跳跃一些,用明亮的声音表现小鸟那种自由飞翔,
自由歌唱,愉快生活的情景。
六、表现歌曲
(1) 全班随乐轻唱歌曲;
(2) 分角色演唱;
(3) 用身势动作为歌曲配节奏。
七、交流体会,升华美感
1、和小鸟做游戏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2-02
五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案02-23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09-17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1-26
【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02-27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15篇02-13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5篇01-23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5篇)01-23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15篇)01-23
音乐上册教案15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