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活动课教案优秀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音乐活动课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活动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乐活动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
2、让幼儿能为歌曲用身体打出节奏,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歌曲《虹彩妹妹》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我们大家做得好》《这是小兵》《春天》《小鸟醒来了》《小马》
二、导入活动
1、游戏:《请你学我这样做》
教师:小朋友,我们先来玩这个游戏吧!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边说拍手,帮助幼儿体验并掌握节奏型。
2、请幼儿创编不同的部位动作。
教师:我们可以拍手还可以怎么做什么样的动作呢?
三、让幼儿熟悉歌曲,跟着音乐玩游戏,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性质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播放歌曲,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2、教师:小朋友,这首歌曲好听吗?你们在歌曲里面都听到了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歌曲里听到的内容。
3、教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说得非常好,这首歌曲的名字呢就叫做《虹彩妹妹》。
4、再次播放歌曲,请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内容。并提问幼儿歌曲的名字。
5、教师与幼儿玩“你说我来接”游戏。
四、教师引导幼儿将节奏型转换成“身体动作”
1、讲解前两拍拍肩,再拍手,最后再跺脚。
2、教师指挥幼儿自己练习数次,可采用先放慢速度演唱乐曲再逐渐过渡到播放音乐磁带。
3、教师用手势和眼神以及体态来指挥幼儿进行练习,可适当地增加一些语言提示,要求幼儿根据老师的指挥做动作。
4、让幼儿集体完整来表演。
音乐活动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领会歌曲中美好宁静的意境。
2、学习词:绿绿的、蓝蓝的、亮亮的、甜甜的。
3、学习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一幅诗歌内容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讨论:梦
1、 师:小朋友们做过梦吗?梦见了什么?
2、 刚才小朋友都做过各种各样的梦。小草、天空、星星也会做梦,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梦是怎样的,好吗?
二、老师有表情、有韵律地朗诵诗歌,请幼儿欣赏诗歌,学习朗诵诗歌。
1、诗歌里边谁做梦了?它们的梦是怎么样的?
2、幼儿用轻柔的声音朗诵诗歌:小草的梦,绿绿的;天空的梦,蓝蓝的;星星的梦,亮亮的;宝宝的梦,甜甜的。
三、出示诗歌内容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诗歌。
指导幼儿发音要清晰准确、有节奏感。
四、引导幼儿根据诗歌的格式仿编诗歌,帮助幼儿记录下来。
教师为幼儿准备各种各样的图片。
1、这些是什么?它们的梦又是怎么样的呢?
2、幼儿自己挑选图片,根据图片的内容仿编诗歌。
五、结合幼儿仿编的诗歌内容一起完整地有节奏地朗诵诗歌。
活动反馈:孩子们在讨论自己的梦中所看到的事物开始了本次活动,通过讨论孩子们自然的
明白了什么是梦。当我说到小草、天空、星星也有梦的时候,孩子们静静地聆听了我朗诵诗歌《梦》。由于诗歌很短,孩子们很快就能背诵并理解了诗歌的内容,于是我很自然的转入到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对诗歌进行创编,孩子们在我自己的示范创编和带动下,打开了思维,说出了许多令我感到非常惊讶的诗句:
田田说:汉堡包的梦,油油的。
黄丽盈说:小猪的梦,臭臭的。
东东说:小猪的梦,肥肥的。
莹莹说:风筝的梦,飞来飞去的。
文浩说:甜甜圈的梦,香香的。……
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活跃,敢于表达自己的思维。
音乐活动课教案3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曾指出要“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前段时间我曾带孩子们参观过园里饲养的小鸡和母鸡,也玩过母鸡和小鸡的游戏,孩子们对母鸡“咕咕嗒”的叫声、公鸡“咯咯咯”的叫声特别感兴趣,并充满了好奇和疑问。针对这一情景我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
在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欢快的音乐,并尝试用创编舞蹈动作来表现音乐,体验教学相长的.乐趣,从而发展孩子的音乐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
活动目标:
1.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欢快,能随歌曲内容及节奏创编舞蹈动作。
2.培养幼儿表现音乐形象的能力。
活动准备:
母鸡头饰若干,歌词图片一套,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听音乐做韵律进入活动场地。
二、活动过程,开始进入课题。
1.感受音乐。
“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一起听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小朋友仔细的听。”
2.教师范唱歌曲《下蛋了》。
3.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并用图片演示出母鸡下蛋的情景,巩固幼儿对歌词的理解。
(提醒幼儿能随音乐初步地加上自己身体运动起来)。
三、创编动作。
1.幼儿讨论歌词里都说了些什么?
(鸡妈妈坐在草窝里下蛋等)
2.谁能学一学鸡妈妈是怎么下蛋的?
(幼儿随意发挥)
3.鸡妈妈在哪儿下蛋的呢?(在草窝)
谁能学一学?
4.鸡妈妈下了蛋之后干了什么?(在咯咯嗒的叫)
为什么要叫呢?叫的是什么?什么意思呢?
小朋友也做一次鸡妈妈来叫叫。
四、幼儿加上感情进行舞蹈串编。
把刚才自己做的动作加上感情表演一遍,提醒幼儿注意鸡妈妈下蛋以后的心情变化。
五、幼儿分组表演,相互交流、合作。
1.个别展示。
2.分组表演。
六、戴上头饰,有感情地表现音乐形象。
七、结束活动。
鸡妈妈带着小鸡去草地上继续游戏。
音乐活动课教案4
七度进阶曲是一首丹麦民间舞曲。曲调欢快,音色优美,容易让人投入到音乐的欢快气氛中。大班幼儿对音色、节奏的变化能够准确地听辨,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动画人物,性格特征鲜明,容易形成对比。因此我将故事与动作融为一体共同来表现音乐,这也是符合《纲要》精神,给幼儿创设多种条件感知艺术活动,让幼儿大胆地尝试表现音乐。并通过合作表演让幼儿体验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乐趣,增进情感沟通。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投入到音乐游戏中,体验音乐游戏中,大胆地表现,体验游戏的快乐感觉,。
2.幼儿能够根据故事情节变化,作出相应的动作,(撞、晕、抓、逃等),转换为对音乐的表现表达,并产生幸福愉快的感受。
3.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活动,与同伴交流,分享。并根据音乐能双手分角色表现音乐,迅速保住自己抓住别人。
二、活动准备
音响、MP5、图谱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准确地做出相应的动作,并愉快地表现出来(撞、吃惊、害怕、晕、狼的凶狠、羊的机智)大胆表达。
难点:幼儿能够双手分角色表演音乐,迅速逃离,
准确抓住。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随音乐舞蹈导入——《七度进阶曲》
师:宝贝们今天杜老师来带你们一起玩音乐游戏,好不好?
幼:好。
师:那和我一起随音乐跳舞吧(围圆圈在教室跳,初步感知音乐)
[在初步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半数幼儿能够自主随音乐做动作,部分幼儿只能跟随教师的动作变换调整自己动作。
反思主要原因:1、幼儿对外国音乐接触较少,曲风不同,初步感受不同;2、幼儿学习品质需要逐步提升,自主表现能力要锻炼]
(二)、基本部分
1、故事《喜羊羊和灰太狼》
师:宝贝们,刚才跳得高兴吗?
幼:高兴。
师:你觉得音乐是什么感觉的?(幼儿初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幼:欢快的,有意思,很好玩,很累
[幼儿的音乐词汇掌握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表面体验上,(教案 ) 也是比较局限,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将乐曲的风格逐步介绍给幼儿,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
2.讲故事、做动作,理解音乐
(讲故事,幼儿逐个学习表演:害怕、撞晕、抓、逃的动作)
一天,灰太狼和喜洋洋在村子里散步,走到一路口“咣”——?(撞到了一起)
1、撞、害怕
师:a.撞到一起心里什么感觉?
幼:害怕
b.你是怎样害怕的?
找出做得好的示范一下(配音乐)
c.小朋友一起来随节奏学学做做(xxxΙxxxΙ
撞到了很害怕
[幼儿对害怕的感觉很明确,有缩脖子、抱胸口、还有的闭上了眼睛。只是因为在游戏,大家在害怕的时候,都是面带微笑的做出上述动作。
反思:如果为提升表现害怕的层次,可以再加上害怕时的面部表情,引导幼儿学习表现]
2)、晕
师:刚撞到一起头会怎样?
幼:疼、晕、两眼冒金星
师:你是怎样头晕?
请小朋友做晕的动作,示范(配乐)
[晕的动作,幼儿都能用头转圈表示头晕,竟然有个幼儿做出了眼转圈的眼晕,很是吃惊。
反思:主要是幼儿对狼和羊的'动画形象了解深刻,在日后的教学中,只要用到幼儿熟悉的形象,那么教师要做的功课是全面了解和把握,各种形象的鲜明特征,才能有效进行引导]
3)、抓、逃
师:回过神来狼会怎样?
幼:抓羊
师:羊会怎么样呢?
幼:逃跑
练习晕——抓,晕——逃的动作(配乐)
4)、给人物加动作
怎样用手代表狼?怎样用手来代表羊?
找出好的大家一起学(狼—五指张开;羊—伸出食指)
三、幼儿随音乐表演
1、分开角色表演
羊先上场
师:我们先请喜羊羊上场,好吗?
幼:好(幼儿伸出食指)
师:小羊遇到狼,会往哪里逃?
幼:逃上,逃下,逃后,一上一下,一左一右
[幼儿对用手代表羊,及羊逃上,逃下,逃前,逃后,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的动作表现,不是完全适应。
反思:改变提示语言:动动你的小羊,想想可以帮小羊逃到哪里?]
第一遍音乐:初步感受动作与乐曲的联系及感觉
第二遍音乐:主要解决晕、抓了几次(三次)
灰太狼出场
师:现在我们请灰太狼出场,注意狼凶狠的样子。
第三遍音乐:幼儿随音乐做狼的动作
第四遍音乐:狼和羊同时上场,第一排小朋友向后转当狼,第二排当羊。
(幼儿互相玩得很高兴,只是,对于要狼抓羊的时机,以及抓的方法把握不好,有的幼儿抓到小朋友的身上。
反思:缺少提前示范,狼和羊的合作玩法)
师:羊没被抓住,摆什么造型?
幼:自主表达
师:狼没抓住羊,会怎样?
幼:生气(引导幼儿摆出“我还会再回来”的经典造型。)
第五遍音乐:交换角色再来一遍(注意结束造型)
第六遍音乐:到宽阔的地方大家散开成一个大圆圈,我们来游戏
第七遍音乐:双手分角色表演(左手当狼,右手当羊)
(难度提升:既要保住自己,又要抓住别人。大部分幼儿不好控制,在这里抛砖引玉,留下练习的空间)
四、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今天玩得开心吗?谈谈感受。
幼:累,好玩
师:为什么不希望羊被抓住?
幼:善良,可爱,聪明,我们关爱需要帮助的人
师:你们喜欢狼吗?为什么?遇到坏人怎么办?
幼:找警察、告诉大人,与他们聪明的斗争
【幼儿对课程隐性目标的理解,反映出幼儿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希望,帮助他们形成善良的人格和勇敢机智的品质】
五、活动结束
下课,下次再见!
音乐活动课教案5
课题:即兴接龙游戏
年级:适合湖南省编教材第四册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即兴接龙游戏,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巩固已学的音乐知识,促其掌握并运用。 2.提高学生听辨八度以内单音的能力,听记简单节奏的能力和即兴律动,即兴歌表演能力。3.考查学生对音乐 主题(以声乐为主),乐汇熟练程度,对音乐的接受、反应能力是否敏捷。4.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知识、练 技能,开发智力,发展创造力。5.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红绿灯卡片,唱名头饰,儿歌卡片,节奏卡片,歌单,律动谱。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就座,师生问好, 用谈话式引入课题并板书,即兴接龙游戏。
二.即兴默唱接龙
教师出示一张正面画着红灯,背面画着绿灯的卡片,学生看到红灯就默唱,看到绿灯就接下去放声唱。歌 曲《小红帽》。
附图{图}
四.即兴节奏记谱接龙。
要求:教师念儿歌,学生听后每人一小节或两小节,把儿歌的节奏记录下来。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卡片。
附图{图}
五.即兴听音接龙
指名8个学生分别扮演8个唱名,教师弹奏音阶的上行或下行,或由8个唱名组成的简短旋律,8个学生听后 很快按顺序排列好。
六.即兴唱歌接龙。
要求:①由教师开头,每一个接唱者在五秒钟内接唱出一句现成的乐句。②后一个人接唱的第一个音必须 是前一个人的最后一个音。③每一个人所接唱的乐句彼此不可重复出现。④接唱者音要准,节奏要稳,旋律要 通顺,以上违者被淘汰。
附图{图}
要求:每个小朋友按律动谱的节拍表演四个动作,一个乐句一个动作。这四个动作要连贯、流畅、符合节 奏,每个同学所表演的动作和主题要避免重复。如:放学回家(收书、课本,背书包,排队,与伙伴拉手赶回 家);上学迟到(洗漱,吃饭,看表后赶快跑,迟到了喊报告);还有跳绳;拔河;打球等。指名上台随音乐 表演。全班同学评议,谁表演的最精彩。
八.歌表演即兴接龙
1.提问:我们已经学习过哪几首新疆民歌:(《娃哈哈》、《我爱雪莲花》)。
2.复习歌曲《我爱雪莲花》(出示歌单)
3.谁能表演一下新疆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呢?(指名表演)
4.引导学生分析歌词含义。
5.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动作(每组一个乐句或一段歌词)。
6.以组为单位选送一个同学上台进行即兴歌表演接龙。
九.老师小结本堂课活动情况,肯定学生的.成绩, 鼓励为主。下课。
专家点评
此教案通过生动活泼的即兴接龙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音、听节奏的能力和记忆力,以及对音乐的 敏捷反应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即兴歌表演能力;同时由于接龙游戏需要互助协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 体主义意识,是一个一举数得的好教案。
第五项即兴听音接龙,教师最好弹奏由8个唱名组成的简短旋律;如果弹奏音阶的上行或下行,表演者只要 顺序排列,就太简单了。
著名音乐教育家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钱仁康
音乐活动课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三拍子节奏基础上能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演唱时注意表现休止符处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
3、萌发爱护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三拍子的节奏规律有所接触。
2、物质材料准备:课件,三拍子节奏型图谱。
活动过程与记录: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
(1)师:宝宝们,我们一起来飞翔吧(老师带领幼儿做律动“小鸟飞”进教室。)
(2)讲故事,引入主题。故事内容:有一只小鸟,名字叫落落。一天,小鸟落落飞呀飞呀,来到了一个风景很美的地方。“哇,这里有山、有树、有河,多美呀!我好想住在这里,可是,这儿的人们会欢迎我吗?”小鸟落落正想着。这时,迎面走来了几个小朋友,小鸟落落有些害怕,“哎,我还是走吧”,它拍动着翅膀正准备飞走。小朋友看见了,连忙喊住它:“小鸟,小鸟,你别走,我们喜欢你。请你到我们这来做窝、唱歌吧!我们会爱护你的',让我们做好朋友吧!”小鸟落落高兴地点点头,飞向小朋友,和小朋友一起快乐地游戏、歌唱。讲完故事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好听吗,现在我们来把这个故事变成一首好听的歌曲。”
二、欣赏歌曲
(一)播放歌曲动画,幼儿欣赏,并初步了解歌词。
1、播放一遍后提问:
这首歌曲的歌名叫什么?歌里有谁?
2、再次播放,幼儿欣赏后提问:
你刚才听到歌里唱了什么?你最喜欢歌里的哪一句?(幼儿讲出后教师范唱,并在课件中点击出相应的图画,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3、师:这儿的人们对小鸟真好,把爱送给了小鸟,我们也来爱护小鸟,把爱送给它们。
三、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1、教师按图画的顺序完整唱一遍歌曲(播放伴奏音乐) 。唱完后提出问题:“你们能听出这是几拍子
的歌吗?”幼儿回答后,请个别幼儿拍打三拍子的基本节奏。
2、出示课件小树图谱,让幼儿学习看图谱。
(1)从树的大小看出三拍子音的强弱关系。
(2)看图谱了解乐曲第一、第二、第四乐句节奏型相同。重点学习拍打这一节奏型。认识休止符,学习拍打含休止符的三拍子节奏。进行难点的突破。
3、学说歌词并拍打节奏,配上音乐伴奏,让幼儿更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
四、整体教唱
1、幼儿学唱歌曲。(出示课件-图画)师:调皮的图画宝宝又藏起来了,我们来用歌声把它们请出来,好吗?小朋友跟老师学唱,每唱完一句,一幅图画就出现。先学唱第一段,再学唱第二段。重点指导幼儿唱好休止符处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
2、幼儿完整学唱歌曲,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内容自由表现动作。
五、表演唱。
1、播放歌曲动画,全体幼儿面向客人老师表演唱一遍,把爱送给大家。
2、师:我们幼儿园的风景也很美,现在我们来出去呼唤小鸟,请小鸟到我们这儿来做窝、唱歌。(播放
伴奏音乐,老师带领幼儿学小鸟飞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音乐活动课教案7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舒展的曲式特点。
2、在教师的引导下,愿意用动作表现乐曲。
活动准备:
1、《喜洋洋》音乐及分段音乐。
2、蟹农、蟹、蟹盒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情感
1、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野外游玩吧。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出示蟹塘)
2、听,什么声音(欣赏乐曲第一遍)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欢快、喜悦)他们在干什么呀?
3、出示蟹农图片:小朋友们好!我是蟹农。我们也和蟹农伯伯打个招呼吧!"小朋友,其实我听这音乐在捉蟹,现在正是吃蟹的时节,我们正忙着多捉点蟹去卖呢。""哦!原来是蟹农在捉蟹!"
二、完整欣赏音乐,感知音乐性质。
1、欣赏音乐第二遍。
问:你觉得音乐有几段?这几段一样吗?
(节奏有快有慢)
2、欣赏音乐第三遍。
(1)请幼儿想想音乐快的时候做什么动作?慢的`时候有做什么动作?
(2)教师讲解,幼儿听音乐。
天黑了,蟹儿都爬上了岸,蟹农卷起衣袖,戴上了手套,拿着手电筒去捉蟹。左一个右一个,蟹儿真多。看着这么多蟹,蟹农真开心。蟹农拿起线儿,把一个个蟹儿都扎起来。看一看,雌蟹、雄蟹分一分,大蟹小蟹分一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装进盒子里,装了一盒又一盒,卖到全国各地。蟹儿都卖完了,蟹农开心的欢呼起来。
三、分段欣赏音乐。
1、小朋友,蟹爬出来,蟹农怎么捉蟹的?
2、欣赏A段音乐,幼儿做动作。
出示图片,捉了这么多的蟹,我们还想捉吗?再次欣赏A段音乐做动作。
3、捉完了蟹,还要做什么?出示扎蟹的图片。
4、听B段音乐,幼儿做动作。(扎线、分蟹、装盒)
5、请幼儿找个空位置听音乐做动作。
6、出示装好的蟹,装好的一盒盒蟹都卖完了,蟹农心情怎样?那高兴的时候做什么动作?
7、欣赏第三段(A),随音乐做动作。
8、听了这么久的音乐,我们还不知道这首音乐叫什么名字呢,这首音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喜洋洋》。
四、完整听音乐做动作。
五、结束活动。
大家一起捉蟹真开心,让我们一起记住这首好听的音乐《喜洋洋》。
音乐活动课教案8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 发声练习: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 是 一 只 小 青 蛙 呱 呱 呱 呱 呱
(二)基本部分
1、 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 提问: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 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 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 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 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音乐活动课教案9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高低、快慢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大胆表现所体验到的动物。
2、大胆想象青蛙的叫声,乐意用语言节奏创造性的表现。
活动准备:大荷叶、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的高低、快慢变化,尝试韵律游戏:荷花和风。
1,猜猜这是什么?荷叶长在什么地方?如果一阵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
2,倾听高音区轻柔舒缓的音乐--你感觉这是一阵什么样的风?
3,小结:小风的声音是慢慢的。
4,那如果这小小的风吹到荷叶身上会怎么样?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吧!
5,倾听高音区轻柔舒缓的音乐--游戏:小风和荷叶。
6,小结:小风的`声音是慢慢的,所以荷叶宝宝也轻轻的慢慢的飘。
7,又一阵风吹来了。听这是一阵怎么样的风?--倾听低音区快速强烈的音乐。
8,小结:大风声音是快快的。
9,用你们的身体做给大家看看大风、龙卷风会是怎么样的?
10,大风、龙卷风吹到荷叶身上会怎么样?--游戏:大风和荷叶。
11,小结:大风的声音是低低的快快的,所以荷叶宝宝也快快的飘。
12,太阳出来了,听听什么风来了?这两段音乐变化的时候除了慢慢和快快的变化还有哪里不一样?
13,强弱不同的音乐交替进行游戏--游戏:会变的风和荷叶。
14,小结:小风的声音是高高的慢慢的,所以小风的音乐是高高的慢慢的。大风声音是低低的快快的,所以大风的音乐是低低的快快的。
二、想象青蛙的叫声,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老青蛙。
1、风总算停了。哪个小动物最喜欢蹲在荷叶上?它喜欢在荷叶上干什么?
2、小青蛙和老青蛙--试着用不同的声音歌唱,并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歌唱游戏
(1)(ppt1)你们觉得小青蛙会怎么唱?(唱)
(2)老青蛙会是什么声音?为什么是低低的慢慢的?(唱)
(3)小结:因为小青蛙年纪轻所以他唱歌的时候声音是快快的高高。老青蛙年纪比较大所以他唱歌的时候声音要低低的慢慢。
3、(ppt2)小青蛙、老青蛙和小鸭子有一天它们在玩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它会用什么声音唱歌?小青蛙会怎么介绍自己?老青蛙会怎么介绍自己?
4、(ppt3)小青蛙、老青蛙和大白鹅
(1)猜猜这次会是谁来?大白鹅会用什么样的声音唱歌?(引导幼儿唱出低低慢慢)
(2)这次小青蛙会怎么介绍自己?老青蛙又会怎么介绍自己?(不放音乐幼儿清唱)
5,你们喜欢老青蛙还是小青蛙?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三、游戏体验:青蛙捉虫,活动提升。
根据音乐的不同做出相应的动作。(音乐高跳的高,音乐底跳的底)
音乐活动课教案10
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并初步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2、 在掌握歌曲旋律的基础上,根据图片的暗示掌握歌词并主动匹配,演唱歌曲。
3、 努力用美好的歌声来呼唤人们爱护大自然。
活动准备:
1、 歌曲旋律磁带
2、 可操作图片图片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观看、讨论。
师:“你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为什么这个地方会变成这个样子?”(幼儿讨论、回答)
师:“这个地方还住着一些动物朋友,请你来听一听,它们是谁。”(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边听音乐边听老师的讲述:小兔没有绿草,它哭了;小鸟没有蓝天,它哭了;小鱼没有清泉,它哭了;熊猫没有森林,它哭了;这里是他们温暖的家,为何有人要破坏它。)
师:“在这个地方住着谁?”(清小朋友根据歌词内容讲述)
师:“为什么小动物们都哭了?”(因为他们没有了家)
师:“环境被破坏,小动物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真可怜,它们的心里肯定很难过,让我们用美妙的歌声来安慰安慰它们吧!”(听旋律用啦唱两遍)
2、 学念歌词
(1)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动听,相信动物朋友们现在心里也会好过点了。如果你碰到了那些破坏环境,破环动物朋友美丽家园的人,你会劝阻他们吗?你会怎么说?”(幼儿大胆讲述)
师:“我们小朋友个个都是讲文明、保护环境的好孩子!如果我碰到了那些破坏环境的人,我也会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去劝阻他们,我会怎么劝他们呢,我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你也来听一听!”(教师范唱一遍,边唱边操作图片)
(2)师:“我是怎么劝阻那些人的?我说了什么?”(幼儿回忆、讲述)
(3)师:“我们小朋友听得真仔细,把我刚刚说的话都记了下来,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听音乐旋律念歌词,重点学习最后两句)
3、学习新歌
(1)师:“能不能把这些话像老师刚才一样用歌声唱出来呢?”(听琴声幼儿跟教师一起演唱)
(2)重点指导幼儿演唱过程中有困难的`句子。
师:“当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好朋友,有可爱的动物朋友,美丽的花草树木朋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快乐)
师:“那我们在唱到最后两句`我们都是好朋友,世界变得更美妙`时可以用快乐的声音来演唱,还可以配上快乐的表情,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幼儿跟教师听旋律演唱)
(3)师:“我们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如果再加上动作的帮助,相信我们小朋友很快就能单独演唱了。”(听旋律,边做动作边唱歌两遍。第二遍时遮起图片)
4、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师:“美妙的歌声不但能让人忘却烦恼、心情舒畅,而且也更能打动人的心,更有说服力,朱老师有一个办法能让我们的歌声变的更悦耳、更动听,想不想一起试一试?”
师:“不过,这个办法需要我们大一班所有小朋友的配合和努力才能成功!”(教师讲述合唱的方法,出示男女小朋友的图谱)
小朋友听旋律进行合唱。(两遍,间奏时交换角色)
4、 小结
师:“这么美妙的歌声肯定能打动那些破坏环境的人,让他们手下留情,也希望我们小朋友能把美妙的歌声带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来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环境,因为不管是高高的大树还是不起眼的小草、是可爱的动物还是看不到摸不着的空气――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反思:今天我们的小朋友真的表现很棒,不管是在夏老师的游戏活动中还是在我的音乐活动中,都能投入地参与活动。在第二节课开始前,其实我自己也心中没底,我怕他们经过刚刚有趣、兴奋的活动后会坐不住,会控制不住自己,于是我只能先给他们制造了一个悬念:“夏老师很了不起给小朋友带来的游戏很受小朋友欢迎,朱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带了一样好东西,而且小朋友肯定也都很喜欢,是什么呢?那就等到活动结束后再让小朋友来告诉老师吧!不过朱老师带来的东西可不简单,只有上课认真、肯动脑筋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或许是小朋友都受到了“诱惑”,只见一个个的都睁大了眼睛,一副我一定能成功地样子。其实我说这些话也是了解到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好胜心强,拥有一定的探索欲望的特点,有了良好的开端,也给了我一定的鼓励,在活动中也更放松了自己的心态,整个活动都开展的很轻松,没有担心的“人来疯”情况出现。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也都自我感觉良好,都跑来向我要“金奖”,这是我许诺给他们的,我一定会做到,当然这也是我的一个小计策――“物质奖励”,很有用哦!通过活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我们老师在设计每一个活动时千万不能忽略了“开始”,因为良好的开始能给孩子兴趣,能给自己信心,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音乐活动课教案11
设计意图:
秋天来了,秋风送来凉意,把树木吹得摇来晃去。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呀飘落下来,象在跳舞,象在说话。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岂会忽视这无形中的变化,他们好奇、兴奋,甚至会随落叶一起飞舞,一起唱歌,内心的情感流于言表,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参与。为此,我设计了这次音乐艺术活动《小树叶》,旨在让幼儿在探究的同时,学会去感受,学会去倾听,并真正学会表征自己。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唤起幼儿内心的情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态度目标: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和表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能力目标:能大胆表达自己所得知识,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
4、知识目标:了解落叶知识,感受优美旋律,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体验大自然的奥秘。
5、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勇于探索的技能,以及善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带幼儿到附近参观树叶的变化,体验和感受落叶的情境。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争取家长配合,让幼儿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
重点难点:
幼儿对整首歌曲的感受能力,两段乐曲的不同表情与表现形式,以及歌曲的创编。
活动过程:
一、环境激发,引发主题。带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让幼儿感受落叶的情景。教师问:小朋友们,我们看到了什么? 树叶有什么样的变化?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为什么会落下来?呢 幼儿自由发言。
二、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幼儿自由坐)
故事:秋天来了,秋风吹起来了,吹到了草地上,吹到了花园里,吹到了树林里。一天,小兔米尼到树林里玩,忽然,它发现一个秘密,什么秘密呢?不知什么时候,地上已经落下了好多好多的树叶。米尼好奇的捡起一片树叶,(拿落叶)小心的问道:“小树叶,小树叶,你怎会离开了妈妈?”小树叶回答:“秋天来啦,秋风起来啦,我就会离开妈妈”“你呀,你要飘向哪?心里可害怕?”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非常勇敢的回答:“放心吧。春天,春天我还会回来,打扮树妈妈!”然后提问:米尼发现了什么?小树叶怎么会离开妈妈?怎样离开了妈妈?心里是否害怕?小树叶发出什么声音?说了什么话?或:秋风起来啦,谁就会离开妈妈?你们想它会飘向哪?心里可害怕?为什么呢?(了解知识:树叶是缺水才落下来的;不是风把树叶吹下来,而是地球引力把树叶吸下来的;树叶不是被摇下来的,而是大树妈妈为了明年春天能有更多的'新树叶,才使树叶落下来的。)
三、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倾听歌曲的节奏,感受优美的旋律。一起随音乐打节拍。(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打出来)
(一)集体完整的欣赏歌曲。提问:
1、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3、歌曲叫什么名字?
(二)打节拍感受音乐旋律随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打出节拍
四、讨论谈话。
1、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幼儿表演)
2、讨论:小树叶会飘向哪?小树叶表现怎样?是怎样的表情?(反复强调)
3、对比两段不同表情。
五、完整演唱歌曲。
1、集体演唱歌曲,并自由表现。
2、游戏:会跳舞的小树叶集体演唱歌曲,一人在中间表演。
六、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形式:集体,分组)1、教师先做大树,幼儿为小树叶。或换角色2、幼儿分组表演(幼儿手拿树叶)
七、主题升华讨论:还有什么植物也发生了变化?幼儿联想。可以做创编替换练习。
八、到大自然寻找更多的变化。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九、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或请家长配合,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更多的植物变化与奥秘,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情感与兴趣。
音乐活动课教案12
活动内容
歌曲:《大鼓小鼓》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产生一中快乐感,一种身临其境的共鸣,流畅地演唱歌曲《大鼓小鼓》。
2、通过教学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欣赏力。
活动准备:
大鼓、小鼓。
活动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歌曲《欢乐舞》,下面,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这首曲子好吗?
1、复习演唱歌曲《欢乐舞》。(要求学生声情并茂的演唱)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好,都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老师可真高兴。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我要看那位小同学观察事物最仔细,老师就把一个小礼物送给他。
2、欣赏鼓的图片
师:谁认识这是什么?请问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看见鼓,听到鼓声的?
生:过年、过节、开庆祝会。
师:人类从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中得到启示并创造了鼓,鼓的种类很多,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大鼓、铃鼓、大军鼓、小军鼓(每显示一张图片,教师作介绍)
二、学唱歌曲
1、歌曲导入:鼓是最古老的乐器,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首歌曲唱得就是大鼓和小鼓的响声,你们想听吗?(想)。
(1) 生听歌曲《大鼓小鼓》。
(2) 师提问:这首歌曲中有哪些乐器?
(3)生:鼓(哪两种鼓?)大鼓和小鼓
显示课题:课件显示大鼓小鼓的图片。
2、认识力度记号
(1) 师:歌曲中大鼓的声音是怎样的?(咚咚)小鼓呢?(嗵嗵嗵)今天,老师也拿了两只鼓,大鼓和小鼓,谁愿意来敲一敲?听一听,大鼓发出的声音和小鼓发出的`声音在力度上,哪个强?哪个弱?
生敲,答:大鼓发出的声音强,小鼓发出的声音弱。
(2)师:在音乐中强的记号用“f”来表示;弱的记号用“ p”来表示
(3)带领学生读一读。
(4)师:如果用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用哪两种拍法更能对比表示出大鼓的声音(强)和小鼓的声音(弱)?
生:跺脚表示大鼓的声音;拍手表示小鼓的声音。
师:我们来按节奏拍一拍 x x x x x
咚 咚 嗵 嗵 嗵
3、师教学生朗读歌词(1) 师读到“咚咚”,学生跺脚 x x ;师读到“嗵嗵嗵”,学生拍手x x x
4、师范唱。
师:注意听歌词中“大声是大鼓,小声是小鼓”,老师是怎样唱的?
师唱,生回答问题。
5、学唱歌词:师教唱三至五遍
6、学唱歌谱:采用听唱法,划拍视唱。(二遍)
7、演唱形式:结合律动(跺脚、拍手)
8、齐唱
三 、师生互动
1、分男女生
2、一组唱大鼓,一组唱小鼓。
3、师生接唱
4、生敲大鼓、小鼓伴奏演唱
5、歌表演《大鼓小鼓》。
(1)、同桌相互练习歌表演。
(2)、评选优胜表演者。(奖励小红星标志)
四、拓展。
1.两个小朋友对唱。(一个唱大鼓的声音,一个唱小鼓的声音)
2.回家把这首歌唱给家人听。
音乐活动课教案13
一、教学内容:
1、由课本上的小插图引到社会现实生活的大画面,因地制宜地启发学生在探索、发现身边音乐的基础上,能大胆自信地将自己的发展示出来让大家分享。
2、聆听几段熟悉的音乐并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生活场景,揭示一个道理:生活中到处都充满音乐,没有音乐的生活是苍白的、不可想像的。
教后记:学生参与的程度、交流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是评价这堂课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教学目标:
1、对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对身边的音乐产生兴趣并萌生探索的欲望。
3、掌握探索、发现音乐的`基本途径与技巧。
4、将自己对音乐的发现大胆、自信地展示出来。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在学生初步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音乐的兴趣;
2、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使学生充满自信地、充分地将自己对音乐的发现展示出来;
3、在教材呈现内容的基础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四、教学方法:
谈话、交流、讨论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二)导入课题:我们知道,人类的祖先开始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的,在没有任何通讯工具的情况下,他们会是怎样沟通联系呢?(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是通过简单的音节、手势、表情等身体语言来沟通的。他们在共同完成同一个工作时,有什么办法来协调动作的统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呢?比如,筏树。(学生讨论,发表意见)他们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或一定的音节,由一个人做指挥(领唱),其他的人随着他的领导统一了动作、统一了速度等来提高生产效率。这就是歌曲的雏形,也就是民歌的最早形式——劳动号子。在平原上的人们唱的号子种类很多,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劳动就有什么样的劳动号子。在山区上作业的人们唱的是山歌。其实许许多多的音乐作品都是直接来源于生活的。例如:我们在北京旅游去到王府井的小吃一条街,就会听到买卖的吆喝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音乐。
(三)新课:生活中的音乐。
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大胆自如地表演自己常听的音乐片段。话题是:生活中的音乐,你会选择不同的时间听不同的音乐作品吗?你会唱你喜欢的音乐作品吗?
2、生活中离不开音乐,我们劳动时离不开音乐、在祭祀时需要音乐,高兴时、悲伤时都需要音乐。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普通人还是伟人、艺术家还是科学家,都离不开音乐。从音乐的角度来看,许许多多的音乐作品直接来源于生活。
3、各种生活场景都不能没有音乐,无论是群众集会还是个人休闲,无论是欢庆国庆还是欢送亲朋,无论是商场购物还是车站候车等,都离不开音乐。
4、 欣赏音乐,为场景选配恰当的音乐。(听后学生展开讨论,对比答案)
5、得出结论:音乐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四)小结本课。
音乐活动课教案14
活动目标
1.运用模式排序的经验,学习并尝试自编木偶舞。
2.用动作来表现木偶舞的特点,感受人身体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造型木偶12个,可摆成挥手、鞠躬、走路等造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几天你们都在区角玩小木偶玩具,有的还在学小木偶的动作,真有趣。你们知道吗,小木偶还会跳舞呢!我先来跳跳看,等会儿你们也可以来学一学。
二、欣赏并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1.教师表演木偶舞,幼儿欣赏。
2.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师:小木偶的动作和我们人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幼:小木偶的动作是动一下,停一下,很硬的,速度很慢的;我们人的动作是灵活的,一个一个动作连贯着做,比较柔软;还可以有快有慢……
三、学跳木偶舞,发现舞蹈动作排列次序的规律
1.再次欣赏木偶舞,要求看清木偶舞中有几个动作,先后的排列次序是怎样的。
2.幼儿边说看到的小木偶动作,边展示相应的造型木偶,并把几个造型木偶按动作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3.幼儿看着小木偶排列的造型动作,跟着音乐学跳木偶舞2~3遍。(教师提示幼儿动作要停顿、不连贯。)
4.交流木偶舞整个过程的动作:挥手、走路、挥手、鞠躬,四个动作做完后又重复这个顺序再做,直到音乐结束。
师:每一遍木偶舞的四个动作中,哪一个动作是相同的?
5.跟音乐再学跳一遍,并用造型木偶将木偶舞中的动作再一次排列出来:挥手、走路、挥手、鞠躬,挥手、走路、挥手、鞠躬……
6.根据排列的造型木偶,说说它们的动作,回忆舞蹈中动作的排列次序。
师:看看这些动作的排列次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排的花片和图形片,与这些动作的排列规律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幼:我们排的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花片,四个一组,可排成红、黄、红、绿,红色重复;我们排的圆、方、三角形的图形片,四个一组,可排成圆、方、圆、三角,圆形重复。(此处,可视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出示如下的模式卡,进行对照。)
四、尝试自编木偶舞
1.变化木偶舞的动作次序。
师:刚才我表演的木偶舞的动作次序是我编的,现在要把这三个动作排列的次序和方法变一变,编一个与刚才不一样的木偶舞。
2.幼儿可自由结合,3~4人一组,尝试自编木偶舞。
●提供每组四个木偶,可商量着摆出不同的动作造型,将这些动作造型排一排次序,或增加一个需要重复的动作。
●尝试表演自编木偶舞,比较与教师编的木偶舞有何不同。
3.交流自编的木偶舞,引导幼儿注意如何才能通过不同的动作排序,编出与别人不同的舞蹈。
4.边听音乐边选择幼儿自编的一种木偶舞学跳,同时提醒幼儿跳舞时动作要像小木偶。
五、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只用了挥手、走路、鞠躬三个动作编出了不同的木偶舞,以后可换别的动作再来变一变,编出不同的木偶舞。
点评
看了杨雯老师的.“木偶之舞”活动设计以及她的教师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同一种教材由于教师的价值取向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活动设计。杨雯老师除了考虑主题目标以外,她还将活动定位在拓展、应用数学中的模式排序经验。因为幼儿的任何一种学习都是从运用已有经验开始,所以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必须唤起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和运用。为了体现她的这一定位,通过学跳木偶舞及自编木偶舞这一内容和途径实施,引导幼儿认识木偶舞中动作的排列次序与模式排序之间的关系,为幼儿顺利地学习和自编木偶舞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使幼儿运用已有的序列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序列的多种思路来自编舞蹈,解决了过去只会单纯模仿学习,无从着手在原有的基础上尝试变化的问题,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实效,同时也体现了幼儿学习的整合性,反映了执教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整合教育思想。
第二,在设计和执行活动中,教师如何“导”是决定全体幼儿发展的关键。强调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这与强调教师的“导”并不矛盾。杨雯老师在“导”的方面,运用了木质的、有关节的、能呈现各种造型的木偶教具,因为教师观察到这种木偶是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已经玩过、比较感兴趣、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现成材料,结合幼儿直观及形象思维的特点,让幼儿根据木偶的造型动作排列舞蹈中的动作次序,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记忆舞蹈动作及排列次序,杨雯老师还让幼儿回忆区角活动中用三种颜色的花片、三种形状的图形片进行模式排序的经验,为幼儿在“学”和“编”之间搭建了平台,使幼儿较好地完成了这两项任务,同时也实现了数学经验的拓展和应用。
第三,在自编木偶舞的过程中,杨雯老师的这一活动设计突破了过去“音乐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创造”,大胆尝试了在音乐活动中运用数学逻辑思维的经验和方法,让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整合性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音乐活动课教案15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声势和肢体律动表现不同的音乐段落。
2.通过音乐欣赏启发幼儿分析、想象、思考、判断的能力,培养对音乐的感知以及合作能力。
3.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到积极愉快,恬静柔美的情绪情感。
活动准备
1. 音乐:《小树叶》、《秋天的落叶》
2. 塑料袋若干
3. 树叶胸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在《小树叶》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通过感受乐曲的意境美,体会小树叶由害怕变勇敢的精神,激发幼儿不害怕事物的情感。
二. 欣赏音乐《秋天的落叶》,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声势和肢体律动表现不同的音乐。
(一)分段欣赏和表现树叶飘落、被雨淋、跳舞的情景。
1. 欣赏A段,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飘落
2. 欣赏B段,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和雨嬉戏的场景。
3. 欣赏C段,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转圈跳舞欢乐的样子。
4. 欣赏A段 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宁静美。
(二)完整表演落叶快乐的一天。
1.完整欣赏音乐,感受秋风细雨中树叶跳舞的.情景。
2.激发幼儿用身体,大胆表现音乐。
三.在《秋天的落叶》的音乐声中退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1. 美工区投放树叶、颜料等材料感受秋天的色彩美。
2. 在表演区投放能发出声音的日常用品和有关秋天的音乐,让幼儿创造发现生活中的音乐,感受音乐的神奇美。
3. 在自然角投放秋天的果实,感受秋天的硕果累累,是个丰收季节。
【音乐活动课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活动课教案10-02
小学音乐活动课教案03-28
音乐活动课教案优秀02-09
小学音乐活动课教案6篇【优选】07-25
音乐活动课《谁是小熊》教案(精选13篇)02-17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课教案09-30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课教案(精选18篇)07-01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课教案(精选7篇)06-17
活动课教案01-11